适用于孕妇婴儿的祛痱止痒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6671发布日期:2018-10-23 21:36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孕妇婴儿的祛痱止痒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痱子是夏季或炎热环境下常见的表浅性、炎症性皮肤病。因在高温闷热环境下,由于环境中气温高、湿度大,出汗过多,不易蒸发,汗液使表皮角质层浸渍,致使汗腺导管口变窄或阻塞,汗腺导管内汗液潴留后因内压增高而发生破裂,外溢的汗液渗入并刺激周围组织而于汗孔处出现丘疹、丘疱疹和小水疱,好发于皱襞部位,有剧痒。

目前,市面上普遍销售有一些具有祛痱止痒功效的药物。但是,这些具有祛痱止痒功效的药物中并没有为孕妇婴儿这类特殊人群而且专门设计的,其大多是为普遍人群使用而设计生产的,且这产品大多含有酒精、激素以及对孕妇婴儿有害的成分,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伤害,特别是对孕妇、婴幼儿等人群危害更大。因此,为了满足孕妇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的需求,人们开始研究一些适用于孕妇婴儿的祛痱止痒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孕妇婴儿的祛痱止痒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不仅具有良好的祛痱止痒效果,且对孕妇婴儿人群无任何毒副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它由以下原料制成:薄荷、炙甘草、秦艽、艾草、生姜、松针、人参、薰衣草、迷迭香。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薄荷30份~40份、炙甘草20份~30份、秦艽30份~40份、艾草20份~30份、生姜50份~60份、松针40份~50份、人参10份~20份、薰衣草10份~20份、迷迭香10份~20份。

进一步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薄荷30份、炙甘草20份、秦艽30份、艾草20份、生姜50份、松针40份、人参10份、薰衣草10份、迷迭香10份。

进一步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薄荷34份、炙甘草24份、秦艽34份、艾草24份、生姜54份、松针44份、人参14份、薰衣草14份、迷迭香14份。

进一步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薄荷38份、炙甘草28份、秦艽38份、艾草28份、生姜58份、松针48份、人参18份、薰衣草18份、迷迭香18份。

进一步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薄荷40份、炙甘草30份、秦艽40份、艾草30份、生姜60份、松针50份、人参20份、薰衣草20份、迷迭香20份。

进一步的,该中药组合物制成沐浴露。

其中,本发明所述薄荷又名银丹草、野薄荷、夜息香,为唇形科薄荷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所述炙甘草为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经蜜烘制的甘草。

所述秦艽又名大叶龙胆、大叶秦艽、西秦艽,为龙胆科龙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所述艾草又名萧茅、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艾草。

所述生姜又名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生姜、蜜炙姜,为姜科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新鲜根茎。

所述松针为松树的叶,叶状似针。

所述人参又名圆参、黄参、棒槌、人衔、鬼盖、神草、土精、地精、海腴、人葠,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所述薰衣草又名香水植物,灵香草,香草,黄香草,为唇形科薰衣草属半灌木或矮灌木。

所述迷迭香又名海洋之露,艾菊,为唇形科迷迭香属灌木。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得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是专门为孕妇婴儿特殊人群而设计的,其根据传统中医理论科学配伍,并经多年的实验摸索开发而得到的,其不含酒精、激素以及对孕妇婴儿有害的成分,安全、温和无刺激性,且其具有显著的祛痱止痒功效,因此,非常适合孕妇婴儿特殊用于祛痱止痒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适用于孕妇婴儿的祛痱止痒中药组合物

它采用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薄荷30份、炙甘草20份、秦艽30份、艾草20份、生姜50份、松针40份、人参10份、薰衣草10份、迷迭香10份;

其制备方法如下:

将上述所有原料混合后,加水并在80℃下进行提取,得水提取液,然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

比较例1

它采用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薄荷30份、炙甘草20份、秦艽30份、生姜50份、人参10份、薰衣草10份、迷迭香10份;

其制备方法如下:

将上述所有原料混合后,加水并在80℃下进行提取,得水提取液,然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

实施例2——适用于孕妇婴儿的祛痱止痒中药组合物

采用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薄荷34份、炙甘草24份、秦艽34份、艾草24份、生姜54份、松针44份、人参14份、薰衣草14份、迷迭香14份;

其制备方法如下:

将上述所有原料混合后,加水并在80℃下进行提取,得水提取液,然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

比较例2

采用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薄荷34份、秦艽34份、艾草24份、生姜54份、人参14份、薰衣草14份、迷迭香14份;

其制备方法如下:

将上述所有原料混合后,加水并在80℃下进行提取,得水提取液,然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

实施例3——治疗皮肤病的中药沐浴露

该中药沐浴露中含有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制成的中药成分:薄荷38份、炙甘草28份、秦艽38份、艾草28份、生姜58份、松针48份、人参18份、薰衣草18份、迷迭香18份;

该中药成分制备方法如下:

将上述所有原料混合后,加水并在90℃下进行提取,得水提取液,然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

该中药沐浴露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计,将上述中药成分20份、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12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6份、山梨醇5份、氯化钠0.5份、柠檬酸钠1份、香精0.5份、乙二醇二硬脂酸酯8份、月桂醇硫酸酯钠6份、苯甲酸钠5份、二甲苯磺酸钠0.5份、甲基氯异噻唑啉酮0.05份、生育酚乙酸酯0.5份混合均匀,制得。

比较例3

该中药沐浴露中含有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制成的中药成分:炙甘草28份、秦艽38份、艾草28份、生姜58份、薰衣草18份、迷迭香18份;

该中药成分制备方法如下:

将上述所有原料混合后,加水并在90℃下进行提取,得水提取液,然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

该中药沐浴露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计,将上述中药成分20份、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12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6份、山梨醇5份、氯化钠0.5份、柠檬酸钠1份、香精0.5份、乙二醇二硬脂酸酯8份、月桂醇硫酸酯钠6份、苯甲酸钠5份、二甲苯磺酸钠0.5份、甲基氯异噻唑啉酮0.05份、生育酚乙酸酯0.5份混合均匀,制得。

实施例4——治疗皮肤病的中药沐浴露

该中药沐浴露中含有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制成的中药成分:薄荷40份、炙甘草30份、秦艽40份、艾草30份、生姜60份、松针50份、人参20份、薰衣草20份、迷迭香20份;

该中药成分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上述所有原料混合后,加水并在100℃下进行提取,得水提取液,然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

该中药沐浴露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计,将中药成分18份、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10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5份、山梨醇3份、氯化钠0.4份、柠檬酸钠0.7份、香精0.2份、乙二醇二硬脂酸酯7份、月桂醇硫酸酯钠5份、苯甲酸钠2份、二甲苯磺酸钠0.3份、甲基氯异噻唑啉酮0.04份、生育酚乙酸酯0.2份混合均匀,制得。

比较例4

该中药沐浴露中含有由以下重量份数原料制成的中药成分:薄荷40份、炙甘草30份、秦艽40份、艾草30份、生姜60份、人参20份;

该中药成分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上述所有原料混合后,加水并在100℃下进行提取,得水提取液,然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

该中药沐浴露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计,将中药成分18份、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10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5份、山梨醇3份、氯化钠0.4份、柠檬酸钠0.7份、香精0.2份、乙二醇二硬脂酸酯7份、月桂醇硫酸酯钠5份、苯甲酸钠2份、二甲苯磺酸钠0.3份、甲基氯异噻唑啉酮0.04份、生育酚乙酸酯0.2份混合均匀,制得。

以下通过试验说明本发明祛痱止痒的效果。

1.将上述各实施例制得的物质进行抑菌活性检测,结果如下表1所示;将上述各比较例制得的物质进行抑菌活性检测,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1

表2

上述表1和表2表明:本发明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幽螺门杆菌以及伤寒沙门氏菌具有比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实施例1明显优于比较例1,实施例2明显优于比较例2,实施例3明显优于比较例3,实施例4明显优于比较例4。

2.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确诊为患有痱子的门诊病例160例,并随机平均分为8组,每组20例。

试验方法:

将实施例1、比较例1、实施例2以及比较例2制得的物质放入浴盆中,加入10倍体积的温水,搅匀后洗浴,连续7天,考察使用效果;将实施例3、比较例3、实施例4以及比较例4制得的物质代替常规的沐浴露产品使用,连续7天,考察使用效果,并将以上效果记录在表3中。

疗效标准判定:

很好:完全祛痱,分钟内止痒;

好:祛痱70%,3分钟内止痒;

一般:祛痱30%,3分钟以上止痒。

表3

表3表明:实施例1~实施例4对祛痱止痒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实施例1明显优于比较例1,实施例2明显优于比较例2,实施例3明显优于比较例3,实施例4明显优于比较例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