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羔羊痢疾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50191发布日期:2018-11-07 09:4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动物疾病治疗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羔羊痢疾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羔羊梭菌性痢疾(clostridialdysenteryoflamb)习惯上称为羔羊痢疾(lambdysentery),俗名红肠子病。作为典型的细菌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持、续性下痢和小肠发生溃疡,死亡率很高。本病一般发生于出生后1~3d的羔羊,较大的羔羊比较少见。一旦某一地区发生本病,以后几年内可能继续使3周以内的羔羊患病,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本病主要是由羊b型魏氏梭菌(clostridiumwelchii),其次是a、c、d、型魏氏梭菌。其他肠道细菌如沙门氏菌、肠球菌等可以成为条件性病原。所引起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羔羊,患病羔羊的胃肠道中常有大量的病原体繁殖,并伴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周围环境。羔羊梭菌性痢疾的潜伏期变化较大,由12h到几天不等,有的羔羊出生后不到24h即表现出症状,一般以出生后2-3d表现出症状的较为多见。临床主要表现是:病初,患病羊精神萎顿,不想吃奶;随后发生腹泻、气味恶臭;后期,有的羔羊粪带血,直至成为血便。患病羔羊逐渐虚弱,卧地不起,若不及时治疗,常在l-2d内死亡,只有少数病轻的羔羊可能自愈。有的羔羊发生腹泻,即出生后几小时至几日内开始拉黄黏或乳白色、带气泡、气味臭的粪,接着粪转为黄绿色、暗绿色或绿白色、带气泡、水泻;有的羔羊粪带血和黏膜。由于严重脱水,患病羔羊消瘦,精神委顿,体温升高至41℃以上,常在1-2d内死亡。有的患病羔羊出现神经症状,四肢瘫痪,卧地不起,呼吸急促,口流白沫,最后昏迷,头向后仰,体温下降,若不抓紧救治,常在数小时至十几小时内死亡。同的养羊场(户)选用不同的预防、治疗措施,目前尚未有统一的防治办法。一些养羊场(户)主要依赖给初生羔羊灌服抗生素来预防羔羊痢疾,治疗羔羊痢疾时还是以西药或抗生素为主,存在着多度依赖抗生素、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存在着增加病原菌耐药性的风险。有的养羊场(户)曾尝试采用补充硒元素的办法降低羔羊痢疾的发病率。随着细毛羊改良程度的提高,即羊含有澳血量越高,羔羊痢疾发病率与当地羊相比发病率也显著提高,这可能与细毛羊的抗病遗传因素有关。因此,掌握羔羊痢疾病的动态变化和影响因素,为其诊断以及兽药的研制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探索新的防治药物和治疗方法,应用中药替代抗生素,解决耐药性和药物残留问题,研制开发新型安全、高效环保的新兽药已成为当务之急。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羔羊痢疾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治疗羔羊痢疾的中药组合物,原料成分以重量份计为白头翁10-30份、黄连8-16份、黄柏10-24份、苦参7-13份、秦皮5-12份、干姜3-10份、当归4-11份、大血藤7-15份、石榴皮5-11份、车前草12-23份、甘草4-11份。优选,所述的原料成分以重量份计为白头翁20份、黄连12份、黄柏16份、苦参10份、秦皮9份、干姜7份、当归8份、大血藤12份、石榴皮8份、车前草18份、甘草8份。优选,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能够制备成粉剂、汤剂、膏剂。优选,所述的汤剂,包括如下制作步骤:1)取各中药原料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加入中药原料总重量2倍以上的水清洗并浸泡30min后取出,得到清洗浸泡后中药原料;2)将步骤1)得到的清洗浸泡后中药原料加入中药原料总重量5倍以上的水煎煮1次以上,每次30min以上,过滤,得汤剂。优选,所述的汤剂,包括如下制作步骤:1)分别取黄连、黄柏、苦参、秦皮、当归粉碎,过20目筛,按照比例混合后,加入10倍重量以上乙醇,热回流2h以上,过滤,滤渣再加入1倍重量以上的乙醇热回流2h,合并滤液,浓缩至50-60℃下相对密度为1.1-1.2的膏状物;2)分别取白头翁、干姜、大血藤、石榴皮、车前草、甘草粉碎,粉碎,按照比例混合后,加入1倍重量以上的水,煮沸30min以上,过滤得到水煮提取液;3)将膏状物与水煮提取液直接混合,得汤剂。优选,所述的膏剂,包括如下制作步骤:1)分别取白头翁、黄连、黄柏、苦参、秦皮、当归粉碎,过20目筛,按照比例混合后,加入10倍重量以上乙醇,热回流2h以上,过滤,滤渣再加入1倍重量以上的乙醇热回流2h,合并滤液,浓缩至50-60℃下相对密度为1.1-1.2的膏状物a;2)分别取干姜、大血藤、石榴皮、车前草、甘草粉碎,粉碎,按照比例混合后,加入1倍重量以上的水,煮沸30min以上,过滤,滤液浓缩至50-60℃下相对密度为1.2-1.3的膏状物b;3)将膏状物a与膏状物b直接混合成混合膏状物,得到膏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是从中兽医整体观念出发,结合羔羊痢疾流行病学特点,确定了羔羊痢疾病的证型、治疗法则以及处方用药,经过以白头翁、黄连、黄柏、苦参、秦皮、干姜、当归、大血藤、石榴皮、车前草、甘草原料成分,使得具有清热燥湿、理气健脾、涩肠止泻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羔羊痢疾,对羔羊痢疾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均较高;并且其适口性好,能够作为添加剂添加在饲料中,长期喂养羔羊,改善羔羊食欲,促进羔羊生长发育。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一一种治疗羔羊痢疾的中药汤剂,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白头翁10kg、黄连16kg、黄柏10kg、苦参13kg、秦皮5kg、干姜10kg、当归4kg、大血藤15kg、石榴皮5kg、车前草23kg、甘草4kg。按照如下步骤制备而成:1)取各中药原料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加入中药原料总重量2倍的水清洗并浸泡30min后取出,得到清洗浸泡后中药原料;2)将步骤1)得到的清洗浸泡后中药原料加入中药原料总重量5倍的水煎煮30min,得汤剂,用于灌喂羔羊。实施例二一种治疗羔羊痢疾的中药汤剂,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白头翁30kg、黄连8kg、黄柏24kg、苦参7kg、秦皮12kg、干姜3kg、当归11kg、大血藤7kg、石榴皮11kg、车前草12kg、甘草11kg。按照如下步骤制备而成:1)分别取黄连、黄柏、苦参、秦皮、当归粉碎,过20目筛,按照比例混合后,加入10倍重量乙醇,热回流2h,过滤,滤渣再加入1倍重量的乙醇热回流2h,合并滤液,浓缩至50-60℃下相对密度为1.1-1.2的膏状物;2)分别取白头翁、干姜、大血藤、石榴皮、车前草、甘草粉碎,粉碎,按照比例混合后,加入1倍重量的水,煮沸30min,过滤得到水煮提取液;3)将膏状物与水煮提取液直接混合,得汤剂。实施例三一种治疗羔羊痢疾的中药膏剂,原料成分以重量计为白头翁20kg、黄连12kg、黄柏16kg、苦参10kg、秦皮9kg、干姜7kg、当归8kg、大血藤12kg、石榴皮8kg、车前草18kg、甘草8kg。按照如下步骤制备而成:1)分别取白头翁、黄连、黄柏、苦参、秦皮、当归粉碎,过20目筛,按照比例混合后,加入10倍重量乙醇,热回流2h,过滤,滤渣再加入1倍重量的乙醇热回流2h,合并滤液,浓缩至50-60℃下相对密度为1.1-1.2的膏状物a;2)分别取干姜、大血藤、石榴皮、车前草、甘草粉碎,粉碎,按照比例混合后,加入1倍重量的水,煮沸30min,过滤,滤液浓缩至50-60℃下相对密度为1.2-1.3的膏状物b;3)将膏状物a与膏状物b直接混合成混合膏状物,得到膏剂。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将原料混合之后,直接粉碎成粉末,获得重要粉剂,用于添加在饲料中,喂养给羔羊。本研究者经过将实施例3制备的中药膏剂于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在思南县某养殖场用于对患有痢疾的羔羊进行治疗处理,具体处理方式以及处理结果统计如下表1所示:表1不仅如此,本研究者还对表1中的实验过程记录羔羊停止排泄稀粪的周期数据与羔羊数量进行分析与统计,其结果如下表2所示:表2羔羊年龄(日龄)用药2天后用药3天后用药5天后用药7天后≤107891969811-20335967——≥213647————由表1和表2的数据显示,本发明创造的中药组合物对羔羊痢疾有着显著的作用,能够明显的缓解羔羊痢疾,降低羔羊痢疾发病率。除此之外,本研究者还经过对实施例4获得的中药组合物粉剂按照每千克羔羊饲料配入0.1kg粉剂,用于对10日龄以上的羔羊进行饲养2个月,其未见羔羊有痢疾发病现象。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