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2142发布日期:2018-10-09 20:40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中药组合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artophicgastritis,cag)是指胃粘膜已经发生萎缩性改变的慢性胃炎,是以胃粘膜固有腺体数量减少或消失为其病理特点的消化道疾病,亦被视为胃癌前状态,如伴发肠上皮化生和或异型增生(也被称为上皮内瘤变),即被视为胃癌癌前病变。其发病机理不明确,目前认为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烟酒嗜好、浓茶、咖啡等因素,以及免疫失调、遗传背景等有关。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由单纯萎缩向肠上皮化生、进而异型增生、最后癌变的自然病史过程中,如不能及早治疗,一旦发生肠化或异型增生,很难逆转,且发生胃癌的风险明显提高。

据报道,在我国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占受检人群的13.8%,临床表现为腹胀,上腹部不适,饱腹感,稍微多食则腹胀明显,更有甚者,会出现嗳气、恶心、消化不良、疲乏,消瘦,纳差,贫血等症状,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不仅缺乏特异性,而且与病变程度并不完全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的癌变率约为5.4%。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是阻止其向胃癌发展以减少胃癌发生率的有效手段,就目前而言,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治疗中,中医治疗优势大于西医。

从中医理论上讲,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核心病机为气虚、气滞、痰浊、热、阳虚、阴虚共同构建,“虚、滞、瘀、毒”作为最重要的病机贯穿病程。辛开苦降之法由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正式提出,经数千年的积淀,目前应用辛开苦降之法在cag的治疗上,其疗效和安全性得到了一定的证明。另外,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中医治疗的“和”法也贯穿其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补脾益气、疏通经络,可延缓慢性萎缩性胃炎进展,降低胃癌发生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胃部病变有改善的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组成:半夏,干姜,黄芩,黄连,黄芪,肉桂,白芍,大枣,白花蛇舌草,炙甘草。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还包括白术、晒参、延胡索和丹参。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半夏5-15份、干姜8-15份、黄芩8-15份、黄连8-12份、黄芪25-35份、肉桂12-20份、白芍15-25份、大枣15-25份、白花蛇舌草25-35份、炙甘草8-12份、白术25-35份、晒参12-18份、延胡索12-18份和丹参15-25份。

更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半夏7-12份、干姜10-13份、黄芩10-14份、黄连8-11份、黄芪28-32份、肉桂14-18份、白芍17-23份、大枣17-23份、白花蛇舌草27-33份、炙甘草9-11份、白术28-33份、晒参14-17份、延胡索14-16份和丹参18-23份。

更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半夏9份、干姜12份、黄芩12份、黄连10份、黄芪30份、肉桂15份、白芍20份、大枣20份、白花蛇舌草30份、炙甘草10份、白术30份、晒参15份、延胡索15份和丹参20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通过常规的制剂方法制备成颗粒剂、胶囊、片剂或口服液。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

进一步地,基于“辛开苦降”和中医“和”法法则而创立,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其中,中医“和”法是为中医“八法”之一,本方处处贯穿和法之义,“和”既是治法,同时也是目的。

本发明中半夏、干姜、黄芩、黄连共同作为君药,是本方基础配伍;

半夏和干姜两味辛药的联合用药具有辛温散结,“辛通能开气泄浊”的作用;

黄芩和黄连两味苦药的联合用药,可以有效“苦寒能清热除湿”,清热解毒,有效的祛除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浊、瘀、毒”;

肉桂、白芍和肉桂的联合用药具有通阳发汗解肌,白芍能养血敛阴和营,二者为伍,相辅相成调和营卫的效果;白芍还有较强的缓急止痛作用,可以缓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痛症状;

本发明中黄芪、白术、肉桂、白芍作为臣药;人参、大枣为佐药;

人参(生晒参)为重要的补脾之药,可以改善脾气虚引起的消化不良、倦怠乏力;

大枣的选用,凡“和”剂多用大枣,这也是仲景在《伤寒论》中的用药规律,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所体现中医“和”法,故用大枣;

延胡索和丹参两者联合用药具有活血行气的功效;可以有效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瘀”的病机;

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可以有效祛除“瘀”;

炙甘草即甘草炙用,炙甘草石禀坤土之气最重最全的一味药物,本方中炙甘草与肉桂配伍,可上温心阳;与干姜配伍,可破群阴,温中土脾阳。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将各种原料药按着比例混合后加入至砂锅中,加水煎煮3~5次,每次2~3小时,而后将煎煮液混合后即可服用。

本发明益处

本发明的按照科学的配比,以中医治疗大法之一“和”法为主要原则,联合用药具有辛开苦降、调和营卫、补脾益气、疏通经络,可延缓慢性萎缩性胃炎进展,降低胃癌发生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胃部病变有改善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阐述与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下面参照实施例进一步详细阐述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以及使用的制备方法。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描述可以对本发明进行等同替换、组合、改良或修饰,但这些都将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实施例1

本发明中所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组分重量组成为:

半夏9g、干姜12g、黄芩12g、黄连10g、黄芪30g、肉桂15g、白芍20g、大枣20g、白花蛇舌草30g和炙甘草10g。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是,将各种原料药按上述比例混合后加入至砂锅中,加水煎煮3~5次,每次2~3小时,而后将煎煮液混合后即可服用。

本实施例中的各中药组合物原料还可以通过传统中药制剂方法将其制备为颗粒剂、胶囊、片剂或口服液。

实施例2

本发明中所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组分重量组成为:

半夏12g、干姜12g、黄芩15g、黄连10g、黄芪30g、肉桂15g、白芍20g、大枣20g、白花蛇舌草30g、炙甘草10g、白术30g、晒参15g、延胡索15g和丹参20g。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上述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

本实施例中的各中药组合物原料还可以通过传统中药制剂方法将其制备为颗粒剂、胶囊、片剂或口服液。

实施例3

本发明中所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组分重量组成为:

半夏12g、干姜12g、黄芩12g、黄连10g、黄芪30g、肉桂15g、白芍20g、大枣20g、白花蛇舌草30g、炙甘草10g、白术30g、晒参15g、延胡索15g和丹参20g。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上述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

本实施例中的各中药组合物原料还可以通过传统中药制剂方法将其制备为颗粒剂、胶囊、片剂或口服液。

实施例4

本发明中所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组分重量组成为:

半夏12g、干姜12g、黄芩15g、黄连15g、黄芪30g、肉桂15g、白芍20g、大枣20g、白花蛇舌草30g、炙甘草10g、白术30g、晒参15g、延胡索15g和丹参20g。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上述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

本实施例中的各中药组合物原料还可以通过传统中药制剂方法将其制备为颗粒剂、胶囊、片剂或口服液。

实施例5

本发明中所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组分重量组成为:

半夏9g、干姜12g、黄芩15g、黄连10g、黄芪30g、肉桂15g、白芍20g、大枣20g、白花蛇舌草30g、炙甘草10g、白术30g、晒参15g、延胡索15g和丹参20g。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上述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相同;

本实施例中的各中药组合物原料还可以通过传统中药制剂方法将其制备为颗粒剂、胶囊、片剂或口服液。

治疗实施例: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过程中具有副作用小、疗程相对较短、治疗效果好、治疗彻底的优势,本发明内容是发明人经过长期治疗效果经验和不断总结而得的,实施例1~5中的药物量为一副药物的用量,其中典型的病例有:

例1:

王某某,男,52岁,反复中上腹胀痛不适10余年,胃镜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每当饮食不当而胃痛,彻夜难眠,并容易患病且身体逐渐消瘦,服用本实施例2的中药组合物的熬煮药液,一天一次,一次一副药,治疗6个月后,患者中上腹胀痛不适感消失,治疗后复查胃镜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未发现低级别瘤变,且体重增加,不适症状消失,三年未复发。

例2:

李某某,女,63岁,反复胃脘痛伴嗳气30余年,胃镜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体及胃窦均有萎缩,服用本实施例5的中药组合物的熬煮药液,一天一次,一次一副药,治疗6个月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复查胃镜提示胃体胃窦萎缩面积有所减少,2年后走访,未再复发,身体健康。

上述实施例1~5中各个中药组合物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