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33560发布日期:2018-12-01 00:37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功能性精油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感冒是指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一种,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头疼、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临床症状。目前,针对治疗感冒药物大多数是对症治疗的西药,比如复方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以及青霉素、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等抗生素类药物。这些西药往往毒副作用大、成本高、易产生耐药性且服用也较为不便。

精油,是从植物的花、叶、茎、根或果实中,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挤压法、冷浸法或溶剂提取法提炼萃取的挥发性芳香物质。精油具有亲脂性,所以很容易渗透于皮肤,借助于皮下脂肪下丰富的毛细血管而进入体内,从而起到改善局部组织新陈代谢的作用。常用于杀菌抗炎、改善肌肤、排毒、愉悦心情等方面。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研究开发出一种安全有效,成本低廉同时方便使用的抗感退热复配精油,缓解现有的抗感退热西药毒副作用大、成本高、易产生耐药性且服用不方便的问题,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上述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在中医药配伍理论和精油调配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下,以解热、退热、镇静、镇痛、抗菌的柴胡精油为君药,配以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的防风精油,散寒解肌、祛风化湿、通痹止痛的羌活精油和生姜精油,治感冒发热喉痛的薄荷精油和鼠尾草精油,祛风解表透疹的荆芥精油,佐以清热解毒、镇静、抗菌消炎的薰衣草和止痛、抗过敏、退烧镇静利脾、催汗的洋甘菊精油和雪松精油为使药。由上述组分复配得到的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具有解热镇痛、祛风解表、散寒解肌、抗菌消炎之功效,退热效果显著,气味芳香,制作简单,方便使用,相比现有的抗感退热西药无毒无副作用,绿色健康,同时避免了口服给药的副作用,透皮吸收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制备而成的药物,具有解热镇痛、祛风解表、散寒解肌、抗菌消炎之功效,同时,还具有可制成多种剂型等优点。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具有制备简单、操作便捷、可制成多种剂型等优点。该方法最大程度保留了各个药材的药用功效,实现了治疗方便,药效长久,药物可随身携带,疗效稳定,药物经济性强等优点。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或上述药物的应用,该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或上述药物可以广泛用于制备治疗感冒发热症状的外用药物中。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主要由如下原料制成:柴胡精油3~25份、防风精油2~15份、羌活精油1~10份、薄荷精油2~15份、荆芥精油1~10份、薰衣草精油2~15份、洋甘菊精油1~10份、生姜精油1~10份、鼠尾草精油1~10份和雪松精油1~10份。

进一步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主要由如下原料制成:柴胡精油8~20份、防风精油4~14份、羌活精油2~8份、薄荷精油4~14份、荆芥精油2~8份、薰衣草精油4~14份、洋甘菊精油2~8份、生姜精油2~8份、鼠尾草精油2~8份和雪松精油2~8份。

更进一步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主要由如下原料制成:柴胡精油12~18份、防风精油8~12份、羌活精油4~6份、薄荷精油8~12份、荆芥精油4~6份、薰衣草精油8~12份和洋甘菊精油4~6份、生姜精油4~6份、鼠尾草精油4~6份和雪松精油4~6份;

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主要由如下原料制成:柴胡精油15份、防风精油10份、羌活精油5份、薄荷精油10份、荆芥精油5份、薰衣草精油10份、洋甘菊精油5份、生姜精油5份、鼠尾草精油5份和雪松精油5份。

进一步的,所述柴胡精油、防风精油、羌活精油、薄荷精油、荆芥精油、薰衣草精油、洋甘菊精油、生姜精油、鼠尾草精油和雪松精油均由天然目的植物提取制得;

优选的,所述提取方法为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或物理压榨提取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制备而成的药物。

进一步的,所述药物的剂型为油剂、贴剂、栓剂、膏剂或凝胶剂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加工成为药物。

进一步的,所述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柴胡精油、防风精油、羌活精油、薄荷精油、荆芥精油、薰衣草精油、洋甘菊精油、生姜精油、鼠尾草精油和雪松精油依次加入到基础植物油之中,随后充分搅拌混匀,制得油剂药物;

优选的,所述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与基础植物油的重量比为1:5~10;

更优选的,所述基础植物油为甜杏仁油、葡萄籽油、荷荷巴油、小麦胚芽油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与增稠基质以1:1~2的体积比混匀,随后加热搅拌20~30min得到黏稠状的半固态流体,将半固态流体以0.3~0.8mm的厚度涂布于铝箔背衬层上,室温放置10~15min固化挥干,然后盖上eva薄膜和黏附层并热封,得到贴剂药物;

优选的,所述增稠基质为卡波姆、hpmc、pva、peg、十六醇或丙二醇中的一种。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或上述药物在改善感冒发热症状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主要由柴胡精油、防风精油、羌活精油、薄荷精油、荆芥精油、薰衣草精油、洋甘菊精油、生姜精油、鼠尾草精油和雪松精油组成。本发明上述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在中医药配伍理论和精油调配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下,以解热、退热、镇静、镇痛、抗菌的柴胡精油为君药,配以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的防风精油,散寒解肌、祛风化湿、通痹止痛的羌活精油和生姜精油,治感冒发热喉痛的薄荷精油和鼠尾草精油,祛风解表透疹的荆芥精油,佐以清热解毒、镇静、抗菌消炎的薰衣草和止痛、抗过敏、退烧镇静利脾、催汗的洋甘菊精油和雪松精油为使药。由上述组分复配得到的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具有解热镇痛、祛风解表、散寒解肌、抗菌消炎之功效,退热效果显著,气味芳香,制作简单,方便使用,相比现有的抗感退热西药无毒无副作用,绿色健康,同时避免了口服给药的副作用,透皮吸收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制备而成的药物,具有解热镇痛、祛风解表、散寒解肌、抗菌消炎之功效,同时,还具有可制成多种剂型等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加工成为药物。该制备方法具有制备简单、操作便捷、可制成多种剂型等优点。该方法最大程度保留了各个药材的药用功效,实现了治疗方便,药效长久,药物可随身携带,疗效稳定,药物经济性强等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或上述药物可以广泛应用于制备改善感冒发热症状的外用药物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主要由如下原料制成:柴胡精油3~25份、防风精油2~15份、羌活精油1~10份、薄荷精油2~15份、荆芥精油1~10份、薰衣草精油2~15份、洋甘菊精油1~10份、生姜精油1~10份、鼠尾草精油1~10份和雪松精油1~10份。

本发明各原料在上述抗感退热复配精油中所起的作用为:

柴胡精油是柴胡经过水蒸馏或亚临界低温萃取出的成分,柴胡具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的功效,由其制备的精油具有解热、退热,镇静、镇痛,抗菌,预防抗肝损伤和抗病毒的作用。本发明中,上述柴胡精油典型但非限定性的重量份数为:3份、5份、8份、10份、15份、18份、20份和25份。

防风精油是防风经过水蒸馏或亚临界低温萃取出的成分,由防风制备的精油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作用。本发明中,上述防风精油典型但非限定性的重量份数为:2份、5份、8份、10份、12份和15份。

羌活精油是羌活经过水蒸馏或亚临界低温萃取出的成分,羌活具有散寒解肌,祛风化湿,通痹止痛的功效,由其制备的精油可用于外感风寒、头痛无汗、寒湿痹、上肢风湿疼痛等症。本发明中,上述羌活精油典型但非限定性的重量份数为:1份、2份、4份、6份、8份和10份。

薄荷精油是薄荷经过水蒸馏或亚临界低温萃取出的成分,薄荷为唇形科植物,用于治流行性感冒发热喉痛,头痛,目赤痛,肌肉疼痛,皮肤风疹搔痒,麻疹不透等症。本发明中,上述薄荷精油典型但非限定性的重量份数为:2份、5份、8份、10份、12份和15份。

荆芥精油是荆芥经过水蒸馏或亚临界低温萃取出的成分,荆芥为发汗解表药物,由其制备的精油可用于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等症。本发明中,上述荆芥精油典型但非限定性的重量份数为:1份、2份、4份、6份、8份和10份。

薰衣草精油是薰衣草经过水蒸馏或亚临界低温萃取出的成分,薰衣草具有显著的抑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作用,,由其制备的精油具有清热解毒、镇静、抗菌消炎的作用;本发明中,上述薰衣草精油典型但非限定性的重量份数为:2份、5份、8份、10份、12份和15份。

洋甘菊精油是洋甘菊经过水蒸馏或亚临界低温萃取出的成分,洋甘菊是菊科植物,味微苦、甘香。具有明目、退肝火,治疗失眠,降低血压的功效。洋甘菊精油中含有松萜、蒎烯、莰烯、桧烯、月桂烯、桉树脑和石竹(萜)烯等物质,可舒解焦虑、紧张、愤怒与恐惧,使人放松有耐性,感觉祥和。本发明中,上述洋甘菊精油典型但非限定性的重量份数为:1份、2份、4份、6份、8份和10份。

生姜精油是以没有剥皮的或是干燥的地上部分的生姜根茎为原料经过水蒸馏或亚临界低温萃取出的成分,生姜精油有助于改善体内湿气,对于流行感冒、多痰和流鼻涕又非常好的缓解效果。上述生姜精油典型但非限定性的重量份数为:1份、2份、4份、6份、8份和10份。

鼠尾草精油具有退乳、抗风湿、抗痉挛、抗菌、抑汗、开胃、收敛、促进伤口结疤、净化、利尿、通经、利肝、调升血压、补身等功效,本发明中鼠尾草精油可以舒缓神经压力。上述鼠尾草精油典型但非限定性的重量份数为:1份、2份、4份、6份、8份和10份。

雪松精油是从雪松的花、叶、茎、根或果实中经过水蒸馏或亚临界低温萃取出的成分,雪松精油有显著的消炎作用,抗菌、收敛、利尿、柔软、化痰、杀霉菌、补身的效果。上述雪松精油典型但非限定性的重量份数为:1份、2份、4份、6份、8份和10份。

本发明提供的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主要由柴胡精油、防风精油、羌活精油、薄荷精油、荆芥精油、薰衣草精油、洋甘菊精油、生姜精油、鼠尾草精油和雪松精油组成。本发明上述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在中医药配伍理论和精油调配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下,以解热、退热、镇静、镇痛、抗菌的柴胡精油为君药,配以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的防风精油,散寒解肌、祛风化湿、通痹止痛的羌活精油和生姜精油,治感冒发热喉痛的薄荷精油和鼠尾草精油,祛风解表透疹的荆芥精油,佐以清热解毒、镇静、抗菌消炎的薰衣草和止痛、抗过敏、退烧镇静利脾、催汗的洋甘菊精油和雪松精油为使药。由上述组分复配得到的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具有解热镇痛、祛风解表、散寒解肌、抗菌消炎之功效,退热效果显著,气味芳香,制作简单,方便使用,相比现有的抗感退热西药无毒无副作用,绿色健康,同时避免了口服给药的副作用,透皮吸收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主要由如下原料制成:柴胡精油8~20份、防风精油4~14份、羌活精油2~8份、薄荷精油4~14份、荆芥精油2~8份、薰衣草精油4~14份、洋甘菊精油2~8份、生姜精油2~8份、鼠尾草精油2~8份和雪松精油2~8份。

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主要由如下原料制成:柴胡精油12~18份、防风精油8~12份、羌活精油4~6份、薄荷精油8~12份、荆芥精油4~6份、薰衣草精油8~12份和洋甘菊精油4~6份、生姜精油4~6份、鼠尾草精油4~6份和雪松精油4~6份;

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主要由如下原料制成:柴胡精油15份、防风精油10份、羌活精油5份、薄荷精油10份、荆芥精油5份、薰衣草精油10份、洋甘菊精油5份、生姜精油5份、鼠尾草精油5份和雪松精油5份。

本发明中,通过对各组分原料用量比例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从而进一步优化了本发明抗感退热复配精油的药效。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柴胡精油、防风精油、羌活精油、薄荷精油、荆芥精油、薰衣草精油、洋甘菊精油、生姜精油、鼠尾草精油和雪松精油均由天然目的植物提取制得;

优选的,所述提取方法为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或物理压榨提取法。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各原料精油均由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制得。应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制备得到的精油没有溶剂残留,活性成分没有污染,有效防止热敏性以及物质的氧化和逸散,在萃取的过程中有效保持了天然原料的全部功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制备而成的药物。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制备而成的药物,具有解热镇痛、祛风解表、散寒解肌、抗菌消炎之功效,同时,还具有可制成多种剂型等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药物的剂型为油剂、贴剂、栓剂、膏剂或凝胶剂中的任意一种。

在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可进一步加工成油剂、贴剂、栓剂、膏剂或凝胶剂中的一种,从而实现药物使用剂型多,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加工成为药物。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加工成为药物。该制备方法具有制备简单、操作便捷、可制成多种剂型等优点。该方法最大程度保留了各个药材的药用功效,实现了治疗方便,药效长久,药物可随身携带,疗效稳定,药物经济性强等优点。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药物的制备过程在无菌、无尘的条件下进行。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柴胡精油、防风精油、羌活精油、薄荷精油、荆芥精油、薰衣草精油、洋甘菊精油、生姜精油、鼠尾草精油和雪松精油依次加入到基础植物油之中,随后充分搅拌混匀,制得油剂药物;

优选的,所述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与基础植物油的重量比为1:5~10;

更优选的,所述基础植物油为甜杏仁油、葡萄籽油、荷荷巴油、小麦胚芽油中的一种。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与增稠基质以1:1~2的体积比混匀,随后加热搅拌20~30min得到黏稠状的半固态流体,将半固态流体以0.3~0.8mm的厚度涂布于铝箔背衬层上,室温放置10~15min固化挥干,然后盖上eva薄膜和黏附层并热封,得到贴剂药物;

优选的,所述增稠基质为卡波姆、hpmc、pva、peg、十六醇或丙二醇中的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上述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或上述药物在改善感冒发热症状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或上述药物可以广泛应用于制备改善感冒发热症状的外用药物中。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抗感退热复配精油,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抗感退热复配精油主要由如下原料制成:柴胡精油3份、防风精油2份、羌活精油1份、薄荷精油2份、荆芥精油1份、薰衣草精油15份、洋甘菊精油1份、生姜精油1份、鼠尾草精油1份、雪松精油1份和基础植物油900份。

上述抗感退热复配精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柴胡精油、防风精油、羌活精油、薄荷精油、荆芥精油、薰衣草精油、洋甘菊精油、生姜精油、鼠尾草精油和雪松精油依次加入到基础植物油之中,随后充分搅拌混匀,制得抗感退热复配精油。

实施例2

一种抗感退热复配精油,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抗感退热复配精油主要由如下原料制成:柴胡精油25份、防风精油15份、羌活精油10份、薄荷精油15份、荆芥精油10份、薰衣草精油15份、洋甘菊精油10份、生姜精油10份、鼠尾草精油10份、雪松精油10份和基础植物油1000份。

上述抗感退热复配精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柴胡精油、防风精油、羌活精油、薄荷精油、荆芥精油、薰衣草精油、洋甘菊精油、生姜精油、鼠尾草精油和雪松精油依次加入到基础植物油之中,随后充分搅拌混匀,制得抗感退热复配精油。

实施例3

一种抗感退热复配精油,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抗感退热复配精油主要由如下原料制成:柴胡精油8份、防风精油4份、羌活精油2份、薄荷精油4份、荆芥精油2份、薰衣草精油4份、洋甘菊精油2份、生姜精油2份、鼠尾草精油2份、雪松精油2份和基础植物油920份。

上述抗感退热复配精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柴胡精油、防风精油、羌活精油、薄荷精油、荆芥精油、薰衣草精油、洋甘菊精油、生姜精油、鼠尾草精油和雪松精油依次加入到基础植物油之中,随后充分搅拌混匀,制得抗感退热复配精油。

实施例4

一种抗感退热复配精油,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抗感退热复配精油主要由如下原料制成:柴胡精油20份、防风精油14份、羌活精油8份、薄荷精油14份、荆芥精油8份、薰衣草精油14份、洋甘菊精油8份、生姜精油8份、鼠尾草精油8份、雪松精油8份和基础植物油980份。

上述抗感退热复配精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柴胡精油、防风精油、羌活精油、薄荷精油、荆芥精油、薰衣草精油、洋甘菊精油、生姜精油、鼠尾草精油和雪松精油依次加入到基础植物油之中,随后充分搅拌混匀,制得抗感退热复配精油。

实施例5

一种抗感退热复配精油,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抗感退热复配精油主要由如下原料制成:柴胡精油15份、防风精油10份、羌活精油5份、薄荷精油10份、荆芥精油5份、薰衣草精油10份、洋甘菊精油5份、生姜精油5份、鼠尾草精油5份、雪松精油5份和基础植物油950份。

上述抗感退热复配精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柴胡精油、防风精油、羌活精油、薄荷精油、荆芥精油、薰衣草精油、洋甘菊精油、生姜精油、鼠尾草精油和雪松精油依次加入到基础植物油之中,随后充分搅拌混匀,制得抗感退热复配精油。

实施例6

一种抗感退热贴剂,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抗感退热复配精油主要由如下原料制成:柴胡精油15份、防风精油12份、羌活精油6份、薄荷精油10份、荆芥精油6份、薰衣草精油10份、洋甘菊精油4份、生姜精油4份、鼠尾草精油5份和雪松精油4份。

上述抗感退热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柴胡精油、防风精油、羌活精油、薄荷精油、荆芥精油、薰衣草精油、洋甘菊精油、生姜精油、鼠尾草精油和雪松精油依次混匀,随后充分搅拌混匀,制得复配精油。

(b)将抗感退热复配精油与卡波姆以1:1的体积比混匀,随后加热搅拌25min得到黏稠状的半固态流体,将半固态流体以0.5mm的厚度涂布于铝箔背衬层上,室温放置12min固化挥干,然后盖上eva薄膜和黏附层并热封,得到抗感退热复配精油贴剂。

实验例1抗炎实验——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1)受试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体重20g±2g。

(2)实验仪器、试剂:打孔器、电子天平、注射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3)试验方法:取健康昆明种小鼠11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组,对照组、阳性组、实验组1-3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标记。涂抹给药3天,每天两次,第3天末给药半小时后,将二甲苯涂于右耳廓两面致炎,左耳作对照。1小时后,拉颈处死小鼠,剪下左右耳,用打孔器沿左右耳相同部位打孔,两侧耳片分别称重,以左右耳片重量差作为肿胀度,并计算肿胀抑制率。

(4)药物分组及制备方法:

对照组:蒸馏水

西药组:地塞米松腹腔注射

试验组1:按照实施例1制备抗感退热复配精油

试验组2:按照实施例2制备抗感退热复配精油试验组3:按照实施例3制备抗感退热复配精油

(5)抗炎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5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知,与对照组比较,本发明三组试验组均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与西药组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效果相当。三组实验的组合物之间对比,实验组3的配方抑制效果佳。

实验例2镇痛实验——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作用

(1)试验方法:取健康昆明种小鼠11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组,对照组、西药组(阿司匹林,0.2g/kg)、实验组1-3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标记。涂抹给药3天,每天两次,第3天给药末半小时后,腹腔注射冰醋酸0.2ml/只。以腹部内凹,臀部抬高,伸展后肢为扭体指标,观察注射醋酸后内扭体的次数,并计算镇痛率。

(2)药物分组及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3)镇痛效果结果见表2:

表2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作用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知,与对照组比较,本发明三组试验组均能显著抑制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作用;与西药组镇痛效果相当。三组实验的组合物之间对比,实验组3的配方抑制效果佳。

实施例3退热作用——对细菌内毒素致家兔发热的影响

(1)受试动物:兔子,体温范围38.6~39.5℃,波动不超过0.2℃

(2)试验方法:取体温合格的健康家兔55只,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11组,每组5只,分别测肛温2次,间隔30min,以均值作为其正常体温。用导尿管经口向兔胃内按剂量分别给试验组1-3高中低剂量,,西药组(阿司匹林)、对照组的动物灌于体积的蒸馏水。各组于给药1h后,每只兔子从耳缘静脉按14单位/kg的剂量注射细菌内毒素,观察动物体温变化,每隔30min测肛温1次,连续测定6h,以给药前正常体温为基数,计算各测定时间兔体温变化的百分率。

(3)药物分组及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4)退热作用结果见表3。

表3:对细菌内毒素致家兔发热的影响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5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知,与对照组比较,本发明三组试验组均能显著抑制对细菌内毒素致家兔发热的影响;高剂量组与西药组退热效果相当。三组实验的组合物之间对比,实验组3的配方抑制效果佳,且高剂量组的退热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抗感退热精油组合物主要由柴胡精油、防风精油、羌活精油、薄荷精油、荆芥精油、薰衣草精油、洋甘菊精油和基础植物油组成。本发明上述抗感退热复配精油在中医药配伍理论和精油调配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下,以解热、退热、镇静、镇痛、抗菌的柴胡精油为君药,配以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的防风精油,散寒解肌、祛风化湿、通痹止痛的羌活精油和生姜精油,治感冒发热喉痛的薄荷精油和鼠尾草精油,祛风解表透疹的荆芥精油,佐以清热解毒、镇静、抗菌消炎的薰衣草和止痛、抗过敏、退烧镇静利脾、催汗的洋甘菊精油和雪松精油为使药,再辅以甜杏仁油或荷荷巴油或葡萄籽油或小麦胚芽油为基础植物油的复方精油组合物。由上述组分制备得到的抗感退热复配精油退热效果显著,气味芳香,制作简单,方便使用,相比化药无毒无副作用,绿色健康,同时避免了口服给药的副作用,透皮吸收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有效缓解了现有抗感退热西药毒副作用大、成本高、易产生耐药性且服用不方便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