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血压苗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36119发布日期:2018-11-14 02:25阅读:12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
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降血压苗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血压病,简称高血压,其是以血压升高为首要特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和生活方式相关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此时被称为缓进型高血压病,缓进型高血压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这就属于急进型高血压和高血压危重症,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较多,常见的降血压药主要以利血平、降压灵、卡托普利、乐喜平等西药为主,西药虽然能暂时缓解和控制高血压,但其副作用很大,对心、肝、肾脏等均有刺激,而且治标不治本,只能起到控制血压的作用,一旦停药,血压会很快反弹;而中医药治疗以辩证论治的原则,具有标本兼治,药副作用低等明显的优势,然后,现有降血压中药疗效不是很理想,治疗周期长,起效慢。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血压苗药及其制备方法。具体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降血压苗药,原料以重量份计为:桑寄生15~20份、丹参15~20份、川贝15~20份、黄柏15~17份、牛藤10~15份、三七10~15份、青木香10~15份、冰片0.3~0.5份。所述原料以重量份计为:桑寄生17份、丹参17份、川贝16份、黄柏16份、牛藤14份、三七12份、青木香12份、冰片0.4份。所述桑寄生清洗干净后,采用60~80℃热水浸泡3~5h,捞出后切至成片,采用文火炒制10~30min,取出放置常温即可。上述降血压苗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配方量取桑寄生、党参和川贝,混合后粉碎,过60~80目筛,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量为混合料重量的7~10倍,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后,置于68~73℃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1.35,经干燥,粉碎至粉末;(2)按照配方量黄柏、牛藤、三七和青木香,混合后粉碎,过60~80目筛,加水至物料含水率为45~55%,再加入物料重量0.1~2%的复合菌剂,搅拌均匀后,置于35~45℃条件下发酵24~36h,得到的发酵产物干燥成粉末;(3)按照配方量取冰片,粉碎过100~120目筛,与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物料进行混合,加入医学上可接受的药物辅料制成所需剂型。所述复合菌剂为乳酸菌和酵母菌按照任一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剂型为片剂、颗粒剂、粉剂中任一种。上降血压苗药在制备降血压药物中的应用。有益效果本发明药物采用桑寄生、丹参、川贝、黄柏、牛藤、三七、青木香和冰片为原料,通过合理的配比设计,使得药物具有活血降压、补气益肾、补虚益精、通经止痛、补气养生的功效,使得药物具有良好的降血压功效,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治愈后不易复发,本发明还通过发酵方式处理,实现对药物的改性处理,进而提升了药物的疗效;本发明药物采用纯天然中草药制成,无任何副作用,具有起效快、周期短的特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核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降血压苗药,原料以重量份计为:桑寄生15g、丹参15g、川贝15g、黄柏15g、牛藤10g、三七10g、青木香10g、冰片0.3g。所述桑寄生清洗干净后,采用60℃热水浸泡3h,捞出后切至成片,采用文火炒制10min,取出放置常温即可。上述降血压苗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配方量取桑寄生、党参和川贝,混合后粉碎,过60目筛,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量为混合料重量的7倍,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后,置于68℃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经干燥,粉碎至粉末;(2)按照配方量黄柏、牛藤、三七和青木香,混合后粉碎,过60目筛,加水至物料含水率为45%,再加入物料重量0.1%的复合菌剂,搅拌均匀后,置于35℃条件下发酵24h,得到的发酵产物干燥成粉末;(3)按照配方量取冰片,粉碎过100目筛,与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物料进行混合,加入医学上可接受的药物辅料制成所需剂型。所述复合菌剂为乳酸菌和酵母菌按照等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剂型为片剂。实施例2一种降血压苗药,原料以重量份计为:桑寄生20g、丹参20g、川贝20g、黄柏17g、牛藤15g、三七15g、青木香15g、冰片0.5g。所述桑寄生清洗干净后,采用80℃热水浸泡5h,捞出后切至成片,采用文火炒制30min,取出放置常温即可。上述降血压苗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配方量取桑寄生、党参和川贝,混合后粉碎,过80目筛,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量为混合料重量的10倍,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后,置于73℃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经干燥,粉碎至粉末;(2)按照配方量黄柏、牛藤、三七和青木香,混合后粉碎,过80目筛,加水至物料含水率为55%,再加入物料重量2%的复合菌剂,搅拌均匀后,置于45℃条件下发酵36h,得到的发酵产物干燥成粉末;(3)按照配方量取冰片,粉碎过120目筛,与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物料进行混合,加入医学上可接受的药物辅料制成所需剂型。所述复合菌剂为乳酸菌和酵母菌按照2:1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剂型为颗粒剂。实施例3一种降血压苗药,原料以重量份计为:桑寄生17g、丹参17g、川贝16g、黄柏16g、牛藤14g、三七12g、青木香12g、冰片0.4g。所述桑寄生清洗干净后,采用75℃热水浸泡4h,捞出后切至成片,采用文火炒制25min,取出放置常温即可。上述降血压苗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配方量取桑寄生、党参和川贝,混合后粉碎,过60目筛,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量为混合料重量的9倍,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后,置于71℃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经干燥,粉碎至粉末;(2)按照配方量黄柏、牛藤、三七和青木香,混合后粉碎,过80目筛,加水至物料含水率为50%,再加入物料重量0.5%的复合菌剂,搅拌均匀后,置于38℃条件下发酵32h,得到的发酵产物干燥成粉末;(3)按照配方量取冰片,粉碎过120目筛,与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物料进行混合,加入医学上可接受的药物辅料制成所需剂型。所述复合菌剂为乳酸菌和酵母菌按照3:1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剂型为粉剂。实施例4采用同实施例3相同的技术方案,区别之处在于,在原料中不添加川贝。实施例5采用同实施例3相同的技术方案,区别之处在于,在原料中不添加党参。实施例6采用同实施例3相同的技术方案,区别之处在于,原料中不添加桑寄生。试验例1本试验对象为128名高血压病患者,平均年龄约为46岁,其中男性74名,女性54名,随机分为6组,分别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6方案制备的药物进行治疗,1日2次,7天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诊断标准;收缩压等于或高于160mmhg(21.3kpa),舒张压等于或高于95mmhg(12.7213),两者有1项核实即可确证;疗效判定;显效:①舒张压下降10mmhg(1.3kpa)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mmhg(2.7kpa)或以上,满足两项中一项即可;有效:①舒张压下降不及10mmhg(1.3kpa),大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mmhg(1.3~2.5kpa),但未能达到正常范围;③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4kpa);具有其中一项即可;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实施例122118386.3实施例223129291.3实施例3231580100实施例42188576.2实施例52079480.0实施例61959573.7由试验结果可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3方案制备的药物,具有良好的降血压功效,总有效率达到85%以上,其中以实施例3方案制备的药物效果最好;通过验证桑寄生、党参和川贝三者药物之间关系,从实施例3、4、5、6可以看出,党参和川贝的加入能够显著提升药物的降血压功效。病例吴某,女,50岁,四川宜宾人,2014年5月诊断为高血压,精神萎靡、头痛、心悸气短,2015年7月开始服用上述实施例组合物制剂,服用5天后头痛缓解,继续服用3个疗程后,停药,随访至今未复发。李某,女,45岁,贵州安顺人,2014年开始出现头痛耳鸣、眩晕,心悸等状况,有时还伴有肢体麻木,经诊断患有高血压,服用上述实施例组合物制剂,1个疗程后症状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停药,随访至今未复发。在此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和试验例仅限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和理解,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作出的非突出实质性特征和显著进步的发明创造,仍然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