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2463发布日期:2019-03-05 20:26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植入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植入注射器(implantsyringe),其用于将具有长期活性物质(long-termactivesubstance)的线状制剂(preparation)传送到患者的身体。长期制剂通常位于患者的腹腔壁,借助于注射器针将用于制剂的接收通道预先刺入腹腔壁中。



背景技术:

de19734385c1公开了一种植入注射器,其包括连接在一起并位于引导装置以共同轴向运动的包括注射器针的注射器针配置、突出握持构件和制剂接收部。植入注射器还包括活塞,活塞在注射器针的方向上的前进由抵接部限制,使得在注入针的前端与活塞的头端之间维持距离,该距离至少等于待传送的制剂的长度,由此注射器针配置借助于握持构件缩回至少等于制剂的长度的距离。该植入注射器被操作为首先通过使注射器针刺入例如患者的腹腔壁直到植入注射器的引导套筒的前缘置于患者的皮肤来形成插入通道。然后通过在植入注射器的间隔件的基板后方接合并在连接到活塞的端板上施加压力使活塞前进。活塞推动制剂向前进入注射器针直到连接到活塞的套筒撞击间隔件的基板。然后,植入注射器在前握持构件和间隔件的基板处被握持,之后握持构件缩回到抵接部。在撞击抵接部时,注射器针从制剂完全缩回,因此制剂被传送进入插入通道,之后移除植入注射器。利用这种植入注射器可以使制剂平缓地传送进入插入通道。该已知的植入注射器的缺点在于,为了缩回注射器针,必须绕着注射器针进行接合,从而难以处理注射器。

de19961197b4公开了一种植入注射器,其中避免了该缺点。在该植入注射器中,握持位置不需要改变。活塞的前进直接跟随注射器针的缩回,使得利于操作并需要较短的时间。该植入注射器的缺点在于,使注射器针配置缩回所利用的握持构件配置于植入注射器的前端区域,使得当操作植入注射器时,医生的手指必须大地伸展,并且在缩回注射器针之后,由于具有槽的引导套筒而存在被注射器针伤害的风险。此外,因为通过活塞使制剂前进通过通道中的收缩部,所以制剂会被研磨或甚至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入注射器,其中避免至少一个上述缺点。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如下的特征实现。

本发明涉及植入注射器,其包括注射器针保持器、轴向相邻的制剂接收部以及外套筒,注射器针保持器保持注射器针,外套筒的后端部分具有径向突出的前握持部分,其中,注射器针保持器与外套筒连接在一起以共同轴向运动,植入注射器包括内套筒,外套筒在内套筒上可滑动地定位,并且注射器针能够与制剂接收部一起移动,内套筒具有轴向槽,腹板通过轴向槽延伸,腹板将外套筒与注射器针保持器连接,植入注射器还包括杆状活塞,杆状活塞固定到后握持部分并且由后套筒部分地围绕,后套筒可移动地接合在内套筒中,杆状活塞能够前进通过制剂接收部进入注射器针,使得在注射器针的前端与活塞的头端之间维持间隔,间隔大约等于待传送的制剂的长度,活塞的前进通过后握持部分到达内套筒的后缘限制,外套筒被阻挡装置可释放地锁定在前进的起始位置中,其中在起始位置注射器针露出,阻挡装置配置于内套筒并且径向向外突出,阻挡装置在后套筒前进到其端位置中时径向向内移动,由此释放外套筒并且外套筒能够借助于前握持部分在内套筒上缩回。

根据本发明的植入注射器具有注射器针保持器,注射器针紧固到注射器针保持器,注射器针保持器与制剂接收部相邻,制剂接收部的通道合并(merge)到注射器针的通道中。注射器针保持器连接到植入注射器的外套筒,外套筒的后端具有突出的握持部分,该握持部分被称为前握持部分,由此注射器针、注射器针保持器以及制剂接收部连接到外套筒以一起共同轴向运动。

外套筒在内套筒上可滑动地定位,由此外套筒不可转动地相对于内套筒配置。在中间区域中,内套筒具有在周向上彼此间隔的多个槽,腹板(web)通过该槽接合,该腹板将外套筒与注射器针保持器连接。该槽优选地以与注射器针保持器的运动范围相同的长度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植入注射器还包括杆状活塞,该杆状活塞紧固到优选地为圆形的板,该板作为植入注射器的致动时的后握持部分。活塞在其长度的后部被套筒围绕,该套筒在内套筒中滑动的接合并不可转动。活塞可以前进通过制剂接收部进入注射器针中,在注射器针的前端与活塞的头端之间维持间隔,该间隔大约等于待传送的制剂的长度或略大于待传送的制剂的长度。活塞的前进通过后握持部分到达内套筒的后缘限制。直到这种情况发生,外套筒被阻挡装置锁定在其前进的起始位置中使得外套筒与注射器针不能缩回,其中在起始位置注射器针露出。阻挡装置优选地形成于内套筒并且径向向外突出超过内套筒,使得阻挡装置阻挡外套筒的缩回。在该位置中,阻挡装置能够接合例如外套筒的后肩部。当后套筒前进到其端位置(endposition)中时,阻挡装置被径向向内拉动,使得外套筒的运动的路径自由并且外套筒能够借助于前握持构件与注射器针一起缩回。

在该构造中,因为前握持构件位于细长外套筒的端处,所以被握持以操作植入注射器的两个握持构件之间的距离大幅减小。植入注射器的操作由此变得十分简单、特别是对于具有小手的人来讲。

提出的大的优点在于,阻挡装置是从内套筒切出的弹性臂,弹性臂的锁定钩在未被后套筒加载的情况下径向突出超过内套筒,并且阻挡外套筒的缩回。后套筒能够具有轴向槽,相对而言,弹性臂在该轴向槽中滑动,其中至少一个倾斜表面撞击弹性臂上的侧向结构或直接撞击弹性臂,倾斜表面拉动弹性臂径向向内,因此从外套筒的运动的路径移除锁定钩。

当后套筒到达其前端位置时(后握持部分抵靠内套筒的后缘),该过程完成。

当两个握持部分彼此接合时,外套筒的缩回优选地终止。优选的是,当外套筒完全缩回时,活塞突出超过注射器针的前端。

在本发明的另一有利实施方式中,弹性臂突出进入制剂接收部中的通道,弹性臂靠在制剂上并且将弹性臂固定就位,或在未加载状态下使通道收缩,使得制剂的运动被阻挡,使得制剂在不期望时不能被排出植入注射器。有利的是,弹性臂平坦地突出进入通道,优选地弹性臂平坦凸起地弯曲。当活塞使制剂前进通过该收缩部时,弹性臂被向外按压,由此该过程平缓发生,从而不会研磨或破坏制剂。还提出的优点是,内套筒具有与槽区域相邻的头部分,头部分在周向上闭合,并覆盖处于缩回端位置的注射器针的前端。头部分具有优选地为向前渐缩的截头圆锥形状。因此,确保了即使当以非熟练的方式处理从患者移除的植入注射器时,也不会存在被注射器针的前端伤害的风险。

附图说明

从植入注射器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以下说明并参照不同比例的附图,本发明的其它细节将明显,其中,

图1a至图1c是植入注射器的实施方式的不同视图;

图2a至图2d是具有杆状活塞的后套筒的不同视图;

图3a至图3d示出了后套筒的进一步细节;

图4是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套筒的视图;

图5a至图5d是内套筒的前部的不同视图;

图6a至图6d是内套筒的后部的不同视图;

图7是外套筒的纵向截面图;

图8a至图8d是制剂接收部的不同视图;

图9示出了外套筒的阻挡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至图1c示出了植入注射器的初始状态,其中注射器针1由可移除的保护盖2覆盖。可移除的保护盖2可易于移除地卡合连接到外套筒3。外套筒3具有细长筒状,其中径向突出的前握持部分4在外套筒3的图中右侧的端部处一体地形成。外套筒3借助于径向向内延伸的多个腹板5稳固地连接到针保持器6,注射器针1被紧固在针保持器6中。制剂接收部7在针保持器6的轴向后方被配置成制剂接收部7的通道8与注射器针1的通道对准。位于该制剂接收部8中的是未示出的制剂,当使用植入注射器时,该制剂被传送到例如患者的腹腔壁中。

外套筒3(当未被阻挡时)可移动地置于内套筒9上,内套筒9包括前部10和后部11。前部10包括前部分12,前部分12如截头圆锥地变窄,并且在周向上闭合并覆盖完全缩回的注射器针的前端。轴向相邻区域包括腹板13,腹板13在周向上间隔开并设置有缝14,由此两个腹板的端部分形成有钩15,钩15闩入内套筒9的后部11的开口16以便连接两部分。

内套筒9的后部11包括弹性臂17,弹性臂17从内套筒部11的壁切出并利用锁定钩25径向向外突出。具有锁定钩25的该弹性臂17用作用于外套筒3的阻挡装置,只要后套筒18不会滑入其在内套筒9的后部11中的端位置即可。

在后套筒18的后端处一体地形成有平坦的握持构件19,在套筒18中居中地固定有杆状活塞20。后套筒18包括在轴向上延伸的槽21,当后套筒18滑入内套筒9的后部11时,槽21借助于倾斜表面26与弹性臂17配合,使得弹性臂17的锁定钩25被径向向内拉出。这是当后握持构件19的内表面抵接内套筒9的后缘22时的情况,由此该位置易于可释放地锁定。

外套筒3现在能够与注入针1一起缩回到其端位置,其中两个握持构件4和19彼此接合。注入针1的前端现在位于内套筒9的截头圆锥部分12内。

图1a示出了安全套筒22,在植入注射器的初始状态中,安全套筒22利用腹板阻挡后套筒18的前进因而阻挡活塞12的前进。安全套筒22在使用植入注射器之前被移除。

图8a至图8d示出了配置于注射器针保持器的后方的制剂接收部7。突出到制剂接收部7的通道23中的是弹性臂24,弹性臂24从制剂接收部7的周壁切出并且在未加载状态下使通道23收缩,使得通道23中接收的制剂不能通过弹性臂24。弹性臂具有突出到通道23中的平缓凸起形状并且与制剂接收部7的其余部分一体地构造。当活塞20前进时,活塞20平滑地压动通过收缩部的制剂,由此弹性臂被稍微向上按压。因此,能够不损坏制剂。

图9是用于外套筒3的阻挡装置的放大示意图。内套筒9在该视图中利用径向向外突出的锁定钩25接合外套筒的后环状肩部27。当后套筒18在箭头28的方向上前进时,后套筒18的倾斜表面26沿着内套筒9的释放斜面29滑动,由此锁定钩25被径向向内拉动,并且允许外套筒3被拉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