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36301发布日期:2018-10-23 21:32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咽喉科门诊的15%;其常见症状为:头晕眼花,轻则闭目即止,重则如坐车般旋转不定,不能站立,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眩晕可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真性眩晕是由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假性眩晕多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患者感觉“飘飘荡荡”,没有明确转动感。引起眩晕的疾病涉及许多临床科室,包括耳鼻咽喉科、眼科、骨科及内科。眩晕症病因复杂,牵涉学科广泛,往往眩晕的发作并无先兆,有些诱因尚不确切。目前,针对眩晕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技术实现要素:基于
背景技术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治疗眩晕具有良好的效果。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泽泻27-33份,炒白术27-33份,丹参27-33份,炒白芍55-65份,茯苓27-33份,炒酸枣仁13-17份,北五味子13-17份,女贞子13-17份,川牛膝13-17份,党参13-17份,川芎9-11份,枳壳9-11份,甘草9-11份。泽泻,别名为水泽、如意花、车苦菜、天鹅蛋、天秃、一枝花、水泻等,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茎。味甘,性寒;归肾、膀胱经。能利水渗湿;泄热通淋。主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泄泻;痰饮眩晕;遗精。白术,别名为于术、冬术、浙术、种术、山蓟等,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味甘,性温,归胃、脾经,能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炒白术是将白术片微炒至浅黄色,取出晾凉。丹参,别名为红根、大红袍、血参根、血山根、红丹参、紫丹参、亦参等,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味苦,性寒,归心、肝经;能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炒白芍,为白芍经加工炮制而成,取净白芍片,照照《中国药典一部》清炒法炒至微黄色;味酸、苦,性凉;能敛阴柔肝。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茯苓,别名为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赤茯苓、白茯苓、茯菟、茯灵等,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其原生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味甘、淡,性平,归肺、脾经,能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酸枣仁,别名为山枣仁、山酸枣、枣仁、酸枣核等,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种子。味甘,性平,归心、胆、肝经,能养肝,宁心,安神,敛汗。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炒酸枣仁是酸枣仁用文火炒至外皮鼓起,摊晾。北五味子,别名为五味子、辽五味子等,为木兰科藤本植物五味子的果实。味酸,性温,归肺、肾经,能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女贞子,别名为爆格蚤、冬青子、女贞实、冬青子、白蜡树子、鼠梓子等,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干燥成熟果实。味甘、苦,性平,归肝、肾经,能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川牛膝,别名为甜川牛膝、甜牛膝、天全牛膝、大牛膝、白牛膝、拐牛膝、龙牛膝等,为苋科植物川牛膝的干燥根。味甘、苦,性平,归肝、肾经,能活血祛瘀;祛风利湿。主血瘀经闭;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热淋;石淋;痛经;风湿腰膝疼痛。党参,别名为东党、台党、潞党、口党、上党人参、黄参、狮头参、中灵草、防风党参、防党参、上党参等,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管花党参、球花党参、灰毛党参的根。味甘,性平。归肺、脾经。能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主治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川芎,别名为芎藭、小叶川芎、山鞠穷、香果、胡藭、马衔芎藭、雀脑芎、京芎、贯芎、抚芎、台芎、西芎、马衔等,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香橼、代代花或枸橘的末成熟果实。味苦、辛、酸,性微寒。归肺、脾、大肠经。能理气宽中,行滞消积。主治胸胁痞满胀痛,食积不化,脘腹胀痛,呕吐呃逆,热痢后重,肠风便血;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甘草,别名为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粉草、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甜草、甜根子、棒草等,为双子叶植物豆科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味甘,性平,归胃、肺、脾经。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炙甘草能补脾益气。主治咽喉肿痛,咳嗽,脾胃虚弱,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炎,癔病,痈疖肿毒,药物及食物中毒。优选地,泽泻、炒白术、丹参、炒白芍的重量比为28-32:28-32:28-32:57-63。优选地,茯苓、炒酸枣仁、北五味子、女贞子的重量比为28-32:14-16:14-16:14-16。优选地,川牛膝、党参、川芎、枳壳、甘草的重量比为14-16:14-16:9.5-10.5:9.5-10.5:9.5-10.5。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泽泻28-32份,炒白术28-32份,丹参28-32份,炒白芍57-63份,茯苓28-32份,炒酸枣仁14-16份,北五味子14-16份,女贞子14-16份,川牛膝14-16份,党参14-16份,川芎9.5-10.5份,枳壳9.5-10.5份,甘草9.5-10.5份。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泽泻29-31份,炒白术29-31份,丹参29-31份,炒白芍58-62份,茯苓29-31份,炒酸枣仁14.5-15.5份,北五味子14.5-15.5份,女贞子14.5-15.5份,川牛膝14.5-15.5份,党参14.5-15.5份,川芎10份,枳壳10份,甘草10份。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泽泻30份,炒白术30份,丹参30份,炒白芍60份,茯苓30份,炒酸枣仁15份,北五味子15份,女贞子15份,川牛膝15份,党参15份,川芎10份,枳壳10份,甘草10份。本发明还提出了上述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泽泻、炒白术、丹参、炒白芍、茯苓、炒酸枣仁、北五味子、女贞子、川牛膝、党参、川芎、枳壳、甘草混匀,加水煎煮取煎煮液。优选地,加水煎煮2次,每次得到煎煮液为150-200ml。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为:本发明为一日用量,取煎煮液每日分2次温热口服,每次服用150-200ml,7天为一个疗程,服用2个疗程。有益效果:发明人认为,人体的平衡器官功能障碍是眩晕的关键,人体的平衡器官第一是眼睛,第二是耳朵,如人体在黑暗、没有光的夜晚中行走而不摔跤,耳朵是保持平衡的关键,所以发明人认为内耳植物神经紊乱、膜迷路积水、前庭神经炎是本病的根源;通过在临床实践中通过不断筛选,最终得到本发明的配方。本发明中泽泻利肾浊,配白术、茯苓、枳壳淡渗利湿利尿,又能畅通三焦;白芍补肝血,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筋,肝血足则诸经得养,配川芎、丹参、牛膝活血化瘀,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清除炎症产物,改善局部血运;酸枣仁、北五味子、女贞子养心安神,调节中枢神经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党参补气,气行则血行,气至则血至;甘草调和诸药;本发明有活血化瘀、淡渗利湿、养心安神等诸多功效,从而得到疏通血液运行、改善微循环、清除局部代谢产物和调节神经的作用,然后达到彻底治愈眩晕的效果;本发明配伍严禁,无需加减;只要符合眩晕的诊断,即可使用本发明进行治疗,且疗程短仅需14天,疗效好;在110例患者中,痊愈98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1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泽泻27份,炒白术33份,丹参27份,炒白芍65份,茯苓27份,炒酸枣仁17份,北五味子13份,女贞子17份,川牛膝13份,党参17份,川芎9份,枳壳11份,甘草9份。上述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泽泻、炒白术、丹参、炒白芍、茯苓、炒酸枣仁、北五味子、女贞子、川牛膝、党参、川芎、枳壳、甘草混匀,加水煎煮取煎煮液。实施例2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泽泻33份,炒白术27份,丹参33份,炒白芍55份,茯苓33份,炒酸枣仁13份,北五味子17份,女贞子13份,川牛膝17份,党参13份,川芎11份,枳壳9份,甘草11份。上述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泽泻、炒白术、丹参、炒白芍、茯苓、炒酸枣仁、北五味子、女贞子、川牛膝、党参、川芎、枳壳、甘草混匀,加水煎煮2次,每次得到煎煮液为150ml。实施例3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泽泻28份,炒白术32份,丹参28份,炒白芍63份,茯苓28份,炒酸枣仁16份,北五味子14份,女贞子16份,川牛膝14份,党参16份,川芎9.5份,枳壳10.5份,甘草9.5份。上述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泽泻、炒白术、丹参、炒白芍、茯苓、炒酸枣仁、北五味子、女贞子、川牛膝、党参、川芎、枳壳、甘草混匀,加水煎煮2次,每次得到煎煮液为200ml。实施例4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泽泻32份,炒白术28份,丹参32份,炒白芍57份,茯苓32份,炒酸枣仁14份,北五味子16份,女贞子14份,川牛膝16份,党参14份,川芎10.5份,枳壳9.5份,甘草10.5份。上述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泽泻、炒白术、丹参、炒白芍、茯苓、炒酸枣仁、北五味子、女贞子、川牛膝、党参、川芎、枳壳、甘草混匀,加水煎煮2次,每次得到煎煮液为170ml。实施例5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泽泻30份,炒白术30份,丹参30份,炒白芍60份,茯苓30份,炒酸枣仁15份,北五味子15份,女贞子15份,川牛膝15份,党参15份,川芎10份,枳壳10份,甘草10份。上述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泽泻、炒白术、丹参、炒白芍、茯苓、炒酸枣仁、北五味子、女贞子、川牛膝、党参、川芎、枳壳、甘草混匀,加水煎煮2次,每次得到煎煮液为180ml。试验例1随机选取110例有不定期眩晕症状的病人,其症状为:发作时如坐车船,伴有恶心、呕吐,服用实施例5,服用2个疗程,统计服用结果,结果如下表:病例总数痊愈有效总有效率110例98例12例100%其中,痊愈:随访1年以上未发病;有效:眩晕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好转,眩晕次数减少、发病间隔时延长,同时有颈椎病史、高血压病史等。病案举例:张国荣,男,73岁,于3年前患眩晕病,不定期复发,好如常人,某晚在工地巡逻时突然发病,晕倒在地,经实施例5治疗2周,随访3年未犯眩晕。由上面结果可以看出,在110例患者中,痊愈98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100%,且疗程短;本发明治疗眩晕具有良好的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