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烤的外用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83537发布日期:2020-03-13 05:56阅读:17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外贴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免烤的外用黑膏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膏,是中药五大剂型—丸、散、膏、丹、汤之一。膏,顾名思义,就是粘稠之物,膏剂是常温下为固体、半固体、半流体的一类剂型,膏剂作用比较广泛,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稠度,故而具有:有效成分含量高、析出速度缓慢、作用长期持久、局部疗效切实等优点。

膏药在我国的应用历史悠久,采用外治,避免了内服药物的毒副作用,再加上疗效确切,受到了群众广泛欢迎,膏药中的药物直接贴敷于体表穴位上,药性透过皮毛由表入里,渗透达皮下组织,以方便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另一方面可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直达脏腑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归经和功能效应,从而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效应,而传统的注射及口服疗法除损伤神经、血管、肌肉等组织和肠道反应,使病人不易接受外,这些方法都易使药物通过全身的血液循环及肠道破坏,而真正到达疾病局部的药物少之甚微,所以用药量极大,并且疗效极差,而膏药的外治疗法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使药效数倍提高,而且不易产生耐药性。

黑膏药是指采用药材、食用植物油与黄丹炼制成膏料,摊涂于裱褙材料上,供贴敷于皮肤的外用剂型,其具有保护、封闭和治疗作用,并且膏层较厚,作用持久,但是传统的黑膏药在冷却凝固保存后,在使用时需要将凝固的黑膏药在火上烤热使黑膏药软化之后才能贴附在使用者的使用部位,但是经过火烤后的黑膏药在直接贴附于使用者患处时容易对使用者造成烫伤,并且黑膏药容易流淌,造成使用者皮肤脏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在黑膏药使用时不需要进行火烤软化,减少对使用者患处的烫伤,并且可以减少黑膏药的流淌,减少脏污的免烤的外用黑膏药。

本发明的一种免烤的外用黑膏药,是由药材、黄丹和食用植物油经过炸药、炼油、炒丹、下丹、去火毒和加细料药等步骤制成药膏后,再摊涂晾凉凝固后成型的。

本发明的一种免烤的外用黑膏药,所述药材包括川芎100-150g、当归80-100g、厚朴40-50g、木瓜150-200g、芡实250-300g、陈皮80-100g、黄芪600-680g、麻黄400-450g、田七300-350g、川牛膝180-200g、生乌草150-200g、羌活120-150g、当归260-300g、续断450-500g、川乌120-150g、草乌130-150g、兔丝子450-500g和丹参80-150g。

本发明的一种免烤的外用黑膏药,优选的,所述药材包括川芎125g、当归90g、厚朴45g、木瓜170g、芡实280g、陈皮90g、黄芪640g、麻黄430g、田七325g、川牛膝190g、生乌草175g、羌活130g、当归280g、续断470g、川乌135g、草乌140g、兔丝子425g和丹参120g。

本发明的一种免烤的外用黑膏药,所述细料药包括麝香10-20g、冰片40-50g、乳香150-200g、没药100-200g、红花40-50g、五倍子15-20g、蜈蚣20-25g和全蝎120-150g。

本发明的一种免烤的外用黑膏药,优选的,所述细料药包括麝香15g、冰片45g、乳香175g、没药150g、红花45g、五倍子17g、蜈蚣23g和全蝎135g。

本发明的一种免烤的外用黑膏药,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炸药:向锅中倒入药材重量4倍的食用植物油,并将食用植物油加热,待油温升高后,将所有的药材全部倒入锅中,使用文火进行炸药,控制油温为220℃,并不断搅动,使药物受热均匀,当药材炸至枯黑后,将药渣捞出,留下的部分即为膏油;

(2)炼油:将膏油继续加热至320℃,改为中火进行炼油;

(3)炒丹:将5kg的黄丹倒入凉净的锅内进行加热翻炒,使黄丹中的水分挥发,当黄丹中水分含量<10%时,不再加热,并继续翻炒,直至黄丹冷却,并将黄丹粉碎,并过100目筛;

(4)下丹:按照黄丹与炼油完成后的膏油1:3的比例将黄丹缓慢的逐渐加入至炼油完成后的膏油中,并配合顺时针搅拌,直至膏体粘稠并不粘手的状态;

(5)去火毒:将膏体浸入冷水中浸泡去火毒10天,每天更换水1次;

(6)加细料药:将去火毒后的膏体加热融化,并将细料药研磨粉碎后缓慢加入已融化的膏体中,并配合顺时针搅拌直至混合均匀;

(7)摊涂膏体:选取正方形的裱褙材料,并将膏体在裱褙材料表面以裱褙材料为中心顺时针滩涂一周,并将其晾凉凝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制作出的免烤的外用黑膏药老嫩适中,其在使用时,无需对其进行火烤,只需将黑膏药贴到患者身体上,黑膏药与身体皮肤接触,通过体温进行软化,并且本发明的黑膏药在生产过程中在对黄丹进行处理,使黄丹中的水分充分挥发,并严格控制黄丹的加热时间,避免生产出的膏药过老或过嫩,在黑膏药的整个使用过程中,减少其膏体流淌,避免产生脏污的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向锅中倒入药材总重量4倍的食用植物油,并将食用植物油加热,待油温升高后,将川芎125g、当归90g、厚朴45g、木瓜170g、芡实280g、陈皮90g、黄芪640g、麻黄430g、田七325g、川牛膝190g、生乌草175g、羌活130g、当归280g、续断470g、川乌135g、草乌140g、兔丝子425g和丹参120g全部倒入锅中,使用文火进行炸药,控制油温为220℃,并不断搅动,使药物受热均匀,当药材炸至枯黑后,将药渣捞出,留下的部分即为膏油,将膏油继续加热至320℃,改为中火进行炼油;

将5kg的黄丹倒入凉净的锅内进行加热翻炒,使黄丹中的水分挥发,当黄丹中水分含量<10%时,不再加热,并继续翻炒,直至黄丹冷却,并将黄丹粉碎,并过100目筛;

按照黄丹与炼油完成后的膏油1:3的比例将黄丹缓慢的逐渐加入至炼油完成后的膏油中,并配合顺时针搅拌,直至膏体粘稠并不粘手的状态,再将膏体全部浸入冷水中浸泡去火毒10天,每天更换水1次;

将去火毒后的膏体加热融化,并将麝香15g、冰片45g、乳香175g、没药150g、红花45g、五倍子17g、蜈蚣23g和全蝎135g研磨粉碎后缓慢加入已融化的膏体中,并配合顺时针搅拌直至混合均匀,选取正方形的裱褙材料,并将膏体在裱褙材料表面以裱褙材料为中心顺时针滩涂一周,并将其晾凉凝固。

实施例2

向锅中倒入药材总重量4倍的食用植物油,并将食用植物油加热,待油温升高后,将川芎100g、当归80g、厚朴40g、木瓜150g、芡实250g、陈皮80g、黄芪600g、麻黄400g、田七300g、川牛膝180g、生乌草150g、羌活120g、当归260g、续断450g、川乌120g、草乌130g、兔丝子450g和丹参80g。全部倒入锅中,使用文火进行炸药,控制油温为220℃,并不断搅动,使药物受热均匀,当药材炸至枯黑后,将药渣捞出,留下的部分即为膏油,将膏油继续加热至320℃,改为中火进行炼油;

将5kg的黄丹倒入凉净的锅内进行加热翻炒,使黄丹中的水分挥发,当黄丹中水分含量<10%时,不再加热,并继续翻炒,直至黄丹冷却,并将黄丹粉碎,并过100目筛;

按照黄丹与炼油完成后的膏油1:3的比例将黄丹缓慢的逐渐加入至炼油完成后的膏油中,并配合顺时针搅拌,直至膏体粘稠并不粘手的状态,再将膏体全部浸入冷水中浸泡去火毒10天,每天更换水1次;

将去火毒后的膏体加热融化,并将麝香10g、冰片40g、乳香150g、没药100g、红花40g、五倍子15g、蜈蚣20g和全蝎120g。研磨粉碎后缓慢加入已融化的膏体中,并配合顺时针搅拌直至混合均匀,选取正方形的裱褙材料,并将膏体在裱褙材料表面以裱褙材料为中心顺时针滩涂一周,并将其晾凉凝固。

实施例3

向锅中倒入药材总重量4倍的食用植物油,并将食用植物油加热,待油温升高后,将川芎100-150g、当归100g、厚朴50g、木瓜200g、芡实300g、陈皮100g、黄芪680g、麻黄450g、田七350g、川牛膝200g、生乌草200g、羌活150g、当归300g、续断500g、川乌150g、草乌150g、兔丝子500g和丹参150g。全部倒入锅中,使用文火进行炸药,控制油温为220℃,并不断搅动,使药物受热均匀,当药材炸至枯黑后,将药渣捞出,留下的部分即为膏油,将膏油继续加热至320℃,改为中火进行炼油;

将5kg的黄丹倒入凉净的锅内进行加热翻炒,使黄丹中的水分挥发,当黄丹中水分含量<10%时,不再加热,并继续翻炒,直至黄丹冷却,并将黄丹粉碎,并过100目筛;

按照黄丹与炼油完成后的膏油1:3的比例将黄丹缓慢的逐渐加入至炼油完成后的膏油中,并配合顺时针搅拌,直至膏体粘稠并不粘手的状态,再将膏体全部浸入冷水中浸泡去火毒10天,每天更换水1次;

将去火毒后的膏体加热融化,并将麝香20g、冰片50g、乳香200g、没药200g、红花50g、五倍子20g、蜈蚣25g和全蝎150g。研磨粉碎后缓慢加入已融化的膏体中,并配合顺时针搅拌直至混合均匀,选取正方形的裱褙材料,并将膏体在裱褙材料表面以裱褙材料为中心顺时针滩涂一周,并将其晾凉凝固。

本发明制作出的免烤的外用黑膏药老嫩适中,其在使用时,无需对其进行火烤,只需将黑膏药贴到患者身体上,黑膏药与身体皮肤接触,通过体温进行软化,并且本发明的黑膏药在生产过程中在对黄丹进行处理,使黄丹中的水分充分挥发,并严格控制黄丹的加热时间,避免生产出的膏药过老或过嫩,在黑膏药的整个使用过程中,减少其膏体流淌,避免产生脏污的现象

将60位患者分为三组,每20位患者为一组,将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的三种黑膏药分别用于三组患者,贴于患者的患处,每天1次,连续敷7天,三组患者患处的情况均有好转,实施例1中的黑膏药软化速度适中,并且膏体不会流淌;实施例2中的黑膏药软化速度过快,膏体由流淌趋势,患者反映长时间帖附后容易沾到衣服上;实施例3中的黑膏药使用时软化速度较慢,粘附在使用者患处皮肤上时粘附效果较差,并且无流淌趋势,相比之下,实施例1中的黑膏药整体效果最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