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产科两用手术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74731发布日期:2018-12-22 08:59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妇产科两用手术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到妇产科用的手术台,具体的说是一种妇产科两用手术台。

背景技术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

妇科病又称妇科疾病,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病的统称,主要的妇科病包括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妇科病是女性常见病和多发病,使生理健康逐渐下降。

不管是妇科病的检查、治疗还是产科的分娩,都需要用到手术台,而现有技术中,妇科病的检查和治疗用的手术台与分娩的手术台,都是一个供患者躺卧的手术床主体以及一个承载患者腿部的装置,但是由于检查、手术或分娩时对使用者体位的不同要求,因此要求对手术床主体的倾斜度和细节结构不同,需要进行专门的生产;而且现有技术中的手术床,由于手术床本身是固定的,因此,在患者躺上去进行检查或手术或分娩时,由于患者本身身高、体型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妇产科两用手术台,该手术台通过将手术床主体分为背躺板、臀部支撑板和腿部支撑板独立的三部分,并将这三部分之间通过柔性连接部连接,而后通过液压油缸对背躺板和臀部支撑板进行独立的调节,从而实现了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成不同体位的功能,而两个腿部支撑板由位置调整装置进行控制,通过位置调整装置来调节腿部支撑板的高度和倾斜度,并与臀部支撑板配合,实现多种体位的调节变换,满足于不同的手术和检查项目,而且位置调整装置还能对两条腿部支撑板的间距进行调整,满足不同的手术需求。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妇产科两用手术台,包括顺序设置的背躺板、臀部支撑板和两条腿部支撑板,其中,背躺板和臀部支撑板之间通过柔性连接部连接,两条腿部支撑板也分别通过柔性连接部与臀部支撑板末端的两侧连接,所述背躺板前端和后端的两侧分别铰接有前支腿和液压油缸ⅰ,通过液压油缸ⅰ活塞杆的伸缩调整背躺板的倾斜角度;所述臀部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液压油缸ⅱ,通过液压油缸ⅱ活塞杆的伸缩调整臀部支撑板的高度;所述两条腿部支撑板通过位置调整装置固定,该位置调整装置包括与背躺板1垂直设置的滑轨和电机驱动的丝杠,在丝杠的中部设置有轴承,轴承将丝杠分为两部分,在这两部分上分别设置有与丝杠螺旋配合的滑块ⅰ,且这两个滑块ⅰ在电机带动丝杠转动时,做同步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这两个滑块ⅰ分别通过连接杆与滑动设置在滑轨上的两个滑块ⅱ连接,从而带动两个滑块ⅱ与其同步运动,在滑块ⅰ和滑块ⅱ上分别设置有支撑杆和液压油缸ⅲ,且两根支撑杆的顶端分别与两条腿部支撑板的前端底部铰接,两个液压油缸ⅲ的活塞杆分别与两条腿部支撑板的后端底部铰接,通过电机驱动丝杠使两个滑块ⅰ和滑块ⅱ分开或合拢,来调整两条腿部支撑板的间距,进而改变使用者两腿的间距,通过两个滑块ⅱ上液压油缸ⅲ活塞杆的伸出和缩回,来调整两条腿部支撑板的高度和倾斜度,以便于其与臀部支撑板配合,调整使用者的体位和姿势。

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臀部支撑板中部开设有将阴部区域整体暴露的孔洞,且该孔洞与臀部支撑板靠近腿部支撑板的底端连通形成开口,并将臀部支撑板靠近腿部支撑板的底端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分别通过柔性连接部与两条腿部支撑板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腿部支撑板包括一脚踏板,脚踏板的一端设置有截面为u形的护腿板,且护腿板和脚踏板形成开口角度为80-120°;护腿板的自由端与柔性连接部连接。

本发明的再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背躺板下部的两侧通过可升降机构设置有用于辅助产妇顺产分娩的推腹助产装置,所述可升降机构包括位于背躺板两侧的两块固定基板,这两块固定基板的底部通过一连接板连接,连接板的底部四个角位置设置有四个同步的液压油缸ⅳ,通过这四个液压油缸ⅳ活塞杆的同步伸出或缩回,带动两块固定基板升起至背躺板侧边的上方或缩回到背躺板侧边的下方;所述推腹助产装置包括与产妇腹部接触的柔性推腹机构和用于推动该柔性推腹机构的推拉机构,其中,所述推拉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两块固定基板上的倾斜轨道和一弧形基板,弧形基板中轴线的两侧分别通过带螺纹的连接销轴与滑动设置在两条倾斜轨道上的滑块可拆卸连接,以在需要时将推拉机构组装在两块固定基板之间,弧形基板中轴线的上端一侧设置有朝上的挡板,在挡板上设置有把手,通过推动把手带动弧形基板沿倾斜轨道上下运动;所述柔性推腹机构设置在弧形基板的凹面上,包括若干与弧形基板中轴线垂直的分隔板,这些分隔板形成若干个开口腔,在这些开口腔内均设置有与弧形基板弯曲弧度一致的弧形气囊,且从上往下,依次将第一个和第二个弧形气囊分别定义为推腹主气囊和推腹副气囊,其余的为过渡气囊,这些弧形气囊分别通过设置在弧形基板一侧的进气管和控制各自的进气阀进行独立充气,且在充气完毕后,这些弧形气囊的凸起高度从下部向上部逐渐增大,从而形成与产妇腹部形状吻合的弧面;所述推腹主气囊和推腹副气囊远离进气管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压力控制阀,以在推腹过程中,控制其内压力不超过设定值。

本发明上一种优选实施方案的一个改进方案为,所述两条倾斜轨道分别通过两个角度调整装置安装在两块固定基板上,从而调整柔性推腹机构的倾斜角度;每个所述角度调整装置包括水平设置在固定基板上的上滑槽和下滑槽,且上滑槽和下滑槽内分别滑动设置有滑块ⅲ和滑块ⅳ,所述倾斜轨道分别通过转动销ⅰ和转动销ⅱ与滑块ⅲ和滑块ⅳ转动连接,且转动销ⅱ卡在倾斜轨道上的调整槽内,以通过调整滑块ⅲ和滑块ⅳ在上滑槽和下滑槽内的位置来调节倾斜轨道的倾斜角度;在所述滑块ⅲ和滑块ⅳ上分别设置有将两者与上滑槽和下滑槽拧紧固定的固定螺栓ⅰ和固定螺栓ⅱ。

本发明上一种优选实施方案的另一个改进方案为,所述弧形基板为双层结构,包括与柔性推腹机构接触的硅胶板和用于支撑硅胶板的pvc板。

在本发明上一种优选实施方案的改进为,所述进气管通过软管与充气源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手术床主体分为背躺板、臀部支撑板和腿部支撑板独立的三部分,并将这三部分之间通过柔性连接部连接,而后通过液压油缸对背躺板和臀部支撑板进行独立的调节,从而实现了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成不同体位的功能,而两个腿部支撑板由位置调整装置进行控制,通过位置调整装置来调节腿部支撑板的高度和倾斜度,并与臀部支撑板配合,实现多种体位的调节变换,满足于不同的手术和检查项目,而且位置调整装置还能对两条腿部支撑板的间距进行调整,满足不同的手术需求;

2)本发明具有柔性推腹机构是在用于顺产分娩时使用的,助产士可以通过推拉机构推动柔性推腹机构运动,通过柔性推腹机构上的推腹主气囊和推腹副气囊对产妇腹部进行推动,帮助产妇生产;而且推腹主气囊和推腹副气囊上都设置有压力控制阀,当推动力度过大时,造成主气囊和副气囊挤压变形严重,此时,压力控制阀能够自动排出一部分气体,从而限定了气囊对产妇腹部产生推力的最大阈值,避免了工作经验不足的助产士在借助外物推动腹部时用力过猛的问题;

3)本发明为了适应不同的产妇,将柔性推腹机构设置在角度调整装置上,角度调整装置的主体为不同高度的两条滑槽,而柔性推腹机构通过两条倾斜轨道与这两条滑槽连接,通过调整倾斜轨道与两条滑槽的连接点,从而改变了柔性推腹机构的倾斜角度,角度调整装置与推腹主气囊和推腹副气囊配合,可以适应不同的产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背躺板、臀部支撑板和腿部支撑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位置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可升降机构和角度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推拉机构、可升降机构和柔性推腹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推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推拉机构和弧形气囊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腿部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背躺板,101、前支腿,102、液压油缸ⅰ,2、柔性连接部,3、臀部支撑板,301、液压油缸ⅱ,302、孔洞,4、腿部支撑板,401、护腿板,402、脚踏板,5、位置调整装置,501、液压油缸ⅲ,502、支撑杆,503、丝杠,504、电机,505、滑轨,506、滑块ⅰ,507、滑块ⅱ,508、连接杆,509、轴承,6、可升降机构,601、液压油缸ⅳ,602、连接板,603、固定基板,604、上滑槽,605、下滑槽,7、角度调整装置,701、倾斜轨道,702、滑块,703、转动销ⅰ,704、滑块ⅲ,705、转动销ⅱ,706、调整槽,707、滑块ⅳ,708、固定螺栓ⅱ,709、固定螺栓ⅰ,8、推拉机构,801、把手,802、挡板,803、弧形基板,8031、pvc板,8032、硅胶板,804、连接销轴,805、进气管,9、柔性推腹机构,901、分隔板,902、推腹主气囊,903、推腹副气囊,904、推腹副气囊,905、压力控制阀,10、充气源,11、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8所示,一种妇产科两用手术台,包括顺序设置的背躺板1、臀部支撑板3和两条腿部支撑板4,其中,背躺板1和臀部支撑板3之间通过柔性连接部2连接,两条腿部支撑板4也分别通过柔性连接部2与臀部支撑板3末端的两侧连接,柔性连接部2选用布料,所述背躺板1前端和后端的两侧分别铰接有前支腿101和液压油缸ⅰ102,通过液压油缸ⅰ102活塞杆的伸缩调整背躺板1的倾斜角度;所述臀部支撑板3的底部设置有液压油缸ⅱ301,通过液压油缸ⅱ301活塞杆的伸缩调整臀部支撑板3的高度;所述两条腿部支撑板4通过位置调整装置5固定,该位置调整装置5包括与背躺板1垂直设置的滑轨505和电机504驱动的丝杠503,在丝杠503的中部设置有轴承509,轴承509将丝杠503分为两部分,在这两部分上分别设置有与丝杠503螺旋配合的滑块ⅰ506,且这两个滑块ⅰ506在电机504带动丝杠503转动时,做同步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这两个滑块ⅰ506分别通过连接杆508与滑动设置在滑轨505上的两个滑块ⅱ507连接,从而带动两个滑块ⅱ507与其同步运动,在滑块ⅰ506和滑块ⅱ507上分别设置有支撑杆502和液压油缸ⅲ501,且两根支撑杆502的顶端分别与两条腿部支撑板4的前端底部铰接,两个液压油缸ⅲ501的活塞杆分别与两条腿部支撑板4的后端底部铰接,通过电机504驱动丝杠503使两个滑块ⅰ506和滑块ⅱ507分开或合拢,来调整两条腿部支撑板4的间距,进而改变使用者两腿的间距,通过两个滑块ⅱ507上液压油缸ⅲ501活塞杆的伸出和缩回,来调整两条腿部支撑板4的高度和倾斜度,以便于其与臀部支撑板3配合,调整使用者的体位和姿势。

在本方案中,患者躺到背躺板1上,臀部置于臀部支撑板3上,两条腿分别放置在两条腿部支撑板4上,当做妇科检查或手术时,根据患者的体型,通过调整液压油缸ⅰ102来调整背躺板1的高度和倾斜度,通过液压油缸ⅱ301来调整臀部支撑板3的高度,同时,通过电机504带动丝杠503转动,使两条腿部支撑板4分开,进而将患者下体完全充分暴露,便于检查和治疗,而为了调整腿部的高度,可以通过液压油缸ⅲ501进行调整。

本发明所述的两用手术台是指,本发明的手术台既可以用作妇科疾病的检查和手术治疗,也可以用作妇产科的正常分娩手术。

以上为本发明的基本实施方式,可以在以上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从而得到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主体方案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在其基础上对臀部支撑板3细节结构的限定,所述臀部支撑板3中部开设有将阴部区域整体暴露的孔洞302,且该孔洞302与臀部支撑板3靠近腿部支撑板4的底端连通形成开口,并将臀部支撑板3靠近腿部支撑板4的底端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分别通过柔性连接部2与两条腿部支撑板4连接。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主体方案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在其基础上对腿部支撑板4细节结构的限定,所述腿部支撑板4包括一脚踏板402,脚踏板402的一端设置有截面为u形的护腿板401,且护腿板401和脚踏板402形成开口角度为80-120°;护腿板401的自由端与柔性连接部2连接。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主体方案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为了适用于顺产分娩,在背躺板1下部的两侧通过可升降机构6设置有用于辅助产妇顺产分娩的推腹助产装置,所述可升降机构6包括位于背躺板1两侧的两块固定基板603,这两块固定基板603的底部通过一连接板602连接,连接板602的底部四个角位置设置有四个同步的液压油缸ⅳ601,通过这四个液压油缸ⅳ601活塞杆的同步伸出或缩回,带动两块固定基板603升起至背躺板1侧边的上方或缩回到背躺板1侧边的下方,在此过程中,连接板602始终位于背躺板1的下方;所述推腹助产装置包括与产妇腹部接触的柔性推腹机构9和用于推动该柔性推腹机构9的推拉机构8,其中,所述推拉机构8包括对称设置在两块固定基板603上的倾斜轨道701和一弧形基板803,弧形基板803中轴线的两侧分别通过带螺纹的连接销轴804与滑动设置在两条倾斜轨道701上的滑块702可拆卸连接,以在需要时将推拉机构8组装在两块固定基板603之间,弧形基板803中轴线的上端一侧设置有朝上的挡板802,在挡板802上设置有把手801,通过推动把手801带动弧形基板803沿倾斜轨道701上下运动;所述柔性推腹机构9设置在弧形基板803的凹面上,包括若干与弧形基板803中轴线垂直的分隔板901,这些分隔板901形成若干个开口腔,在这些开口腔内均设置有与弧形基板803弯曲弧度一致的弧形气囊,且从上往下,依次将第一个和第二个弧形气囊分别定义为推腹主气囊902和推腹副气囊903,其余的为过渡气囊904,这些弧形气囊分别通过设置在弧形基板803一侧的进气管805和控制各自的进气阀进行独立充气,且在充气完毕后,这些弧形气囊的凸起高度从下部向上部逐渐增大,从而形成与产妇腹部形状吻合的弧面;所述推腹主气囊902和推腹副气囊903远离进气管805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压力控制阀905,以在推腹过程中,控制其内压力不超过设定值。

在本方案中,过渡气囊904的数量至少为三个,而且沿弧形基板803的轴线方向其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变窄,从而使其充气后膨胀的高度也是逐渐降低,而推腹副气囊903的宽度远大于过渡气囊904的宽度,一般是其宽度的3-5倍,而推腹主气囊902的宽度又大于推腹副气囊903的宽度,一般为推腹副气囊903宽度的1.5-3倍;而且由于分隔板901的存在,使得这些弧形气囊之间存在间隙,这样在推腹过程中,会产生向一侧的变形,从而使推出的力更加柔和。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主体方案与实施例4相同,区别在于,为了使推腹助产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型的分娩产妇,将所述两条倾斜轨道701分别通过两个角度调整装置7安装在两块固定基板603上,从而调整柔性推腹机构9的倾斜角度;每个所述角度调整装置7包括水平设置在固定基板603上的上滑槽604和下滑槽605,且上滑槽604和下滑槽605内分别滑动设置有滑块ⅲ704和滑块ⅳ707,所述倾斜轨道701分别通过转动销ⅰ703和转动销ⅱ705与滑块ⅲ704和滑块ⅳ707转动连接,且转动销ⅱ705卡在倾斜轨道701上的调整槽706内,以通过调整滑块ⅲ704和滑块ⅳ707在上滑槽604和下滑槽605内的位置来调节倾斜轨道701的倾斜角度;所述调整槽706实际上就是一条贯通槽,转动销ⅱ705卡设在该贯通槽内,由于转动销ⅰ703在倾斜轨道701上的位置固定,当滑块ⅲ704和滑块ⅳ707相对位置变化时,转动销ⅱ705在贯通槽内位置产生相对调整,从而使倾斜轨道701的倾斜角度变化;在所述滑块ⅲ704和滑块ⅳ707上分别设置有将两者与上滑槽604和下滑槽605拧紧固定的固定螺栓ⅰ709和固定螺栓ⅱ708。

在本方案中,滑块ⅲ704和滑块ⅳ707的动力建议采用手动调节。

本方案在使用时与现有的水下分娩产床用法相同,产妇躺在背躺板1上进行分娩时,当助产士发现产妇体力不支,需要利用推腹助产装置助产时,通过可升降机构6将固定基板603和角度调整装置7上升到背躺板1上方,而后将柔性推腹机构9和推拉机构8组装到角度调整装置7上,并通过角度调整装置7调整好柔性推腹机构9的倾斜度,之后由经验丰富的助产士设定好推腹主气囊902和推腹副气囊903上压力控制阀905的压力值,再后向弧形气囊内充气,使其膨胀形成推腹主气囊902、推腹副气囊903和过渡气囊904,在充气过程中观察,使过渡气囊904能够贴在腹部表面,而推腹主气囊902、推腹副气囊903则位于腹部前方,之后停止供气,关紧进气阀,通过推拉机构8缓慢向下推,使推腹主气囊902、推腹副气囊903推动产妇的腹部,以助于分娩。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方案与实施例4主体相同,区别在于,对于弧形基板803的结构进行了限定,所述弧形基板803为双层结构,包括与柔性推腹机构9接触的硅胶板8032和用于支撑硅胶板8032的pvc板8031。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方案与实施例4主体相同,区别在于,所述进气管805通过软管11与充气源10连接,充气源10设置在背躺板1一侧的地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