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6128发布日期:2019-01-29 17:23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静电防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人体静电是由于人的身体上的衣物等相互摩擦产生的附着于人体上的静电。在电流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是,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都会时常发出“啪”的声响;虽然这些情况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还是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不便。

在工业生产中,主要采用有线静电手环消除人体的静电,但是有线静电手环需要将其一端接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经常活动,若佩戴有线静电手环,会限制人们的活动范围;在实验室内,主要通过穿戴防静电鞋和防静电服以及采用配套的导电地面实现静电的泄放和消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戴防静电鞋和防静电服也是十分的不便,所以,目前还无法方便地泄放人体静电。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旨在通过电子设备方便地泄放人体静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具有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构成所述电子设备的外部结构,所述后壳能够与人体接触,所述后壳用于传导所述人体的静电电荷;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后壳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放电尖端;其中,当所述后壳与所述人体接触时,所述人体上的静电电荷通过所述后壳运动至所述电路板,当所述放电尖端的静电电荷量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所述放电尖端通过电离周围的空气泄放所述静电电荷。

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前壳连接,所述前壳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其中,当所述放电尖端的静电电荷量小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静电电荷经由所述电路板运动至所述前壳,所述静电电荷通过所述前壳缓慢泄放至空气中。

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通风孔,所述放电尖端位于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通风孔的位置。

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放电尖端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边沿。

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放电尖端与所述电路板平行。

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可导电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后壳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金属仓;所述金属仓用于存储所述静电电荷,所述金属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后壳连接;其中,所述静电电荷经由所述电路板运动至所述金属仓,并存储于所述金属仓。

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可导电的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后壳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金属仓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金属仓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后壳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

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后壳是由非导电材料制成的,所述后壳的表面设置有导电层,所述导电层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电路板。首先,人体与壳体中的后壳接触,人体的静电电荷运动至后壳上;其次,后壳上的静电电荷运动至电路板的放电尖端;最后,当放电尖端的静电电荷量大于预设值时,放电尖端将其周围的空气电离,当放电尖端上的静电电荷与空气中被电离的离子中和后,电路板的放电尖端上无静电电荷,从而方便地泄放人体的静电。通过人体接触该电子设备,人体的静电电荷转移至该电子设备上,该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上的放电尖端进行放电,将人体的静电电荷泄放,本发明实施例无需在电子设备内增加新的部件,只需将电子设备内现有的电路板进行改进,在电路板上设置放电尖端,从而能够方便地泄放人体的静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风孔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放电尖端的第一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放电尖端的第二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件的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金属仓的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的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将该电子设备与人的体表进行接触,从而实现泄放人体静电的目的。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可穿戴电子设备,例如:电子手表等,在便于携带、能够随时泄放人体静电的同时,还能够避免人们在使用该电子设备泄放人体静电时限制人们的活动范围,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壳体100和电路板200;壳体100具有前壳110和后壳120,前壳110和后壳120构成电子设备的外部结构,后壳120能够与人体接触,后壳120用于传导人体的静电电荷;电路板200设置在壳体100内,且与后壳120连接,电路板200上设置有放电尖端210。

具体来说,当人体与壳体中的后壳接触时,人体的静电电荷运动至后壳,静电电荷再由后壳运动至电路板的放电尖端,当放电尖端的静电电荷量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这里的预设值是指放电尖端能够电离空气时的放电尖端内的电荷量的最小值,根据放电尖端所处的不同环境,预设值会有所变化,在此对预设值的具体数值不做具体限定,放电尖端将其周围的空气电离,空气中电离出的与静电电荷极性相反的离子与静电电荷中和,消除放电尖端的静电电荷,进而使得人体的静电电荷得以泄放,通过将人体与电子设备进行接触,能够方便地泄放人体静电。并且,设置放电尖端的电路板利用的是电子设备中原有的电路板,而不是在电子设备中增加新的电路板。利用电子设备中原有的电路板,在能够实现人体静电泄放的同时,还可以节省材料;在原有电路板上设置放电尖端,便于生产;同时,还可以在现有的其它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上设置放电尖端,能够使现有的其它电子设备都可以实现人体静电的泄放。

在实际应用中,当人体携带的静电电荷为正电荷时,人体与后壳接触后,人体的正电荷运动至后壳,正电荷经由后壳运动至电路板,进而到达电路板的放电尖端,当放电尖端的电荷量达到预设值时,放电尖端将其周围的空气电离,空气被电离出正离子和负离子,空气中的负离子与放电尖端上的正电荷中和,使放电尖端上的正电荷逐渐减少,直到放电尖端的电荷量低于预设值时停止中和,此时,人体中大部分的正电荷已经通过电路板的放电尖端得到泄放。

类似的,当人体携带的静电电荷为负电荷时,人体与后壳接触后,人体的负电荷运动至后壳,负电荷经由后壳运动至电路板,进而到达电路板的放电尖端,当放电尖端的电荷量达到预设值时,放电尖端将其周围的空气电离,空气被电离出正离子和负离子,空气中的正离子与放电尖端上的负电荷中和,使放电尖端上的负电荷逐渐减少,直到放电尖端的电荷量低于预设值时停止中和,此时,人体中大部分的负电荷已经通过电路板的放电尖端得到泄放。

基于前述实施例,为了使该电子设备能够持续泄放人体的静电电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所示,壳体100上设置有通风孔130,放电尖端210位于电路板200靠近通风孔130的位置。

具体来说,当放电尖端的静电电荷与空气中电离出的与静电电荷极性相反的离子中和后,放电尖端周围的空气中剩余大量的与静电电荷极性相同的离子,阻碍放电尖端进一步对其周围的空气进行电离,进而阻碍电子设备继续对人体的静电电荷进行泄放。在壳体上设置通风孔,通风孔可以使壳体内外的空气对流,放电尖端靠近通风孔,通风孔附近空气的流动性较大,能够带走放电尖端附近空气中的与静电电荷极性相同的离子,使放电尖端附近流入新的空气,以便放电尖端继续对其周围的新的空气电离,使放电尖端上的静电电荷继续与空气中电离出的与静电电荷极性相反的离子中和。通过通风孔,能够避免放电尖端附近空气中与静电电荷极性相同的离子阻碍放电尖端继续对空气进行电离,进而促进静电电荷继续和空气中与其极性相反的离子中和,使电子设备能够持续泄放人体的静电电荷。

在这里,通风孔主要设置在后壳上不与人体接触的位置,避免人体将通风孔挡住,方便实现壳体内外空气的对流,例如:在人体将静电电荷转移至后壳时人体需要与后壳的底部接触,则通风孔就设置在后壳的侧壁上。

另外,通风孔可以是小孔,也可以是缝隙,在此不对小孔或者缝隙的数量进行限定,通风孔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设置多个小孔或者缝隙,可以加快壳体内外的空气对流,进而加快人体静电电荷的泄放速度;通风孔也可以是前壳与后壳连接处的缝隙,也可以是电子设备壳体上本身带有的缝隙,如此可以利用壳体自身的缝隙实现壳体内外的空气对流,避免在壳体上重新打孔或者重新开缝,节省制作工序;通风孔也可以是前壳上的小孔或缝隙,目的均是可以通过通风孔实现壳体内外的空气对流,使壳体内带有与静电电荷极性相同的离子的空气流出壳体,使壳体外未经过电离的空气流入壳体,保证放电尖端能够持续对其周围的空气进行电离,进而使该电子设备能够持续对人体的静电进行泄放。

此外,在通风孔处还可以设置有保护盖,在无需使用电子设备对人体静电进行泄放时,可以将保护盖盖在通风孔上,避免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壳体内,能够保护电子设备内的电子元件;或者,在通风孔处可以设置保护塞,保护塞可以使用橡胶材料制成,利用橡胶具有弹性以及摩擦力大的优点,在无需使用电子设备对人体静电进行泄放时,将保护塞塞进通风孔内,由于保护塞具有弹性,可以将通风孔完全填充,并且由于保护塞的摩擦力较大,可以使保护塞位于通风孔内不会发生松动,避免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壳体内,能够保护电子设备内的电子元件。

基于前述实施例,为了避免该电子设备的放电尖端在对空气进行电离时影响电子设备中电路板原有的功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3所示,放电尖端210设置在电路板200的边沿。

具体来说,放电尖端设置在电路板的边沿,电路板的边沿更靠近壳体,在排放放电尖端周围的与静电电荷极性相同的离子时,可以利用壳体上缝隙处空气的流动性比壳体内中间位置处空气的流动性好,使得放电尖端周围空气中与静电电荷极性相同的离子可以尽快地从壳体内运动至壳体外,减少与静电电荷极性相同的离子在壳体内停留的时间,避免与静电电荷极性相同的离子影响放电尖端继续进行放电,能够加快人体静电电荷的泄放,同时,放电尖端设置在电路板的边沿,也不会影响到电路板上原有的电路。

在这里,电路板可以是印制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由于pcb具有高可靠性、可生产性、可组装性等优点,因此大多数电子设备中均采用pcb,在pcb上设置放电尖端,可以对大多数电子设备的电路板进行改进,使大多数电子设备都能够泄放人体静电,适用范围广;电路板也可以是其它的电路板,例如:陶瓷电路板、氧化铝陶瓷电路板、氮化铝陶瓷电路板、线路板、铝基板、高频板、厚铜板、阻抗板、超薄线路板、超薄电路板、印刷(铜刻蚀技术)电路板等,目的就是根据电子设备内自身携带的电路板进行改进,在电子设备自身携带的电路板上设置放电尖端,能够增加电子设备的功能,使各种电子设备都能够泄放人体静电,尤其是使可穿戴电子设备能够泄放人体静电。

基于前述实施例,为了避免占用电路板的空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4所示,放电尖端210与电路板200平行。

具体来说,在电路板上进行放电尖端的设置时,将放电尖端设置在电路板的边沿,且与电路板平行设置,可以避免占用电路板上原有电子元件的空间,同时,还可以避免在设置放电尖端时损坏到电路板上原有的电子元件,能够降低设置放电尖端时的制作工艺的难度。

具体的,放电尖端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电路板上设置一个放电尖端,当该放电尖端将其周围的空气电离后,该放电尖端上的静电电荷可以与空气中电离的离子充分中和;在电路板上设置多个放电尖端,多个放电尖端同时对其周围的空气进行电离,使放电尖端在同一时间段内能够电离更多的空气,在同一时间段内使放电尖端上更多的静电电荷与空气中电离出的离子进行中和,能够加快人体静电的泄放速度。

基于前述实施例,为了更好地实现后壳与电路板之间静电电荷的传导,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5所示,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可导电的第一连接件310;第一连接件310的一端与后壳120连接,第一连接件310的另一端与电路板200连接。

具体来说,可导电的第一连接件是由具有电荷传导能力的材料制成的。当人体的静电电荷由人体运动至后壳,静电电荷再由后壳经过第一连接件运动至电路板。采用第一连接件将后壳与电路板进行连接,使静电电荷从后壳通过第一连接件进入电路板,能够使人体的静电电荷更好地由后壳传导至电路板,提高人体的静电电荷的传导效率。

在这里,第一连接件可以是贴在pcb上的金属弹片,金属弹片的另一端与后壳连接,采用金属弹片作为后壳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件,制作工艺简单,能够使人体的静电电荷由后壳传导至电路板;并且,金属弹片的电荷传导效率高,能够加快静电电荷由后壳传导至电路板的速度,在这里,对于第一连接件的具体结构不做具体限定。

基于前述实施例,为了更快地使人体上的静电电荷减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6所示,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金属仓400;金属仓400用于存储静电电荷,金属仓400设置在壳体100内,且与后壳120连接。

具体来说,当人体上的静电电荷量较多时,放电尖端无法在短时间内泄放所有的静电电荷,使人体在一定时间内还带有较多的静电电荷。将电子设备内的金属仓与后壳连接,人体上较多的静电电荷可以经由后壳运动至金属仓,金属仓可以暂时将静电电荷存储,使人体上的静电电荷可以快速地减少。

具体的,金属仓可以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空心壳体,由于金属材料上的电荷主要位于金属材料的表面,因此,根据需要容纳的静电电荷量,选择具有相应的表面积大小的金属仓与后壳连接。当需要存储较多的静电电荷时,可以选择表面积较大的金属仓,或者在后壳上设置多个金属仓,即使人体携带的静电电荷量较大时,静电电荷也可以通过后壳快速地离开人体,运动至金属仓,使静电电荷在短时间内可以由人体运动至电子设备内,能够加快人体静电的泄放,在这里,对于金属仓的具体结构不做具体限定。

基于前述实施例,为了更好地实现后壳与金属仓之间静电电荷的传导,以及更好地实现金属仓与电路板之间静电电荷的传导,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见图7所示,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可导电的第二连接件320和第三连接件330;第二连接件320的一端与后壳120连接,第二连接件320的另一端与金属仓400连接,第三连接件330的一端与金属仓400连接,第三连接件330的另一端与电路板200连接。

具体来说,可导电的第二连接件和可导电的第三连接件均是由具有电荷传导能力的材料制成的,金属仓与后壳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能够使后壳上的静电电荷更加有效地传递至金属仓,避免人体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携带较多的静电电荷;电路板与金属仓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能够使金属仓上的静电电荷逐渐传递至电路板,通过电路板上的放电尖端将金属仓上的静电电荷泄放,实现将电子设备内存储的静电电荷泄放。

在这里,第二连接件可以是螺钉,使用螺钉可以将金属仓很好的固定在后壳上,第二连接件也可以是导电胶,使用导电胶可以根据需要将金属仓固定在后壳上的任意位置;第三连接件可以是贴在pcb上的金属弹片,金属弹片的另一端与金属仓连接,采用金属弹片作为金属仓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件,制作工艺简单,能够使金属仓上的静电电荷逐渐传导至电路板;并且,金属弹片的电荷传导效率高,能够加快静电电荷由金属仓传导至电路板的速度,在这里,对于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的具体结构不做具体限定。

基于前述实施例,为了使电子设备的外壳更加美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后壳可以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

具体来说,后壳可以采用导电材料,导电材料为具有电荷传导能力的材料,能够使人体上的静电电荷顺利地运动至后壳。在这里,后壳可以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能够增大静电电荷的传导率,并且电子设备采用金属外壳,更加美观;后壳也可以是由导电橡胶制成的,由于导电橡胶具有良好的电磁密封和水汽密封能力,采用导电橡胶制成的后壳与采用导电橡胶制成的前壳构成该电子设备的外部结构,能够提高电子设备的电磁密封性和水汽密封性,在此不对后壳的具体材料进行限定。

基于前述实施例,为了扩大后壳材料的选择范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后壳可以是由非导电材料制成的,后壳的表面可以设置有导电层,导电层可以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

具体来说,后壳也可以采用非导电材料,非导电材料为不具有电荷传导能力的材料,例如:塑料、橡胶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能够扩大后壳材料的选择范围,使后壳的材料更加多样化。由于导电层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导电材料为具有电荷传导能力的材料,人体上的静电电荷可以通过后壳表面的导电层运动至电路板。在这里,导电层可以是包裹在后壳上的金属片,导电层也可以是涂敷在后壳表面的导电涂料,能够实现静电电荷的传导,对于导电层的具体材料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以使人体的静电能够完全得到泄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壳体100和电路板200;壳体100具有前壳110和后壳120,前壳110和后壳120构成电子设备的外部结构,后壳120能够与人体接触,后壳120用于传导人体的静电电荷;电路板200设置在壳体100内,且与后壳120连接,电路板200上设置有放电尖端210;电路板200与前壳110连接,前壳110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

具体来说,人体与后壳接触后,人体携带的静电电荷由人体运动至后壳,静电电荷再由后壳运动至电路板,静电电荷持续从人体经过后壳运动至电路板,电路板的放电尖端持续聚集静电电荷,当放电尖端的静电电荷量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这里的预设值是指放电尖端能够电离空气时的放电尖端内的电荷量的最小值,根据放电尖端所处的不同环境,预设值会有所变化,在此对预设值的具体数值不做具体限定,放电尖端将其周围的空气电离,空气中电离出的与静电电荷极性相反的离子与静电电荷中和,随着放电尖端中的静电电荷持续与空气中电离出的离子中和,放电尖端的静电电荷逐渐减少,当放电尖端的静电电荷量小于上述预设值时,放电尖端无法将空气电离,电子设备更无法利用放电尖端进行放电使得人体和电路板上剩余的静电电荷得以泄放。此时,由于电路板与前壳连接,前壳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导电材料为具有电荷传导能力的材料,例如:金属材料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电路板上的静电电荷可以运动至前壳,由于前壳没有与人体接触,所以前壳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较大,静电电荷运动至前壳后,可以通过前壳缓慢释放到空气中。通过电路板与具有导电作用的前壳连接,可以将电路板上剩余的静电电荷完全释放,从而实现完全泄放人体的静电电荷。

在实际应用中,电路板与前壳可以通过连接件连接,上述连接件是由具有电荷传导能力的材料制成的,以提高静电电荷的传导效率。上述连接件可以是贴在pcb上的金属弹片,金属弹片的另一端与前壳连接,采用金属弹片作为电路板与前壳之间的连接件,制作工艺简单,能够使人体的静电电荷由电路板传导至前壳;并且,金属弹片的电荷传导效率高,能够加快静电电荷由电路板传导至前壳的速度,能够加快前壳释放静电电荷的速度,能够尽快实现完全泄放人体的静电电荷,对于上述连接件的具体材料在此不做限定。

此外,当放电尖端的静电电荷量小于预设值时,电路板上的静电电荷也可以运动至电子设备的前壳之外的其它位置,上述位置只需是采用导电材料制成,与电路板电连接,且与外界空气接触的位置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将电路板的静电电荷传导至上述位置,可以无需在电子设备上增加新的结构,就可以实现完全泄放人体的静电电荷的目的。

下面以具体实例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进行说明。

当人体携带有正电荷时,人体与该电子设备的后壳接触,人体的正电荷运动至后壳。当人体的正电荷较多时,一部分正电荷由后壳运动至金属仓暂存,稍后进入电路板进行泄放;另一部分正电荷由后壳直接运动至电路板。当电路板上的放电尖端聚集了一定数量的正电荷,当放电尖端的电荷量达到预设值时,放电尖端将其周围的空气电离,空气中电离出的负离子与放电尖端的正电荷中和。从后壳不断地有正电荷运动至电路板的放电尖端,空气中电离出的负离子不断地与放电尖端的正电荷中和。放电尖端设置在电路板边沿通风较好的地方,使空气中电离出的正离子顺利地流动至壳体外,使放电尖端附近流入新的未经电离的空气,使放电尖端继续对空气进行电离,使放电尖端上的正电荷持续与空气中电离出的负离子中和。当放电尖端的电荷量低于预设值时,放电尖端无法对空气进行电离,电路板上剩余的正电荷逐渐运动至前壳,利用前壳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较大,使剩余的正电荷通过前壳缓慢释放到空气中,最终能够将人体携带的正电荷完全泄放。通过在电子设备内现有的电路板上设置放电尖端,无需改变该电子设备内原有的结构,就能够方便地泄放人体静电。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其它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只需在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上设置放电尖端,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佩戴该可穿戴电子设备时,人体与该可穿戴设备的后壳接触,人体的静电电荷就能通过后壳运动至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上,当电路板的放电尖端的电荷量达到预设值时,通过放电尖端电离其周围的空气,使放电尖端上的静电电荷与空气中电离的离子中和,从而实现泄放人体静电的目的。通过佩戴可穿戴电子设备就能够将人体的静电电荷泄放,在人们佩戴该可穿戴电子设备进行人体静电泄放时,还不会限制人们的活动范围,并且佩戴方便。

进一步地,上述可穿戴电子设备可以是内部具有电路板的手表,例如:电子手表。当人戴上电子手表后,电子手表的后壳与人体的皮肤接触,人体的静电电荷就可以通过电子手表的后壳运动至电子手表内的电路板上,在电子手表内的电路板上设置有放电尖端,当放电尖端的静电电荷量达到预设值时,放电尖端进行放电,将电路板上的大部分静电电荷泄放;当放电尖端的静电电荷量低于上述预设值时,电路板上剩余的静电电荷运动至电子手表前壳的金属环上,金属环与外界空气接触面积较大,静电电荷通过金属环缓慢释放到空气中。通过在电子手表内的电路板上设置放电尖端,无需改变电子手表内原有的结构,就能够完成泄放人体静电电荷的目的,通过佩戴电子手表能够方便地泄放人体静电。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