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眼科冷敷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95963发布日期:2018-12-25 19:49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医用眼科冷敷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眼泪的主要功能是润滑眼睛,保护眼睛免受细菌和环境刺激物的侵袭,如灰尘等;因此,需要适当数量的眼泪并且要求眼泪的组成成分保持平衡。当任何原因造成泪液质或量异常时,就会发生干眼症,主要包括瘙痒、刺激、对光线敏感、视力模糊、干燥和异物感等症状。干眼症是一种症状不断加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干眼病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包括增加视力受损和眼睛感染等风险。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眼科冷敷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医用眼科冷敷敷料具有良好的抑菌消炎作用,同时还能起到补水功能,使用时清凉舒爽,可用于眼部冷敷理疗及清洁护理。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眼科冷敷敷料,包括载体和浸渍在所述载体上的浸渍液,所述浸渍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第一抑菌剂0.1-10.0份,第二抑菌剂0.1-3.0份,补水剂0.1-3.0份,凉性剂0.01-1.0份,保护剂0.1-5.0份,表面活性剂0.2-4.0份,分散剂0.01-1.0份,中和剂0.01-1.0份和纯化水80.0-99.0份;其中,第一抑菌剂为4-萜品醇;第二抑菌剂选自烟酰胺和烟酸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烟酰胺。在本发明中,所述载体主要用于负载浸渍液,对其不作严格限制,例如可以采用无纺布、全棉无纺布、脱脂纱布等,优选为全棉无纺布;此外,对载体的尺寸不作严格限制,载体展开后的尺寸可以为:长度80mm±5mm,宽度40mm±5mm。在本发明中,第一抑菌剂主要具有消炎、抑菌、除螨等功效。其中,4-萜品醇(cas:562-74-3)又称为4-松油醇、4-萜烯醇、4-甲基-1-(1-甲基乙基)-3-环己烯-1-醇等,体外实验表明,其在1.5%左右的浓度下对蠕形螨具有显著的杀伤效果;茶树油具有15种主要成分(参见iso4730:2004),其中4-萜品醇的质量含量在30-48%,虽然其对蠕形螨具有杀伤作用和协同杀伤作用,然而抑菌浓度在15%以上,且具有一定的刺激性。研究发现,各级蠕形螨与睑缘炎的严重程度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而睑缘炎往往会导致干眼综合征,可引起多种眼部的症状,包括瘙痒、异物感、畏光、眼睑结痂、红肿等;除了诱发过敏反应,螨虫还可能造成睫毛紊乱等直接损害,并且可能阻碍睑板腺功能,其也是一种引起酒渣鼻样问题的芽孢杆菌的载体。本发明的医用眼科冷敷敷料通过添加上述第一抑菌剂,从而消除或减少了虫害,有利于上述症状的改善和消除。进一步地,所述浸渍液包括第一抑菌剂0.5-2.5份,优选为1.0-2.0份,更优选为1.5份左右。在本发明中,第二抑菌剂主要具有抗炎抑菌功效。其中,烟酰胺(cas:98-92-0)又称为3-吡啶甲酰胺,其与4-萜品醇共同使用,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菌的抑菌率达到95-100%。进一步地,所述浸渍液包括第二抑菌剂0.1-2.0份,优选为0.1-1.0份,更优选为0.3份左右。在本发明中,补水剂作用于皮肤表面时主要起到补充水分的功能;本发明对补水剂不作严格限制,例如可以选自d-泛醇和dl-泛醇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d-泛醇。具体地,d-泛醇(cas:81-13-0)又称为右泛醇、右旋泛醇、右旋泛酰醇、(r)-(+)-2,4-二羟基-n-(3-羟基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等,其对皮肤的补水效果较佳,dl泛醇(即消旋泛醇)的补水效果仅为d-泛醇的一半左右。进一步地,所述浸渍液包括补水剂0.1-2.0份,优选为0.1-1.0份,进一步优选为0.1-0.5份,更优选为0.3份左右。在本发明中,凉性剂主要用于使患者在使用时增加清凉舒爽的感觉;本发明对凉性剂不作严格限制,例如可以选自l-乳酸薄荷酯、乙酸薄荷酯、乙酸薄荷酯、薄荷素油、薄荷酮、异戊酸l-薄荷酯、乙醛酸薄荷酯、孟二醇、薄荷缩酮和柠檬薄荷油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l-乳酸薄荷酯。具体地,l-乳酸薄荷酯(cas:61597-98-6)又称为乳酸l-薄荷脂、l-乳酸孟酯等,其清凉感更为持久、温和,故而优选。进一步地,所述浸渍液包括凉性剂0.05-0.5份,优选为0.1-0.5份,更优选为0.2份左右。在本发明中,保护剂用于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层,从而隔绝水分的流失;本发明对保护剂不作严格限制,例如可以选自甘油、1,2-丙二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和1,4-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甘油;具体地,甘油(cas:56-81-5)又称为丙三醇,具有很强的吸湿性,能够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具有隔绝空气和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避免皮肤因尘埃、气候等损害而导致的干燥。优选地,所述浸渍液包括保护剂0.5-3.0份,优选为1.0-2.0份,更优选为1.5份左右。在本发明中,表面活性剂主要用于使各组分均匀混合;本发明对表面活性剂不作严格限制,例如可以选自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65、吐温80和吐温85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包括吐温20和吐温80。具体地,吐温20(cas:56-81-5)又称为聚山梨酯20、聚氧乙烯山梨醇酐月桂酸酯等,吐温80(cas:9005-65-6)又称为聚山梨酯80、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等,吐温类表面活性剂更加温和,刺激性较小,故而优选。进一步地,所述浸渍液包括表面活性剂0.2-2.0份,优选为0.2-1.0份,更优选为0.5份;特别是,所述表面活性剂由0.1-0.5份的吐温20和0.1-0.5份的吐温80组成,优选由0.3份的吐温20和0.2份的吐温80组成。在本发明中,分散剂主要用于使各组分均匀分散;本发明对分散剂不作严格限制,例如可以选自卡波姆系分散剂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卡波姆980,其具有长流变特性,溶液的流动效果更好。进一步地,所述浸渍液包括分散剂0.01-0.5份,优选为0.05-0.3份,进一步优选为0.05-0.15份,更优选为0.1份。在本发明中,中和剂用于对医用眼科冷敷敷料的ph值进行调节及控制;本发明对中和剂不作严格限制,例如可以选自三乙醇胺和氢氧化钠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三乙醇胺。具体地,三乙醇胺(cas:102-71-6)简称为tea,是一种非离子碱性中和剂,对上述分散剂的性能无影响;氢氧化钠对卡波姆系分散剂中的部分品种性能可能有影响,若避免该影响分散剂可采用卡波姆u20、卡波姆u21等,然而其成本高于卡波姆980等。进一步地,所述浸渍液包括中和剂0.01-0.5份,优选为0.05-0.3份,进一步优选为0.05-0.15份,更优选为0.1份。在本发明的医用眼科冷敷敷料中,所述浸渍液的含量是所述载体干重的1.7倍以上;所述浸渍液的渗透压为250-350mosmol/kg;所述浸渍液的ph值为6.0-8.0。本发明的医用眼科冷敷敷料可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包装;优选的,可以避光材料进行包装;更优选地,可以医用级pet-al-pe复合材料进行包装。包装规格例如可以为:1片/袋,20袋/盒;包装的密封性可以通过对真空室抽真空,使浸在水中的内包装产生内外压差,观测试样内气体外溢或向水内渗入的情况,以此判定内包装密封性。此外,本发明的医用眼科冷敷敷料在波长365nm的紫外灯下观察应无荧光现象;医用眼科冷敷敷料的需氧菌总数应≤200个/片,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应≤200个/片,且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通过将医用眼科冷敷敷料浸没于水中一段时间,洗去松散的纤维,然后将水过滤,从水中回收的微粒数量测得的湿态落絮数为单位可回收直径≥1μm的微粒数应≤50个。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医用眼科冷敷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补水剂溶解于纯化水中,制得补水剂溶液;将分散剂分散于纯化水中,制得分散剂溶液,随后向所述分散剂溶液中加入补水剂溶液和第二抑菌剂,混匀,制得第一混合液;将保护剂和凉性剂混合并使凉性剂完全溶解,随后加入第一抑菌剂和表面活性剂,混匀,制得第二混合液;将所述第二混合液与所述第一混合液混匀,随后加入中和剂,混匀,制得浸渍液;将载体浸渍于所述浸渍液中,制得所述医用眼科冷敷敷料。采用上述方式制备医用眼科冷敷敷料,敷料中各组分的溶解性及分散性好,产品质量稳定。本发明提供的医用眼科冷敷敷料具有良好的抑菌消炎作用,其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菌的抑菌率达到95-100%;此外,该医用眼科冷敷敷料基本无刺激性,不会造成眼部周围皮肤刺痛,还能起到补水功能,使用时清凉舒爽感持久,可用于眼部冷敷理疗及清洁护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浸渍液及其制备本实施例的浸渍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纯化水95.5份,4-萜品醇1.5份,甘油1.5份,d-泛醇0.3份,烟酰胺0.3份,吐温-200.3份,吐温-800.2份,卡波姆9800.1份,三乙醇胺0.1份和l-乳酸薄荷酯0.2份。本实施例的浸渍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取1000ml玻璃瓶,置于天平上,去皮,加入d-泛醇约10g,准确记录重量为m;随后,向瓶中加入重量为9m的纯化水,配制成浓度为10%的d-泛醇溶液,盖上瓶盖,在摇床上以转速300转/分钟震摇30分钟左右,置于阴凉处保存。取1000ml玻璃瓶,置于天平上,去皮,先加入纯化水464g,随后加入卡波姆9800.5g,盖上瓶盖,轻摇使卡波姆980分散,溶胀隔夜,得到乳白色澄清液体。向上述乳白色澄清液体中加入10%的d-泛醇溶液15g和烟酰胺1.5g,摇匀,制得第一混合液。取100ml烧杯,向其中加入甘油7.5g,l-乳酸薄荷酯1g,置于60℃水浴至l-乳酸薄荷酯完全溶解,随后加入4-萜品醇7.5g,吐温-201.5g和吐温-801g,混合均匀,制得第二混合液。将第二混合液加入到上述第一混合液中,盖上瓶盖,轻轻震摇使各组分混合均匀,得到乳白色乳液。向所述乳白色乳液中加入0.5g三乙醇胺,将玻璃瓶连接真空泵,在真空状态轻摇玻璃瓶使其混匀,制得浸渍液。二、医用眼科冷敷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取无纺布,其展开后的尺寸为:长度80mm±5mm,宽度40mm±5mm;将上述无纺布浸渍于上述制备的浸渍液中,浸渍后,对上述浸渍产品进行常规包装,其中内包装为1片/袋,外包装为20袋/盒,得到医用眼科冷敷敷料。三、检测3.1外观及尺寸将上述医用眼科冷敷敷料的内包装从端口剪开,去除内包装,在无变形状态下取出医用眼科冷敷敷料,平稳打开至单层,自然平放在玻璃板上。3.1.1外观应符合2.1.1的规定3.1.2尺寸用直尺量取样品的长度和宽度,量取6片;经检测,产品尺寸均在长度80mm±5mm、宽度40mm±5mm的范围内。3.2含液量用镊子从一个内包装中取出一片敷料作为一个试样,取样后立即用感量0.01g的天平进行称量,然后将试样用纯化水漂洗至无泡沫后,将其置入(85±2)℃的烘箱内(不应使试样接触烘箱四壁),烘4小时后取出,再次进行称量,两次称量值之差除以烘后质量,即为该试样的含液量,以倍表示,结果约保留至一位小数。取三个试样含液量的算数平均值作为该样品的含液量;经检测,产品含液量均在大于等于无纺布干重的1.7倍的范围内。3.3包装密封性按照《gb/t27728-2011》附录a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并评定试验结果;通过对真空室抽真空,使浸在水中的内包装产生内外压差,观测试样内气体外溢或向水内渗入的情况判定内包装密封性,结果表明:内包装密封性良好,符合产品相关要求。3.4ph值取10ml的洁净、干燥玻璃烧杯,戴上洁净的pe薄膜手套,将10片医用敷料中的溶液尽可能挤入烧杯中,作为一个试样。取三个试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物理常数测定法中的ph值测定法进行检验,其结果在7.0±1.0的范围内。3.5荧光按照《yy/t0472.1-2004》中附录e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医用眼科冷敷敷料在波长365nm的紫外灯下观察无荧光现象。3.6渗透压取10ml的洁净、干燥玻璃烧杯,戴上洁净的pe薄膜手套,将3片医用眼科冷敷敷料中的溶液尽可能挤入烧杯中,作为一个试样。取三个试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物理常数测定法中的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医用眼科冷敷敷料的挤出液渗透压在250-350mosmol/kg的范围内。3.7微生物限度。3.7.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进行测定,供试品的制备参照方法(4)中膜剂供试品的制备方法;结果表明:医用眼科冷敷敷料的需氧菌总数≤200个/片,且霉菌和酵母菌总数≤200个/片。3.7.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1106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医用眼科冷敷敷料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3.8湿态落絮试验取500ml洁净、干燥容器,加入250ml蒸馏水,按照《yy/t0472.2-2004》中附录f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将医用眼科冷敷敷料浸没于水中一段时间,洗去松散的纤维,然后将水过滤,从水中回收的微粒数量即为测得的湿态落絮数;结果表明:单位可回收直径≥1μm的微粒数≤50个。实施例2本实施例除浸渍液的组成与实施例1不同,其它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本实施例的浸渍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纯化水95.32份,4-萜品醇1.5份,甘油1.5份,d-泛醇0.3份,烟酰胺0.3份,吐温-200.3份,吐温-800.2份,卡波姆9800.01份,三乙醇胺0.01份和l-乳酸薄荷酯0.2份。本实施例浸渍液和医用眼科冷敷敷料的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1;采用实施例1方法对上述医用眼科冷敷敷料进行检测,结果均在实施例1的检测范围内。实施例3本实施例除浸渍液的组成与实施例1不同,其它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本实施例的浸渍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纯化水95份,4-萜品醇2份,甘油1.5份,d-泛醇0.3份,烟酰胺0.3份,吐温-200.3份,吐温-800.2份,卡波姆9800.1份,三乙醇胺0.1份和l-乳酸薄荷酯0.2份。本实施例浸渍液和医用眼科冷敷敷料的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1;采用实施例1方法对上述医用眼科冷敷敷料进行检测,结果均在实施例1的检测范围内。对照例1本对照例除浸渍液的组成与实施例1不同,其它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本对照例的浸渍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纯化水95.5份,天然茶树油1.5份,甘油1.5份,d-泛醇0.3份,烟酰胺0.3份,吐温-200.3份,吐温-800.2份,卡波姆9800.1份,三乙醇胺0.1份和l-乳酸薄荷酯0.2份,即:采用相同量的天然茶树油替换实施例1的4-萜品醇。本对照例浸渍液和医用眼科冷敷敷料的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1。对照例2本对照例除浸渍液的组成与实施例1不同,其它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本对照例的浸渍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纯化水87份,天然茶树油10份,甘油1.5份,d-泛醇0.3份,烟酰胺0.3份,吐温-200.3份,吐温-800.2份,卡波姆9800.1份,三乙醇胺0.1份和l-乳酸薄荷酯0.2份;即:采用10份的天然茶树油替换实施例1的1.5份4-萜品醇。本对照例浸渍液和医用眼科冷敷敷料的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1。对照例3本对照例除浸渍液的组成与实施例1不同,其它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本对照例的浸渍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纯化水82份,天然茶树油15份,甘油1.5份,d-泛醇0.3份,烟酰胺0.3份,吐温-200.3份,吐温-800.2份,卡波姆9800.1份,三乙醇胺0.1份和l-乳酸薄荷酯0.2份;即:采用15份的天然茶树油替换实施例1的1.5份4-萜品醇。本对照例浸渍液和医用眼科冷敷敷料的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1。对照例4本对照例除浸渍液的组成与实施例1不同,其它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本对照例的浸渍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纯化水95.5份,4-萜品醇1.5份,甘油1.5份,d-泛醇0.3份,烟酰胺0.3份,吐温-200.3份,吐温-800.2份,卡波姆9800.1份,三乙醇胺0.1份和薄荷醇0.2份;即:采用相同量的薄荷醇替换实施例1的l-乳酸薄荷酯;本对照例浸渍液和医用眼科冷敷敷料的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1。试验例11、试验方法按照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中的方法,对试验样品进行抑菌性试验和控制菌检查。2、试验菌株:大肠埃希菌[cmcc(b)44102],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溶血性链球菌[cmcc(b)3221o],均来源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3、抑菌性试验结果各实施例的抑菌性试验结果见表1-表7;其中,“原液组”代表各实施例制备的浸渍液;“对照组”为不添加第一抑菌剂和第二抑菌剂的原液;“1/2”代表对倍稀释;“1/4”代表按1/4稀释。表1实施例1医用眼科冷敷敷料的抑菌性试验结果表2大肠埃希菌检测结果注:表2供试品为实施例1的浸渍液。表3实施例2医用眼科冷敷敷料的抑菌性试验结果表4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结果注:表4供试品为实施例1的浸渍液。表5实施例3医用眼科冷敷敷料的抑菌性试验结果表6铜绿假单胞菌检测结果注:表6供试品为实施例1的浸渍液。表7溶血性链球菌检测结果注:表7供试品为实施例1的浸渍液。表1-表7结果表明: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医用眼科冷敷敷料具有良好的抑菌消炎作用,其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菌的抑菌率达到95-100%。试验例2对经同意进行显微镜诊断的患者,立即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脱落的睫毛以检测和计数成虫螨虫;其中,腿的运动被用来判断螨虫是活着还是死了。在分别添加实施例1和对照例1-3的浸渍液后,每个活的成年螨被监测150分钟,记录螨停止任何运动的存活时间即为生存时间,结果见表8。表8螨虫抑制试验检测结果浸渍液实施例1对照例1对照例2对照例3生存时间(分钟)75.5持续生存>15090表8结果表明:本实施例的4-萜品醇在1.5%的浓度下对螨虫具有显著的杀伤效果,而茶树油则需要在15%以上浓度才能获得相当的效果。试验例3让10名患者分别使用实施例1-3和对照例1-4的医用眼科冷敷敷料,对其使用的刺激性和清凉持久感分别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如下:刺激性:10分:眼部周围皮肤无任何刺痛及不适感;9分:眼部周围皮肤有微小的刺痛及不适感;8分:眼部周围皮肤有一定的刺痛及不适感;7分:眼部周围皮肤有强烈的刺痛及不适感。清凉持久感:10分:取下医用眼科冷敷敷料后清凉感持续15min以上;9分:取下医用眼科冷敷敷料后清凉感持续10min左右;8分:取下医用眼科冷敷敷料后清凉感持续5min左右;7分:取下医用眼科冷敷敷料后清凉感持续0min左右。取10名患者评分的平均值,结果见表9。表9医用眼科冷敷敷料的使用评价结果表9结果表明: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医用眼科冷敷敷料基本无刺激性,不会造成眼部周围皮肤刺痛及不适感,使用时清凉舒爽感持久,可用于眼部冷敷理疗及清洁护理。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