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双黄连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33201发布日期:2018-12-01 00:34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家禽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防治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双黄连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家禽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家禽养殖最常见的一种病毒性疾病之一。病毒性疾病一直是养殖业特别是养禽业危害最大、最难控制的一类疾病,严重影响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如:鸡的病毒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流行,给养鸡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是当今危害家禽养殖业最严重的疫病之一。尤其严重的是最近几年来多次发生的禽流感病毒直接感染人并致人死亡。近年来畜禽病毒病以及由病毒病并发或继发的细菌病越来越复杂化,抗生素的使用使得典型症状越来越不明显,死亡率逐渐降低,但隐性带毒率很高,一旦有外界的诱因,很容易引起发病。目前家禽病毒性疾病的预防主要靠疫苗,发病后无特效药物治疗,对症的治疗药也主要以化学药物为主,如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及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治疗多采用抗生素类替米考星、金霉素、林可霉素、壮观霉素、氟苯尼考等药物,对防止继发感染有一定的疗效,但仅治标而不治本。

传统双黄连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三味中药组成的复方方剂。双黄连在临床上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防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疼痛等。绿原酸、黄芩苷作为处方中金银花、黄芩两味药材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及明显的抗炎作用,而连翘的主要成分连翘苷则有较广的抗菌作用,对流感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中国兽药典》规定双黄连制剂可以作为兽用药用于鸡、犬和猫等动物的感冒发热疫病,如鸡新城疫等,以此来防止这些动物的感冒发热疫病造成的危害。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不断向前发展,以现有双黄连处方制得的兽用双黄连制剂对畜禽病毒性疾病的预防效果并不十分明显,治疗效果并不显著,未能充分发挥双黄连经典处方抗病毒的最佳药理作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传统双黄连制剂的制备方法普遍为水醇法,制备过程中受煎煮、过滤、浓缩等工艺影响,造成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连翘苷、黄岑苷等成分损失,有效生物活性物质成分降解失效,其提取率较低;另一方面,中药提取成分复杂,难免有其他成分对主要由成分造成影响,其针对性的抗病毒成分较少,缺少辅助机体吸收药物成分的辅助物质,导致传统双黄连制剂在进入机体后,存在起效慢,治疗效果不明显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家禽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替代抗病毒化学药物,疗效显著,可以充分发挥双黄连这一经典处方抗病毒的最佳药理作用的防治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双黄连口服液。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防治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双黄连口服液的具体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在提供该防治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双黄连口服液的应用。

本发明的适用的家养禽包括:各种产肉、蛋的家禽,包括鸡、鸭、鹅。

本发明适用上述家养禽畜的各个生长阶段,包括幼龄阶段、生长阶段、种用阶段。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治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双黄连口服液,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金银花100-400份、黄芩100-400份、连翘500-1000g、蓼大青叶100-200份、射干100-200份、亚硒酸钠0.1-1份、维生素e10-100份。

本发明以传统双黄连口服液组方为基础,以中药理论为基础进行合理配伍,增加中药成分,并结合现代医药理论,增加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使药物有效成分能够充分发挥,且具有抗病毒效果。发明人在上述药物组合物基础上进行了优选,所述原料各重量份如下:

金银花187.5份、黄芩187.5份、连翘750份、蓼大青叶187.5份、射干187.5份、亚硒酸钠0.50份、维生素e50份。

各组分的主要化学成分及中药药理为: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要成分是含挥发油(芳樟醇、顺-芳樟醇氧化物、丁香油酚、香荆芥酚等)、绿原酸、异绿原酸、白果酸等。性味甘,寒。入肺、心、胃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去除须根和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主要成分是黄芩苷等。性味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清热解毒,泻火解毒。

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suspense(thunb)的干燥果实。秋季果实初熟尚带绿色时采收,除去杂质,蒸熟,晒干,习称“青翘”;果实熟透时采收,晒干,除去杂质,习称“老翘”。主要成分是含连翘苷、连翘酯苷a等。性味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射干:为鸢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chinensis(l.)dc的干燥根茎。春初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干燥。主要成分是含次野鸢尾黄素等。性味苦、寒。归肺经。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蓼大青叶:为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tinctoriumait.的干燥叶。夏、秋二季枝叶茂盛时采收两次,除去茎枝和杂质,干燥。主要成分是含靛蓝等。性味甘,寒。入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硒和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在清除自由基、维护细胞膜结构稳定、抵抗各种氧化剂等方面的功能,两者均是机体内营养性防御系统中重要成员。

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必需成分,每物质的当量gsh-px含有4g硒原子。小鼠体内,40%的硒以gsh-px的形式存在。gsh-px有助于生物膜免受氧化性损伤。对于保护生物膜,维生素e是细胞膜上的一种特异性脂溶性抗氧化作用,而gsh-px是在过氧化物对细胞膜进行损伤之前破坏它,从而保护了生物膜的完整性。生物膜内的维生素e是抵抗磷脂过氧化反应的第一道防线,而gsh-px是抵抗脂质过氧化的第二道防线。维生素e、硒和含硫氨基酸,各自通过不同的生物化学机制,共同防治相同的营养性疾病。维生素e阻止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含硫氨基酸是gsh-px的前体,而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重要组成成分。

维生素e作为自由基清除剂的关键结构是羟基,它能为自由基提供一个氢,与游离电子发生作用,抑制自由基,因此制止链反应。维生素e的基本生物学作用是,作为一种有效的脂溶性抗氧化剂,抑制组织膜内围绕着细胞、亚细胞颗粒和红细胞内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自由基可以引起并增加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作用,这种氧化作用可以导致流动性降低和正常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破坏,从而影响细胞膜作为一个渗透屏障的能力,膜结构的直接损伤可造成膜流动性改变、膜穿孔及破坏等,从而造成细胞内液外流。维生素e广泛分布在机体组织中,存在于生物膜上,是一个膜上抗氧化剂,便于同其他抗氧化剂协同作用,它可以抑制自由基的快速反应过程。维生素e可阻止过氧化反应和自由基对淋巴网状细胞的破坏作用,可通过阻止花生四烯酸的氧化反应、影响氧化磷酸化关键酶(辅酶q和细胞色素的生物合成)和改变淋巴细胞膜受体功能来抑制环加氧酶通路中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通过刺激泛醌(又称辅酶q)的合成,维生素e还可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力,并保护巨噬细胞,防止自身损伤。

硒至少可通过以下三条途径来代替或者节约维生素e:(1)保护胰腺结构的完整,从而保证脂肪的正常消化,也就保证了维生素e的正常吸收。(2)通过gsh-px的抗氧化作用,减少维持生物膜脂质结构完整所必需的维生素e的量。(3)有利于血清维生素e的存留。同时,维生素e可至少通过以下两条途径减少硒的需要量:(1)维持体内硒的活性,阻止硒的损失。(2)阻止脂质对生物膜的破坏,从而抑制过氧化氢的生成,这就减少了细胞内破坏过氧化物而对含硒酶的需要量。因此,硒、维生素e两者呈相互协同的“节省效应”。

硒和维生素e可维持细胞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使机体免受病毒等病原感染。硒在动物机体内通过硒蛋白影响动物机体的自由基代谢,清除机体细胞内过多的自由基,发挥其抗氧化、增强免疫等多项生物学功能作用。硒作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成分,可防止生物膜的脂质过氧化,维持细胞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当动物硒缺乏时,则对疾病的易感性增高,尤其是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如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等。因此,防治同时补充硒-维生素e,可大大提高这些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双黄连口服液的治疗效果,使用质量分数为50%腐植酸钠溶液作为溶剂。腐殖酸钠为泥炭、褐煤或风化煤粉碎后,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得到的上清液经浓缩、干燥得到的产品,或通过制粒等工艺对上述产品进一步精制得到的产品,其中可溶性腐植酸不低于55%,水分不高于12%。天然矿源腐植酸主要是动植物遗骸中的有机物经化学和微生物降解的产物,其成分主要是多糖类、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萜类、甾类、无机矿物质等化合物。腐植酸的官能团主要有羧基、酚羟基、醌基、其次是—oh、—och3、非醌羰基、氨基等多官能团。因此,腐植酸所含生物活性物质多种多样,生物学功能广泛,具有增强免疫、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等药理作用。这里作为溶剂的优选。

为了该双黄连口服液的性质稳定且能够稳固保存,还包含有分散剂2-30份,乳化湿润剂1-10份,防霉防腐剂0.1-1份,抗氧化剂0.001-0.05份,防冻消泡剂0.01-0.1份。

其中,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

所述乳化湿润剂为聚山梨酯-80、蔗糖脂肪酸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防霉防腐剂为苯甲酸、苯甲酸钠、尼泊金类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抗氧化剂为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抗坏血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防冻消泡剂甘油、丙二醇、有机硅酮类、c8-10的脂肪醇、聚合甘油酯、酯-醚型化合物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防治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双黄连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组方重量份配比,准确称取各味经过炮制,且去除杂质的中药材,备用;

(2)分别将各种药材分别进行超微粉碎或研磨,并过200-300目筛,然后进行初步混合,搅拌均匀后,即得混合粉状物料,备用;

(3)制备质量分数为50%腐植酸钠溶液,将其加入制得的混合粉状物料中,配置成1000体积份,并依次加入分散剂、乳化润湿剂、抗氧化剂、防冻消泡剂、相应分量的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使之混合均匀,然后进行湿磨10-30分钟,即得混合流体物料,备用;

(4)对制备得到的混合流体物料使用超高压破碎技术处理,制得离子直径不大于100nm的混悬口服液;

(5)调节所述混悬口服液的ph值为7.0,搅匀,即得成品,将其填充装瓶,封口,贴标,装箱,打包,入库。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50%腐植酸钠溶液的制备过程为:称取腐植酸钠100质量份,然后加入100体积份制药用水,搅拌,使腐植酸钠充分溶解,静置30分钟后,过滤液,除去沉查50质量份,即得。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超高压破碎技术处理为在25-45℃温度下和100-600mpa条件下进行处理。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调节ph的过程使用调节剂为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

上述的防治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双黄连口服液作为制备预防治疗家禽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前药、单品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双黄连口服液经典处方为基础,增加了能够提升药物治疗活性的成分,能够充分发挥传统双黄连口服液的药理作用,疗效确切;

(2)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组方独特,以“中、西医理论”相结合,以“绿色、有机、安全、无公害”最新养殖理念为指导,进行遣药组方,组方含有多种药物组分作用靶点众多,与现有的双黄连口服液相比起效快,作用时间长,其在实际家禽的治疗效果方面十分优异;

(3)本发明的双黄连口服液家对畜禽常见的病原体感染有较强的抑杀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增加机体的免疫增能,提高机体抗病力;

(4)本发明所述的双黄连口服液制备采用超高压破碎技术处理,全过程无需热源,可最大限度保留中药生物活性,生产工艺流程简单,能源消耗少,生产成本低,可提高经济效益;

(5)本发明所述双黄连口服液能够使鸡体内硒的含量提高5-10%,增强其本身抗氧化效果,其产生的畜产品营养价值增加,利于人体对微量元素硒的获取;

(6)本发明所述双黄连口服液便于兽医临床应用,适合于规模化养殖业发展的需要,可代替抗病毒化药用于畜禽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所生产的畜禽产品不存在化学药物残留问题,食品安全,适宜广泛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工艺条件及优点作用更加清楚明白,结合以下实施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实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了防治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双黄连口服液,所述原料各重量份如下:

金银花187.5份、黄芩187.5份、连翘750份、蓼大青叶187.5份、射干187.5份、亚硒酸钠0.50份、维生素e50份。

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双黄连口服液的治疗效果,还使用质量分数为50%腐植酸钠溶液作为溶剂。

为了该双黄连口服液的性质稳定且能够稳固保存,还包含有分散剂20份,乳化湿润剂5份,防霉防腐剂0.75份,抗氧化剂0.02份,防冻消泡剂0.05份。

其中,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

所述乳化湿润剂为聚山梨酯-80、蔗糖脂肪酸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防霉防腐剂为苯甲酸、苯甲酸钠、尼泊金类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抗氧化剂为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抗坏血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防冻消泡剂甘油、丙二醇、有机硅酮类、c8-10的脂肪醇、聚合甘油酯、酯-醚型化合物的至少一种。

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组方重量份配比,准确称取各味经过炮制,且去除杂质的中药材,备用;

(2)分别将各种药材分别进行超微粉碎或研磨,并过200-300目筛,然后进行初步混合,搅拌均匀后,即得混合粉状物料,备用;

(3)制备质量分数为50%腐植酸钠溶液,将其加入制得的混合粉状物料中,配置成1000体积份,并依次加入分散剂、乳化润湿剂、抗氧化剂、防冻消泡剂、相应分量的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使之混合均匀,然后进行湿磨10-30分钟,即得混合流体物料,备用;

(4)对制备得到的混合流体物料在25-45℃温度下和100-600mpa条件下进行超高压破碎技术处理,制得离子直径不大于100nm的混悬口服液;

(5)使用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所述混悬口服液的ph值为7.0,搅匀,即得成品,将其填充装瓶,封口,贴标,装箱,打包,入库。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防治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双黄连口服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金银花100份、黄芩100份、连翘500g、蓼大青叶100份、射干100份、亚硒酸钠0.1份、维生素e10份,木质素磺酸钠20份,聚山梨酯-805份,苯甲酸0.5份,尼泊金甲酯0.25份,丁基羟基茴香醚0.02份,甘油0.05份。

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公开了防治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双黄连口服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金银花400份、黄芩400份、连翘1000g、蓼大青叶200份、射干200份、亚硒酸钠1份、维生素e100份,木质素磺酸钠20份,蔗糖脂肪酸酯5份,苯甲酸钠0.5份,尼泊金乙酯0.25份,二丁基羟基甲苯0.02份,丙二醇0.05份。

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公开了防治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双黄连口服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金银花200份、黄芩200份、连翘700g、蓼大青叶150份、射干150份、亚硒酸钠0.5份、维生素e50份,木质素磺酸钠20份,聚山梨酯-802份,蔗糖脂肪酸酯3份,苯甲酸0.5份,尼泊金乙酯0.25份,丁基羟基茴香醚0.02份,甘油0.05份。

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公开了防治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双黄连口服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金银花325.5份、黄芩325.5份、连翘875.5g、蓼大青叶178.5份、射干178.5份、亚硒酸钠0.62份、维生素e81.5份,木质素磺酸钠20份,蔗糖脂肪酸酯5份,苯甲酸钠0.5份,尼泊金乙酯0.25份,抗坏血酸钠0.02份,有机硅酮0.05份。

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提供了步骤(3)中50%腐植酸钠溶液的制备过程,即称取腐植酸钠100质量份,然后加入100体积份制药用水,搅拌,使腐植酸钠充分溶解,静置30分钟后,过滤液,除去沉查50质量份,即得。

实施例7:

该防治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双黄连口服液的毒理学试验,具体如下:

急性毒性试验:

试验观察,因无法测出ld50,故进行了最大给药量的测定。将实施例1制备的防治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双黄连口服液直接灌胃小鼠,结果显示,以药物最大给药浓度11.84生药/ml,最大给药体积50ml/kg于24小时内给小鼠灌胃给药两次,小鼠最大给药量为874.25g生药/kg,动物未出现不良反应及死亡,解剖观察各脏器未见异常。

长期毒性试验:

本试验应用sd大鼠200只,将实施例1制备的防治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双黄连口服液直接灌胃,设对照组及36g、47g、59g生药/kg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12周,观察本发明的防治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双黄连口服液对动物各项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连续给药12周,本发明的防治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双黄连口服液对大鼠的体重、摄食量、外周血象、凝血时间、心电图、脏器指数等均无明显影响;血液生化十二项指标测定结果,给药12周低剂量组bili值高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tp值高于对照组(p<0.05),但均在正常生理范围之内,其它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恢复期各给药组各项指标测定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各组各脏器大体观察未见异常。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的各不同组分为基础,分别制取口服液,以传统制备方法制备的口服液为对照组,并直接测试所得产品每1ml中有效药物活性成分(绿原酸、黄岑苷、连翘苷)的含量,如表一所示:

表一各组分中有效药物活性成分的含量

由表一可知,使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得到的双黄连口服液,其有效成分含量相较于传统醇提、水提的方法大大增加,因此说明本发明选择使用腐值酸溶液作为溶剂,以及采用超高压破碎技术能够大大提升有效药物含量的提取。

实施例9:

本实施例验证新加入的蓼大青叶、射干、亚硒酸钠、维生素e的影响和作用:

1、实验动物选取:25日龄的雏鸡300羽。

2、实验药品: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灭活疫苗;传统双黄连口服液(根据中国兽药典2015版二部收载),体重计,科学计算器。

3、实验分组及处理:

对每羽雏鸡分别滴鼻和注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各0.3ml,每天停止鸡舍保暖,并打开门窗3小时,连续三天。第三天所有雏鸡出现明显患病症状(流泪,鼻液增多,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吸气时头颈上举并发出喘鸣音)时,给药。

随机分成6组,每组50羽,各组分类处理情况如下:

试验组:

第一组,采用不添加蓼大青叶、射干,其他组分和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的双黄连口服液喂食鸡群,自由饮水5天;

第二组,采用不添加亚硒酸钠、维生素e,其他组分和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的双黄连口服液喂食鸡群,自由饮水5天;

第三组,采用不添加亚硒酸钠,其他组分和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的双黄连口服液喂食鸡群,自由饮水5天;

第四组,采用不添加维生素e,其他组分和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的双黄连口服液喂食鸡群,自由饮水5天;

第五组,采用实施例1中给出的本发明的防治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双黄连口服液喂食鸡群,自由饮水5天。

对照组:采用每升水加0.5ml传统双黄连口服液(根据中国兽药典2015版二部收载)喂食鸡群,自由饮水5天。

各组保育措施和饲养管理完全相同,自由采食和饮水,整个试验的每天定时进行彻底清扫消毒,给药后第一天起每天观察并记录试验期间每组雏鸡的临床症变化,主要包括精神状态、食欲、呼吸啰音、死亡等情况。所有死亡雏鸡进行剖检,确定死因。连续观察五天,统计临床疗效及平均体重增重。

平均体重增重计算方法:实验前称取每只雏鸡的体重,取平均值,此平均值为实验前平均体重,实验结束后分别再次称取每只存活雏鸡的体重,取平均值,以此平均值为试验结束后的平均体重,试验前后的平均体重差值,即为平均体重增重。称重时间:早晨喂食前半小时。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鸡只精神活泼,呼吸道症状消失,饮食完全正常;

显效:鸡只存活,但精神,呼吸及饮食尚未完全恢复正常;

无效:鸡只死亡,剖检呈现传喉病变。

有效率=(痊愈数+显效数)/50×100%

试验结果如表二所示:

表二各组雏鸡的试验情况

4、实验结论

由表二内容可知,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防治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双黄连口服液,增加了蓼大青叶、射干、亚硒酸钠、维生素e后,能够很好快速鸡的治疗传染性喉气管炎,并对体重增重有明显影响。

其中,蓼大青叶、射干对雏鸡增重有明显影响,不论单独增加亚硒酸钠或维生素e,对药效均有所帮助,但是同时适当使用两者,能够显著增加药物的治疗效果,说明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联用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实施例10:本发明所述防治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双黄连口服液的具体实例

1、某鸡场鸡群发生传染性喉气管炎,病例10200多只,具体症状为病鸡流泪,鼻液增多,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严重者吸气时头颈上举并发出喘鸣音,夜间尤为严重。部分病鸡咳出带血的黏液,口腔检查可见喉头气管黏液增多,充血并有泡沫样液体蓄积,重者喉部黏膜上有淡黄色干酪样物附着,有的鸡排绿色稀便,产蛋率不同程度下降,每天死亡十几只至几十只,最多达上百只。使用本发明所述防治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双黄连口服液饮水,每羽0.2ml,每日三次,不饮水者滴服3-5滴。两天后病症明显减轻,死亡减少,第五天治疗9800羽,病鸡治愈率为98.6%。

2、某鸡场30日龄白羽肉鸡鸡群感染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大批白羽鸡死亡,使用本发明所述防治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双黄连口服液进行鸡群治疗,连用3天,死亡率明显降低,连续使用一周后,治愈率高达96.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