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分控式理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78295发布日期:2019-01-19 00:08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分控式理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神经内科
技术领域
,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分控式理疗仪。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低频或中频脉冲治疗仪,包括产生低频或中频的脉冲电流的脉冲治疗仪主体,将脉冲电流输出的脉冲电流输出线,以及连接在脉冲电流输出线的输出端的一个或多个贴片。使用时,将贴片贴在人体皮肤上,启动脉冲治疗仪主体,产生脉冲电流,通过脉冲电流输出线和贴片向人体发出刺激人体的脉冲电流,对偏瘫、肌体感觉障碍、腰椎退行性骨关节起到缓解疼痛及改善肌体功能辅助治疗作用。但是,上述贴片只能接触到人体的表面皮肤,而上述病症的主要病因是由神经引起的,贴片在皮肤表面发出的脉冲电流很难对人体的神经起到较为有效的刺激作用。与上述贴片式电刺激相比,电针式刺激明显优于这种贴片式刺激,可以配合中医的穴位理疗,不管是医用刺激,还是日常理疗都有很好的效果,但是现有的电针治疗多采用同一频率,没有做到分个控制,而且加载在电针上的电夹连接不可靠,如果电夹与电针之间连接异常,无法及时发现。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分控式理疗仪,具有自动指示、分控调频等优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分控式理疗仪,包括电针、连接线、调频器,所述电针和调频器通过连接线电性连接;所述电针包括针体、绝缘层、针柄绕丝、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位于针体的顶部,所述绝缘层设在针体上部的外侧,所述针柄绕丝缠绕在绝缘层的外侧,所述针体包括正极棒、负极筒、陶瓷壳、发热体、针尖,所述正极棒位于针体内部,所述负极筒套在正极棒的上部外侧,所述发热体连接在正极棒的下端,所述针尖连接在发热体的下端,并伸出针体外部,所述陶瓷壳分别套在正极棒、发热体外侧,及针尖上端的外侧,所述指示灯包括灯壳、微型灯、正极触头、负极压片,所述灯壳固定在针体的顶部,所述微型灯固定在灯壳内部,所述负极压片有两个,两个负极压片下端分别固定在绝缘层上端的内壁两侧,且负极压片与微型灯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正极触头固定在灯壳正下方,且与微型灯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连接线包括电夹、插头、导线,所述电夹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插头电性连接,所述电夹包括夹片、夹头、弹簧二、转轴,所述夹片有两个,所述转轴贯穿于两夹片中部交汇处,所述弹簧二缠绕在转轴上且上下两端分别与两夹片卡接,所述夹头有两个,两个夹头分别固定在两夹片的前端内侧,夹头夹在负极筒下端外侧;所述调频器包括壳体、cpu、存储器、变压器、显示器、电源发生器、电流发生器、插孔、电池,所述插孔有2-20个,且均固定在壳体的左表面,插孔与插头电性连接,所述电流发生器有2-20个,且分别与插孔一一对应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发生器有2-20个,且分别一一对应电性连接在电流发生器的右侧,所述电池固定在壳体内部的下方,所述cpu固定在电池上方,所述显示器嵌入在壳体上表面,且与cpu电性连接,所述存储器电性连接在cpu的右侧,所述变压器分别与cpu和电源发生器电性连接,cpu分别与电源发生器和电流发生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池为cpu、电源发生器、电流发生器、变压器、存储器供电。进一步地,针体与绝缘层下端内侧设有微螺纹,针体通过所述微螺纹与绝缘层可拆卸式连接,针体通过所述微螺纹与绝缘层可拆卸式连接,当针体使用时间过长时需要更换时方便针体的更换,更节省成本。进一步地,所述正极棒与负极筒之间隔有纳米绝缘膜,所述纳米绝缘膜是由纳米白炭黑、纳米氮化硅、纳米氢氧化镁按照重量比2:2:1组成,此种绝缘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绝缘性。进一步地,所述夹头上端为金属负极,且与所述负极筒电性连接,夹头下端为金属正极,且与所述正极棒中部电性连接,所述金属正极与金属负极之间通过纳米陶瓷套连接,以实现正负极在连接时的互不干扰。进一步地,所述陶瓷壳采用磁性氧化锆生物陶瓷,按重量组分计:纳米氧化锆65.0-85.0份、纳米氧化铝12.0-22.0份、磷酸钙5.5-9.5份、镍粉2.5-5.0份、超细四氧化三铁3.0-6.0份、硅酸铝2.0-5.0份、氧化锌1.0-3.0份和铂金粉0.5-1.0份,当针体刺入皮肤后,正极棒释放的脉冲电流会引起陶瓷壳内的磁场变化,对神经细胞具有一定的磁疗作用。进一步地,所述正极触头包括卡槽、弹簧一、金属头,所述卡槽固定在灯壳与正极棒之间,所述金属头上端卡在卡槽内部,金属头下端与正极棒顶端电性连接,所述弹簧一连接在灯壳与金属头之间,且分别与微型灯的正极和金属头电性连接,通过这种接触式连接实现微型灯的正极通电。进一步地,所述电池采用石墨烯基锂离子可充电电池,待机时间更长,蓄电量更大。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器采用第五代红外线触摸屏,第五代红外线触摸屏具有良好的防电磁干扰能力,适应多种复杂的环境。本发明的工作方法:s1:取出电针,并对电针进行医用消毒处理,然后将电针刺入皮肤将要刺激的穴位或神经处;s2:打开调频器,通过显示器对每个电针的输出电流频率和输出的电压频率预调节,存储器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变压器用于为cpu和各用电元件提供适应的电压,电流发生器和电源发生器分别调节对应插口输出的电流频率和电压频率,然后将电夹夹在电针连接处,指示灯亮后说明电针正常工作。s3:根据患者对不同的电流或电压频率所感受到的不同情况,进行再调节,最终确定每个电针的输出电流和输出频率。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电针上设有指示灯,可根据指示灯是否亮起判断电针是否正常工作。本发明电夹的夹头采用筒状,更贴合针体,与正极棒和负极筒分别电性连接,连接比一般电夹更可靠,不易掉落。本发明调频器采用分程式控制,针对病人的反应,对每个电针可采用不同电流或电压频率。本发明正极棒下端设有发热体,能够温暖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电针治疗通过针尖释放脉冲电流,对穴位及周边神经进行刺激,神经细胞的传递依靠电信号传播,用电信号刺激神经细胞治疗效果显著,可以缩短治疗周期。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电针结构图;图2是本发明的连接线的结构图;图3是本发明的调频器的结构图;图4是本发明的整体连接关系图。其中,1-电针、2-连接线、3-调频器、11-针体、12-绝缘层、13-针柄绕丝、14-指示灯、111-正极棒、112-负极筒、113-陶瓷壳、114-发热体、115-针尖、141-灯壳、142-微型灯、143-正极触头、144-负极压片、21-电夹、22-插头、23-导线、211-夹片、212-夹头、213-弹簧二、214-转轴、31-壳体、32-cpu、33-存储器、34-变压器、35-显示器、36-电源发生器、37-电流发生器、38-插孔、39-电池、121-微螺纹、2121-金属负极、2122-金属正极、2123-陶瓷套、1431-卡槽、1432-弹簧一、1433-金属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理解,下面结合图1-4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4所示,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分控式理疗仪,包括电针1、连接线2、调频器3,电针1和调频器3通过连接线2电性连接;如图1所示,电针1包括针体11、绝缘层12、针柄绕丝13、指示灯14,指示灯14位于针体11的顶部,绝缘层12设在针体11上部的外侧,针体11与绝缘层12下端内侧设有微螺纹121,针体11通过微螺纹121与绝缘层12可拆卸式连接,针体11通过微螺纹121与绝缘层12可拆卸式连接,当针体11使用时间过长时需要更换时方便针体11的更换,更节省成本,针柄绕丝13缠绕在绝缘层12的外侧,针体11包括正极棒111、负极筒112、陶瓷壳113、发热体114、针尖115,正极棒111位于针体11内部,负极筒112套在正极棒111的上部外侧,正极棒111与负极筒112之间隔有纳米绝缘膜,纳米绝缘膜是由纳米白炭黑、纳米氮化硅、纳米氢氧化镁按照重量比2:2:1组成,此种绝缘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绝缘性,发热体114连接在正极棒111的下端,针尖115连接在发热体114的下端,并伸出针体11外部,陶瓷壳113分别套在正极棒111、发热体114外侧,及针尖115上端的外侧,陶瓷壳113采用磁性氧化锆生物陶瓷,按重量组分计:纳米氧化锆65.0份、纳米氧化铝12.0份、磷酸钙5.5份、镍粉2.5份、超细四氧化三铁3.0份、硅酸铝2.0份、氧化锌1.0份和铂金粉0.5份,当针体11刺入皮肤后,正极棒111释放的脉冲电流会引起陶瓷壳113内的磁场变化,对神经细胞具有一定的磁疗作用,指示灯14包括灯壳141、微型灯142、正极触头143、负极压片144,灯壳141固定在针体11的顶部,微型灯142固定在灯壳141内部,负极压片144有两个,两个负极压片144下端分别固定在绝缘层12上端的内壁两侧,且负极压片144与微型灯142的负极电性连接,正极触头143固定在灯壳141正下方,且与微型灯142的正极电性连接,正极触头143包括卡槽1431、弹簧一1432、金属头1433,卡槽1431固定在灯壳141与正极棒111之间,金属头1433上端卡在卡槽1431内部,金属头1433下端与正极棒111顶端电性连接,弹簧一1432连接在灯壳141与金属头1433之间,且分别与微型灯142的正极和金属头1433电性连接,通过这种接触式连接实现微型灯142的正极通电;如图2所示,连接线2包括电夹21、插头22、导线23,电夹21通过导线23与插头22电性连接,电夹21包括夹片211、夹头212、弹簧二213、转轴214,夹片211有两个,转轴214贯穿于两夹片211中部交汇处,弹簧二213缠绕在转轴214上且上下两端分别与两夹片211卡接,夹头212有两个,两个夹头212分别固定在两夹片211的前端内侧,夹头212夹在负极筒112下端外侧,夹头212上端为金属负极2121,且与负极筒112电性连接,夹头212下端为金属正极2122,且与正极棒111中部电性连接,金属正极2122与金属负极2121之间通过纳米陶瓷套2123连接,以实现正负极在连接时的互不干扰;如图3所示,调频器3包括壳体31、cpu32、存储器33、变压器34、显示器35、电源发生器36、电流发生器37、插孔38、电池39,插孔38有2个,且均固定在壳体31的左表面,插孔38与插头22电性连接,电流发生器37有2个,且分别与插孔38一一对应电性连接,电源发生器36有2个,且分别一一对应电性连接在电流发生器37的右侧,电池39固定在壳体31内部的下方,电池39采用石墨烯基锂离子可充电电池,待机时间更长,蓄电量更大,cpu32固定在电池39上方,显示器35嵌入在壳体31上表面,且与cpu32电性连接,显示器35采用第五代红外线触摸屏,第五代红外线触摸屏具有良好的防电磁干扰能力,适应多种复杂的环境,存储器33电性连接在cpu32的右侧,变压器34分别与cpu32和电源发生器36电性连接,cpu32分别与电源发生器36和电流发生器37电性连接,电池39为cpu32、电源发生器36、电流发生器37、变压器34、存储器33供电。本实施例的工作方法:s1:取出电针1,并对电针1进行医用消毒处理,然后将电针1刺入皮肤将要刺激的穴位或神经处;s2:打开调频器3,通过显示器35对每个电针1的输出电流频率和输出的电压频率预调节,存储器33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变压器34用于为cpu32和各用电元件提供适应的电压,电流发生器37和电源发生器36分别调节对应插口输出的电流频率和电压频率,然后将电夹21夹在电针1连接处,指示灯14亮后说明电针正常工作。s3:根据患者对不同的电流或电压频率所感受到的不同情况,进行再调节,最终确定每个电针的输出电流和输出频率。临床应用情况:1、病例选择:选择某中医院收治的临床上需要进行针灸理疗的患者240例进行临床观察,将240例患者随机平分成两组,治疗组120例,其中男63例,女性57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39.5岁;对照组120例,其中男55例,女性65例,年龄26-74岁,平均年龄40.3岁;两组患者病历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使用本发明电针理疗,每日理疗一次,每次持续每半小时,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针灸,每日理疗一次,每次持续半个小时。3、治疗结果: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病情及体质调查,针灸理疗治疗疾病痊愈时间大约在45-60天。下面是本发明临床资料调查结果:治愈时间/天治疗组/例治疗组治愈率/%对照组/例对照组治愈率/%>9021.671915.8375-9097.5302560-752016.672621.6745-602823.33302530-454335.8386.67<30181575.83结论:通过上述治疗结果可见,治疗组45天内的治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也就说明了本发明电针针灸理疗的明显优于常规针灸理疗能取到很好的效果,治疗周期短,见效快,大大缩短了疗程,根据实验组反馈使用本发明无任何副作用。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