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各型痤疮的智能系统贴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96486发布日期:2018-12-25 19:52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动态化辨证治疗各型痤疮的智能系统贴膏,还涉及上述系统贴膏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组织可以根据其所在部位、功能特点划分阴阳。阴阳之间的运动变化,包括阴阳之间相互交感、相互对立、互根互用、制约消长及相互转化的关系。中医学将人体与大自然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机体内部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必须保持阴阳的平衡。阴阳平衡和谐,脏腑经络功能正常,气血运行有序,形神相得,则人体保持健康状态。平衡的破坏意味着疾病的发生,阴阳偏盛所形成的病证是实证。阴偏盛导致实寒证,阳偏盛导致实热证;阴阳偏衰所形成的病证是虚证。阴偏衰导致虚热证,阳偏衰导致虚寒证。因而调整阴阳,泻其有余,补其不足,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中医学运用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五脏的生理功能。如:肝属木,故肝喜调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功能;心属火,故心主血脉以维持体温恒定、主神明以为脏腑之主;脾属土,故脾运化水谷,化生精微以营养脏腑形体;肺属金,故肺性清肃、有肃降功能;肾属水,故肾性蛰藏,有藏精、主水功能。运用类比的方法,演绎推理将人体的形体(五脏、六腑、五体、五脉等)、官窍、精神、情志等分归于五脏,同时又将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气、五色、五味等与五脏联系起来,构建了以五脏为中心的天人相应的五脏一体系统,将人体内外环境联结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相互收受通应。

一.运用五行相生理论,说明五脏之间相互资生和促进的生理关系,以维持体内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木生火,即肝生心,肝藏血,调节血量,可助心行血;肝主疏泄,调畅情志,与心主神明关系密切。火生土,即心生脾,心阳能温煦脾气,加强脾的运化功能。土生金,即脾生肺,脾主运化,化生精微以充养肺气;金生水,即肺生肾,肺气布津,滋养肾阴;肺气肃降,助肾纳气。水生木,即肾生肝,肾精化血养肝;肾阴助肝阴以防肝阳上亢。

二、运用五行相克的理论,说明五脏之间相互制约和抑制的生理关系,以维持体内生理功能的平衡协调和有序状态。如木克土,即肝克脾,肝气疏泄,以防脾气的壅滞,有利于脾的正常运化;土克水,即脾克肾,脾能运化水湿,脾气调节肾水;水克火,即肾克心,肾水上可制约心火;火克金,即心克肺,心火可制约肺气;金克木,即肺气克肝,肺气清肃,可抑制肝阳之上亢。

三、依据五行学说,五脏中每一脏都具有我生、生我和我克、克我的生理关系。说明每一脏在功能上因有他脏的资助而不至于虚损,又因有他脏的制约而不至于过亢。这种制化关系把五脏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内环境的平衡。

四、五脏之间生理上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因而在病理上必然相互影响,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也可以传至本脏。五脏传变规律分为相生关系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方面)和相克关系传变(包括“相乘”和“相侮”两方面)。如肝有病,病传至心,为母病及子;病传至肾,为子病及母;病传至脾,为相乘;病传至肺,为相侮。其他四脏,以此类推。因此临床治疗时应该注意: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及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截断其传变途径,阻止病情发展。

脏象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一、五脏与气的关系:凡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气血津液、营卫阴阳无不依赖于气的升降出入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并相互之间密切关系。脏腑气化功能升降正常,出入有序,方能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正常生理活动,使机体与外界环境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从而维持机体内部脏腑经络系统的相对平衡以及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动态平衡。气有不调之处即为病变本所在之处,因此,一起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气的生成和运行失常有关。

1.肺有节律的一呼一吸,呼浊吸清,一方面实现机体内外的气体交换,主呼吸之气;另一方面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调节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进而维持全身气机的协调。即“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

2.肝主疏泄,指肝能调畅全身气机,促进血行津布,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调畅情志活动等,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形体、官窍等的功能活动协调一致。

3.肾主纳气,指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而维持正常呼吸的功能。人的呼吸由肺所主,但肺吸入之清气,必须下归于肾,由肾加以摄纳潜藏,使其维持一定深度,以利于气体交换。即“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二、五脏与水液代谢的的关系:水液代谢的调节主要依靠肺、脾、肾、肝和三焦等脏腑生理机能的协调配合来完成的。

1.肺主通调水道,即肺通过宣发和肃降作用对于体内水液的运行、输布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即“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

2.由于脾居中焦,为气机升降的枢纽,通过对水液的吸收运化和转输作用,与肺、肾、三焦、膀胱等,共同调节和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若脾失健运,水液(湿)的吸收和输布障碍,水液停聚,可出现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即“脾虚生湿”“脾为生痰之源”。

3.肾主水,主持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通过肾的气化作用在以下三方面来实现:一是促进和调节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使其发挥各自的生理功能,从而促进全身的水液代谢;二是升清降浊,肾能将被组织利用后下达膀胱的水液,经肾的蒸腾气化作用升清降浊,清者回吸收,由脾气的传输作用通过三焦水道上腾于肺,重新参与水液代谢;浊者化为尿液,在膀胱气化作用下排出体外;三是司膀胱开闔。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在维持机体水液代谢平衡过程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4.因肝主疏泄,能调畅三焦气机,促进肺、脾、肾三脏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肝的疏泄正常,气机调畅,则三焦气治,气行则水行,保持了水道的畅通,促进津液输布的畅通,无聚湿生痰之患。

5.三焦决渎,利水道,三焦气化功能正常,则水道通利,津液畅行无阻。

三、五脏与水谷饮食运化的关系:饮食的消磨转输,气血精微的化生,以脾胃升降运化为主,与肝之疏泄、肺的宣发肃降息息相关。肺的宣肃有协调脾胃升降之功。且肺与大肠相表里,又肺主一身之气,肺气清肃下降,气机调畅,并布散津液,能促进大肠的传导、糟粕的排出;大肠传导正常,糟粕下行,亦有利于肺气的肃降。

五脏相关学说认为:生理上,每一脏对其他四脏都有促进作用。如肾之元阴元阳是各脏的阴阳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精微,对每一脏都有资生的作用;再如心血对各脏的滋养、肺气对各脏之气的补益、肝之疏泄对各脏气机的调节,皆为促进作用。反之,每一脏对其他四脏都有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各脏之间的阴阳平衡和气机的调畅上,如肾阴与各脏之阳的平衡,肝阳与与各脏之阴的平衡。在病理上,每一脏的病变都会影响其他四脏。

脏腑相合理论认为:心合小肠,肺合大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生理上,表里相合的脏腑相互为用、相互协同,共同完成其生理活动。病理上,相合脏腑的病变又可相互影响。

经络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均需气血津液以濡润滋养,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而气血津液之所以能通达于全身,发挥其营养脏腑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则必须依赖于经络系统的传注方能实现。经络系统是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信息传导网,能够循经感传,双向传导,接受和输出各种信息。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它连属部分组成。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表里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活动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特有的组织结构和联络系统。通过有规律的循行和错综复杂的联络交会,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统一协调共济的有机整体,通过对各脏腑形体官窍的机能活动进行调节,使人体复杂的生理机能相互协调,维持阴阳动态平衡状态,从而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当发生疾病时,人体自身经络中的经气能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自动动态化感应传导信息(包括疾病病位,寒热、燥湿等病性病机,脏腑相兼病变、并病、合病情况及疾病传变等各种病变信息),聚合转输,反馈整合给天人相应的五脏一体系统。

重要穴位的功效主治:1.大椎穴:是督脉的经穴,又与手足三阳经相交会,督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为“诸阳之会”,是全身阳脉的交汇点。统摄全身阳气,而太阳主开,少阳主枢,阳明主里,故本穴可清阳明之里,启太阳之开,和解少阳以驱邪外出,它即可治督脉之疾,又可治诸阳经的全身性疾病及外感之邪。当阴阳相争的时候,刺激大椎穴,即可使阴阳平衡:①若阳气被风寒所闭,从此处疏通开泄最“合算”,以通阳解表;②若体内阳热过盛,从此处泻热最“合算”;以退热祛邪;③若身体虚弱,从此处温补也是最为“合算”,以益气壮阳。因为此处可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用一穴就能调动全身阳气的效果。2.膻中穴:“气会膻中(为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可调节人体全身气机,用于一切气机不畅之病变,诸如肺气不降之上逆、心之气血郁滞以及肝气郁结等症。其居两肺之间,既是心包募穴(心包经经气聚集之处),又是任脉、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经三焦经的交会穴,具有阻挡邪气、宣发正气、募集心包经气血的功效,能调理上焦、宽胸理气、宣肺降逆、止咳平喘、清肺化痰、生津增液、活血通络、舒畅心胸。

3.神阙穴,属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为“阴脉之海”,调节全身阴经气血),与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为“阳脉之海”,调节全身阳经气血)相通,又为冲脉(调节十二经脉及五脏六腑之气血,为“十二经脉之海”和“五脏六腑之海”)循行之域,“一源三歧”三脉经气相通,共理人体诸经百脉,调节五脏六腑生理活动。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胎儿在母体时期,依赖神阙,输送营养,灌注全身,发挥胎息能。神阙穴位贴敷起穴位刺激和药物局部吸收双重作用。因脐下没有脂肪组织,故渗透性较强,药物分子较易透过皮肤的角质层进入细胞间质,迅速弥散人血而通达全身。

4.涌泉穴乃肾之井穴,为阴阳交接之处,能调节阴阳。肾为先天之本,肾为水火之宅,即肾为人体水火潜藏之脏,内藏元阴元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肾之元阴元阳是各脏的阴阳之本,能滋养濡润和温煦推动各脏腑阴阳,使各脏腑得以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通过敷贴刺激涌泉穴,可达到对肾、肾经及全身起到由下到上的整体性调节和整体性治疗的目的。井穴乃经气所出,如水之源头,源头受控,则远端得治。《黄帝内经》云:“病在脏者,取之井”。敷贴井穴,以取“上病下治”“釜底抽薪”“引热(火)下行”之意。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颜面、胸背等处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颜面部位,临床上以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或结节、囊肿为特征,易反复发作。初起多为细小的黑头或白头粉刺,可挤出豆渣样的皮脂。亦有初起为皮色或红色小丘疹。继而发展为小脓疱或小结节。严重者可形成脓肿、囊肿或蜂窝织炎并伴有疼痛。部分皮脂溢出过多的病人伴有红斑、油腻、瘙痒等脂溢性皮炎的表现。反复发作者,继发凹凸不平的疤痕和色素沉着。女病人常伴有月经不调和月经前后皮疹增多加重。

痤疮是常见多发病。据有关文献报道,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20%-24%。本病在青春发育期人群中的发病率更高,约占30%-50%。其发病与内分泌异常,皮脂分泌过多及细菌感染有关。

痤疮的病因病机

痤疮相当于中医学的“肺风粉刺”。历代中医传统认为痤疮是由肺胃血热所致,一般均从肺论治。本人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发现,痤疮的发病除与肺胃血热有关外,其根本原因在于素体肾阴不足,肾之阴阳平衡失调和天癸相火过旺。由于肾阴不足,相火过旺,导致肺胃血热,上薰面部发为痤疮或肾阴不足,肝失疏泄,使女子冲任不调而发痤疮。因而本人从肾、从肝、从肺、从脾及五脏六腑整体来论治痔疮,经多年临床实践,取得了新的突破和满意的治疗效果。

一、肾阴不足: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人之生长发育与生殖。其中由肾产生的天癸是直接影响人生长发育与生殖功能的物质,若素体(先天)肾阴不足,肾之阴阳平衡失调,会导致女子二七和男子二八时相火亢盛,天癸过旺,循经上熏头面。肾阴不足,肺胃之阴得不到补充和滋养,以致肺胃阴虚血热而发为痤疮。天癸相火过旺是肺风粉刺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一、肺胃血热:面部皮肤主要由肺经和胃经所司。《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在五行理论中,肺属金,肾属水,若素体肾阴不足,不能上滋于肺,可致肺阴不足。另外肺与大肠相表里,若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油腻之品,生湿生热,结于肠内,蒸于肺胃。合而致使肺胃血热,阻于肌肤而脸生粉刺,出现丘疹、脓疱。

二、脾失健运:脾气不健,运化失调,水湿内停,日久成痰,湿郁化热,湿热挟痰,凝滞肌肤所致

三、痰瘀互结:肾阴不足,肺胃血热,日久煎熬津液为痰;阴虚血行不畅为瘀,痰瘀互结于脸部而出现结节,囊肿和疤痕。

四、冲任不调:肾阴不足,肝失疏泄,可使女子冲任不调。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不调,则血海不能按时满盈,以致月事紊乱和月事前后脸部粉刺增多加重。

痤疮的中医证型分类

一、肺经风热证:颜面潮红、粉刺焮热、疼痛或有脓疱;舌红苔薄,脉细数。

二、肠胃湿热证:皮疹红肿疼痛;伴有大便秘结,小溲黄赤,纳呆腹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三、脾虚痰湿证:面部皮疹色红而不鲜明,以结节、囊肿、疤痕为主;面部皮肤较油腻,病程较长,或伴有纳呆、便溏,苔腻,脉滑。

四、阴虚内热证:面部皮疹以红色或皮色粉刺丘疹为主,或伴有小脓疱、小结节。口干、心烦、失眠多梦、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少苔或薄黄苔,脉数或细数。

五、血瘀痰凝证:见颜面色暗,皮疹以结节、囊肿为主,伴有疤痕疙瘩,色紫暗,或伴有小脓疱、粉刺和色素沉着。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舌红或暗红有瘀点,苔薄黄,脉弦滑或细涩。

六、冲任不调证:见于女子,面部肺风粉刺的发生和轻重与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月经前面部皮疹明显增多加重,月经后皮疹减少减轻。或伴有月经不调,经前心烦易怒,乳房胀痛不适。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治疗各型痤疮,现有治疗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1.口服西药及注射、冷冻等治疗手段,其不足之处在于:只局限于局部患处治疗,而没有注重全面系统性整体治疗,所以复发率高。因为任何疾病都是整体功能状态失调在全身或局部的反应,不能只注意到局部片面的、当前的、明显的病变,而忽视从疾病的前因后果、发展演变等方面进行整体地系统性综合考虑。

2.口服及外用中药等治疗手段,其不足之处在于:①无中医专业知识的人应用时,难以正确地辩证分型治疗,出现错治、误治、过治的情况;②针对痤疮病变过程中,各种病因彼此影响,病机相互兼夹或转化的情况,难以根据疾病动态变化情况,随时调整治疗的法则和方案,准确、同步、及时地截断、扭转病势,控制传变,难以进行动态连续性-整体辨证施治,所以疗效欠佳;③只局限于局部患处治疗,而没有注重全面系统性整体治疗。

到目前为止,市场上没有见到治疗痤疮的的智能系统贴膏,以实现自动动态化整体辩证治疗各型痤疮。各类文献也没有报道记载,而临床上痤疮常见、多发,因此非常需要自动动态化辨证治疗各型痤疮的智能系统贴膏生产上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充分发挥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更好地传承发扬祖国医学。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动态化辨证治疗各型痤疮的智能系统贴膏,治疗时,不用医生辨证分型-加减配伍。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分别用五种不同配方的贴膏及软膏,分别贴敷于人体上部(大椎穴)、中部(膻中穴、神阙穴)、下部(双涌泉穴)及涂于痤疮患处(阿是穴)的相关穴位,通过上、中、下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整体施治贴膏系统,依托人体自身五脏一体系统的自动动态化整体调控机制,在引经药(包括十二经各经引经药、病证引经药、能载药上行的桔梗和能引药下行的牛膝等)的引导下,接引众药,以经络为渠道,通过经络的传导转输,直入本经,到达病所,发挥其治疗作用。即可因势利导,祛邪外出,及时截断病势,控制传变,又可以调和脏腑,气血,阴阳,使机体从失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进行自动动态化连续性辩证施治,从而实现辩证施治的智能化。在药物(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性能)与经络(穴位刺激、沟通联系、运行气血、感应传导、调节平衡)效应,神经与体液调节,生物全息与泛作用,放大性与多样性等综合治疗效应作用下,多位点、多通路,多环节,多效应地依托人体自身五脏一体系统的整体调控机制,通过整体调节以促进局部病变的恢复,以恢复和建立相对平衡关系,标本同治而治愈各型痤疮。由于能准确、同步、及时地截断,扭转病势,所以能明显地提高辩证治疗的的准确率,实时性,治愈率。目的之二在于还提供一种制备所述智能系统贴膏的可工业化的制备方法。

针对各型痤疮的病因病机,本发明是一种自动动态化辩证治疗各型痤疮的智能系统贴膏,其上、中、下三部及痤疮患处(阿是穴),各自有不同的配方,其原料药物所包括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分别是:

一、a.上部大椎穴贴膏:桔梗0.5-1、薄荷0.5-1、黄芩0.5-1、夏枯草0.5-1、玄参0.5-1、青蒿0.5-1、升麻0.5-1、葛根0.5-1、荆芥0.1-0.5、防风0.1-0.5、桂枝0.1-0.5。

方中桔梗,属肺经引经药,归肺经。功用:一、辛散苦泄,开宣肺气,有较好的祛痰作用,为肺经气分病之要药,治咳嗽痰多,咯痰不爽,无论寒热皆可应用;二、性散上行,能利肺气以排壅肺之脓痰;三、为舟楫,用以载药上行,引药入肺经,既升提肺气,复其通调水道之功能,又宣肺利气能通利大小便;四、能疏风解表,宣肺泄邪以利咽开音疗哑;薄荷,归肺、肝经。功用:一、辛以发散,凉以清热,清轻凉散,其辛散之性较强,是辛凉解表药中最能宣散表邪,且有一定发汗作用之药,为疏散风热常用之品;二、轻扬升浮、芳香通窍,功善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利咽喉;三、质轻宣散,有疏散风热,宣毒透疹,祛风止痒之功;四、兼入肝经,能疏肝行气;五、芳香辟秽,兼能化湿和中、健胃消食;黄芩,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用有:一、主入肺经,长于清肺热,清气分实热,并有退热之功;二、苦寒,能清肺胃、肝胆、大肠湿热,尤善清中上焦湿热;三、清热泻火解毒,用治痈肿疮毒;四、本品炒炭能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可用于各种热性出血;夏枯草,辛、苦,寒。归肝、胆经,功用:一、本品苦寒降泄,主入肝经,善清泻肝火以明目;二、本品辛以散结,苦以泄热,有良好的清肝火,散郁结作用;三、本品既能清泻肝火,又能散结消肿,可治热毒疮疡;玄参,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功用为:一、本品咸寒入血分,既能清热凉血,又能泻火解毒;二、本品甘寒质润,能清热生津,滋阴润燥;三、本品咸寒,既能泻火解毒、软坚散结,又可滋阴降火。能治痈肿疮毒;青蒿,苦、辛、寒,归肝、胆经。功用为:一、苦而不伤阴,寒而不碍湿,气芳香而化浊,质轻清而透邪外达,解热而不发汗,善清血中伏火,除阴分伏热;二、有显著退虚热、除骨蒸作用,清肝胆虚热,兼除温热久留;升麻,属肺、脾经引经药,归肺、脾、胃大肠经。功用为:一、升举阳气:入脾胃经,善引脾胃清阳之气上升;二、辛甘微寒,性能发散,可发表退热;三、辛散发表,透发麻疹;四、甘寒而能清热解毒;葛根,属胃经引经药,甘、辛,凉,归脾、胃、肺经。功用:一、味辛升发,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二、甘辛性凉,轻扬升散,能发汗解表,解肌退热及透发麻疹,无论风寒与风热,均可使用;三、味辛能行,能通经活络,宣通经气,解经脉气血之郁滞,长于缓解外邪郁阻、经气不利、筋脉失养所致的颈背强痛;荆芥,归肺、肝经。功用:一、辛散气香,长于发表散风,且微温不烈,能散全身的风邪,尤善治皮里膜外,及血脉中之风邪;二、祛风解表,透邪外达,宣通壅结而消疮;三、质轻透散,祛风止痒,宣散疹毒;四、以风胜湿,风药的辛温发散之性可引水湿自毛窍而出;风药能祛除淡渗利湿药(茯苓)下行伤阳之弊;五、祛风药可助阳气升腾,祛除湿邪,助脾气干旋,清升浊降;防风,属脾经引经药,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用为:一、本品既能辛散外风,又能息内风止痉;二、风药升散之性,能以风胜湿泄浊,升举下陷之清阳,可助阳气升腾,脾气干旋;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用:一、既可温扶脾阳以助利水,又可温肾阳、逐寒邪以助膀胱气化,而行水湿痰饮之邪;二、助心阳,通血脉。诸药相伍,祛风除湿,清热泻火,解毒散结,使邪祛正安,清升浊降,气机畅通而诸症自愈。

所述外贴膏的原料还可以包括:基质,如:蜂蜜,蜂蜡等,透皮促进剂,如:氮酮等。在制备过程中还包括贴膏药载药体,如:医用涂胶无纺布,防渗膜和防渗圈贴片,防粘纸等。

所述外贴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加水煎煮桔梗、薄荷、黄芩、夏枯草、玄参、青蒿、升麻、葛根、荆芥、防风、桂枝12味各药的一半量,具体步骤为:按配料比称取所述各药,分别取桔梗、薄荷、黄芩、夏枯草、玄参、青蒿、升麻、葛根、荆芥、防风、桂枝12味各药的一半量,加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的时间最好为1-1.5小时,合并药液,浓缩为清膏,所述所述清膏的相对密度最好为1.21-1.30(50-60℃);

(2)取第(1)步中12味各药剩余部分,将其粉碎成细粉a,如:粉碎为80-200目的细粉a;

(3)将第(1)步中的清膏与第(2)步中的细粉a调和,干燥,再粉碎为膏状药可接受的细粉b,具体步骤为:在第(1)步的清膏中均匀拌入第(2)步中的细粉a,放入干燥箱,在60℃以下进行干燥,使含水量达6%以下,出料冷却至室温后,粉碎成80-200目的细粉b,并称重;

(4)取适量蜂蜜加热炼至表面翻腾着红棕色光泽较大气泡时,加入适量蜂蜡熔化,再将第(3)步中的细粉b,透皮剂,分次逐渐加入,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后制成膏状药,加载于贴膏载药体上即可。所述制膏过程是通常过程,最佳方法为:取占细粉b重量30-80%的蜂蜜,加热至119——122℃,含水量在10%以下,密度为1.40左右,炼至表面翻腾着红棕色光泽较大气泡时,加入占细粉b重量10-30%的蜂蜡熔化,滤过,冷至58-82℃时,不断搅拌,缓慢加入细粉b,在45-55℃条件下,不断搅拌,加入占细粉b重量1-2%的氮酮,不断搅拌,充分混匀,直至呈色泽均匀的糊状体后,摊涂于涂胶无纺底布中间的防渗圈内的防渗膜上,盖上防粘纸,包装即得产品。

b.中部:i膻中穴贴膏:丹参0.5-1、南沙参0.5-1、生地黄0.5-1、枇杷叶0.5-1、浙贝母0.5-1、当归0.5-1、川芎0.5-1、赤芍0.5-1、香附0.5-1、桔梗0.5-1、生甘草0.1-0.5。

方中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功用为:一、本品苦泄,归心肝经,主入血分,功善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祛瘀生新,为治血行不畅、瘀血阻滞之经产病的要药;二、入心肝血分,性善通行,能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为治疗血瘀证的要药;三、本品性寒入血分,既能凉血活血,又能散瘀消痈,可用于热毒瘀阻所致的疮痈肿痛;四、本品性寒入心经,有清心凉血、除烦安神之功;南沙参,归肺、胃经,功用为:一、甘润微寒,能补肺阴、润肺燥,亦能清肺热,且有化痰之功;二、甘寒养阴,能养胃阴、清胃热,用于胃阴虚有热之证;生地黄,甘,寒,归心、肝、肾经,功用为:一、甘寒质润,善于滋阴润燥以通便,治疗阴虚津伤,肠燥便秘;二、甘寒,入营血分,善于清热凉血止血;三、清热养阴生津,治热病伤阴;四、本品甘寒养阴清热,入肾经,能滋肾阴而降虚火,养阴津而泄伏热;枇杷叶,苦,微寒。归肺、胃经,功用为:一、本品苦降寒清,入肺经长于降泄肺气,气下则火降,火降则痰消;二、苦降性微寒,入胃经长于清胃热,降胃气;浙贝母,苦,寒。归肺、心经,功用为:一、本品味苦泄,长于清化热痰,降泄肺气;二、苦泄清解热毒,化痰散结消痈,能治痰火郁结之证;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用为:一、味甘而辛,既善补血,又能活血,乃“血中之气药”,长于活血行滞止痛,故为妇科调经止痛之要药;二、补血以润肠通便;三、辛行温通,为活血行瘀之良药;川芎,归肝、胆、心包经,功用为:一、辛香行散,温通血脉,既能活血祛瘀,又能行气通滞,为“血中气药”,功善止痛,为治气滞血瘀诸痛证之要药;二、本品秉性升散,上行头目,既能活血行气止痛,又长于祛风止痛,为治头痛之要药;三、辛散温通,能“旁通络脉”,具有祛风通络止痛之功;四、加入当归等补血剂中,利用其行血散湿气以防当归的粘腻滞碍,而促使补血药物能更好的发挥补血作用;当归、川芎旨在于养血活血,补血养筋,络通则风易散,寓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并制诸风药之温燥伤阴血之弊。赤芍,苦寒,入肝经血分,善清泻肝火,泄血分郁热,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止痛;香附,归肝、脾、三焦经,功用:一、其性宣畅,能通行十二经、八脉的气分,解六郁(气郁、血郁、痰郁、食郁、火郁、湿郁);二、调气疏肝解郁:辛香行散,味苦疏泄,主入肝经,善理肝气之郁结并止痛,为疏肝解郁之要药,肝郁气滞诸痛症均宜;三、疏肝理气,善调经止痛,故为妇科调经之要药;四、味辛能行,入脾经,行气宽中,治疗脾胃气滞证;五、能监制诸补益药的腻胃和滞气之弊;甘草,归心、肺、脾、胃经,功用为:一、能清解热毒;二、能祛痰止咳;三、调和诸药。诸药相伍,清热凉血,滋阴降火,活血散瘀,化痰散结,疏肝调经,行气通滞,使阴平阳秘,气血运行通畅而诸证自愈。

所述外贴膏的原料还可以包括:同上a中

所述外贴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加水煎煮丹参、南沙参、生地黄、枇杷叶、浙贝母、当归、川芎、赤芍、香附、桔梗、生甘草11味各药的一半量,具体步骤为:按配料比称取所述各药,分别取丹参、南沙参、生地黄、枇杷叶、浙贝母、当归、川芎、赤芍、香附、桔梗、生甘草11味各药的一半量,余同上a中(1);

(2)取第(1)步中11味各药剩余部分,将其粉碎成细粉a,如:粉碎为80-200目的细粉a;

(3)同上a中(3);

(4)同上a中(4)。

ii神阙穴贴膏:柴胡0.5-1、白术0.5-1、茯苓0.5-1、山楂0.5-1、枳壳0.5-1、桔梗0.5-1、木香0.1-0.5。

方中柴胡,属肝,胆,三焦,心包络诸经引经药,苦,辛,微寒,归肝、胆、肺经。功用为:一、辛行苦泄,在经主气以达阳气,在脏主血以达阴气,宣畅气血,旋转枢机,畅郁阳而化滞阴乃能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和畅,能治疗肝失疏泄,气机郁阻所致的妇女月经失调、痛经等症;二、升举脾胃清阳之气;三、辛散苦泄,微寒退热,善于祛邪解表退热和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四、性寒制约诸辛温药,防其温燥太过,截断化热病势;白朮,功用为:一、甘温补虚,苦温燥湿,主归脾、胃经,既能补气以健脾,又能燥湿利水,断绝湿邪变生之源而健运培补中焦,斡旋中气,用于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水湿内生诸证;二、其培既伤之元气则胃气可复;茯苓,甘、淡、平,归心、肺、脾、肾。功用为:一、淡渗利湿,能利尿消水,凡五脏六腑身体各部出现水湿停留的证候,皆可用茯苓治疗。既能治痰之本,杜生痰之源,又能消已聚之饮;二、味甘益脾,能助脾运化水湿而达到健脾作用,健脾而不伤气;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功用为:一、功善消食化积,能治各种饮食积滞,尤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二、兼入肝经血分,能通行气血,有活血祛瘀之功。三、能化浊降脂;四、入肝经,能行气散结止痛;枳壳,辛,苦,微寒,归脾、胃经。功用为:一、理气宽中,行滞消胀,既使宿食浊物因气行而通下,又使气机畅通以泻热;木香,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功用为:一、辛香能行,味苦能泄,走三焦和胆经,能疏理肝胆和三焦气机;二、辛行苦泄温通,芳香气烈,能通理三焦,尤善行脾胃气滞,能行气调中止痛,又能健脾消食,尤宜食积气滞;三、辛行苦降,善行大肠之滞气;四、其芳香醒脾开胃,能监制诸补益药的腻胃和滞气之弊。诸药相伍,健脾利湿,化痰降脂,疏肝解郁,理气行滞,使清升浊降,三焦气机畅通而诸症自愈。

所述外贴膏的原料还可以包括:同上a中

所述外贴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加水煎煮柴胡、白术、茯苓、山楂、枳壳、桔梗、木香7味各药的一半量,具体步骤为:按配料比称取所述各药,分别取柴胡、白术、茯苓、山楂、枳壳、桔梗、木香7味各药的一半量,余同上a中(1);

(2)取第(1)步中7味各药剩余部分,将其粉碎成细粉a,如:粉碎为80-200目的细粉a;

(3)同上a中(3);

(4)同上a中(4)。

c.下部双涌泉穴贴膏:牛膝0.5-1、墨旱莲0.5-1、女贞子0.5-1、知母0.5-1、黄柏0.5-1、肉桂0.1-0.5。

方中牛膝,苦、甘、酸、平,归肝、肾经。功用为:一、本品酸苦降泄,能导热下泄,引血(火)下行,常用于气火上逆、火热上攻之证。入血分,性善下行,能祛瘀血,通血脉,并引瘀血下行,使血不郁于胸中,瘀热不上扰;二、本品味苦通泄,味甘缓补,性质平和,主归肝肾经,既能活血祛瘀,又能补益肝肾。引血下行,折其阳亢,并有补益肝肾之效,故能防治阴虚阳亢证;三、本品苦泄甘缓,归肝肾经,性善下行,长于活血通经,用于妇科瘀滞经产诸疾;四、性善下行,既能利尿通淋,又能活血化瘀,治疗下焦水湿潴留病证;墨旱莲,甘、酸,寒。归肾、肝经,长于补益肝肾之阴,又能凉血止血;女贞子,甘、苦,凉。归肝、肾经,味甘性凉,功善滋补肝肾,又兼清虚热,补中有清,治疗肝肾阴虚之证;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功用为:一、主入肺经,苦寒能清肺热,甘寒能滋肺阴、润肺燥,能清热而护阴;二、人肾经,能滋肾阴、泻肾火、退骨蒸,治肾阴亏虚,阴虚火旺证;三、苦寒能清热泻火除烦,甘寒能生津润燥止渴;四、滋阴润燥以通便,治疗阴虚肠燥便秘;黄柏,苦,寒。归肾、膀胱经,功用为:一、本品主入肾经,善泻相火;二、本品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泻火解毒。治疮疡肿毒;墨旱莲、女贞子、滋肾阴,知母、黄柏泻肾火,一补一泻,平和天癸,调整肾之阴阳于平衡;肉桂,属肾经引经药,归肾、脾、心、肝经。功用为:一、与诸补阴药相配,能促进阴液的生成,即“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二、其大热入肝肾,纳气归肾,能使因下元虚衰所致上浮之虚阳回归故里,即引火归原;三、与诸补益药相伍,能温运阳气以鼓舞气血生长。四、性味辛热,能监制诸寒凉药,以防寒凉太过而凝滞气机、腠理、玄府之弊。诸药相伍,养阴清热使阴阳平衡,而诸症自愈。

所述外贴膏的原料还可以包括:同上a中

所述外贴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加水煎煮牛膝、墨旱莲、女贞子、知母、黄柏、肉桂6味各药的一半量,具体步骤为:按配料比称取所述各药,分别取牛膝、墨旱莲、女贞子、知母、黄柏、肉桂6味各药的一半量,余同上a中(1);

(2)取第(1)步中6味各药剩余部分,将其粉碎成细粉a,如:粉碎为80-200目的细粉a;

(3)同上a中(3);

(4)同上a中(4)。

d.痤疮患处(阿是穴)软膏:丹参0.5-2、薏苡仁0.5-1、海藻0.5-1、皂角刺0.5-1、蒲公英0.5-1、鱼腥草0.5-1、虎杖0.5-1、黄连0.5-1、黄柏0.5-1、乳香0.1-0.5、川芎0.1-0.5、穿山甲0.1-0.5。

方中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功用为:一、本品苦泄,归心肝经,主入血分,功善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祛瘀生新,为治血行不畅、瘀血阻滞之经产病的要药;二、入心肝血分,性善通行,能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为治疗血瘀证的要药;三、本品性寒入血分,既能凉血活血,又能散瘀消痈,可用于热毒瘀阻所致的疮痈肿痛;四、本品性寒入心经,有清心凉血、除烦安神之功;薏苡仁,甘、淡,凉。归脾、胃、肺经,功用为:一、本品淡渗甘补,既能利水消肿,又能健脾补中。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之证;二、本品药性偏凉,能清热而利湿;三、能清肺肠之热,排脓消痈;四、能解毒散结;海藻,苦、咸,寒。归肝、胃、肾经,功用为:一、本品咸寒,能软坚散结,清热消痰;二、苦寒性降,能利水消肿;皂角刺,辛、温,归肝、胃经。能消肿托毒,排脓,杀虫。适于痈疸初起或脓成不溃;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功用为:一、本品苦寒,善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主治内外热毒疮痈诸证;二、能清利湿热,利尿通淋;三、能清肝明目;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功用为:一、本品寒能泄降,辛以散结,主归肺经,以清解肺热见长,又具消痈排脓之效;二、本品辛寒,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消痈排脓,亦为外痈疮毒常用之品;三、能清热除湿,利水通淋;虎杖,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功用为:一、本品苦寒,有清热利湿之功,治湿热黄疸;二、本品人血分,有凉血清热解毒作用。治疗热毒蕴结肌肤所致痈肿疮毒;三、有活血散瘀止痛之功。治瘀阻经闭、痛经;四、本品既能苦降泄热,又能化痰止咳;五、有泻热通便作用,可用于热结便秘;黄连,属心经引经药,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用为:一、善于清泄胃火;二、苦寒而清热燥湿,长于清泄中焦脾胃、大肠湿热;三、清热泻火力强,尤善清心火;四、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泻火解毒,尤善疗疔毒,治痈肿疔毒;黄柏,苦,寒。归肾、膀胱经,功用为:一、本品主入肾经,善泻相火;二、本品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泻火解毒。治疮疡肿毒;乳香,辛、苦,温。归心、肝、脾经,功用为:活血定痛,消肿生肌。一、本品辛香走窜,苦泄温通,入心、肝经,既能行气通滞,散瘀止痛,又能活血消痈,祛腐生肌,为外伤科要药;二、本品辛散通泄,既入血分,又入气分,能行血中气滞,宣通脏腑气血,透达经络,长于止痛,可用于血瘀气滞之诸痛证;川芎,归肝、胆、心包经,功用为:一、辛香行散,温通血脉,既能活血祛瘀,又能行气通滞,为“血中气药”,功善止痛,为治气滞血瘀诸痛证之要药;二、本品秉性升散,上行头目,既能活血行气止痛,又长于祛风止痛;三、辛散温通,能“旁通络脉”,具有祛风通络止痛之功;穿山甲,咸,微寒,归肝、胃经。功用为:一、本品能活血消痈,消肿排脓,可使脓未成者消散,脓已成者速溃,为治疗疮疡肿痛之要药;二、本品性善走窜,内达脏腑,外通经络,活血祛瘀力强,能通利经络,透达关节,可治经络不通之证;三、本品性善走窜,能通达畅行气血,搜风通经活络,力达全身,可用于身体任何部位的不通和疼痛;四、性善走窜,能引诸药直达病所。诸药相伍,清热化湿,泻火解毒、活血化瘀,凉血消肿,软坚散结,祛腐排脓,使得热清毒解,瘀散滞通而诸证自愈。用药膏直接涂敷患处,直达病灶,能快速消炎消肿,散结排脓。

所述软膏的原料还可以包括:基质,如:凡士林,羊毛脂等,防腐剂,如:尼泊金乙酯等。在制备过程中还包括分装膏药的载药体,如:软膏管等。

所述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配料比称取所述丹参、薏苡仁、海藻、皂角刺、蒲公英、鱼腥草、虎杖、黄连、黄柏、乳香、川芎、穿山甲12味各药,加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的时间为1-1.5小时,分别用七号筛滤过,合并两次煎液,进行浓缩;

(2)取第(1)步中浓缩后的滤液,加一倍量乙醇使沉淀,静置12-24小时,滤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5的稠膏状,并称重;

(3)取适量基质加热熔化,再将第(2)步中的稠膏,适量防腐剂,分次逐渐加入,边加边搅拌,混合均匀后至冷却,辐照灭菌,分装到软膏管中,密封包装即得。所述制膏过程是通常过程,最佳方法为:取占稠膏重量45-90%的凡士林和5-10%羊毛脂在水浴上加热熔化,滤过,冷至58-82℃时,不断搅拌,缓慢加入稠膏,在45-55℃条件下,不断搅拌,加入占稠膏重量0.05-0.1%的尼泊金乙酯,不断搅拌,充分混合均匀后冷却,辐照灭菌,分装到软膏管中,每支10克,密封包装即得产品。

用以上方法制备的治疗各型痤疮的智能系统贴膏,规格为:痤疮病变部位软膏为10克,其余各部每贴药量为2-5克,

最佳为3克。

用以上方法制备的治疗各型痤疮的智能系统贴膏,性状:本品为棕褐色软膏,气味芳香。

本发明的治疗各型痤疮的智能系统贴膏,其功能为:祛风清热,滋阴降火,疏肝调经,健脾利湿,化痰降脂,行气通滞,活血化瘀,凉血消肿,软坚散结,祛腐排脓。主治:各型痤疮。

用法用量:治疗时,a.分别用上述不同配方的中药贴膏,分别贴敷于人体上部(大椎穴)、中部(膻中穴、神阙穴)、下部(双涌泉穴)的相关穴位。每个穴位,一次一贴,每12-24小时一次,20天为一疗程;b.痤疮患处(阿是穴)软膏用法:用本发明痤疮软膏直接涂于患处,每日一次,每次2克左右,20天为一疗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治疗各型痤疮的智能系统贴膏及其制备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本发明智能系统贴膏

a.上部大椎穴贴膏的原料组成及用量为:桔梗75克、薄荷75克、黄芩75克、夏枯草75克、玄参75克、青蒿75克、升麻75克、葛根75克、荆芥25克、防风25克、桂枝25克。

制备方法为:(1)按配料比称取所述各药,分别取桔梗、薄荷、黄芩、夏枯草、玄参、青蒿、升麻、葛根、荆芥、防风、桂枝12味各药的一半量,加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的时间为1.5小时,合并药液,浓缩为清膏,所述清膏的相对密度为1.25(50-60℃);(2)取第(1)步中12味各药剩余部分,将其粉碎成200目的细粉a;(3)在第(1)步的清膏中,均匀拌入第(2)步中的细粉a,放入干燥箱,在55-60℃以下进行干燥,使含水量达5.8%时出料,冷却至室温后,粉碎成200目的细粉b,并称重260克;

(4)取100克蜂蜜,加热至119——122℃,含水量在5%,密度为1.40左右,炼至表面翻腾着红棕色光泽较大气泡时,加入60克蜂蜡熔化,滤过,冷至58-82℃时,不断搅拌,缓慢加入细粉b,在45-55℃条件下,不断搅拌,加入5克氮酮,不断搅拌,充分混匀,直至呈色泽均匀的糊状体后,取3克为一份,摊涂于涂胶无纺底布中间的防渗圈内的防渗膜上,盖上防粘纸,包装即得产品。

b.i中部膻中穴贴膏的的原料组成及用量为:丹参75克、南沙参75克、生地黄75克、枇杷叶75克、浙贝母75克、当归75克、川芎75克、赤芍75克、香附75克、桔梗75克、生甘草75克。

制备方法为:(1)按配料比称取所述各药,分别取丹参、南沙参、生地黄、枇杷叶、浙贝母、当归、川芎、赤芍、香附、桔梗、生甘草11味各药的一半量,余同上a中(1);

(2)取第(1)步中11味各药剩余部分,将其粉碎成200目的细粉a;

(3)在第(1)步的清膏中,均匀拌入第(2)步中的细粉a,放入干燥箱,在55-60℃以下进行干燥,使含水量达5.8%时出料,冷却至室温后,粉碎成200目的细粉b,并称重252克;

(4)取96克蜂蜜,加热至119——122℃,含水量在5%,密度为1.40左右,炼至表面翻腾着红棕色光泽较大气泡时,加入58克蜂蜡熔化,滤过,冷至58-82℃时,不断搅拌,缓慢加入细粉b,在45-55℃条件下,不断搅拌,加入5克氮酮,余同上a中(4)。

ii中部神阙穴贴膏的的原料组成及用量为:柴胡75克、白术75克、茯苓75克、山楂75克、枳壳75克、桔梗75克、木香25克。

制备方法为:(1)按配料比称取所述各药,分别取柴胡、白术、茯苓、山楂、枳壳、桔梗、木香7味各药的一半量,余同上a中(1);

(2)取第(1)步中7味各药剩余部分,将其粉碎成200目的细粉a;

(3)在第(1)步的清膏中,均匀拌入第(2)步中的细粉a,放入干燥箱,在55-60℃以下进行干燥,使含水量达5.8%时出料,冷却至室温后,粉碎成200目的细粉b,并称重165克;

(4)取63克蜂蜜,加热至119——122℃,含水量在5%,密度为1.40左右,炼至表面翻腾着红棕色光泽较大气泡时,加入38克蜂蜡熔化,滤过,冷至58-82℃时,不断搅拌,缓慢加入细粉b,在45-55℃条件下,不断搅拌,加入3.3克氮酮,余同上a中(4)。

c.下部(双涌泉穴)贴膏的的原料组成及用量:牛膝75克、墨旱莲75克、女贞子75克、知母75克、黄柏75克、肉桂25克。

制备方法为:(1)按配料比称取所述各药,分别取牛膝、墨旱莲、女贞子、知母、黄柏、肉桂6味各药的一半量,余同上a中(1);

(2)取第(1)步中6味各药剩余部分,将其粉碎成200目的细粉a;

(3)在第(1)步的清膏中,均匀拌入第(2)步中的细粉a,放入干燥箱,在55-60℃以下进行干燥,使含水量达5.8%时出料,冷却至室温后,粉碎成200目的细粉b,并称重138克;

(4)取53克蜂蜜,加热至119——122℃,含水量在5%,密度为1.40左右,炼至表面翻腾着红棕色光泽较大气泡时,加入31克蜂蜡熔化,滤过,冷至58-82℃时,不断搅拌,缓慢加入细粉b,在45-55℃条件下,不断搅拌,加入2.7克氮酮,余同上a中(4)。

d.痤疮患处(阿是穴)软膏的的原料组成及用量:丹参150克、薏苡仁75克、海藻75克、皂角刺75克、蒲公英75克、鱼腥草75克、虎杖75克、黄连75克、黄柏75克、乳香25克、川芎25克、穿山甲25克。

制备方法为:(1)按配料比称取所述各药,分别取丹参、薏苡仁、海藻、皂角刺、蒲公英、鱼腥草、虎杖、黄连、黄柏、乳香、川芎、穿山甲12味各药,加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的时间为1-1.5小时,分别用七号筛滤过,合并两次煎液,进行浓缩;

(2)取第(1)步中浓缩后的滤液,加一倍量乙醇使沉淀,静置12-24小时,滤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5的稠膏状,并称重1650克;

(3)取1485克凡士林和165克羊毛脂在水浴上加热熔化,滤过,冷至58-82℃时,不断搅拌,缓慢加入稠膏,在45-55℃条件下,不断搅拌,加入1.65克尼泊金乙酯,不断搅拌,充分混合均匀后冷却,辐照灭菌,取10克为一份,分装到软膏管中,密封包装即得产品。

具体实施例临床报道

于2010年1月至2018年3月,采用本发明智能系统贴膏治疗各型痤疮210例,并设立对照组100例,进行疗效观察,取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治疗组210例和对照组100例,

1.2临床表现详见下表中:

入院时两组患者各型痤疮分布情况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用市售复方片仔癀软膏(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按说明书用法用量,20天为一疗程。

2.2治疗组单独用本发明系统贴膏治疗,每天一次,20天为一疗程。

3.疗效分析

3.1疗效评定标准(1)治愈:皮肤损害消退,自觉症状消失;(2)好转: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消退30%以上;(3)无效:皮损及症状均无变化或消退不足30%。

3.2疗效比较两组1疗程疗效比较表

以上二组结果均经统计学处理,p<0.01,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上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210例中均未发现毒副作用

典型病例:

柳××,男,19岁,学生。患痤疮病史2年近一个月症状加重前来就诊,患者于2年前开始面部起皮疹,时轻时重。皮疹逐渐增多,色红,部分融合,有时可挤出白色豆腐渣样分泌物,曾在县医院诊为“痤疮继发感染”。经内服甲氰咪胍片、克痤灵丸及外用百多邦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症状时轻时重。近一个月症状加重,经青霉素、甲硝唑静脉输液治疗1周,口服丹参酮片2周,效果不明显。自觉口干、心烦、失眠多梦、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检查:额部、双颊为主散在红色粉刺丘疹,伴小脓疱、小结节。舌红薄黄苔,脉细数。诊断:痤疮;阴虚内热证。单独用本发明治疗,二次后,皮损减轻,部分开始消退。七次后,口干,及心烦、失眠多梦症状消失,大小便正常,结节缩小变平。十五次后,皮损大部变平,未起新疹,舌象、脉象正常。治疗一疗程二十次后,皮损基本消退,达临床治愈。半年后随访,疗效稳定,未见复发。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技术实质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