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气管插管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9095发布日期:2019-01-14 20:07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气管插管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外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气管插管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称为气管插管,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紧急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用于固定气管插管的方法通常是在确定插管成功后,将牙垫置入患者的上下门齿之间,用胶布将气管插管与牙垫并排捆绑固定,最后用胶布将气管插管固定在患者的面颊部,这种导管固定方法存在下述缺点:胶布粘性易减弱或丧失,以致连接不牢固,导管易松脱、错位;导管位置固定后不便于根据需要调节其插入深度;不便于医护人员清理病人口腔中的痰液;采用胶布粘贴会使一些病人出现皮肤过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固定效果不佳和不便于操作等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气管插管的固定装置。该气管插管的固定装置具有固定效果佳和便于操作等特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气管插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

上述外壳体上设有穿透前后表面的插管孔;

其中,上述外壳体的腔体内,在插管孔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内壳体;

上述内壳体的一侧部与外壳体的一侧内壁相接,并在该相接位置上设有滑槽;

上述内壳体内设有固定机构;

两个上述内壳体内的固定机构互为对称的结构;

上述固定机构包括l型推杆、卡环和复位机构;

上述l型推杆的一端贯通内壳体的一侧壁,其端部设有卡环;该卡环用于卡住气管。

上述l型推杆的另一端穿过滑槽,并在滑槽内可滑动,其端部设有推拉把手;

上述复位机构,将发生位移的l型推杆复位。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气管插管的固定装置,其还具有这样的结构特点:即、上述固定机构还包括限位结构;

上述限位结构限制l型推杆的位移幅度。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气管插管的固定装置,其还具有这样的结构特点:即、上述l型推杆包括呈l型连接的横杆和竖杆;

上述卡环设置于横杆的端部;

上述限位结构,设置于横杆的上方,限制横杆和竖杆的移动幅度。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气管插管的固定装置,其还具有这样的结构特点:即、上述横杆与内壳体相交的位置上设有垫片。该垫片能够防止磨损,加大阻力等作用。避免推拉速度和复位速度过快的问题。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气管插管的固定装置,其还具有这样的结构特点:即、上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转轮和齿条;

上述复位转轮设置于横杆的下方;

上述齿条安装于横杆的下表面;

上述复位转轮边部为齿轮的结构;

上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气管插管的固定装置,其还具有这样的结构特点:即、上述复位转轮还包括转轴和扭簧;

上述扭簧,具有弹性,其一端固定连接于转轴上,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齿轮上。从而当压力被释放后,能够自动复位。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气管插管的固定装置,其还具有这样的结构特点:即、两个上述内壳体的卡环为弧形结构,呈环抱状的,设置于插管孔的两侧。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气管插管的固定装置,其还具有这样的结构特点:即、两个上述卡环,对向设置的表面上,设有垫层。该垫层可以为橡胶等弹性材料制造而成,也可以为海绵等软性材料制造而成。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气管插管的固定装置,其还具有这样的结构特点:即、上述l型推杆上具有滑块;

上述滑块与滑槽的形状、结构和位置相匹配。该滑块一般安装于滑槽内,能够起到使l型推杆能够随该滑块的滑动,在滑轨上滑动的效果。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气管插管的固定装置,其还具有这样的结构特点:即、上述外壳体的外壁上还设有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用于,将本设备固定在患者的治疗位置,例如:口腔等部位。从而起到不会随意晃动的效果。

该固定机构,一般包括固定于设备对向两侧的把手,和一端固定于把手上的条状固定带。该条状固定带的长度可调节,且可具有一定的弹性。该条状固定带的另一端部可以为一对魔术贴或者卡扣结构。

本发明的作用和效果:

本发明,通过固定结构,可以实现对气管插管的固定,避免了传统的使用胶带等物品进行固定,不仅提高了此装置的固定效果,还便于医护人员的操作。

本发明,通过限位结构起到了对横杆的一个限位的作用,防止了横杆的上下运动,能够更好的进行工作。

本发明,通过橡胶软垫会使得对气管插管的固定更加的牢固,防护垫可以防止异物进入内壳中,避免了影响固定结构中的齿轮等结构的工作,减低了维修成本;

本发明,还通过竖杆通过滑轨和滑块的配合,可以使得横杆的左右移动更加的稳定,以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涉及的气管插管的固定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涉及的气管插管的固定装置的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涉及的气管插管的固定装置的外壳后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外壳,2、内壳,3、固定结构,4、安装块,5、穿带孔,6、弹力带,7、卡扣,8、圆形通孔,9、限位板,10、防护垫,11、滑轨,31、弧形卡环,311、橡胶软垫,32、横杆,33、竖杆,34、转轴,35、齿轮,36、扭簧,37、滑块,38、推块,39、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气管插管的固定装置,包括外壳1;

该外壳1的内腔壁对称安装有两个内壳2,且外壳1的左右侧壁外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4;

每个安装块4的外壁均开设有穿带孔5;

该穿带孔5的内腔均缠绕有弹力带6;

每个弹力带6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相互匹配的卡扣7。

每个内壳2的顶部均为不封闭设置,且顶部固定连接外壳1的顶部内腔壁,每个内壳2的内腔均设置有固定结构3;

该固定结构3包括弧形卡环31。

如图3所示,该外壳1的后壁开设有大于两个弧形卡环31内径的圆形通孔8。

如图2所示,每个弧形卡环31远离内壳2的一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橡胶软垫311;

该橡胶软垫311呈圆弧形设置,橡胶软垫会使得对气管插管的固定更加的牢固;

该弧形卡环31靠近内壳2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横杆32;

该横杆32的另一端穿过内壳2延伸至内腔中;

每个内壳2侧壁和横杆3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防护垫10;

该防护垫10可以防止异物进入内壳2中,避免了影响固定结构3中的齿轮35等结构的工作,减低了维修成本。

每个横杆32的上方均设置有限位板9;

该限位板9的前后壁固定连接内壳2的内腔壁;

该限位板9起到了对横杆32的一个限位的作用,防止了横杆32的上下运动,能够更好的进行工作;

该横杆32的底部外壁设置有齿条,内壳2的内腔壁通过轴承安装有转轴34;

该转轴34设置在横杆32的下方;

该转轴34的外壁套设有扭簧36,且转轴3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齿条匹配的齿轮35;

该扭簧36的一端固定连接转轴34的外壁,且扭簧3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齿轮35的外壁;

该横杆32远离弧形卡环31的一端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竖杆33。

外壳1的顶板开设有与竖杆33匹配的矩形通孔,且外壳1的顶部内腔壁固定安装有滑轨11;

该滑轨11开设“十”字形孔。

该竖杆33的后壁固定安装有与滑轨11匹配的滑块37,且竖杆33的顶部穿过滑轨11和外壳1顶部的矩形通孔,竖杆33通过滑轨11和滑块37的配合,可以使得横杆32的左右移动更加的稳定,以便于操作。

该竖杆33的顶部穿过外壳1的顶部,且延伸至外侧固定安装有推块38;

该推块38的顶部外壁固定安装有防滑垫39;

该防滑垫39可以提高对推块38的摩擦力。

本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所示:

首先,将外壳1放置在病人口部,再通过弹力带6和卡扣7的作用,可以方便的固定住外壳1及其内部的结构,分别向外侧推动推块38,推块38可以带动竖杆33在内壳2中向外侧运动,此时,竖杆33可以带动横杆32向外移动,并且此时通过齿条带动带动齿轮35,扭簧36拉伸,再将气管插管放置在弧形卡环31之间,从圆形通孔8穿出,放掉推块38,扭簧36复位,可以带动弧形卡环31向内运动,以此达到固定气管插管的效果,若要拔出气管插管,只需向外推动推块38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