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衬垫、呼吸用罩壳结构及呼吸界面接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9071发布日期:2019-01-14 20:0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柔性衬垫、呼吸用罩壳结构及呼吸界面接口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衬垫、呼吸用罩壳结构及呼吸界面接口。



背景技术:

在针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睡眠呼吸类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一般采用正压通气疗法,即通过呼吸设备将正压气体输送至患者呼吸气道内。这种呼吸设备通常包括正压通气装置即持续正压通气装置(cpap,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或双水平正压通气装置(bi-pap,bilevelpositiveairwaypressure)、空气输送管以及面罩。面罩一般包括与空气输送管连接的接头、弯管、壳体、柔性罩壳、绑带以及支架。接头、弯管、壳体以及柔性罩壳依次连接,支架固定于壳体上,绑带两端卡扣于支架上。使用时,面罩被绑带固定在患者鼻部或口鼻部区域上,在绑带及鼻罩内外压差的作用下柔性罩壳与结合区域的皮肤之间贴合形成气密,使正压气体输送至患者呼吸气道内。在使用过程中,面罩和皮肤接触的舒适度、稳定度、密封效果是三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将直接影响患者使用体验和治疗效果。

常用的面罩或鼻罩接触皮肤的柔性罩壳是采用硅胶材料成型而成,硅胶材料与皮肤直接接触存在以下的问题:硅胶是疏水疏油且透气性差的材料,几乎没有吸油脂、吸湿排汗的功能,长时间佩戴面罩或鼻罩时,佩戴者脸部皮肤代谢出来的汗液、油脂无法有效排出,在压力载荷下长时间接触面罩或鼻罩的脸部皮肤将容易出现严重红印、甚至局部皮肤溃伤等,从而使得其佩戴体验效果不好,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接受正压通气治疗的顺应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佩戴效果较好的柔性衬垫、呼吸用罩壳结构及呼吸界面接口。

一种柔性衬垫,可拆卸地设置于呼吸界面接口装置的罩壳上,所述罩壳的一端周缘横向向内延伸形成密封衬垫,所述密封衬垫围绕形成开口,所述柔性衬垫为立体构型并与所述密封衬垫的立体轮廓相吻合,以形成双层衬垫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衬垫的材料为弹性织物、或者pu海绵、或者弹性织物和海绵的复合材料、或者弹性织物和pu膜的复合材料、或者为层叠设置的黏胶层、pu海绵层与弹性织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织物为可热定型弹性织物,其包括以下成分:尼龙、莱卡纱线、吸湿纤维以及热熔纱。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织物为弹性三明治布,所述柔性衬垫的厚度为0.4-5毫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衬垫上形成有结合区域,所述密封衬垫为硅胶衬垫,所述柔性衬垫用于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结合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衬垫上形成有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皮肤接触区域,所述皮肤接触区域与所述结合区域至少部分重叠。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衬垫的表面涂覆有黏胶层,所述柔性衬垫通过所述黏胶层可拆卸地贴附于所述结合区域上,所述黏胶层为凝胶层或者不干胶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衬垫包括环状主体与形成于所述环状主体周缘的环状周缘,所述柔性衬垫的环状周缘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罩壳上并围绕所述密封衬垫,所述环状主体与所述密封衬垫相互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罩壳上形成有凹槽,所述柔性衬垫的环状周缘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拆卸地卡设在所述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衬垫还包括硬质卡环,所述硬质卡环围绕所述皮肤接触区域的外侧边缘向外凸设,所述硬质卡环上凸设有圈状框架,所述罩壳上凹设有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包绕于所述结合区域的外侧并与所述结合区域间隔设置,所述硬质卡环套合并贴设于所述罩壳的侧壁表面,所述圈状框架可拆卸地卡设于所述环状凹槽内以将所述柔性衬垫安装于所述罩壳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衬垫对应鼻梁部位的相对两侧均加厚设置。

一种呼吸用罩壳结构,包括密封衬垫以及如上所述的柔性衬垫,所述密封衬垫一体形成于罩壳上,所述罩壳的一端周缘横向向内延伸形成所述密封衬垫,所述密封衬垫围绕形成开口,所述柔性衬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罩壳上并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密封衬垫。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衬垫为硅胶衬垫,所述密封衬垫上形成有结合区域,所述柔性衬垫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结合区域,所述柔性衬垫上形成有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皮肤接触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衬垫部分贴合并连接于所述密封衬垫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结合区域上形成有鼻梁接触区,所述柔性衬垫包括相互连接的贴附部与分离部,所述贴附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鼻梁接触区,所述分离部与所述结合区域相互分离,所述皮肤接触区域形成于所述贴附部与所述分离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衬垫仅覆盖所述鼻梁接触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罩壳上形成有凹槽,所述柔性衬垫的环状周缘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拆卸地卡设在所述凹槽内。

一种呼吸界面接口,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呼吸用罩壳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呼吸界面接口为面罩、鼻罩或者口罩。

由于所述柔性衬垫为立体构型并与所述密封衬垫的立体轮廓相吻合,以形成双层衬垫结构,所述柔性衬垫位于罩壳和佩戴者脸部皮肤之间,可压缩形变,分散载荷,避免局部应力集中(尤其是鼻梁部),从而明显提高佩戴的舒适性,使得呼吸用罩壳结构的佩戴效果较好。

另外,由弹性织物或者pu海绵制成,而这两种材料为多孔或网状结构的材料,具有较佳的缓冲特性具有吸湿排汗、亲肤、缓冲的功能,从而使得所述呼吸用罩壳结构与皮肤接触时,柔性衬垫与佩戴者皮肤直接接触,利用所述柔性衬垫的亲水、吸油、透湿排汗特性,能够降低红印及皮肤损伤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鼻罩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鼻罩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鼻罩的局部切开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柔性衬垫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鼻罩100,包括弯管组件11、支架12、壳体13、罩壳102与柔性衬垫103。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壳体13上,所述弯管组件11穿设于所述支架2中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13上。所述罩壳102连接于所述壳体13背离所述支架12的一侧,其中所述罩壳102和壳体13共同构成一个收容佩戴者鼻部的腔体30,所述罩壳102在远离所述壳体13的一侧形成有一开口101。其中,所述罩壳102的一侧形成有密封衬垫,所述罩壳102固定于所述壳体13上,所述柔性衬垫103设置于所述罩壳102远离所述壳体13的一侧,即设置于所述密封衬垫上。所述密封衬垫与所述柔性衬垫103共同构成呼吸用罩壳结构10。

例如,所述密封衬垫与所述柔性衬垫103可拆卸地连接于一起,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衬垫一体形成于所述罩壳102上,所述密封衬垫与所述柔性衬垫103固定地连接一起。所述罩壳102由硅胶制成,其邵氏硬度约40度。所述罩壳10围绕开口101的边缘设置所述密封衬垫,所述密封衬垫沿所述罩壳102的周缘横向向内延伸,其上形成有结合区域1011,所述结合区域1011从所述开口101的周缘延伸至所述罩壳102的最大轮廓线处,佩戴时所述结合区域1011将与佩戴者脸部皮肤直接或间接接触。

例如,所述柔性衬垫20为立体构型,中间设置有一个开口,用以匹配罩壳10上的开口101,其轮廓与所述密封衬垫上的结合区域1011的立体轮廓、尺寸相匹配,二者叠加或复合在一起形成所述呼吸用罩壳结构10。例如,所述柔性衬垫20设置于所述罩壳102上,并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结合区域1011以于所述柔性衬垫20上形成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皮肤接触区域201,所述柔性衬垫20的材料为弹性织物(针织经编或纬编弹性织物,不散边)或者pu(polyurethane,聚氨酯)海绵(压缩率>60%,拉伸率>30%、拉伸回复率>95%,抗撕裂强度高)。

佩戴此所述鼻罩100时,佩戴者的鼻子收容于所述腔体30内,所述柔性衬垫20的皮肤接触区域201直接与佩戴者脸部皮肤接触。由于所述柔性衬垫20为立体构型,其由弹性织物或者pu海绵制成,而这两种材料为多孔或网状结构的材料,具有较佳的缓冲特性,且具有吸湿排汗、亲肤、缓冲的功能,从而使得所述呼吸用罩壳结构10与皮肤接触时,柔性衬垫20与佩戴者皮肤直接接触,利用所述柔性衬垫的亲水、吸油、透湿排汗特性,能够降低红印及皮肤损伤的风险。而且所述柔性衬垫20位于所述罩壳102和佩戴者脸部皮肤之间,可压缩形变,分散载荷,避免局部应力集中(尤其是鼻梁部),从而明显提高佩戴的舒适性,使得所述呼吸用罩壳结构10的佩戴效果较好。

例如,所述结合区域1011部分横向延伸形成悬置结构,以部分遮挡所述腔体30内的气流流向,由于罩壳102的厚度方向的可压缩率低,材料的缓冲效果较差,不能有效地分散施加在佩戴者脸部皮肤的载荷,而所述柔性衬垫20贴附于所述悬置结构上,其延伸方向与所述罩壳102的厚度方向垂直,因此可以利用所述悬置结构上的柔性衬垫,提高所述结合区域1011上的柔性衬垫20沿所述罩壳102内的气流方向上的变形度,提高缓冲效果。

为了提高所述柔性衬垫20的缓冲效果,所述弹性织物为可热定型弹性织物,其包括以下成分:尼龙、莱卡纱线含量、吸湿纤维以及热熔纱。具体地,所述弹性织物为弹性三明治布,所述柔性衬垫20的厚度为0.4-5毫米,较佳的范围是0.4~0.2mm。通过将所述柔性衬垫20设置为上述成分,从而能够提高其缓冲以及吸湿的效果。

例如,所述罩壳102为硅胶罩壳,所述柔性衬垫20可拆卸地贴附于所述密封衬垫的至少部分结合区域1011上。例如,所述柔性衬垫20朝向所述罩壳102的表面涂覆有黏胶层,所述柔性衬垫20通过所述黏胶层可拆卸地贴附于所述结合区域1011上,所述黏胶层为凝胶层或者不干胶层。通过使所述柔性衬垫20设置为与所述罩壳102不同的成分,形成双层的复合密封衬垫结构,从而发挥所述罩壳102的支撑作用,同时能利用所述柔性衬垫20改善所述呼吸用罩壳结构10与皮肤的接触柔性。通过设置所述黏胶层,方便所述柔性衬垫20的更换。

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结合区域1011上形成有鼻梁接触区1013,所述柔性衬垫20包括相互连接的贴附部21与分离部23,所述贴附部21朝向罩壳的表面涂覆有粘胶层,所述贴附部21贴附于所述鼻梁接触区1013,所述分离部23与所述结合区域1011相互分离,所述皮肤接触区域201形成于所述贴附部21与所述分离部23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密封衬垫20包括相互连接的贴附部21与分离部23,所述贴附部21位于远离其开口的一侧的边缘,通过贴附部21与结合区域上的上沿接触贴附,分离部23与所述结合区域1011相分离,所述皮肤接触区域201形成于所述贴附部21与所述分离部23上。

例如,所述贴附部21上设置有框架(图未示),所述框架将所述贴附部21与所述鼻梁接触区1013固定于一起。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框架将所述贴附部21与所述鼻梁接触区1013可拆卸地连接于一起。通过设置所述分离部23,从而使得所述柔性衬垫20能够较为方便地与所述罩壳102连接与分离。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结合区域1011上形成有鼻梁接触区1013,所述柔性衬垫20仅覆盖所述鼻梁接触区1013,在此种情况下,所述柔性衬垫20的用材较少,而且能够方便所述呼吸用罩壳结构10的制造。佩戴呼吸面罩时鼻梁部所受的应力比较集中,通过此结构可缓解、分散鼻梁部接触区域的压应力,提升佩戴舒适度。

例如,本发明提供一种鼻罩,所述鼻罩包括所述呼吸用罩壳结构10。例如,上述呼吸用罩壳结构10还可应用于面罩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面罩,所述面罩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呼吸用罩壳结构10。所述面罩的制作方法具体如下:将平面织物立体成型成预制织物部件;硅胶喷涂在预制织物部件内表面,覆盖织物纱线间隙,形成不透气织物硅胶复合衬垫;以及将织物硅胶复合衬垫放置于注塑模具中,二次注塑形成面罩主体,得到一体式的复合密封衬垫。还可以采用如下的工艺方法:(1)通过模腔发泡制造立体的由聚氨酯海绵制成的柔性衬垫;(2)将该聚氨酯柔性衬垫放置于液体硅胶注射模具中,二次成型形成面罩主体,得到一体式的复合密封衬垫。

例如,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衬垫20,所述柔性衬垫用于面罩或者鼻罩上,所述面罩或者鼻罩包括罩壳102,所述罩壳102的一侧形成有结合区域1011,所述柔性衬垫20用于设置于所述罩壳102上,并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结合区域1011以于所述柔性衬垫20上形成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皮肤接触区域201,所述柔性衬垫20为立体构型,其材料为弹性织物或者pu海绵。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柔性衬垫20的制作方法,所述的柔性衬垫20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于织物单面涂覆液体硅胶或凝胶;使所述织物立体硫化成型;以及按预设沿轮廓裁切所述织物,以制成所述柔性衬垫。通过上述制作方法的设置,从而使得所述柔性衬垫20可以较为方便地安装于所述罩壳102上,或者较为方便地从所述罩壳102上拆卸下来。

请参阅图5,一实施例的所述柔性衬垫103包括环状主体1031与形成于所述环状主体周缘的环状周缘1033,所述柔性衬垫的环状周缘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罩壳上并围绕所述密封衬垫,所述环状主体与所述密封衬垫相互分离。所述罩壳上形成有凹槽,所述柔性衬垫的环状周缘设置有弹性件1035,所述弹性件可拆卸地卡设在所述凹槽内。

例如,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衬垫,所述柔性衬垫用于可拆卸地设置于罩壳的密封衬垫上,所述柔性衬垫为立体构型并与所述密封衬垫的立体轮廓相吻合,以形成双层衬垫结构,其材料为弹性织物或者pu海绵。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结合区域上凹设有夹持槽,所述柔性衬垫上凸设有插设部,所述插设部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夹持槽内。

例如,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衬垫。所述柔性衬垫可拆卸地设置于呼吸界面接口装置的罩壳上,所述罩壳的一端周缘横向向内延伸形成密封衬垫,所述密封衬垫围绕形成开口,所述柔性衬垫为立体构型并与所述密封衬垫的立体轮廓相吻合,以形成双层衬垫结构。所述柔性衬垫的材料为弹性织物、或者pu海绵、或者弹性织物和海绵的复合材料、或者弹性织物和pu膜的复合材料、或者为层叠设置的黏胶层、pu海绵层与弹性织物。所述弹性织物为可热定型弹性织物,其包括以下成分:尼龙、莱卡纱线、吸湿纤维以及热熔纱。所述弹性织物为弹性三明治布,所述柔性衬垫的厚度为0.4-5毫米。所述密封衬垫上形成有结合区域,所述密封衬垫为硅胶衬垫,所述柔性衬垫用于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结合区域。所述柔性衬垫上形成有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皮肤接触区域,所述皮肤接触区域与所述结合区域至少部分重叠。所述柔性衬垫的表面涂覆有黏胶层,所述柔性衬垫通过所述黏胶层可拆卸地贴附于所述结合区域上,所述黏胶层为凝胶层或者不干胶层。

例如,所述柔性衬垫包括环状主体与形成于所述环状主体周缘的环状周缘,所述柔性衬垫的环状周缘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罩壳上并围绕所述密封衬垫,所述环状主体与所述密封衬垫相互分离。所述罩壳上形成有凹槽,所述柔性衬垫的环状周缘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拆卸地卡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柔性衬垫还包括硬质卡环,所述硬质卡环围绕所述皮肤接触区域的外侧边缘向外凸设,所述硬质卡环上凸设有圈状框架,所述罩壳上凹设有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包绕于所述结合区域的外侧并与所述结合区域间隔设置,所述硬质卡环套合并贴设于所述罩壳的侧壁表面,所述圈状框架可拆卸地卡设于所述环状凹槽内以将所述柔性衬垫安装于所述罩壳上。所述柔性衬垫对应鼻梁部位的相对两侧均加厚设置。

例如,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吸用罩壳结构,包括密封衬垫以及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衬垫,所述密封衬垫一体形成于罩壳上,所述罩壳的一端周缘横向向内延伸形成所述密封衬垫,所述密封衬垫围绕形成开口,所述柔性衬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罩壳上并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密封衬垫。所述密封衬垫为硅胶衬垫,所述密封衬垫上形成有结合区域,所述柔性衬垫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结合区域,所述柔性衬垫上形成有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皮肤接触区域。所述柔性衬垫部分贴合并连接于所述密封衬垫上。所述结合区域上形成有鼻梁接触区,所述柔性衬垫包括相互连接的贴附部与分离部,所述贴附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鼻梁接触区,所述分离部与所述结合区域相互分离,所述皮肤接触区域形成于所述贴附部与所述分离部上。所述柔性衬垫仅覆盖所述鼻梁接触区。

例如,所述罩壳上形成有凹槽,所述柔性衬垫的环状周缘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拆卸地卡设在所述凹槽内。例如,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呼吸界面接口,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呼吸用罩壳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呼吸界面接口为面罩、鼻罩或者口罩。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