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75605发布日期:2019-01-02 23:33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体征数据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护理行业的发展,用户的各项体征数据均可以通过电子的体征采集设备进行采集,如电子体温计、电子心率计、电子体重计等。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体征采集设备准确的获取用户的体征数据。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陷:在体征采集设备采集用户的体征数据后,医护人员需要人工记录体征数据。当医护人员测量多个用户的体征数据时,需要医护人员耗费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并且很容易出现数据漏记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体征数据采集系统,以优化现有体征数据采集方案,解决体征数据采集过程易出错且需要耗费医护人员大量时间及精力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体征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移动终端、体征采集设备和用户标签,所述体征采集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无线连接;

所述用户标签,用于存储用户的身份标识;

所述体征采集设备,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的体征数据,并将所述体征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通过扫描所述用户标签获取所述身份标识,还用于获取所述体征数据,并将所述体征数据与所述身份标识关联保存。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获取所述体征采集设备的设备标识,生成所述设备标识与所述身份标识的配对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体征采集设备将所述体征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具体包括:

将所述体征数据和所述设备标识一同发送至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获取所述体征数据,并将所述体征数据与所述身份标识关联保存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体征数据和所述设备标识;

确定所述体征数据和所述身份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对应关系根据所述配对信息和所述设备标识确定;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将所述体征数据与所述身份标识关联保存。

进一步的,所述体征采集设备与所述移动终端蓝牙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体征采集设备,还用于在开启蓝牙功能后,广播配对请求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在开启蓝牙功能后,接收所述配对请求信息,并根据所述配对请求信息与所述体征采集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配对请求信息与所述体征采集设备建立蓝牙连接具体包括:

确认所述配对请求信息的信号强度;

在所述信号强度满足设定条件时,基于所述配对请求信息与体征采集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中转设备,所述中转设备分别与所述体征采集设备和所述移动终端无线连接,所述中转设备与所述用户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所述中转设备与目标物的相对位置固定,所述目标物包括目标墙壁和/或目标区域地面;

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向所述中转设备发送所述配对信息;

所述体征采集设备,还用于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体征数据和所述设备标识失败时,向所述中转设备发送体征数据和所述设备标识;

所述中转设备,用于接收所述体征数据和所述设备标识,确定所述对应关系,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将所述体征数据与所述身份标识关联保存。

进一步的,还包括: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与所述中转设备相连;

所述中转设备,还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体征数据和所述身份标识;

所述服务器,用于将所述体征数据与所述身份标识关联保存。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服务器无线连接;

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配对信息;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向所述中转设备转发所述配对信息。

进一步的,还包括: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移动终端无线连接;

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体征数据和所述身份标识;

所述服务器,用于将所述体征数据与所述身份标识关联保存。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指示所述体征采集设备开始采集所述体征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体征采集设备为电子体温计。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标签设置有:信息条形码、二维码以及射频标签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提供的体征数据采集系统,通过移动终端扫描存储有身份标识的用户标签可以获取用户的身份标识,并且移动终端与体征采集设备无线连接,以使移动终端接收体征采集设备采集的体征数据,并将体征数据与身份标识关联保存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体征数据采集时无需实时陪护在患者身边,并且还可以准确的获取到患者的体征数据,节省了医护资源,提高了医护效率。同时,将体征数据和身份标识关联保存,也可以实现自动记录患者的体征数据,便于医护人员查看体征数据,并根据体征数据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适用于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的第一体征数据采集方法流程图;

图6为适用于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的第二体征数据采集方法流程图;

图7为适用于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的第三体征数据采集方法流程图;

图8为适用于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的第四体征数据采集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体征数据采集系统适用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体征数据采集的场景。具体的,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体征数据采集系统10包括:移动终端11、体征采集设备12和用户标签13,体征采集设备12与移动终端11无线连接。

其中,用户标签13,用于存储用户的身份标识;体征采集设备12,用于获取用户的体征数据,并将体征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11;移动终端11,用于通过扫描用户标签13获取身份标识,还用于获取体征数据,并将体征数据与身份标识关联保存。

示例性的,移动终端11是配备给医护人员的设备,其可以是供医护人员使用的掌上电脑(personaldigitalassistan,pad)或者医护人员使用的手持智能体征采集设备等。即移动终端11可以理解为是医护人员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使用的手持设备。移动终端11具体数据存储、处理及分析能力,还可以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可以理解是,移动终端11具有处理器、存储器以及通信模块等模块,还可选包括:摄像头、指纹录入模块、体征采集模块、显示屏等模块。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11可以被不同的医护人员使用,可选的,不同的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登录账号的方式使移动终端11确定当前使用者的身份信息。

进一步的,用户是指当前需要进行体征测量的患者。用户标签13存储有用户的身份标识。其中,身份标识用于对不同用户进行区分,具有唯一性,其具体包括:用户名称和/或就诊id,还可选包括:用户性别、用户年龄以及主治医生等至少一项信息。用户标签13的实体形式实施例中不作限定。例如,用户标签13可以是手环、胸牌或者卡片等,在用户挂号或者住院时,由医院获取用户的身份标识,并将身份标识存储至用户标签13后,将用户标签13分配给用户。实施例中,设定用户随身携带用户标签13。实际应用中,用户标签13也可以放置在用户所在病床的床头卡槽上,或者放置在其他便于医护人员扫描的位置。

典型的,用户标签13设置有信息条形码、二维码或者射频标签中的至少一种。相应的,移动终端11还具有扫描模块,移动终端11可以通过扫描模块扫描用户标签13的信息条形码、二维码或者射频标签得到身份标识。其中,当用户标签13设置有信息条形码或者二维码时,扫描模块可以是摄像头。具体的,移动终端11开启摄像头,并通过识别摄像头录入的图像数据获取图像中包含的信息条形码或者二维码,进而解析条形码或者二维码以得到身份标识。当用户标签13设置有射频标签时,该射频标签优选是无源标签,此时,扫描模块可以是电磁波收发器。具体的,移动终端11发出电磁波,当射频标签接收到一定强度的信号时,向移动终端11发出射频信号,该射频信号中包含射频标签唯一序号,移动终端11可以根据该唯一序号确定相应的身份标识。需要说明的是,无源标签仅是一种优选方式,其他的射频标签同样适用,如半有源半无源标签。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当不存在用户标签13时,移动终端11也可以通过用户指纹数据或者面部图像获取身份标识。例如,用户在挂号或者住院时,医院的信息录入设备录入用户的指纹数据或者面部图像,并将指纹数据或者面部图像与身份标识对应存储,此时,医院的患者数据库中进行相应的数据更新,并将更新的数据下发至移动终端11。此后,移动终端11便可以通过录入指纹或者拍摄用户面部图像的方式,查询患者数据库,以得到对应的身份标识。

进一步的,体征采集设备12为采集用户体征数据的电子设备,其可以是电子体温计、电子血压计等。实施例中以体征采集设备12为电子体温计进行示例描述,其中,电子体温计可以是柱状或者片状。当电子体温计是柱状时,其可以通过插入用户腋窝或者用户嘴巴的方式测量用户体温,当电子体温计是片状时,其可以贴在用户设定皮肤位置,以测量用户体温。可选的,体征采集设备12在采集体征数据时,可以是持续采集体征数据,或者是单次采集体征数据。例如,电子体温计持续采集用户在一段时间内的体温数据,并每隔3或5分钟将体温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或者,电子体温计进行点测,即电子体温计仅向移动终端发送一次体温数据,之后,电子体温计可以自动关闭。

具体的,体征采集设备12和移动终端11无线连接,其中,无线连接包括但不限定于:蓝牙、紫蜂协议、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或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等方式建立无线连接。实施例中,体征采集设备12和移动终端11蓝牙连接。

进一步的,当体征采集设备12和移动终端11连接后,体征采集设备12便可以将采集的体征数据发送给移动终端11,以使移动终端11将身份标识和体征数据关联保存,以对用户的体征数据进行记录。具体的,移动终端11在关联保存体征数据和身份标识时,可以是:确定身份标识对应的文件夹,在该文件夹下,找到子文件夹,该子文件夹记录的数据与体征数据类型相同。进一步的,移动终端11在子文件夹中保存体征数据,可选保存采集时间等数据。可选的,体征采集设备12和移动终端11可以发送体征数据之外,还可以发送其他数据,如指示体征采集设备12开始采集体征数据、指示体征采集设备12停止采集体征数据、指示体征采集设备12发送设备标识等,具体的数据内容和发送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可选的,上述提及的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的一种可选实施流程为:移动终端11与体征采集设备12建立无线连接后,移动终端11扫描用户标签13以得到用户的身份标识,之后,在移动终端11接收到体征采集设备12发送的体征数据时,便可以将体征数据和身份标识关联存储。此时,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查询移动终端11中记录的数据确定用户的体征数据监护结果,同时,由于移动终端11与体征采集设备12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所以,在体征数据采集过程中,移动终端11具有一定的移动性,便于医护人员执行其他的医疗护理项目。

上述提供的体征数据采集系统,通过移动终端扫描存储有身份标识的用户标签可以获取用户的身份标识,并且移动终端与体征采集设备无线连接,以使移动终端接收体征采集设备采集的体征数据,并将体征数据与身份标识关联保存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体征数据采集时无需实时陪护在患者身边,并且还可以准确的获取到患者的体征数据,节省了医护资源,提高了医护效率。同时,将体征数据和身份标识关联保存,也可以实现自动记录患者的体征数据,便于医护人员查看体征数据,并根据体征数据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移动终端11,还用于获取体征采集设备12的设备标识,生成设备标识与身份标识的配对信息。

其中,设备标识包括可以识别设备身份的信息,如,体征采集设备12序列号、体征采集设备12编号等,还可选包括体征采集设备12类型等信息。不同体征采集设备12具有不同的设备标识。进一步的,设备标识直接印制在体征采集设备12的外壳上,或者是以二维码或信息条形码的方式印制在体征采集设备12的外壳上。相应的,移动终端11还设置有输入模块,可以由医护人员将设备标识输入至移动终端11,以实现移动终端11获取设备标识。或者,移动终端11通过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或者信息条形码,以得到设备标识,其中,移动终端11扫描体征采集设备12二维码或者信息条形码的过程与移动终端11扫描用户标签13二维码或者信息条形码的过程相似,在此不作赘述。作为另一种可选方式,体征采集设备12与移动终端11建立无线连接时,体征采集设备12可以将设备标识发送至移动终端11,以使移动终端11对体征采集设备12进行识别。

进一步的,移动终端11生成设备标识和用户标识的配对信息,其中,配对信息用于确定哪个患者使用了哪个体征检测设备。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11扫描用户标签13和移动终端11获取设备标识的执行顺序实施例不作限定。若移动终端11先获取到了设备标识,则设定移动终端11基于设定时长内最先获取的用户标识和设备标识生成配对信息。若移动终端11先获取到了用户标识,则设定移动终端11基于设定时长内最先获取的设备标识和用户标识生成配对信息。可选的,也可以是移动终端11获取到设备标识和用户标识后,在显示屏弹出是否进行配对的提示,并在接收到配对指令时,生成配对信息。

上述提及的生成配对信息的过程也可以认为是存储设备标识和用户标识对应关系的过程。通过建立配对信息可以使移动终端明确用户使用体征采集设备的情况,便于医护人员对体征采集设备的分配利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体征采集设备12将体征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11具体包括:将体征数据和设备标识一同发送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11获取体征数据,并将体征数据与身份标识关联保存具体包括:获取体征数据和设备标识;确定体征数据和身份标识的对应关系,对应关系根据配对信息和设备标识确定;根据对应关系将体征数据与身份标识关联保存。

具体的,设定体征采集设备12发送体征数据时,同步发送设备标识,以使移动终端11明确当前接收的体征数据是哪个体征采集设备12采集的数据。尤其在医护人员同时采集多个用户的体征数据时,移动终端11可以对多个体征采集设备12进行区分。其中,体征数据和设备标识在发送时的具体编码方式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进一步的,移动终端11通过解析接收的数据得到体征数据和设备标识后,便可以确定发送体征数据的体征采集设备12。之后,移动终端11查询存储的配对信息,确定设备标识对应的身份标识,即确定使用该体征采集设备12的用户,进而可以得到体征数据和用户的对应关系,即体征数据和身份标识的对应关系,而后,移动终端11便可以将体征数据和对应的身份标识关联保存。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确定体征数据和身份标识的对应关系。当医护人员同时测量多个用户的体征数据时,采用上述方式,可以保证移动终端11准确的确定体征数据所对应的用户,保证了采集体征数据的准确性,并且,可以同时对多个用户进行体征测量,节省了医护资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体征采集设备12与移动终端11蓝牙连接。

具体的,蓝牙连接已经可以满足体征采集设备12和移动终端11的基本通信需求,同时,执行蓝牙功能的蓝牙模块成本低、功耗小,体积小,更适用于体征采集设备12。此时,移动终端11的通信模块可以是蓝牙模块,体征采集设备12里同样配置蓝牙模块,以实现蓝牙连接。

示例性的,体征采集设备12和移动终端11的蓝牙连接包括:蓝牙配对连接或蓝牙广播连接。其中,蓝牙配对连接是指体征采集设备12和移动终端11进行蓝牙配对,建立了点对点的蓝牙传输机制。此时,移动终端11在配对过程中已经明确当前配对的体征采集设备12,同样体征采集设备12明确体征数据的接收端。蓝牙配对的好处是,保证采集体征数据的准确性,以防止体征采集设备12向多个移动终端11发送体征数据时造成数据混乱的情况。进一步的,蓝牙广播连接是指体征采集设备12和移动终端11不进行蓝牙配对,即体征采集设备12不明确体征数据的接收端。此时,体征采集设备12将体征数据和设备标识打包后,通过蓝牙的方式广播出去,移动终端11开启搜索功能后,便可以接收到体征采集设备12广播的体征数据和设备标识。这样做的好处是,省略了配对的过程,只要体征采集设备12的蓝牙通信范围内存在移动终端11,便可以将体征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11。如果体征采集设备12的蓝牙通信范围内存在多个移动终端11,此时,各移动终端11间可以实现数据共享,以便于数据的同一管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体征采集设备12,还用于在开启蓝牙功能后,广播配对请求信息;移动终端11,还用于在开启蓝牙功能后,接收配对请求信息,并根据配对请求信息与体征采集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具体的,在体征此采集设备12和移动终端11蓝牙配对连接时,需要预先建立体征采集设备12和移动终端11的蓝牙配对。进一步的,配对请求信息中可以包含配对请求、设备标识等数据。一般而言,同类体征采集设备12的设备标识中,设定位数内填充的字符相同,该字符作为种类标识,即设备标识中包括种类标识,以便于移动终端11确定当前搜索到的体征采集设备12是否为采集体征数据所需要使用的体征采集设备,即确定体征采集设备12属于哪个类别。举例而言,体征采集设备12为电子体温计,所有电子体温计的设备标识都以特定序号开头,例如0800xxxxx,此时,0800便可以理解为种类标识。在移动终端11采集用户体温时,便可以通过0800确定当前待配对的体征采集设备为电子体温计。

示例性的,蓝牙配对的具体过程是:体征采集设备12开启蓝牙功能后,广播配对请求信息。进一步的,移动终端11开启蓝牙功能后,作为主端设备进行查找,获取配对请求信息后,根据配对请求信息向体征采集设备12发送响应信息,体征采集设备12接收到响应信息后确定移动终端11允许建立蓝牙配对。此时,蓝牙配对过程成功。

可选的,在配对前,移动终端11将获取的设备标识在显示屏中显示,以使医护人员比对显示屏中的设备标识和体征采集设备12外壳上的设备标识是否一致,并在接收到医护人员的确认信息时,向体征采集设备12发送响应信息,即建立蓝牙配对。

进一步的,移动终端11根据配对请求信息与体征采集设备建立蓝牙连接具体包括:确认配对请求信息的信号强度;在信号强度满足设定条件时,基于配对请求信息与体征采集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其中,设定条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一般而言,体征采集设备12距离移动终端11最近,因此,设定条件可以是配对请求信息的蓝牙信号强度在所有蓝牙信号强度中最大。进一步的,移动终端11获取蓝牙信号强度最大的配对请求信息,并先对蓝牙信号强度最大的配对请求信息进行解析,若其包含的种类标识是当前所需的体征采集设备12的种类标识,则确认与该配对请求信息对应的体征采集设备12建立蓝牙配对。若其包含的种类标识不是当前所需的体征采集设备12的种类标识,则获取蓝牙信号强度排名第二的配对请求信息继续进行解析,以确定是否建立蓝牙配对。进一步的,若对设定信号强度范围内的配对请求信息进行解析后,确认各配对请求信息中包含的种类标识均与当前所需的体征采集设备12的种类标识不同,则确定没有可配对的体征采集设备12,此时,移动终端11可以通过音频、显示提示框、振动以及闪烁灯等至少一种方式提示医护人员。

可选的,设定条件还可以是用户选定的信号强度。此时,具体实现方式为:移动终端11获取设定蓝牙信号强度范围内的配对请求信息,并以列表的形式在显示屏中显示配对请求信息中的设备标识。其中,蓝牙信号强度最大的设备标识显示在列表的第一行,进一步的,接收到医护人员基于显示屏执行的选定操作后,确定用户选定了信号强度,并确认选定操作对应的设备标识,并与该设备标识对应的体征采集设备12进行蓝牙配对。进一步的,获取设定蓝牙信号强度范围内的配对请求信息,并以列表的形式在显示屏中显示配对请求信息中的设备标识可以包括:获取设定信号强度范围内的全部配对请求信息,并以列表的形式在显示屏中显示配对请求信息中的设备标识,也可以包括:在当前获取到的全部配对请求信息中筛选出与当前所需的体征采集设备12的种类相同的设备标识,并在显示屏中仅显示筛选后的设备标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体征数据采集系统20是对图1中体征数据采集系统10的进一步限定,其中,体征数据采集系统20和体征数据采集系统10具有相同的移动终端11、体征采集设备12和用户标签13,此外,体征数据采集系统20还包括:中转设备14。

中转设备14分别与体征采集设备12和移动终端11无线连接,中转设备14与用户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中转设备14与目标物的相对位置固定,目标物包括目标墙壁和/或目标区域地面。

移动终端11,还用于向中转设备14发送配对信息;体征采集设备12,还用于向移动终端11发送体征数据和设备标识失败时,向中转设备14发送体征数据和设备标识;中转设备14,用于接收体征数据和设备标识,确定对应关系,并根据对应关系将体征数据与身份标识关联保存。

示例性的,中转设备14可以理解为暂时存储数据、转发数据的设备,其对于接收到数据具有存储、转发和识别的功能,不具备分析数据得到分析结果的功能。其中,中转设备14与目标物的相对位置固定,目标物包括墙壁和/或目标区域地面。其具体是指,中转设备14使用过程中位置不可移动,即位置固定。例如,将中转设备14安装在病房的墙壁上,或者放置在病房设定位置处,此时,中转设备14与安装的墙壁或者与放置位置所在区域的地面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

进一步的,中转设备14与体征采集设备12无线连接,可选为,蓝牙连接。此时,中转设备14与体征采集设备12的蓝牙连接过程和移动终端11与体征采集设备12的蓝牙连接过程类似,在此不作赘述。一般而言,中转设备14位于病房内,因此,其与用户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也可以理解为,在体征采集设备12采集用户的体征数据时,其与中转设备14的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可以进行正常数据通信。其中,预设距离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只需保证在预设距离范围内中转设备14与体征采集设备12可以正常数据通信。一般而言,在体征采集设备12采集用户的体征数据时,体征采集设备12与中转设备14一直处于可通信的状态。

典型的,中转设备14与移动终端11无线连接,其中,无线连接包括但不限定于:蓝牙、紫蜂协议、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或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等方式建立无线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无论采用哪类连接方式,实施例中选择性的设定,只有在一定距离范围内中转设备14与移动终端11才会建立数据连接。其中,距离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一般而言,中转设备14与移动终端11的无线连接可以是发生在移动终端11生成配对信息之后。

考虑到实际应用中,体征采集设备12向移动终端11发送体征数据和设备标识时,可能会存在发送失败的情况,例如,移动终端11与体征采集设备12的距离很远,使得体征采集设备12无法与移动终端11建立无线连接,此时,体征采集设备12无法向移动终端11发送体征数据和设备标识。又如,无线连接的通信信道过于拥挤,使得体征采集设备12无法向移动终端11发送体征数据和设备标识。此时,为了实现存储体征数据,设定通过中转设备14接收体征采集设备12发送的体征数据和设备标识。其中,为了保证中转设备14存储体征数据的准确性,设定移动终端11在生成配对信息时,同步向中转设备14发送配对信息。一般而言,移动终端11生成配对信息时,与中转设备14位于有效通信的距离范围内。

进一步的,中转设备14保存接收的配对信息。当体征采集设备12向移动终端11发送数据失败时,自动向中转设备14发送体征数据和设备标识。此时,中转设备14与移动终端11相同,均是通过设备标识和配对信息确定体征数据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将体征数据和用户标识关联存储。可选的,当中转设备14与移动终端11再次无线连接时,中转设备14可以将其存储的体征数据和用户标识一同发送至移动终端11,并清除已发送的体征数据和用户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也可以设定体征采集设备12与中转设备14建立无线连接后,默认将获取的体征数据和设备标识一同发送至中转设备14。如果中转设备14中存储配对信息,则依据配对信息存储体征数据和用户标识。如果中转设备14中不存在配对信息,则仅存储体征数据和设备标识。进一步的,当中转设备14与移动终端11无线连接时,便可以将其内部存储的体征数据和用户标识或者是体征数据和设备标识发送至移动终端11。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体征数据采集系统30是在体征数据采集系统20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具体的,体征数据采集系统30还包括:服务器15。

服务器15与中转设备14相连;中转设备14,还用于向服务器15发送体征数据和身份标识;服务器15,用于将体征数据与身份标识关联保存。

具体的,服务器15可以是指后台服务器,其具有数据存储、数据转发、数据处理、移动终端调度以及体征采集设备调度等功能。可选的,不同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的服务器15可以相同。例如,同一医院下的各体征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共用一台服务器15。可以理解的是,同一医院下的其他医疗护理系统,如智能输液系统,也可以与体征数据采集系统共用一台服务器15,以便于数据管理以及医护资源调度。

进一步的,由于中转设备14的位置固定,因此,服务器15和中转设备14间可以有线连接,例如,以太网连接。同样的,服务器15和中转设备14也可以无线连接,例如,wifi连接、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连接、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连接或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连接等。一般而言,中转设备14在使用状态时,一直与服务器15处于可通信状态。进一步的,中转设备14和服务器15连接后,中转设备14可以将自身存储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15中。如中转设备14可以将自身存储的体征数据和身份标识一同上传至服务器15,由服务器15存储以及进行分析处理。如果中转设备14仅存储体征数据和设备标识,同样可以将体征数据和设备标识上传至服务器15。由服务器15确认设备标识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进而将体征数据和用户标识关联存储。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管理数据、医护资源的调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移动终端11与服务器15无线连接;移动终端11,还用于向服务器15发送所述配对信息;服务器15,还用于向中转设备15转发配对信息。

具体的,移动终端11和服务器15无线连接,例如,wifi连接、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连接、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连接或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连接等。一般而言,移动终端11处于工作状态时,一直与服务器15处于可通信状态。移动终端11和服务器15无线连接后可以进行数据交互,其具体的数据交互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实施例中,设定移动终端11向服务器15发送配对信息,以通知服务器15当前体征采集设备12与用户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的,如果移动终端11没有与中转设备14建立过无线连接,那么移动终端11存储的配对信息将无法到达中转设备14。此时,可以将服务器15作为转发设备,在移动终端11生成配对信息后,移动终端11将配对信息上传至服务器15,由服务器15将配对信息转发至中转设备14。具体的,服务器15可以根据配对信息中用户标识确定用户病房位置,根据病房位置确定可与体征采集设备12进行数据通信的中转设备14,并将配对信息发送至该中转设备14。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是服务器15保存该配对信息,并在接收到中转设备14上传的体征数据和设备标识时,根据配对信息和设备标识确定体征数据对应的用户标识,进而存储体征数据和用户标识。

可选的,服务器15也可以将体征数据和用户标识转发给移动终端11,尤其在体征数据异常时,生成警示信息,并将警示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11。这样做的好处是,无需建立移动终端11和中转设备14的连接,简化了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体征数据采集系统40是在体征数据采集系统10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具体的,体征数据采集系统40还包括:服务器16。

服务器16与移动终端11无线连接;移动终端11,还用于向服务器16发送体征数据和所述身份标识;服务器16,用于将体征数据与身份标识关联保存。

具体的,在实际应用中,图4中的服务器16与图3中的服务器15执行相同的功能,其可以是同一服务器。服务器16与移动终端11的无线连接方式与服务器15与移动终端11的无线连接方式相似,在此不作赘述。

示例性的,在移动终端11通过体征采集设备12获取体征数据后,将体征数据和用户标识关联保存,并且将体征数据和用户标识一同上传至服务器16中,由服务器16进行存储以及分析处理。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管理数据、医护资源的调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移动终端11还用于:指示体征采集设备12开始采集体征数据。

具体的,移动终端11与体征采集设备12连接无线连接后,如果成功获取到用户标识,则确定数据采集准备完毕,或者是,如果成功生成配对信息,则确定数据采集准备完毕。此时,移动终端11可以向体征采集设备12发送采集指示,以使体征采集设备12开始采集体征数据。其中,采集指示的具体内容和发送形式本实施例不作限定。当然,如果数据采集准备过程中任一步骤出现了错误,使得当前体征采集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则移动终端11可以自动与体征采集设备12断开连接。此时,体征采集设备12处于待使用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图1至图4中的体征数据采集系统,各设备间的连线不代表各设备间具有物理连接,仅是表明各设备间存在数据交互的可能。

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体征数据采集系统进行示例性说明。

示例一、移动终端为护士使用的掌上电脑,体征采集设备为电子体温计。用户标签佩戴在用户手腕上,且用户标签设置有二维码。护士对用户进行常规检查过程中,利用体征数据采集系统对用户的体温进行点测。本示例中的体温采集系统如图1所示。

具体的,图5为适用于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的体征数据采集方法流程图。参考图1和图5,体温数据采集过程具体为:移动终端与电子体温计建立蓝牙连接,且获取电子体温计的设备标识。之后,移动终端扫描用户标签上的二维码,以获取用户标识。移动终端确认是否生成设备标识和用户标识的配对信息。如果没有生成配对信息,则结束本次操作。如果生成配对信息,移动终端指示电子体温计开始测量体温。电子体温计测量结束后,将体温数据和设备标识发送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根据配对信息和设备标识,确定体温数据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将体温数据和用户标识关联保存。至此,可以实现自动获取用户体温,且医护人员的操作简便,准确度高。

示例二、移动终端为护士使用的掌上电脑,体征采集设备为电子体温计。用户标签佩戴在用户手腕上,且用户标签设置有射频标签。护士对用户进行常规检查过程中,利用体征数据采集系统对用户的体温进行长期测量。本示例中的体温采集系统如图4所示。

具体的,图6为适用于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的第二体征数据采集方法流程图。参考图4和图6,体温数据采集过程具体为:移动终端与电子体温计建立蓝牙连接,且获取电子体温计的设备标识。之后,移动终端扫描用户标签上的射频标签,以获取用户标识。移动终端确认是否生成设备标识和用户标识的配对信息。如果没有生成配对信息,则结束本次操作。如果生成配对信息,移动终端指示电子体温计开始测量体温。电子体温计持续获取体温数据,并在每次得到体温数据后,将体温数据和设备标识发送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根据配对信息和设备标识,确定体温数据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将体温数据和用户标识关联保存。进一步的,移动终端将体温数据和用户标识关联上传至服务器中,以便服务器进行数据存储、管理。其中,在建立配对信息之后,移动终端可以采用上述方式继续与其他的电子体温计建立连接,以生成其他的配对信息,进而实现同一移动终端同时采集多个用户的体温。

示例三、移动终端为护士使用的掌上电脑,体征采集设备为电子体温计。用户标签佩戴在用户手腕上,且用户标签设置有二维码。护士对用户进行常规检查过程中,利用体征数据采集系统对用户的体温进行长期测量。中转设备设置在用户所在病房内部。本示例中的体温采集系统如图2所示。

具体的,图7为适用于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的体征数据采集方法流程图。参考图2和图7,体温数据采集过程具体为:移动终端与电子体温计建立蓝牙连接,且获取电子体温计的设备标识。之后,移动终端扫描用户标签上的射频标签,以获取用户标识。移动终端确认是否生成设备标识和用户标识的配对信息。如果没有生成配对信息,则结束本次操作。如果生成配对信息,则移动终端与中转设备建立无线连接,并将配对信息发送至中转设备。之后,移动终端指示电子体温计开始测量体温。电子体温计持续获取体温数据,并在每次得到体温数据后,将体温数据和设备标识发送至中转设备。中转设备根据配对信息和设备标识,确定体温数据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将体温数据和用户标识关联保存。当中转设备确定再次与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时,将保存的体温数据和用户标识一同发送至移动终端,并删除本地数据。至此,当移动终端与电子体温计无法连接时,仍然可以通过中转设备实现自动获取用户体温。

示例四、移动终端为护士使用的掌上电脑,体征采集设备为电子体温计。用户标签佩戴在用户手腕上,且用户标签设置有二维码。护士对用户进行常规检查过程中,利用体征数据采集系统对用户的体温进行长期测量。中转设备设置在用户所在病房内部。本示例中的体温采集系统如图3所示。

具体的,图8为适用于体征数据采集系统的体征数据采集方法流程图。参考图3和图8,体温数据采集过程具体为:移动终端与电子体温计建立蓝牙连接,且获取电子体温计的设备标识。之后,移动终端扫描用户标签上的射频标签,以获取用户标识。移动终端确认是否生成设备标识和用户标识的配对信息。如果没有生成配对信息,则结束本次操作。如果生成配对信息,则移动终端指示电子体温计开始测量体温。同时,移动终端将配对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根据配对信息确定用户病房内的中转设备。服务器将配对信息发送至该中转设备。电子体温计持续获取体温数据,并在每次得到体温数据后,将体温数据和设备标识发送至中转设备。中转设备根据配对信息和设备标识,确定体温数据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并将体温数据和用户标识关联保存。中转设备将保存的体温数据和用户标识一同发送至服务器,并删除本地数据。至此,可以实现在移动终端与电子体温计无法连接时,通过中转设备自动获取用户体温,且医护人员的操作简便,准确度高。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