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CU心脏外科术后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4609发布日期:2019-07-06 10:58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ICU心脏外科术后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icu心脏外科术后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心脏外科是外科领域个分支中较年轻的一个学科,主要是以手术治疗心脏病,如心脏搭桥术、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瓣膜置换术等。而所治疗的常见心脏病有: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胸主动脉瘤、心包疾病、心脏肿瘤等。对于某些心脏疾病手术,如法乐式四联症、心内膜垫缺损、大动脉转位、主动脉瓣病变的手术及部分冠状动脉搭桥术等,近来开展的冷血灌注及温氧合血持续灌注等心肌保护的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心脏的缺血损伤,对术后心功能的恢复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5、无血心脏手术,通过采取措施减少失血,加强血液保护及自体血回收等,使相当部分的心脏手术不用输血,即可完成。这不仅节省了血源,降低了病人的负担,也避免与输血有关的并发症。

icu心脏外科手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严格的术后护理,才能够有助于患者尽快康复,在术后护理过程中,气道湿化以及温化是避免呼吸道失水、粘膜干燥、分泌物干结、纤毛活动减弱等的必要手段,目前一般均是在呼吸机治疗时,直接对吸入的气体进行人工湿化,当湿化后的气体由呼吸机出气口输送到输气管中时,会因输气管的温度,对湿化后的气体造成影响,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icu心脏外科术后护理装置,其能够保持由呼吸机湿化后的气体进入输气管时,湿化程度不被削弱,有效的保证了湿化气体正常进入气管内,同时还能够对输入的温化气体进行保温,实用性更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呼吸机本体、输气管、插入端头;呼吸机本体的出气端口连接有输气管,输气管的出气端头连接有插入端头;所述的输气管由波纹保护管、输气外管、输气内管、加热丝和蓄水棉条构成;波纹保护管的内部插设有输气外管,且输气外管的两端头外壁均与波纹保护管的内壁固定连接,输气外管的内壁绕设有加热丝,加热丝的接线端穿过输气外管进气口端的布线孔后,与呼吸机本体内部的电源电连接;绕设的加热丝所构成的空间内插设有输气内管,呼吸机本体的出气端口插设在输气内管的进气口端和输气外管的进气口端之间;所述的插入端头的内端口插设在输气内管的出气口端和输气外管的出气口端之间,且插入端头的内端口外壁与输气外管的内壁连接固定;所述的输气内管的内壁嵌设有若干条蓄水棉条,蓄水棉条的两端头与输气内管的两端头齐平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若干条蓄水棉条替换为蓄水棉芯,蓄水棉芯插设在输气内管内部,且蓄水棉芯的外壁均插设在输气内管内壁上的槽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若干条蓄水棉条替换为蓄水棉环,蓄水棉环插设在输气内管内,且蓄水棉环的两端头外壁均与输气内管的内壁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波纹保护管的出气口端连接有金属螺纹管,金属螺纹管的外部螺纹旋接有端盖,端盖套设在插入端头的外部,且端盖的内壁抵设在金属螺纹管以及输气外管的出气口端外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插入端头的内壁嵌设有密封圈,该密封圈的内壁抵触设置在输气内管的出气口端外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热丝与温度控制器连接,温度控制器与呼吸机本体内的电源电连接,该温度控制器固定在输气外管进气口端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输气外管的进气口端露设于波纹保护管的进气口端。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将输气管的进气口端插设在呼吸机本体的出气端口上,将插入端头插入患者的气管中,开启呼吸机本体上控制加热丝加热的控制开关,加热丝加热至预设定的温度时,呼吸机本体开始对输气管内输入湿化和温化后的气体,此时湿化后的气体在输气内管内传输过程中,与内置的蓄水棉条相接触,能够保持湿化后的气体中的水分不减少,同时加热丝对输气内管与输气外管之间的空间加热,该热量有效保护在输气内管内传输的温化的气体的温度恒温,从而实现湿化和温化后的气体正常输送至气管内。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icu心脏外科术后护理装置,其能够保持由呼吸机湿化后的气体进入输气管时,湿化程度不被削弱,有效的保证了湿化气体正常进入气管内,同时还能够对输入的温化气体进行保温,实用性更强,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输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中输气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输气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中输气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输气管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呼吸机本体1、输气管2、波纹保护管3、输气外管4、布线孔4-1、输气内管5、插入端头6、加热丝7、蓄水棉条8、蓄水棉芯9、蓄水棉环10、端盖11、密封圈12、金属螺纹管13、温度控制器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图3和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呼吸机本体1(by-dreamyb18)、输气管2、插入端头6;呼吸机本体1的出气端口连接有输气管2,输气管2的出气端头连接有插入端头6;所述的输气管2由波纹保护管3、输气外管4、输气内管5、加热丝7和蓄水棉条8构成;波纹保护管3的内部插设有输气外管4,且输气外管4的两端头外壁均与波纹保护管3的内壁胶黏固定,输气外管4的进气口端露设于波纹保护管3的进气口端,输气外管4的内壁绕设有加热丝7,加热丝7的接线端穿过输气外管4进气口端的布线孔4-1后,与呼吸机本体1内部的电源电连接(加热丝7、电源以及加热丝7的控制开关串联成一个电回路);绕设的加热丝7所构成的空间内插设有输气内管5,呼吸机本体1的出气端口插设在输气内管5的进气口端和输气外管4的进气口端之间;所述的插入端头6的内端口插设在输气内管5的出气口端和输气外管4的出气口端之间,且插入端头6的内端口外壁与输气外管4的内壁胶黏固定;所述的输气内管5的内壁嵌设有若干条蓄水棉条8,蓄水棉条8的两端头与输气内管5的两端头齐平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波纹保护管3的出气口端胶黏有金属螺纹管13,金属螺纹管13的外部螺纹旋接有端盖11,端盖11套设在插入端头6的外部,且端盖11的内壁抵设在金属螺纹管13以及输气外管4的出气口端外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插入端头6的内壁嵌设有密封圈12,该密封圈12为“o”形密封圈,该密封圈12的内壁抵触设置在输气内管5的出气口端外壁上,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避免患者气管内的杂质进入到输气内管5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热丝7与温度控制器14连接,温度控制器14与呼吸机本体1内的电源电连接,该温度控制器14固定在输气外管4进气口端的内壁上,用于将加热丝7的温度控制在一个恒温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波纹保护管3采用医用级塑料波纹管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输气外管4采用医用级耐高温塑料软管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输气内管5采用医用级耐高温塑料软管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端盖11采用医用级金属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温度控制器14的具体型号可以根据设计需要选择,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蓄水棉条8采用医用级棉条制成,其中可以浸入蒸馏水、生理盐水等用于湿化气体的浸湿剂。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将输气管2的进气口端插设在呼吸机本体1的出气端口上,将插入端头6插入患者的气管中,开启呼吸机本体1上控制加热丝7加热的控制开关,加热丝7加热至预设定的温度时,呼吸机本体1开始对输气管2内输入湿化和温化后的气体,此时湿化后的气体在输气内管5内传输过程中,与内置的蓄水棉条8相接触,能够保持湿化后的气体中的水分不减少,同时加热丝7对输气内管5与输气外管4之间的空间加热,该热量有效保护在输气内管5内传输的温化的气体的温度恒温,从而实现湿化和温化后的气体正常输送至气管内。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icu心脏外科术后护理装置,其能够保持由呼吸机湿化后的气体进入输气管时,湿化程度不被削弱,有效的保证了湿化气体正常进入气管内,同时还能够对输入的温化气体进行保温,实用性更强,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实施例一:

参看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若干条蓄水棉条8替换为蓄水棉芯9,蓄水棉芯9插设在输气内管5内部,且蓄水棉芯9的外壁均插设在输气内管5内壁上的槽体内,该蓄水棉芯9为“米”字形结构,进入的气体与该蓄水棉芯9充分接触,保湿效果好。

实施例二:

参看图5,本实施中所述的若干条蓄水棉条8替换为蓄水棉环10,蓄水棉环10插设在输气内管5内,且蓄水棉环10的两端头外壁均与输气内管5的内壁连接固定,增加气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保湿效果。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