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压舌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1435发布日期:2019-02-01 19:10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压舌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舌板,尤其涉及一种儿科压舌板。



背景技术:

儿童由于免疫力较差,只要一吃不太健康的食物,就很容易上火,导致咽喉肿痛等多种口腔疾病,因此需要去医院检查,一般检查就是让儿童张大嘴巴,医生拿一个不锈钢的压舌板去压儿童的舌头,而儿童较为敏感,嘴里有异物很容易会想吐,就会反抗乱动,妨碍检查治疗,并且由于医生使用的压舌板是不锈钢材质的,检查完后,医生一般就只是拿水冲洗压舌板,这样无法保证真正的洗干净,继续使用会很容易传染疾病,不够干净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普通压舌板存在的容易传染疾病且不便于检查儿童喉咙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加干净卫生且便于检查儿童喉咙的儿科压舌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儿科压舌板,包括有安装柱、连接柱、第一弹簧、第一滑轨、移动杆、第一滑块、连接块、拉杆、压舌板、照明灯、清理棉、连接绳、第一固定块、卡块、第二弹簧、第二固定块、滑轴和接触杆,安装柱的中部开有内腔,内腔的内左右两壁前部均连接有连接柱,内腔下壁的安装柱上设有第一滑轨,左右两方的连接柱分别连接在第一滑轨前端的左右两侧,第一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上连接有移动杆,安装柱的后端中间开有通孔,移动杆后部位于通孔内,移动杆的后端连接有压舌板,压舌板的前端与安装柱的后端接触,压舌板的顶部后侧左右两方均设有照明灯,压舌板的后部套有清理棉,清理棉罩住左右两方的照明灯,清理棉的前侧左右两部均连接有连接绳,压舌板的顶部中间设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的左右两侧均开有弧形槽,左右两方的连接绳内端均连接有卡块,卡块和弧形槽配合,安装柱的左右两壁中部均设有四个第二固定块,移动杆顶部连接有拉杆,拉杆前壁中间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前侧与安装柱前侧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拉杆中部开有一字孔,一字孔内滑动式连接有两个滑轴,滑轴外侧与一字孔内壁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滑轴底部连接有接触杆,接触杆与第二固定块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挡块、第二滑块、第二滑轨、支杆、下挂钩和上挂钩,压舌板的顶部中间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滑轨,第二滑块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挡块,第二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的后侧连接有支杆,支杆的内侧后部通过合页连接的方式连接有下挂钩,左右两方的卡块外侧前部均连接有上挂钩,上挂钩与下挂钩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导向板和钢丝绳,压舌板的顶部中间左右两侧均设有导向板,导向板位于第二滑轨的外侧,左右两方的第二滑块外侧中部均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穿过导向板,左右两方的钢丝绳的下端分别连接在拉杆后侧的左右两部。

当医生需要给儿童检查喉咙时,首先医生可以将干净的清理棉套在压舌板的后部,再将卡块塞进弧形槽内,以此来固定住清理棉,固定完毕后,若需要延长压舌板,医生可以移动两个滑轴相向运动,第二弹簧随之被拉伸,当滑轴相向运动至带动接触杆相向运动,当接触杆与第二固定块分离后,向后移动拉杆,第一弹簧随之被拉伸,拉杆向后移动通过移动杆带动压舌板向后移动,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对移动杆起导向作用,当拉杆向后移动至位于后侧的第二固定块后面时,松开滑轴,此时两个滑轴则会在第二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背向运动,进而滑轴则会带动接触杆背向运动,然后松开拉杆,如此,接触杆则会与后侧的第二固定块接触,对所调节的位置进行固定,若需继续延长压舌板,重复以上步骤即可,若压舌板的长度够长,医生可以让儿童张大嘴巴,接着把压舌板放入儿童嘴中,压住儿童的舌头,以便医生检查,照明灯使得医生在检查过程中能够看的更加清楚,检查完毕后,医生可以将该压舌板从儿童嘴中取出,接着通过拉动连接绳将卡块从弧形槽内取出,使得清理棉不再被固定住,再将清理棉从压舌板的后部取下,接着重复前面的步骤换上新的清理棉即可,如此可以很方便的更换清理棉,更加干净卫生,避免疾病的感染,接着医生需要将压舌板复位,此时医生可以向前拉动拉杆,拉杆向前移动通过移动杆带动压舌板向前移动,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对移动杆起导向作用,同时,拉杆向前移动带动左右两方的圆形块向前移动,左右两方的圆形块推动前侧接触的这两个转块向前侧转动,第二弹簧随之被压缩,当这两个转块向前侧转动至不再与左右两方的圆形块接触时,第二弹簧随之带动这两个转块转动复位,接着继续向前拉动拉杆,当左右两方的圆形块和最前方的两个转块的后侧接触,此时医生可以停止向前拉动拉杆,拉杆随之通过移动杆带动压舌板复位,第一弹簧随之回到初始状态,如此医生可以保证压舌板的干净卫生,且还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压舌板的长度,方便检查。

当医生需要更换清理棉时,首先可以向外侧移动左右两方的支杆,第二滑块和第二滑轨对支杆起导向作用,左右两方的支杆向外侧移动通过下挂钩和上挂钩的配合带动卡块脱离弧形槽,使得清理棉不再被固定住,然后医生可以停止移动左右两方的第二滑块,紧接着将下挂钩从上挂钩上取下,使得二者不再配合,再将清理棉从压舌板的后部取下,接着将新的清理棉套在压舌板的后部,再将卡块塞进弧形槽内,以此来固定住清理棉,并通过向内侧移动左右两方的支杆带动左右两方的下挂钩向内侧移动,再将下挂钩和上挂钩钩住配合即可,如此医生可以不用通过拉动连接绳来带动卡块脱离弧形槽,以便更换清理棉,防止连接绳被扯断。

在医生给儿童检查完毕后,医生可以直接通过向前拉动拉杆,最终使得压舌板复位,同时,拉杆向前移动通过左右两方的钢丝绳带动左右两方的第二滑块向外侧移动,导向板对钢丝绳起导向作用,左右两方的第二滑块向外侧移动通过支杆带动下挂钩和上挂钩向外侧移动,使得卡块脱离弧形槽,接着医生可以将下挂钩从上挂钩上取下,使得二者不再配合,再将清理棉从压舌板的后部取下,接着将新的清理棉套在压舌板的后部,再将卡块塞进弧形槽内,以此来固定住清理棉,并通过向内侧移动左右两方的支杆带动左右两方的下挂钩向内侧移动,再将下挂钩和上挂钩钩住配合即可,如此,医生在复位压舌板的同时,还能够使得卡块脱离弧形槽,以便更换清理棉,一举两得,更加方便省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医生拉动连接绳将卡块从弧形槽内取出,使得清理棉不再被固定住,再将清理棉取下,如此可以很方便的更换清理棉,更加干净卫生;通过医生向后推动拉杆能够实现延长压舌板的长度,提高该压舌板的实用性;医生向外侧移动左右两方的支杆,通过下挂钩和上挂钩的配合带动卡块脱离弧形槽,以便更换清理棉,防止医生通过拉动连接绳带动卡块移动时被扯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a的部分放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b的部分放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c的部分放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安装柱,2…内腔,3…连接柱,4…第一弹簧,5…第一滑轨,6…移动杆,7…第一滑块,8…通孔,9…连接块,10…拉杆,11…压舌板,12…照明灯,13…清理棉,14…连接绳,15…第一固定块,16…弧形槽,17…卡块,18…一字孔,19…第二弹簧,20…第二固定块,21…滑轴,211…接触杆,22…挡块,23…第二滑块,24…第二滑轨,25…支杆,26…下挂钩,27…上挂钩,28…导向板,29…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儿科压舌板,如图1-4所示,包括有安装柱1、连接柱3、第一弹簧4、第一滑轨5、移动杆6、第一滑块7、连接块9、拉杆10、压舌板11、照明灯12、清理棉13、连接绳14、第一固定块15、卡块17、第二弹簧19、第二固定块20、滑轴21和接触杆211,安装柱1的中部开有内腔2,内腔2的内左右两壁前部均连接有连接柱3,内腔2下壁的安装柱1上设有第一滑轨5,左右两方的连接柱3分别连接在第一滑轨5前端的左右两侧,第一滑轨5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7,第一滑块7上连接有移动杆6,安装柱1的后端中间开有通孔8,移动杆6后部位于通孔8内,移动杆6的后端连接有压舌板11,压舌板11的前端与安装柱1的后端接触,压舌板11的顶部后侧左右两方均设有照明灯12,压舌板11的后部套有清理棉13,清理棉13罩住左右两方的照明灯12,清理棉13的前侧左右两部均连接有连接绳14,压舌板11的顶部中间设有第一固定块15,第一固定块15的左右两侧均开有弧形槽16,左右两方的连接绳14内端均连接有卡块17,卡块17和弧形槽16配合,安装柱1的左右两壁中部均设有四个第二固定块20,移动杆6顶部连接有拉杆10,拉杆10前壁中间连接有连接块9,连接块9前侧与安装柱1前侧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4,拉杆10中部开有一字孔18,一字孔18内滑动式连接有两个滑轴21,滑轴21外侧与一字孔18内壁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19,滑轴21底部连接有接触杆211,接触杆211与第二固定块20接触。

实施例2

一种儿科压舌板,如图1-4所示,包括有安装柱1、连接柱3、第一弹簧4、第一滑轨5、移动杆6、第一滑块7、连接块9、拉杆10、压舌板11、照明灯12、清理棉13、连接绳14、第一固定块15、卡块17、第二弹簧19、第二固定块20、滑轴21和接触杆211,安装柱1的中部开有内腔2,内腔2的内左右两壁前部均连接有连接柱3,内腔2下壁的安装柱1上设有第一滑轨5,左右两方的连接柱3分别连接在第一滑轨5前端的左右两侧,第一滑轨5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7,第一滑块7上连接有移动杆6,安装柱1的后端中间开有通孔8,移动杆6后部位于通孔8内,移动杆6的后端连接有压舌板11,压舌板11的前端与安装柱1的后端接触,压舌板11的顶部后侧左右两方均设有照明灯12,压舌板11的后部套有清理棉13,清理棉13罩住左右两方的照明灯12,清理棉13的前侧左右两部均连接有连接绳14,压舌板11的顶部中间设有第一固定块15,第一固定块15的左右两侧均开有弧形槽16,左右两方的连接绳14内端均连接有卡块17,卡块17和弧形槽16配合,安装柱1的左右两壁中部均设有四个第二固定块20,移动杆6顶部连接有拉杆10,拉杆10前壁中间连接有连接块9,连接块9前侧与安装柱1前侧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4,拉杆10中部开有一字孔18,一字孔18内滑动式连接有两个滑轴21,滑轴21外侧与一字孔18内壁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19,滑轴21底部连接有接触杆211,接触杆211与第二固定块20接触。

还包括有挡块22、第二滑块23、第二滑轨24、支杆25、下挂钩26和上挂钩27,压舌板11的顶部中间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滑轨24,第二滑块23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挡块22,第二滑轨24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块23,第二滑块23的后侧连接有支杆25,支杆25的内侧后部通过合页连接的方式连接有下挂钩26,左右两方的卡块17外侧前部均连接有上挂钩27,上挂钩27与下挂钩26配合。

实施例3

一种儿科压舌板,如图1-4所示,包括有安装柱1、连接柱3、第一弹簧4、第一滑轨5、移动杆6、第一滑块7、连接块9、拉杆10、压舌板11、照明灯12、清理棉13、连接绳14、第一固定块15、卡块17、第二弹簧19、第二固定块20、滑轴21和接触杆211,安装柱1的中部开有内腔2,内腔2的内左右两壁前部均连接有连接柱3,内腔2下壁的安装柱1上设有第一滑轨5,左右两方的连接柱3分别连接在第一滑轨5前端的左右两侧,第一滑轨5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7,第一滑块7上连接有移动杆6,安装柱1的后端中间开有通孔8,移动杆6后部位于通孔8内,移动杆6的后端连接有压舌板11,压舌板11的前端与安装柱1的后端接触,压舌板11的顶部后侧左右两方均设有照明灯12,压舌板11的后部套有清理棉13,清理棉13罩住左右两方的照明灯12,清理棉13的前侧左右两部均连接有连接绳14,压舌板11的顶部中间设有第一固定块15,第一固定块15的左右两侧均开有弧形槽16,左右两方的连接绳14内端均连接有卡块17,卡块17和弧形槽16配合,安装柱1的左右两壁中部均设有四个第二固定块20,移动杆6顶部连接有拉杆10,拉杆10前壁中间连接有连接块9,连接块9前侧与安装柱1前侧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4,拉杆10中部开有一字孔18,一字孔18内滑动式连接有两个滑轴21,滑轴21外侧与一字孔18内壁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19,滑轴21底部连接有接触杆211,接触杆211与第二固定块20接触。

还包括有挡块22、第二滑块23、第二滑轨24、支杆25、下挂钩26和上挂钩27,压舌板11的顶部中间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滑轨24,第二滑块23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挡块22,第二滑轨24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块23,第二滑块23的后侧连接有支杆25,支杆25的内侧后部通过合页连接的方式连接有下挂钩26,左右两方的卡块17外侧前部均连接有上挂钩27,上挂钩27与下挂钩26配合。

还包括有导向板28和钢丝绳29,压舌板11的顶部中间左右两侧均设有导向板28,导向板28位于第二滑轨24的外侧,左右两方的第二滑块23外侧中部均连接有钢丝绳29,钢丝绳29穿过导向板28,左右两方的钢丝绳29的下端分别连接在拉杆10后侧的左右两部。

当医生需要给儿童检查喉咙时,首先医生可以将干净的清理棉13套在压舌板11的后部,再将卡块17塞进弧形槽16内,以此来固定住清理棉13,固定完毕后,若需要延长压舌板11,医生可以移动两个滑轴21相向运动,第二弹簧19随之被拉伸,当滑轴21相向运动至带动接触杆211相向运动,当接触杆211与第二固定块20分离后,向后移动拉杆10,第一弹簧4随之被拉伸,拉杆10向后移动通过移动杆6带动压舌板11向后移动,第一滑轨5和第一滑块7对移动杆6起导向作用,当拉杆10向后移动至位于后侧的第二固定块20后面时,松开滑轴21,此时两个滑轴21则会在第二弹簧19弹力的作用下背向运动,进而滑轴21则会带动接触杆211背向运动,然后松开拉杆10,如此,接触杆211则会与后侧的第二固定块20接触,对所调节的位置进行固定,若需继续延长压舌板11,重复以上步骤即可,若压舌板11的长度够长,医生可以让儿童张大嘴巴,接着把压舌板11放入儿童嘴中,压住儿童的舌头,以便医生检查,照明灯12使得医生在检查过程中能够看的更加清楚,检查完毕后,医生可以将该压舌板11从儿童嘴中取出,接着通过拉动连接绳14将卡块17从弧形槽16内取出,使得清理棉13不再被固定住,再将清理棉13从压舌板11的后部取下,接着重复前面的步骤换上新的清理棉13即可,如此可以很方便的更换清理棉13,更加干净卫生,避免疾病的感染,接着医生需要将压舌板11复位,此时医生可以向前拉动拉杆10,拉杆10向前移动通过移动杆6带动压舌板11向前移动,第一滑轨5和第一滑块7对移动杆6起导向作用,同时,拉杆10向前移动带动左右两方的圆形块向前移动,左右两方的圆形块推动前侧接触的这两个转块向前侧转动,第二弹簧19随之被压缩,当这两个转块向前侧转动至不再与左右两方的圆形块接触时,第二弹簧19随之带动这两个转块转动复位,接着继续向前拉动拉杆10,当左右两方的圆形块和最前方的两个转块的后侧接触,此时医生可以停止向前拉动拉杆10,拉杆10随之通过移动杆6带动压舌板11复位,第一弹簧4随之回到初始状态,如此医生可以保证压舌板11的干净卫生,且还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压舌板11的长度,方便检查。

当医生需要更换清理棉13时,首先可以向外侧移动左右两方的支杆25,第二滑块23和第二滑轨24对支杆25起导向作用,左右两方的支杆25向外侧移动通过下挂钩26和上挂钩27的配合带动卡块17脱离弧形槽16,使得清理棉13不再被固定住,然后医生可以停止移动左右两方的第二滑块23,紧接着将下挂钩26从上挂钩27上取下,使得二者不再配合,再将清理棉13从压舌板11的后部取下,接着将新的清理棉13套在压舌板11的后部,再将卡块17塞进弧形槽16内,以此来固定住清理棉13,并通过向内侧移动左右两方的支杆25带动左右两方的下挂钩26向内侧移动,再将下挂钩26和上挂钩27钩住配合即可,如此医生可以不用通过拉动连接绳14来带动卡块17脱离弧形槽16,以便更换清理棉13,防止连接绳14被扯断。

在医生给儿童检查完毕后,医生可以直接通过向前拉动拉杆10,最终使得压舌板11复位,同时,拉杆10向前移动通过左右两方的钢丝绳29带动左右两方的第二滑块23向外侧移动,导向板28对钢丝绳29起导向作用,左右两方的第二滑块23向外侧移动通过支杆25带动下挂钩26和上挂钩27向外侧移动,使得卡块17脱离弧形槽16,接着医生可以将下挂钩26从上挂钩27上取下,使得二者不再配合,再将清理棉13从压舌板11的后部取下,接着将新的清理棉13套在压舌板11的后部,再将卡块17塞进弧形槽16内,以此来固定住清理棉13,并通过向内侧移动左右两方的支杆25带动左右两方的下挂钩26向内侧移动,再将下挂钩26和上挂钩27钩住配合即可,如此,医生在复位压舌板11的同时,还能够使得卡块17脱离弧形槽16,以便更换清理棉13,一举两得,更加方便省力。

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