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部可弯曲变向的等离子体手术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8376发布日期:2019-03-02 01:3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头部可弯曲变向的等离子体手术电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手术器械方米,特别涉及一种头部可弯曲变向的等离子体手术电极。



背景技术:

低温等离子系统近年来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于:耳鼻咽喉科外科、脊柱外科妇科、皮肤性病科及肛肠科等疾病的治疗,并被证明有良好的效果,其具有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见效快的特点。其基本原理为等离子能量流过活性电极和回路电极之间,通过生理盐水导电在电极周围形成高度聚集的等离子体蒸汽鞘层。等离子体鞘层内由大量带电粒子构成,带电粒子被电场加速后,产生足够大的能量并具有强氧化性,在低温下(40℃-70℃)打断构成靶组织细胞的分子键,使组织迅速分解成低分子量的分子和原子,从而在较低的温度下形成实时、高效的组织切割、消融效果。

手术过程中某些需要进行手术操作的部位被重要器官或骨骼阻挡,常规等离子体手术电极无法到达对此类位置进行手术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头部可弯曲变向的等离子体手术电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发明提出一种头部可弯曲变向的等离子体手术电极,包括尖端电极、电极座、外刀杆、外护套、内刀杆、内护套、吸引口以及手柄,手柄内设有拉线机构,拉线机构通过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与外刀杆的前端连接,外护套包裹在外刀杆外部,且外刀杆前端露出外护套,外刀杆前端为可弯曲结构,利用手柄中的拉线机构通过拉扯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控制外刀杆前端的弯曲方向和角度,外刀杆内设有内刀杆,内刀杆外壁上包裹有内护套,利用内护套将内刀杆的外壁与外刀杆内壁进行隔离,且内刀杆前端为可弯曲结构,内刀杆前端的可弯曲结构可随外刀杆前端的可弯曲结构同步弯曲,内刀杆前段设有尖端电极,尖端电极上设有吸引口,尖端电极用电极座与外刀杆进行隔离,内刀杆为中空结构,内刀杆的前端与尖端电极的吸引口连通,形成吸引冲洗通道。

其中,所述尖端电极为钼、钨、金或铂等耐高温金属或其合金制成丝状、片状、环装或其他形状。

其中,所述电极座为陶瓷或耐高温塑料。

其中,所述外刀杆为导电良好的不锈钢管,外刀杆前端为多段组合形成的可弯曲部。

其中,所述外护套为绝缘套管,其材质可采用ptfe、pvc、pe等。

其中,所述内刀杆为导电良好的不锈钢管,内刀杆前端为分段错切或弹簧式的可弯曲结构,内刀杆前端的分段错切或弹簧式的可弯曲结构的位置与外刀杆前端的可弯曲结构的位置相对应,能够在拉线控制外刀杆前端进行转向弯曲时跟随进行转向弯曲。

其中,所述内护套为绝缘套管,其材质可采用ptfe、pvc、pe等。

其中,所述手柄的一端设有电源线缆,所述电源线缆贯穿于手柄并向一端延伸至内刀杆内与尖端电极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为高强度耐磨材质的金属或高分子材料细线或细绳,所述拉线机构中设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以防止超出拉线的行程,并可将外刀杆前端弯曲角度进行固定。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头部可弯曲变向的等离子体手术电极的优点为:结构合理,功能实用,内刀杆前端的可弯曲结构和外刀杆前端的可弯曲结构,可通过手柄控制弯曲方向和角度,利于适应患者病变部位的不同位置和结构进行全方位的切除。使等离子手术电极的工作部位靠近病变组织,使得对病变组织进行切除时更准确,作用范围小,能够使组织的出血量小,保证手术的准确度和效果。尖端电极上具有吸引口,在对患者位于边角的病变组织进行手术操作时,便于就近排出手术产物,可提高手术精度,减少手术时间,保证电极等离子产生的稳定性,改善手术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头部可弯曲变向的等离子体手术电极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头部可弯曲变向的等离子体手术电极的前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手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分段错切的可弯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弹簧式的可弯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头部可弯曲变向的等离子体手术电极,包括尖端电极1、陶瓷或耐高温塑料制的电极座2、外刀杆3、外护套4、内刀杆5、内护套6、吸引口7以及手柄8,手柄8内设有拉线机构9,拉线机构9通过第一拉线10-1和第二拉线10-2与外刀杆3的前端连接,第一拉线10-1和第二拉线10-2均为高强度耐磨材质的金属或高分子材料细线或细绳,分别连接到外刀杆3前端两侧的相对位置,外刀杆3为导电良好的不锈钢管,外刀杆3前端为多段通过铆钉充当转轴并互相铆接组合形成的可弯曲部,手柄8中的拉线机构9向不同的方向转动,可拉扯第一拉线10-1和第二拉线10-2带动外刀杆3前端向不同方向进行弯曲,拉线机构9转动角度越大,第一拉线10-1和第二拉线10-2的行程越长,外刀杆3前端的弯曲角度越大,利于适应患者病变部位的不同位置和结构进行全方位的切除。使等离子手术电极的工作部位靠近病变组织,使得对病变组织进行切除时更准确,作用范围小,能够使组织的出血量小,保证手术的准确度和效果。所述拉线机构9带有中设有限位装置,采用卡槽的结构,每转动一定角度均需要一定的力矩,并限制了其最大转动角度范围,以防止超出第一拉线10-1和第二拉线10-2的行程,并可将外刀杆3前端弯曲角度进行固定,外护套4包裹在外刀杆3外部,且外刀杆3前端露出外护套4,外护套4为采用ptfe、pvc、pe等制的绝缘套管,外刀杆3内设有内刀杆5,内刀杆5外壁上包裹有内护套6,内护套6为采用ptfe、pvc、pe等制的绝缘套管,利用内护套6将内刀杆5的外壁与外刀杆3内壁进行隔离,且内刀杆5为导电良好的不锈钢管,内刀杆5前端为分段错切(如图4所示)或弹簧式(如图5所示)的可弯曲结构,内刀杆5前端分段错切或弹簧式的可弯曲结构的位置与外刀杆3前端的多段组合形成的可弯曲部的位置相对应,内刀杆5的前端能够在第一拉线10-1和第二拉线10-2控制外刀杆3前端进行转向弯曲时跟随进行同步转向弯曲,内刀杆5前段设有尖端电极1,尖端电极1为钼、钨、金或铂等耐高温金属或其合金制成丝状、片状、环装或其他形状,尖端电极1上设有吸引口7,在对患者位于边角的病变组织进行手术操作时,通过吸引口7便于就近排出手术产物,可提高手术精度,减少手术时间,保证电极等离子产生的稳定性,改善手术质量。尖端电极1用电极座2与外刀杆3进行隔离,内刀杆5为中空结构,内刀杆5的前端与尖端电极1的吸引口7连通,形成吸引冲洗通道,手柄8的一端设有电源线缆,所述电源线缆贯穿于手柄8并向一端延伸至内刀杆5内与尖端电极1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的头部可弯曲变向的等离子体手术电极的整体结构合理,功能实用,可通过腔道进入人体后,内刀杆5的前端和外刀杆3的前端可通过改变弯曲方向和角度调节尖端电极1避开障碍,有效避开常规电极无法到达的位置进行手术操作的现象。同时该头部可弯曲变向的等离子体手术电极可扩大等离子手术电极的适用范围,还可以避免在一些风险较大位置的开辟腔道进入患者体内,手术方式更加灵活,提高手术操作准确性,改善手术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