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血养气的膏滋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0694发布日期:2019-01-22 18:48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血养气的膏滋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平和的药物。三国魏嵇康《养生论》:“故神农曰:‘上药养命,中药养性’者,诚知性命之理,因辅养以通也。”晋张华《博物志》卷七:“中药养性,谓合欢蠲忿,萱草忘忧。”宋徐铉《题庙》诗:“常嗟多病嫌中药,拟问真经乞小还。中药的形状有很多,利用膏状。膏滋又称煎膏剂,为我国习用的一类膏状口服剂型。它以滋补为主,兼有缓慢的治疗作用,且因含有蔗糖,蜂蜜而味美可口,为病者所乐用。

现有的活血养气的膏滋在使用时,活血养气、滋阴清热效果不明显,降低了膏滋的药理性,且现有的膏滋在容易在内部滋生细菌,影响膏滋的食用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活血通经、滋阴清热、对人体无毒且抑制制剂中微生物,避免膏滋变质的膏滋制备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活血养气的膏滋制备工艺,所述膏滋是采用多组中药原料制备溶剂,膏滋原料组成的重量配比为:

丹参20-50克、红花30-60克、红枣100-200克、益母草70-150克、冬虫夏草10-30克、黄竹参20-40克、饴糖150-220克。

优选的:所述膏滋原料组成的重量配比为:

丹参20克、红花30克、红枣100克、益母草70克、冬虫夏草10克、黄竹参20克、饴糖150克。

优选的:所述膏滋原料组成的重量配比为:

丹参35克、红花45克、红枣150克、益母草110克、冬虫夏草20克、黄竹参30克、饴糖185克。

优选的:所述膏滋原料组成的重量配比为:

丹参50克、红花60克、红枣200克、益母草150克、冬虫夏草30克、黄竹参40克、饴糖220克。

本发明中各中药原料的药理活性如下:

丹参: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血瘀心痛,脘腹疼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风湿痹证,疮痈肿毒,热病烦躁神昏,心悸失眠;

红花:性温,味辛,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

红枣: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心悸失眠;妇人脏躁;营卫不和;

益母草: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疮疡肿毒;

冬虫夏草: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肿瘤、抗疲劳、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秘精益气、美白祛黑等多种功效;

黄竹参:滋阴清热;健脾;止血。主阴虚发热;自汗;盗汗;病后体虚乏力;食少;吐血;

饴糖:性味甘、温,归脾、胃、肺经,临床主要用来补脾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治疗脾胃气虚、中焦虚寒、肺虚久咳、气短气喘等,另外还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可以抗氧化,具有较大的渗透压,能抑制制剂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各药相辅相承,功能活血通经,补肺益肾,滋阴清热,消劳安神,调理肠胃,抑制制剂中微生物,避免膏滋变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丹参20克、红花30克、红枣100克、益母草70克、冬虫夏草10克、黄竹参20克、饴糖150克。

膏滋配制方法为:选取一定量的丹参、红花、红枣、益母草和黄竹参放入砂锅中,加入冷水浸泡,冷水高出药面15厘米为度,浸泡时间约24小时左右,浸透饮片和饴糖入药锅煮沸3小时取出药汁,再加水适量煎煮3小时,合并多次药液,药渣压出药汁并入上述药液,置容器放置沉淀6至12小时。用塞网过滤,去除药液中的杂质,只取出澄净药液。加热至沸,撇去浮沫。将煎出的药液再放在小火上煎煮蒸发浓缩,同时不断搅动药液,防止焦化,逐渐形成稠膏状,趁热将浓缩的药液滴于干燥皮纸上,以滴膏周围不见水迹为度。将冬虫夏草研成细粉,在收膏时调入膏中。

实施例2:

丹参35克、红花45克、红枣150克、益母草110克、冬虫夏草20克、黄竹参30克、饴糖185克。

膏滋配制方法为:选取一定量的丹参、红花、红枣、益母草和黄竹参放入砂锅中,加入冷水浸泡,冷水高出药面15厘米为度,浸泡时间约24小时左右,浸透饮片和饴糖入药锅煮沸3小时取出药汁,再加水适量煎煮3小时,合并多次药液,药渣压出药汁并入上述药液,置容器放置沉淀6至12小时。用塞网过滤,去除药液中的杂质,只取出澄净药液。加热至沸,撇去浮沫。将煎出的药液再放在小火上煎煮蒸发浓缩,同时不断搅动药液,防止焦化,逐渐形成稠膏状,趁热将浓缩的药液滴于干燥皮纸上,以滴膏周围不见水迹为度。将冬虫夏草研成细粉,在收膏时调入膏中。

实施例3:

丹参50克、红花60克、红枣200克、益母草150克、冬虫夏草30克、黄竹参40克、饴糖220克。

膏滋配制方法为:选取一定量的丹参、红花、红枣、益母草和黄竹参放入砂锅中,加入冷水浸泡,冷水高出药面15厘米为度,浸泡时间约24小时左右,浸透饮片和饴糖入药锅煮沸3小时取出药汁,再加水适量煎煮3小时,合并多次药液,药渣压出药汁并入上述药液,置容器放置沉淀6至12小时。用塞网过滤,去除药液中的杂质,只取出澄净药液。加热至沸,撇去浮沫。将煎出的药液再放在小火上煎煮蒸发浓缩,同时不断搅动药液,防止焦化,逐渐形成稠膏状,趁热将浓缩的药液滴于干燥皮纸上,以滴膏周围不见水迹为度。将冬虫夏草研成细粉,在收膏时调入膏中。

实施例4:

丹参45克、红花50克、红枣110克、益母草120克、冬虫夏草25克、黄竹参38克、饴糖200克。

膏滋配制方法为:选取一定量的丹参、红花、红枣、益母草和黄竹参放入砂锅中,加入冷水浸泡,冷水高出药面15厘米为度,浸泡时间约24小时左右,浸透饮片和饴糖入药锅煮沸3小时取出药汁,再加水适量煎煮3小时,合并多次药液,药渣压出药汁并入上述药液,置容器放置沉淀6至12小时。用塞网过滤,去除药液中的杂质,只取出澄净药液。加热至沸,撇去浮沫。将煎出的药液再放在小火上煎煮蒸发浓缩,同时不断搅动药液,防止焦化,逐渐形成稠膏状,趁热将浓缩的药液滴于干燥皮纸上,以滴膏周围不见水迹为度。将冬虫夏草研成细粉,在收膏时调入膏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血养气的膏滋制备工艺,所述膏滋是采用多组中药原料制备溶剂,膏滋原料组成的重量配比为:丹参20‑50克、红花30‑60克、红枣100‑200克、益母草70‑150克、冬虫夏草10‑30克、黄竹参20‑40克、饴糖150‑220克。本发明各药相辅相承,功能活血通经,补肺益肾,滋阴清热,消劳安神,调理肠胃,抑制制剂中微生物,避免膏滋变质。

技术研发人员:爱新觉罗兆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正黄(天津)生物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23
技术公布日:2019.0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