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白血病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1711发布日期:2018-12-14 22:18阅读:16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白血病的中药制剂,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白血病俗称“血癌”,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是世界及国内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是造血组织中某一类型的白血球细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发生恶性增生,自由基增多并浸润体内各脏器组织,导致正常造血细胞受抑制,产生各种症状。

白血病按自然病程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根据细胞幼稚程度可分为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细胞白血病、单核细胞白血病等类型,它们的临床表现各有异同,但均以发热、出血、贫血、肝脾淋巴节肿大为特点。。根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目前有6百多万白血病患者,其中以未成年人和老人居多。

目前在白血病的治疗方面,主要是采用西医的治疗方法,如输血、放疗化疗或者骨髓移植,这种治疗方法副作用比较大、疗期长而且费用高。比如骨髓移植,不仅配型成功的概率较低且医疗费用在80万元人民币以上。

中国的中医经典著作《本草纲目》、《本草求真》、《疡医大全》等医学巨著中均有关于癌症的治疗思想,而现代医学认为,癌症的产生在于人体癌症基因与抑癌基因失衡所致,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免疫系统出了问题。因此从理论上讲,调节免疫系统同时结合以中药抗癌化癌,就可以从根本上治愈白血病。但目前中医业界,仍多为以医学论点来推理论证为主探讨研究白血病的治疗。

本发明人在利用祖传方法治疗喉癌、食道癌、胃癌、乳腺癌等癌症病人长达60年的从医实践的同时也一直对白血病进行着持续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发明人以中医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为依据,细解了患白血病的多种因素,寻查找到了患白血病的主要原因和患白血病的病理,从而找到了治疗治愈白血病的方法——排出体内寒湿、扶阳固本以彻底涤荡体内病毒。经过大量临床实践,本发明人研制出了一种治疗白血病效果独特,治愈周期短、见效快的中药制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白血病的中药制剂,本发明中药制剂可在30~40天内治疗治愈白血病,无需放疗、化疗。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中药制剂的质量组成为:附子2~3份,干姜3~4份,白术(炒)3~4份,肉桂1~2份,冬虫夏草1~2份,穿山甲1~2份,香附1~2份,柴胡1~2份,鸡血藤1~2份,牛夕1~2份,当归2~3份,丁香2~3份,吴萸2~3份,枸杞2~3份,熟地2~3份,桂枝2~3份.灸甘草1~2份,覆盆子1~2份,故帋1~2份,乌药1~2份,狗脊1~2份,木香1~2份,砂仁1~2份,毕拨1~2份,独活1~2份,防风1~2份,白芍(炒)1~2份,陈皮1~2份,枳壳1~2份,川芎0.5~1份,青皮0.5~1份。

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优选:附子3份,干姜3份,白术(炒)3份,肉桂2份,冬虫夏草1.5份,穿山甲1.5份,香附1.5份,柴胡1.5份,鸡血藤1.5份,牛夕1.5份,当归2份,丁香2份,吴萸2份,枸杞2份,熟地2份,桂枝2份.灸甘草1份,覆盆子1份,故帋1份,乌药1份,狗脊1份,木香1份,砂仁1份,毕拨1份,独活1份,防风1份,白芍(炒)1份,陈皮1份,枳壳1份,川芎1份,青皮1份。

本发明特点和工作机理:

本方剂为纯阳方剂,能深层次涤荡体内的寒凉和毒素。以附子、干姜、白术、冬虫夏草等为主药,配以二十多种中药材科学配伍而成。其中,附子、干姜、白术、冬虫夏草温暖心、肝、脾、肺、肾五脏,阻止白血球的增殖,促进红血球数量增多;同时配以穿山甲、肉桂、乌药、故帋、炙甘草、狗脊、枸杞、熟地、覆盆子、鹿角胶、鸡血藤温热、通脉、养血,从而抑制白血球细胞的无序增生,促使人体阴阳平衡,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癌能力,提高人体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使堆积在患者体内的寒凉和毒素,通过利尿、排便很快地排出到体外,有效促使任督二脈疏通,达到治疗白血病的目的。

本方剂遵从中医理念,将药材按各自独特的药性、剂量科学配伍而成。采用科化、湿热、扶阳、泻凉毒的对症治疗方法,有效疏通任督二脉,扶正祛邪,固本扶阳。本方剂利尿、排便,涤荡体内寒凉和毒素,能很快将患者体内的寒凉和毒素清除出来,能从根本上治疗治愈白血病。

本发明汤剂采用下述方法制备:

1)按上述所述比例将所述药材放入带有压力阀的不锈钢容器中,加入干药材总重5~5.5倍的凉水浸泡1小时后,盖上容器盖置于火上熬制,当压力达到80kpa公斤后,保持此压力继续熬制15分钟,停止加热;室温下自然冷却至容器内压力消失;打开容器,查看药汁量是否达到400毫升,如果药汁量超过400毫升,则在常压下继续在火上熬制收至药汁量为400毫升;如果药汁量不足400毫升,则加入开水再继续熬制3~5分钟以使药汁量达到400毫升;将药汁沥出,药渣备用;

2)将步骤1)沥出的药渣重新放入压力容器内,加入干药材总重1.4-1.5倍的开水,盖上容器盖置于火上熬制;当压力达到80kpa公斤后,保持此压力继续熬制10分钟,停止加热;室温下自然冷却至容器内压力消失;打开锅盖查看药汁量是否达到400毫升并按步骤1)的方法调至成400毫升药汁,沥出药汁;

3)将步骤1)、步骤2)所得药汁充分混合,得本发明药剂。

本药剂使用方法为:一日两次,早上空腹喝药,晚上睡前空腹喝药,每次药剂量在300~400毫升。一个星期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时到国家血液研究院所化验,以每个疗程的血液化验报告单结果为论证依据,一般经4~5个疗程可治愈,治愈率达90%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方剂治疗白血病效果独特,治愈周期短、见效快。

患者服药7天后的血液检测报告表明,白血球下降红血球上升,已经开始向好发展;服药28~30天,发热、出血、贫血、肝脾淋巴节肿大、骨关节疼痛等临床症状消失,血液检测指标达到正常值,患者痊愈。经本方剂治疗过的几十例白血病患者的总有效率可达90%。本方剂以治疗粒细胞白血病效果最好,对于淋巴白血病效果也可以,真红及慢粒效果稍次之。

2.无需放疗化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理解本发明,下面以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

取附子30g,干姜30g,白术30g(炒),肉桂20g,冬虫夏草15g,穿山甲15g,香附15.柴胡15g,鸡血藤15g,牛夕15g,当归20,丁香20g,吴萸20g,枸杞20g,熟地20g,桂枝20g.灸甘草10g,覆盆子10g,故(帋zhi)10g,乌药10g,狗脊10g,木香10g,砂仁10g,毕拨10g,独活10g,防风10g,白芍10g(炒),陈皮10g,枳壳10g,川芎10g,青皮10g。将药材放入不锈钢压力容器中,加入2500毫升凉水浸泡1小时后,盖上容器盖置于火上熬制,当压力达到80kpa公斤后,保持此压力继续熬制15分钟,停止加热;使容器自然冷却至容器内压力消失。打开容器,查看药汁量为400多毫升,不盖容器盖继续在火上熬制收至药汁量为400毫升,将药汁沥出,药渣留在容器内。

向容器内加入700毫升开水,盖上容器盖置于火上熬制;当压力达到80kpa公斤后,保持此压力继续熬制10分钟,停止加热;室温下自然冷却至容器内压力消失。打开容器盖查看药汁量约为350毫升,加入约80毫升开水再继续熬制3~5分钟使药汁量达到400毫升,沥出药汁。将两次所得药汁合并,混合均匀。

治疗例

经医院诊断为粒细胞白血病,2例,持天津血研所血检报告单来就诊时,临床表现有持连续发热、肝脾淋巴节肿大、出血、乏力等现象。即给予本药汤剂,一日两次,每次汤剂400毫升,嘱其早晚空腹喝。经服用本汤剂7天,发热、乏力、出血症状减轻,经天津血研所血检,报告单显示红血球、血红素、血小板明显升高。继续进行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治疗服用本药,并在每一期结束时到天津血研所进行血检。第四期治疗时,根据病人临床情况及血检报告单结果,减量至300毫升给药。各期的血检报告及临床诊断均表明:治疗过程中病人各项指标均在不断改善,可以看出白血球在逐渐下降,红血球、血红素、血小板在逐渐升高。病人经四期共28~30天的治疗后痊愈,发热、肝脾淋巴节肿大现象全部消失,天津血研所的血检报告显示各项指标全部恢复至正常值。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