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77492发布日期:2018-12-22 09:12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风湿病主要指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疾病。风湿病的波及范围广,不单是老年人,不同年龄的人包括儿童都会患风湿病,而严重的风湿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在青壮年中更常见。

风湿病的发病过程通常比较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因此,风湿病的诊断及治疗均有一定难度,并且大多数风湿病都是慢性的,患者长期承受着极大的痛苦。手术治疗一些风湿病,如风湿骨病,风险大,并且不除根。现代西药疗法,这些药物并不能完全消除骨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与体内的痹毒,只能暂时缓解疼痛,而且治疗成本较高,副作用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病的中药。

本发明公开的用于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成:当归10份、党参15份、防风10份、桂枝10份、石蓿20份、川芎10份、炙甘草10份、制川乌10份、麻黄10份、知田9-11份、白芍15份、黄芪20份、制附子10份、干姜10份、牡丹皮14-16份、西洋参10份、全蝎10份、威灵仙20份、鸡血藤15份、羌活10份。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用于治疗风湿病的中药是由粉粹后的原料药材和水熬制成的药液,所述药液的熬制过程为:

将粉粹的原料药材加入低压中药煎药机中,冷水泡入药,利用低压中药煎药机进行60min循环加热;

加热完成后,待熬制液冷凉,萃取上层液体,再经浓缩处理后制得中药浓缩精华药液。

如上所述的用于治疗风湿病的中药,其中,制得的中药浓缩精华药液存放于容积为100ml/瓶-500ml/瓶的不透光的容器瓶中。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风湿病的中药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的原料药材配方科学合理,诸药协力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温经止痛,扶正祛邪,养血活血,标本兼治。

2、可以应用于各种风湿性疾病,见效快、治疗效果好,且具有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在西医只能治标的原理上,本发明采用中医国粹的方法,内源性解决风湿困扰,药物更是以舒经活络,关节止痛,提升免疫,降低风湿指标为主要功能进行选材,以达到临床控制疾病,防止复发的功能。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成:当归10份、党参15份、防风10份、桂枝10份、石蓿20份、川芎10份、炙甘草10份、制川乌10份、麻黄10份、知田9-11份、白芍15份、黄芪20份、制附子10份、干姜10份、牡丹皮14-16份、西洋参10份、全蝎10份、威灵仙20份、鸡血藤15份、羌活10份。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风湿病的中药,采用的原料药材配方科学合理,各原料药材的特性及功效如下: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抗老防老、免疫之功效。

党参: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懒言短气、四肢无力、食欲不佳、气虚、气津两虚、气血双亏以及血虚萎黄等症。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肺、脾、肝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主治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

桂枝:性辛、甘,温,入肺、心、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的功效。

石蓿:具有鲜甜、类似香草的气味,药用的功能为:抗凝血,延长血液凝固时间、降血压、改善静脉血液循环,以及促进淋巴管内淋巴液的循环、帮助排除体内多余水分。

川芎: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

炙甘草:炙甘草是用蜜烘制的甘草,具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治疗功效。

制川乌:味辛、苦,性热。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可用于风寒湿痹,关节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

麻黄:性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黄芪:性温,味甘。功能主治: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制附子:性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功能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牡丹皮:味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淤、退虚热等功效。主治: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

西洋参:性凉,味甘、微苦。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喉干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治肺虚久嗽,失血,咽干口渴,虚热烦倦。

全蝎:性辛,平。归肝经。具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功效。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威灵仙:味辛、咸,性温。归膀胱经。有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鸡血藤:味苦、甘,温。归肝、肾经。具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风湿痹痛,麻木瘫痪,血虚萎黄。

羌活:味辛、苦、性温;归膀胱、肾经;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油印寒湿痹、风水浮肿、疮疡肿毒。

经过大量的试验获知,采用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得的中药治疗风湿病,诸药协力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温经止痛,扶正祛邪,养血活血,标本兼治,可以应用于各种风湿性疾病,见效快、治疗效果好,且具有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用于治疗风湿病的中药是由粉粹后的原料药材和水熬制成的药液,所述药液的熬制过程为:

将粉粹的原料药材加入低压中药煎药机中,冷水泡入药,利用低压中药煎药机进行60min循环加热;

加热完成后,待熬制液冷凉,萃取上层液体,再经浓缩处理后制得中药浓缩精华药液,制得的中药浓缩精华药液存放于容积为100ml/瓶-500ml/瓶的不透光的容器瓶中。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风湿病的中药,通过低温萃取方法熬制,保持了药物活性,药效不被破坏;无副作用,药性更温和,减少对肾脏的损伤、不含有激素,无抗药性;同时药液包装分为100ml/瓶-500ml/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病人服用剂量进行包装,方便携带,服药量准确。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风湿病的中药在重庆九五医院,昆明红十字医院,湿康医院连锁等临床使用,治疗效果显著。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并能够在本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