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小鸡白痢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77027发布日期:2018-12-22 09:10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鸡病防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对鸡白痢有明显预防和治疗作用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阴气的传染性疾病,本病是一种极其常见的传染病,其排泄物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同时也可通过鸡蛋垂直传播。感染此病的主要症状和病变为:雏鸡表现不吃饲料,怕冷,身体蜷缩,翅膀下垂,精神沉郁或昏睡,排白色粘稠或淡黄、淡绿色稀便,肛门有时被硬结的粪块封闭,呼吸困难。少数感染严重的成年病鸡表现精神萎靡,排黄绿色或蛋清样稀便,主要病变可见肝脏、脾脏肿大、脆弱,有坏死点,肾脏暗红充血或苍白贫血,常出现腹膜炎变化。产蛋鸡可见卵巢萎缩,卵子变性,病鸡产蛋停止。

畜牧养殖过程中由于化学合成兽药的广泛使用,动物性产品中的兽药残留问题愈来愈突出。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或超标滥用兽药不仅会降低畜产品品质,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会危害人体健康,严重的危及生命,比动物疫病对人类的危害更大。

西药注重袪除病邪,消除病因;中药强调整体,重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调整、平衡机体的各种功能,应用安全可靠,采用中药代替西药治疗疾病,可以克服西药存在的种种缺陷。因此研发一种治疗鸡白痢的无药物残留、无耐药性产生、临床效果显著的特效中草药物是该领域科研技术人员急待解决的新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治小鸡白痢的药物,本发明的药物中各原料配伍不存在配伍禁忌,能明显降低鸡白痢的发生率,对鸡白痢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且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无有害药物残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工艺简单,其原料药常见、便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小鸡白痢的药物,其是由下列质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白芍100份、黄莲190-220份、当归20-60份、黄苓130-165份、木香170-200份、枳壳340-375份、桂枝230-260份、红花100-140份、槟榔片140-175份,大黄100-120份,槐花200-250份,甘草50-60份。

其进一步的优选质量份配比为:白芍100份、黄莲210份、当归50份、黄苓155份、木香185份、枳壳360份、桂枝120份、红花120份、槟榔片160份,大黄110份,槐花210份,甘草55份。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小鸡白痢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一、按配方称取原料药;

二、将称得的原料药粉碎,混合均匀,得到防治小鸡白痢的药物。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步骤二原料粉碎后,过100-300目筛。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步骤二原料粉碎后,过150-300目筛。

本发明用到的主要原料药说明如下:

白芍:也称白花芍药,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在中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驰名中外,其称白花芍药。其根可入药。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黄莲:黄莲叶柄基部膨大呈鞘状茎,小叶及叶柄基部暗紫色。黄莲其主要成份是黄莲素,可清热燥湿,清火解毒,可去中焦湿热,心经实热等。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nǜ),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别称:南天竹、山黄岑,常入药。

当归:毛茛科,银莲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长有根状茎,叶片呈卵形,花萼蓝紫色。别名有奈何草、粉乳草、白头草、老姑草等等。治疗痔疮等出血症状。治热毒血痢,温疟寒热,鼻衄,血痔。

黄苓:别名淡苓、条苓、子苓、枯苓、魁苓、山茶根子),一种药材,消除紧张和不安,使身体状况稳定。

木香: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的根,圆柱形或平圆柱形。表面黄棕色、灰褐色或棕褐色,栓皮大多已除去,有明纵沟及侧根痕,有时可见网状纹理。气芳香浓烈而特异,味先甜后苦,稍刺舌。主治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枳壳:枳壳性苦、辛、酸、温,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主治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病症。

桂枝:别名柳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有特异香气,味甜、微辛,皮部味较浓。

红花:别名:红蓝花、刺红花,菊科、红花属植物,干燥的管状花,橙红色,花管狭细,先端5裂,裂片狭线形,花药黄色,联合成管,高出裂片之外,其中央有柱头露出。具特异香气,味微苦。以花片长、色鲜红、质柔软者为佳,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有助于治经闭、痛经、恶露不行、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疗效。有活血化瘀,散湿去肿的功效,避免孕妇使用,否则会造成流产。

槟榔片:主治虫积,食积、气滞、痢疾、驱蛔。

大黄: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在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但在欧洲及中东,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槐花,又名洋槐花,广义的洋槐花指豆科植物的花及花蕾。

甘草:《中药大辞典》记载:甘草,【异名】美草、蜜甘(《本经》),蜜草、黑根草(《别录》),国老(《本草经集注》),灵通(《记事珠》),粉草(《群芳谱》),甜草(《中国药用植物志》),甜根子(《中药志》),棒草(《黑龙江中药》);【基原】为豆科甘草属植物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的根及根茎;【功用主治】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倦怠食少,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心悸,脏躁,肺痰咳嗽;生用治咽喉肿痛,痈疮肿毒,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甘草,亦名蜜甘、蜜草、美草、草、灵通、国老;气味(根)甘、平、无毒。

本发明的药物中各原料配伍不存在配伍禁忌,能明显降低鸡白痢的发生率,对鸡白痢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且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无有害药物残留。

本发明的药物使用方法:喂养时,每500公斤饲料,称取1900克防治小鸡白痢的药物,再将该药物用适量的水对调好,然后加入饲料中,拌均,立即喂养,每天早晚各喂养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可以每隔20天喂养本药物一个疗程。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列举以下实施例,但其对发明的范围无任何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白芍100g,黄莲210g,当归50g,黄苓155g,木香185g,枳壳360g,桂枝120g,红花120g,槟榔片160g,大黄110g,槐花210g,甘草55g,这些原料成分均为经过晒干后的质量,用超微粉碎机粉碎成150-300目,混合均匀,然后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制得防治小鸡白痢的药物。

使用方法:每次喂养时,每500公斤调好的饲料,称取1900克本实施例防治仔鸡伤寒的药物,再将该药物用适量的水对调好,然后加入饲料中,拌均,立即喂养,每天早晚各喂养一次,自由采食,10天为一个疗程,可以每隔20天喂养本药物一个疗程。

实施例2-7、对比例1-2

实施例2-7除了原料质量配比与实施例1不同外,其原料种类和制备工艺步骤及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1是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去掉了黄苓,对比例2是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去掉了槟榔片,实施例1-7、对比例1-2所使用的原料及质量如下面的表1所示。

表1

临床应用一:

衡阳某鸡场,春季一群小鸡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为原来的三分之一,腹泻,便中有少量白色尿酸盐,通过临床和实验室诊断判定为鸡白痢。选400只病鸡,将病鸡随机分为10组,每组40只,分别以实施例1-7、对比例1-2所制药物和环丙沙星治疗(对照组)进行治疗,用药10天后,使用本发明所制药物治疗的鸡群90%以上恢复健康,与环丙沙星治疗组治疗的鸡群效果相当,结果如表2。

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的药物对鸡白痢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治愈率与环丙沙星治疗组相当。

临床应用二:

为了证明本发明对鸡的饲喂效果,在疫情发生的鸡场进行多次试饲喂试验,选取大型养鸡场400只仔鸡,体重大小、健康状况基本一致,随机分成10组,每组40只。其中9组为实验组,分别饲喂实施例1-7、对比例1-2所述药物配成的饲料,每天两次,自由采食,连续10天,隔20天喂养一个疗程。另一组为对照组,饲喂不加药物的相同饲料,10组仔鸡的喂养次数、喂养量、喂养时间均相同。对比10组仔鸡的各种性能指标,平均值如表3。

表3

从表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实验组仔鸡在连续喂食本发明提供的饲料后,增重较对照组增加明显,且实验组仔鸡较对照组食欲旺盛,活力强,状态好,无鸡白痢疾病发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