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消渴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1916发布日期:2019-02-19 18:41阅读:9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消渴症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传统中医学的消渴症始见于《黄帝内经·奇病论》,是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状。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其发病环节、临床表现等方面,与消渴症相类,故其从属于消渴症范畴,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呈快速上升的趋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另一个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且糖尿病心、脑、肾并发症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死、致盲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现在的治疗方法有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西药治疗的主要药物为胰岛素治疗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但治标不治本,且长期服用会产生耐药性、依赖性等一系列的毒副作用。例如,胰岛素治疗必须长期注射,且易发生低血糖及过敏反应;磺脲类口服药物会刺激胰岛素β细胞释放和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水平迅速降低,但是会使β细胞功能衰竭,导致低血糖;双胍类口服药物会延缓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但会发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甚至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相比而言,中医治疗标本兼治、无毒副作用,目前市场也出现许多由中药成分构成的药物,但治疗效果甚微,且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研究了一种治疗消渴症的中药组合物,具有疗效显著,痊愈率高,治疗成本低的优点。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消渴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制而成:黄连4~10份、天花粉45~67份、消渴草200~300份、石膏60~100份、知母23~33份、葛根30~50份、太子参23~33份、铁皮石斛20~40份、西洋参12~20份、麦冬20~40份、山药60~100份、鸡内金23~33份、菟丝子20~40份、茯苓20~40份、山楂23~33份、蛹虫草23~33份、鹿茸4~10份、生地50~70份,益智仁23~33份、丹参23~33份、三七12~20份、昆布23~33份、鳖甲20~30份、龟甲20~30份、紫草20~30份、蛤蚧4~10对、黄芪20~30份、黄精20~30份、金毛狗脊20~30份、鬼箭羽20~30份、地骨皮20~30份、蒲公英30~50份、白花蛇草20~30份、金钱草20~30份、地肤子20~30份、海金沙20~30份、车前子20~30份、苦瓜20~30份、大黄20~30份、翻白草20~30份、甘草20~30份。

本发明的优选原料配方为:黄连7份、天花粉56份、消渴草250份、石膏80份、知母28份、葛根40份、太子参28份、铁皮石斛30份、西洋参16份、麦冬30份、山药80份、鸡内金28份、菟丝子30份、茯苓30份、山楂28份、蛹虫草28份、鹿茸7份、生地60份,益智仁28份、丹参28份、三七16份、昆布28份、鳖甲25份、龟甲25份、紫草25份、蛤蚧7对、黄芪25份、黄精25份、金毛狗脊25份、鬼箭羽25份、地骨皮25份、蒲公英40份、白花蛇草25份、金钱草25份、地肤子25份、海金沙25份、车前子25份、苦瓜25份、大黄25份、翻白草25份、甘草25份。

本发明采用的各成分的药理分析:

黄连:苦,寒;入心、肝、胃、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

天花粉:甘苦酸,凉;入肺、胃经;具有清热生津、消肿排脓之功效。

消渴草:微苦、甘,凉平;具有降血压、清热解毒、凉血生津、消渴利尿之功效。

石膏:辛甘,寒;入肺、胃经;具有清热降火、除烦止渴之功效。

知母:苦,寒;入肺、胃、肾经;具有滋阴降火,润燥滑肠之功效。

葛根:甘辛,平;入脾、胃经;具有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温之功效。

太子参:甘苦,微温;入心、脾、肺三经;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之功效。

铁皮石斛:微寒,甘;入胃经、肾经;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之功效。

西洋参:甘微苦,凉;入心、肺、肾三经;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之功效。

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之功效。

山药:甘,平;入肺、脾、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之功效。

鸡内金:甘,平;入脾、胃、小肠、膀胱经;具有健胃消食、涩精止遗之功效

菟丝子:辛甘,平;入肝、肾经;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日之功效。

茯苓:甘淡,平;入心、脾、肺经,具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

山楂:酸甘,微温;入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脾、行气消瘀之功效。

蛹虫草:性质平和,不寒不燥,具有益肝肾、补精髓、止血化痰之功效,

鹿茸:甘咸,温;入肝、肾经;具有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之功效。

生地:甘,寒;归心经、肝经、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

益智仁:辛,温;入脾,肾经;具有温脾止泻、摄唾、暖肾、固精缩尿之功效。

丹参:苦,微寒;入心、肝经;具有祛瘀止痛、活血痛经、清心除烦之功效。

三七:甘微苦,温;入肝、胃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

昆布:咸,寒;入脾,胃经;具有软坚散结、消痰、利水之功效

鳖甲:咸,平;入肝、脾经;具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之功效。

龟甲:咸甘,微寒;入肝、肾、心经。具有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固经止崩之功效。

紫草:甘咸,寒;入心、肝经;具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之功效。

蛤蚧:咸,平;入肺、肾经;具有补肺益肾,定喘止嗽之功效。

黄芪:甘,温;入脾、肺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功效。

黄精:甘,平;入脾、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之功效。

金毛狗脊:苦甘,温;归肝经、肾经;具有补肝肾、强腰膝、祛风湿之功效。

鬼箭羽:性寒,味苦;归肝经、脾经;具有行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效。

地骨皮:性寒,味甘;归肺经、肝经、肾经;具有凉血除蒸、清肺降火之功效。

蒲公英:性寒,味苦、甘;归肝经、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之功效。

白花蛇草:性凉,味微苦、微甘;归胃经、大肠经、小肠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抗癌之功效。

金钱草:性微寒,味甘、咸;归肝经、胆经、肾经、膀胱经;具有清利湿热、通淋、消肿、利湿退黄之功效。

地肤子:性寒,味甘、苦;归肾经、膀胱经;具有清利湿热、止痒之功效。

海金沙:味甘,性寒;归膀胱经、小肠经;具有清利湿热、通淋止痛之功效。

车前子:性微寒,味甘;归肾经、肝经、肺经、小肠经;具有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之功效。

苦瓜:性寒,味苦;归心经、脾经、肺经;具有祛暑涤热,明目,解毒之功效。

大黄:性寒,味苦;归脾经、胃经、大肠经、肝经、心包经;具有泻热通便、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效。

翻白草:性平,味甘、微苦;归肝经、胃经、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止痢,止血之功效。

甘草:性平,味甘;归心经、胃经、脾经、肺经;具有补脾益气、止咳祛痰、缓急定痛、调和药性之功效。

本症是由于素体阴虚,五脏虚弱,复因饮食不节,过时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导致肾阴亏虚、肺胃燥热;病机重点为阴虚燥热,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延日久,阴损及阳,阴阳俱虚,阴虚燥热造成血液沾滞、血行涩滞而成淤;阴损及阳,阳虚血凝,亦可导致淤内阻。气机升降紊乱,津液不化,升降失职,不能上潮润口;津液不固小便失摄,津液不泄,胃蕴热化燥伤阴耗津,则消谷善饮,水谷精微不化,五脏失养,肌肤失荣则消瘦,终至肺胃。肾阴虚燥热而发为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多尿,消瘦,疲乏为临床症状而发为消渴。

饮食治疗:坚持早餐饮水一碗,猕猴桃2个,苦瓜一两,体虚者加颐养汤一碗;中餐与晚餐八分饱,多食蔬菜,只吃瘦肉,晚餐加颐养汤一碗。其中颐养汤是由驴头肉50~70份,驴骨100~300份,土茯苓30~50份,枸杞子30~50份,水500~600份,盐6~10份的原料配制而成,制法是将驴头肉与驴骨洗净加水大火煲滚,转中小火加土茯苓、枸杞子煮成浓汤,少盐调味。

饮食疗法药理:早餐前饮水能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使禁食者的内脏脂肪、胰岛素抗性、血压和其他衡量肝损伤的指标得到改善,血糖指标也得到改善;驴肉中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能营养胰岛素细胞,改善胰岛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调节血糖水平;土茯苓有抗病原体,抗炎,抗心肌缺血等作用,性平,味甘淡,归肝、肾经,主治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用于梅毒所致的肢体拍弯盘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枸杞子有增强免疫延缓衰老,抗肝损伤,降血糖,降血脂及抗疲劳等作用,性平,味甘,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之功效。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精选天花粉、知母、葛根、太子参、铁皮石斛、西洋参、麦冬、山药、鸡内金、菟丝子、茯苓、山楂、鹿茸、生地,益智仁、丹参、三七、昆布、鳖甲、龟甲、蛤蚧、黄芪、黄精、金毛狗脊、鬼箭羽、地骨皮、地肤子、海金沙、车前子、苦瓜、翻白草共31味,干燥粉碎成末,粉碎后和剩余10味药材一起加水煎汤至浓缩,制成浓缩丸480丸。

本发明药物在家传古方的基础上,根据中医理论辩证析因,经反复临床验证对消渴症及并发症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配方中黄连、地骨皮、天花粉、消渴草,石膏,知母,葛根消热润燥;紫草、海金沙、车前子、苦瓜、翻白草、大黄、金钱草、地肤子、白花蛇草、鬼箭羽,清利湿热祛瘀化浊林;太子参、铁皮石斛、西洋参、麦冬、蛤蚧、黄芪,养阴润肺益气;黄精、山药、鸡内金、菟丝子、茯苓、山楂、甘草,健脾助运化;蛹虫草、鹿茸、生地、益智仁、鳖甲、龟甲、金毛狗脊补肝肾,益精血,固本摄尿;丹参、三七、昆布,通经络,化痰浊,疏通气机。本发明中诸药合用,峻补肺,脾胃肾以治本,清热润燥,化浊祛湿、活血通脉,固摄以治标,共奏标本兼治,调整阴阳,增强免疫,促运化代谢之功效,并具有疗效显著,痊愈率高,治疗成本低的优点。

下面通过临床资料来说明本发明中药的疗效。

1.临床观察

本发明中药通过随机抽选使用本方疗程2个疗程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40例,病程3个月至9年。

2.治疗方法

服用方法:采用本发明中药制成的丸剂,每次8~12丸,每日3次,餐后温水送服,一般需服用二到三个疗程,每个疗程为60日。可根据病情轻重,随征加减用量。

饮食禁忌:服用时不宜与其他中药同时服用,忌糖、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忌烟辛辣寒凉。

3.疗效标准

显著:服用药物后,症状消失,空腹血糖<6.1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

有效:服用药物后,症状明显减轻,空腹血糖<8.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

无效:服用药物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血糖指标达不到正常标准。

4.疗效结果

治疗患者100例,其中显著8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

5.部分病例资料

病例1:顾某某,女,78岁,糖尿病史8年,长期服用格列本脲、二甲双胍等西药,空腹血糖11.36mmol/l,甘油三酯1.71mmol/l,患者长期腰膝无力,舍淡苔白,脉细尿糖,消瘦,善饥,嘱咐其逐渐减量或停用西药,同时给以本丸剂,服用一疗程后查血糖降至6.82mmol/l,继续服用一疗程后检查血糖降至6.14mmol/l,尿糖无不适,症状已基本感觉不到。

病例2:朱某某,男,41岁,患者5年前因口渴、多尿、多食、消瘦而查出糖尿病,当时空腹血糖13.8mmol/l,餐后16.7mmol/l,血压145/95mmhg,使用过多种降糖药收效不佳,空腹血糖始终高于9.0mmol/l,尿糖一直在10.0mmol/l以上,全身症状时好时坏,无明显改变。后服用一疗程本发明丸剂,同时嘱患者合理饮食或配本发明的饮食疗法,适量运动,空腹血糖降为8.3mmol/l,尿糖+++,全身症状好转,继续服用,第二疗程空腹血糖降至5.9mmol/l,尿糖为阴性,各种症状明显好转,体重增加,精神抖擞,为巩固疗效,患者继续服用一疗程,随访半年未见异常。

病例3:宋某某,女,58岁,口渴,消瘦,易饥,夜尿多,医院检查为空腹血糖12.15mmol/l,血压148/93mmhg,餐后血糖为13.98mmol/l,心电图q波异常。临床诊断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曾服二甲双胍,消渴丸半年,空腹血糖不低于10mmol/l,尿糖不低于+++,后服用本丸剂一疗程,空腹血糖明显下降,服用第二个疗程后血糖为5.83mmol/l,尿糖转阴,全身症状明显改变,病情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1:

取黄连4份、天花粉45份、消渴草200份、石膏60份、知母23份、葛根30份、太子参23份、铁皮石斛20份、西洋参12份、麦冬20份、山药60份、鸡内金23份、菟丝子20份、茯苓20份、山楂23份、蛹虫草23份、鹿茸4份、生地50份,益智仁23份、丹参23份、三七12份、昆布23份、鳖甲20份、龟甲20份、紫草20份、蛤蚧4对、黄芪20份、黄精20份、金毛狗脊20份、鬼箭羽20份、地骨皮20份、蒲公英30份、白花蛇草20份、金钱草20份、地肤子20份、海金沙20份、车前子20份、苦瓜20份、大黄20份、翻白草20份、甘草20份共41味,精选干燥,部分粉碎,部分煎汤浓缩,制成浓缩丸480丸,每次8~12丸,每日3次,餐后温水送服,一般需服用二到三个疗程,每个疗程为60日。

实施例2:

取黄连10份、天花粉67份、消渴草300份、石膏100份、知母33份、葛根50份、太子参33份、铁皮石斛40份、西洋参20份、麦冬40份、山药100份、鸡内金33份、菟丝子40份、茯苓40份、山楂33份、蛹虫草33份、鹿茸10份、生地70份,益智仁33份、丹参33份、三七20份、昆布33份、鳖甲30份、龟甲30份、紫草30、蛤蚧10对、黄芪30份、黄精30份、金毛狗脊30份、鬼箭羽30份、地骨皮30份、蒲公英50份、白花蛇草30份、金钱草30份、地肤子30份、海金沙30份、车前子30份、苦瓜30份、大黄30份、翻白草30份、甘草30份共41味,精选干燥,部分粉碎,部分煎汤浓缩,制成浓缩丸480丸,每次8~12丸,每日3次,餐后温水送服,一般需服用二到三个疗程,每个疗程为60日。

实施例3:

取黄连7份、天花粉56份、消渴草250份、石膏80份、知母28份、葛根40份、太子参28份、铁皮石斛30份、西洋参16份、麦冬30份、山药80份、鸡内金28份、菟丝子30份、茯苓30份、山楂28份、蛹虫草28份、鹿茸7份、生地60份,益智仁28份、丹参28份、三七16份、昆布28份、鳖甲25份、龟甲25份、紫草25份、蛤蚧7对、黄芪25份、黄精25份、金毛狗脊25份、鬼箭羽25份、地骨皮25份、蒲公英40份、白花蛇草25份、金钱草25份、地肤子25份、海金沙25份、车前子25份、苦瓜25份、大黄25份、翻白草25份、甘草25份共41味,精选干燥,部分粉碎,部分煎汤浓缩,制成浓缩丸480丸,每次8~12丸,每日3次,餐后温水送服,一般需服用二到三个疗程,每个疗程为60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