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女性月经病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临床中认识到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用,肝主藏血,心主血脉,不少女性月经量少或40岁左右即出现闭经,与脾胃功能损伤,气血生化不足,肝无血可藏、心无血可行密切相关。因此,临床中以健脾养胃,补养肝血,促心行血为法,治疗相关月经量少或早期闭经的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目前治疗上述病症的药物良莠不齐,其疗效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女性月经病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女性月经病症的药物,所述药物包括如下重量比例的各药材:
炙黄芪30-60g,当归10-30g,三七粉3-6g,桑寄生10-30g,肉苁蓉10-30g。
作为优选,所述药物包括如下重量比例的各药材:
炙黄芪40-60g,当归20-30g,三七粉4-6g,桑寄生20-30g,肉苁蓉20-30g。
作为优选,所述药物包括如下重量比例的各药材:
炙黄芪40-50g,当归20-25g,三七粉4-5g,桑寄生20-25g,肉苁蓉20-25g。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女性月经病症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按药物配方抓取各药材,将诸药混匀,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后上锅干蒸1小时后晾干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以健脾养胃,补养肝血,促心行血为法,配制了一组可治疗相关月经量少或早期闭经的中药,组方为炙黄芪30-60g,当归10-30g,三七粉3-6g,桑寄生10-30g,肉苁蓉10-30g;将诸药混匀,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上锅干蒸1小时后晾干备用;每次服用10g,开水调成稀糊状,乘温空腹服用,每日三次,2个月为一疗程,治疗效果较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以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下述说明中的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女性月经病症的药物,按以下组方准备各药材;
炙黄芪30g,当归10g,三七粉3g,桑寄生10g,肉苁蓉10g;
诸药混匀,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上锅干蒸1小时后晾干即成。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女性月经病症的药物,按以下组方准备各药材;
炙黄芪40g,当归20g,三七粉4g,桑寄生20g,肉苁蓉20g;
诸药混匀,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上锅干蒸1小时后晾干即成。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女性月经病症的药物,按以下组方准备各药材;
炙黄芪50g,当归25g,三七粉5g,桑寄生25g,肉苁蓉25g;
诸药混匀,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上锅干蒸1小时后晾干即成。
实施例4
一种治疗女性月经病症的药物,按以下组方准备各药材;
炙黄芪60g,当归30g,三七粉6g,桑寄生30g,肉苁蓉30g。
诸药混匀,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上锅干蒸1小时后晾干即成。
上述实施例制备的中药的服用方法:每次服用10g,开水调成稀糊状,乘温空腹服用,每日三次,2个月为一疗程。
临床观察门诊患者30例,均以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嘱患者必须注意调整情绪,取得较好效果;其中月经量少或间断来潮者20例,所有患者月经量均较前增加;闭经者10例,6例月经来潮,余例在第二个疗程中也出现月经来潮。
炙黄芪: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补气健脾为主药。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与黄芪构成当归补血汤,气足血旺则月经可按期来潮。
三七粉: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可养肝血、行心血,散瘀通经,通畅脉道。
桑寄生:苦甘,平。归肝、肾经。补肝肾,通经络,益血。精血充足则血海有源,可助月经来潮。
肉苁蓉:味甘;咸;性温,归肾;大肠经。补肾阳、益精血;助精血之运行,促进月经按期来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未尽之处,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从现有技术中选用。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上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