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8583发布日期:2019-01-14 20:01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乙肝肝硬化多由乙肝肝炎后而得,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由乙肝病毒长期损害肝脏引起,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肝硬化临床以肝功能受损与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本人依据中医理论认为,肝脏气血淤滞,经络闭塞,津液不能输布以营养肝脏,肝脏失养,故肝硬化,而成癥结,故出现:饮食减少、不消化、食后腹胀、恶心、精神疲倦、消瘦、心神不安、失眠、两肋胀痛、肝手掌、黄疸、小便黄。化验肝功不正常,乙肝病毒阳性,b超肝肿大,肝脏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增强,粗糙不匀称,门脉直径增宽,脾肿大。本人历经三十几年的临床研究发现,治疗乙肝、肝硬化应抗病毒,疏通经络,滋补津液营养肝脏,肝脏得养,肝硬化自好。治疗肝硬化中医从故至今多用疏肝解郁,清热解毒,活血祛瘀,软坚散结,清热利湿药物加之服用西药抗乙肝病毒的药物治疗之,如:柴胡、郁金、连翘、红花、桃仁、乳香、没药、白芍、丹参、三七、枸杞子、当归、鳖甲、龙骨、牡蛎、黄芪、白术、茯苓、逍遥散(局方),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等这些药物有治疗作用,有伐肝的缺点,这是古代一直到现在中医治疗肝硬化的遵顺的治疗原则,这种治疗原则虽然有效,但效果不理想,具有治愈率低,治愈慢的缺点,也不能有效的治愈肝硬化。现代医学对乙肝肝硬化主要是抗病毒治疗之,若不然,则输液保肝,用维生素k1注射液,还原谷胱甘肽,5%葡萄糖注射液加入维生素c、氯化钾等等,或输入白蛋白、新鲜血浆。内服水飞蓟宾胶囊,茴三硫等以消肝中之炎和利胆退黄,但其效果不理想,治愈慢,治愈率低。且西药大部分都是化学合成的,都有副作用,由于大量使用西药,肝硬化未治好。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价格低廉,疗效快,治疗乙肝、肝硬化效果好,治愈率高的中药组合物。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配比如下:人参10-30份、黄芪30-60份、白术30-60份、茯苓10-20份、赤芍15-30份、丹参15-30份、三棱10-18份、莪术10-18份、土元6-15份、川芎10-15份、当归10-20份、益母草15-30份、虎杖10-30份、水蛭6-10份、白花蛇舌草15-30份、板蓝根10-30份、茵陈10-30份、焦三仙各15-30份、莱菔子10-20份、五味子10-30份、柴胡9-15份、溪黄草15-30份、炙鳖甲15-30份、陈皮10-15份、青皮10-15份、紫河车5-15份。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配比如下:人参20份、黄芪45份、白术45份、茯苓15份、赤芍22份、丹参23份、三棱14份、莪术14份、土元11份、川芎12.5份、当归15份、益母草22份、虎杖20份、水蛭8份、白花蛇舌草22份、板蓝根20份、茵陈20份、焦三仙各22份、莱菔子15份、五味子20份、柴胡12.5份、溪黄草22份、炙鳖甲22份、陈皮12.5份、青皮12.5份、紫河车10份。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为原料药按药剂学常规方法,加入或不加入要用辅料,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优选的,所述剂型可以是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体制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按配比称取原料药,将其放入砂锅内,加入清水浸过药面2-4cm,并浸泡10-20min;(2)先用武火将浸泡在砂锅清水中的所述原料药煮沸,之后改为文火煎煮20-30min,再过滤取煎液,备用;(3)将在步骤(2)过滤剩下的滤渣依次按照步骤(1)和步骤(2)的操作方法,再一次进行处理,过滤取煎液,备用;(4)将步骤(2)和步骤(3)中获得的煎液混合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30,搅拌条件下,缓缓加入2倍量的90%v/v乙醇溶液,搅拌,静置,过滤,滤液低温蒸发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0-1.50,并回收乙醇,得到浓缩液;(5)将浓缩液加水及辅料配制成汤剂,或将浓缩液喷雾干燥,添加辅料制成胶囊剂、片剂、丸剂、颗粒剂。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搅拌时间为18-25分钟,静置时间为35-55小时。优选的,步骤(4)中,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10-120℃,出口温度为75-85℃,物料温度为50-60℃,雾化压力为0.5-0.7mpa,喷雾速度为4-8ml/s。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在中药材选择和配伍上符合中医辨证理论,且配制方法简单,配伍后制成水煎剂或其它适宜服用的药剂,对急慢性乙肝炎,乙肝大小三阳,丙肝,肝硬化,肝腹水,肝脾肿大,门脉性肝硬化,酒精肝,且疗效好,见效快,标本兼治,且无毒副作用,达到了中药配伍中相辅相成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属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配比如下:人参10份、黄芪30份、白术30份、茯苓10份、赤芍15份、丹参15份、三棱10份、莪术10份、土元6份、川芎10份、当归10份、益母草15份、虎杖10份、水蛭6份、白花蛇舌草15份、板蓝根10份、茵陈10份、焦三仙各15份、莱菔子10份、五味子10份、柴胡9份、溪黄草15份、炙鳖甲15份、陈皮10份、青皮10份、紫河车5份。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为原料药按药剂学常规方法,加入或不加入要用辅料,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其中,所述剂型可以是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体制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按配比称取原料药,将其放入砂锅内,加入清水浸过药面2cm,并浸泡10-20min;(2)先用武火将浸泡在砂锅清水中的所述原料药煮沸,之后改为文火煎煮20min,再过滤取煎液,备用;(3)将在步骤(2)过滤剩下的滤渣依次按照步骤(1)和步骤(2)的操作方法,再一次进行处理,过滤取煎液,备用;(4)将步骤(2)和步骤(3)中获得的煎液混合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搅拌条件下,缓缓加入2倍量的90%v/v乙醇溶液,搅拌,静置,过滤,滤液低温蒸发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0,并回收乙醇,得到浓缩液;(5)将浓缩液加水及辅料配制成汤剂,或将浓缩液喷雾干燥,添加辅料制成胶囊剂、片剂、丸剂、颗粒剂。其中,步骤(4)中,所述搅拌时间为18分钟,静置时间为35小时。其中,步骤(4)中,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10℃,出口温度为75℃,物料温度为50℃,雾化压力为0.5mpa,喷雾速度为4ml/s。实施例2一种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配比如下:人参30份、黄芪60份、白术60份、茯苓20份、赤芍30份、丹参30份、三棱18份、莪术18份、土元15份、川芎15份、当归20份、益母草30份、虎杖30份、水蛭10份、白花蛇舌草30份、板蓝根30份、茵陈30份、焦三仙各30份、莱菔子20份、五味子30份、柴胡15份、溪黄草30份、炙鳖甲30份、陈皮15份、青皮15份、紫河车15份。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为原料药按药剂学常规方法,加入或不加入要用辅料,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其中,所述剂型可以是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体制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按配比称取原料药,将其放入砂锅内,加入清水浸过药面2-4cm,并浸泡20min;(2)先用武火将浸泡在砂锅清水中的所述原料药煮沸,之后改为文火煎煮30min,再过滤取煎液,备用;(3)将在步骤(2)过滤剩下的滤渣依次按照步骤(1)和步骤(2)的操作方法,再一次进行处理,过滤取煎液,备用;(4)将步骤(2)和步骤(3)中获得的煎液混合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搅拌条件下,缓缓加入2倍量的90%v/v乙醇溶液,搅拌,静置,过滤,滤液低温蒸发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50,并回收乙醇,得到浓缩液;(5)将浓缩液加水及辅料配制成汤剂,或将浓缩液喷雾干燥,添加辅料制成胶囊剂、片剂、丸剂、颗粒剂。其中,步骤(4)中,所述搅拌时间为25分钟,静置时间为55小时。其中,步骤(4)中,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20℃,出口温度为85℃,物料温度为60℃,雾化压力为0.7mpa,喷雾速度为8ml/s。实施例3一种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配比如下:人参20份、黄芪45份、白术45份、茯苓15份、赤芍22份、丹参23份、三棱14份、莪术14份、土元11份、川芎12.5份、当归15份、益母草22份、虎杖20份、水蛭8份、白花蛇舌草22份、板蓝根20份、茵陈20份、焦三仙各22份、莱菔子15份、五味子20份、柴胡12.5份、溪黄草22份、炙鳖甲22份、陈皮12.5份、青皮12.5份、紫河车10份。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为原料药按药剂学常规方法,加入或不加入要用辅料,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其中,所述剂型可以是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体制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按配比称取原料药,将其放入砂锅内,加入清水浸过药面3cm,并浸泡10-20min;(2)先用武火将浸泡在砂锅清水中的所述原料药煮沸,之后改为文火煎煮25min,再过滤取煎液,备用;(3)将在步骤(2)过滤剩下的滤渣依次按照步骤(1)和步骤(2)的操作方法,再一次进行处理,过滤取煎液,备用;(4)将步骤(2)和步骤(3)中获得的煎液混合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搅拌条件下,缓缓加入2倍量的90%v/v乙醇溶液,搅拌,静置,过滤,滤液低温蒸发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5,并回收乙醇,得到浓缩液;(5)将浓缩液加水及辅料配制成汤剂,或将浓缩液喷雾干燥,添加辅料制成胶囊剂、片剂、丸剂、颗粒剂。其中,步骤(4)中,所述搅拌时间为21分钟,静置时间为45小时。其中,步骤(4)中,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10-120℃,出口温度为80℃,物料温度为55℃,雾化压力为0.6mpa,喷雾速度为6ml/s。实施例4一种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配比如下:人参15份、黄芪30份、白术50份、茯苓10份、赤芍30份、丹参20份、三棱10份、莪术18份、土元6份、川芎15份、当归10份、益母草20份、虎杖10份、水蛭6份、白花蛇舌草30份、板蓝根10份、茵陈30份、焦三仙各15份、莱菔子15份、五味子10份、柴胡15份、溪黄草15份、炙鳖甲30份、陈皮10份、青皮15份、紫河车5份。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为原料药按药剂学常规方法,加入或不加入要用辅料,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其中,所述剂型可以是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体制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按配比称取原料药,将其放入砂锅内,加入清水浸过药面2.5cm,并浸泡18min;(2)先用武火将浸泡在砂锅清水中的所述原料药煮沸,之后改为文火煎煮23min,再过滤取煎液,备用;(3)将在步骤(2)过滤剩下的滤渣依次按照步骤(1)和步骤(2)的操作方法,再一次进行处理,过滤取煎液,备用;(4)将步骤(2)和步骤(3)中获得的煎液混合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搅拌条件下,缓缓加入2倍量的90%v/v乙醇溶液,搅拌,静置,过滤,滤液低温蒸发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50,并回收乙醇,得到浓缩液;(5)将浓缩液加水及辅料配制成汤剂,或将浓缩液喷雾干燥,添加辅料制成胶囊剂、片剂、丸剂、颗粒剂。其中,步骤(4)中,所述搅拌时间为22分钟,静置时间为40小时。其中,步骤(4)中,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10℃,出口温度为85℃,物料温度为50℃,雾化压力为0.7mpa,喷雾速度为4ml/s。实施例5一种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组成及配比如下:人参30份、黄芪40份、白术60份、茯苓10份、赤芍30份、丹参15份、三棱16份、莪术12份、土元6份、川芎15份、当归10份、益母草30份、虎杖10份、水蛭10份、白花蛇舌草15份、板蓝根25份、茵陈15份、焦三仙各15份、莱菔子20份、五味子10-30份、柴胡9份、溪黄草30份、炙鳖甲15份、陈皮10份、青皮15份、紫河车5份。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为原料药按药剂学常规方法,加入或不加入要用辅料,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其中,所述剂型可以是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体制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按配比称取原料药,将其放入砂锅内,加入清水浸过药面3.5cm,并浸泡10min;(2)先用武火将浸泡在砂锅清水中的所述原料药煮沸,之后改为文火煎煮20min,再过滤取煎液,备用;(3)将在步骤(2)过滤剩下的滤渣依次按照步骤(1)和步骤(2)的操作方法,再一次进行处理,过滤取煎液,备用;(4)将步骤(2)和步骤(3)中获得的煎液混合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搅拌条件下,缓缓加入2倍量的90%v/v乙醇溶液,搅拌,静置,过滤,滤液低温蒸发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0,并回收乙醇,得到浓缩液;(5)将浓缩液加水及辅料配制成汤剂,或将浓缩液喷雾干燥,添加辅料制成胶囊剂、片剂、丸剂、颗粒剂。其中,步骤(4)中,所述搅拌时间为20分钟,静置时间为50小时。其中,步骤(4)中,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13℃,出口温度为80℃,物料温度为57℃,雾化压力为0.55mpa,喷雾速度为5ml/s。实验例病例1:杨某,女,73岁,2013年7月来诊,主诉腹胀、乏力,消瘦、两肋胀痛。临床主要体征:腹隆,软,无压痛,肝区无扣痛,肝掌、小便黄,腹水征阳性,舌紫暗,脉弦,化验肝功不正常,谷丙、谷草转氨酶分别为357和477.4;总蛋白62.0;白蛋白为35.0、球蛋白27.0;直接胆红素6.4、总胆红素12.6。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表面抗体阳性,核心抗体阳性,b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肝脏体积形态大致缩小,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不匀称,门脉直径约15mm,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脾肿大,长泾18.1cm,厚6.3cm,形态饱满,表面光滑,实质回声均匀。临床诊断为:诊断为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大并脾亢,腹水形成,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煎服一次也可分为两次服用,早晚饭前服用为佳。经服用本发明药物90天后复诊,病人无腹胀,饮食睡眠良好。查体,腹部平软,无胀气,两肋叩击无痛疼感,精神尚可、肝掌已好、舌质淡红,面色红润、脉细。b超检查结果显示肝脏体积仍缩小,回声不均匀,肝脏表明欠光滑,门脉直径约12mm,脾脏大小长泾15.1cm,厚4.3cm;未见腹水形成。肝功化验结果显示,谷丙、谷草转氨酶分别为13.0和36.0;总蛋白67.0;白蛋白为33.0;球蛋白34.0;直接胆红素9.2;间接胆红素13.2;总胆红素22.4。乙肝病毒检查,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表面抗体阳性,核心抗体阳性,嘱咐其回去照旧维持量服药,维持量为1日1次,服法同上。180日后复查,b超检查结果显示肝脏体积仍缩小,回声较前均匀,肝脏表明欠光滑,门脉直径约11mm,脾脏大小长径14.1cm,厚4.2cm;余正常。病例2:张某,女,69岁,2012年7月来诊,食欲差,食后腹胀、乏力,两肋胀痛。服用恩替卡韦治疗。临床主要体征:腹平软,无压痛,肝区无扣痛,无肝掌、小便黄,舌紫暗,脉弦,化验肝功不正常,谷丙、谷草转氨酶分别为60和77.4;总蛋白57.0;白蛋白为30.0、球蛋白27.0;直接胆红素10.4、总胆红素22.6。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余阴性,b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肝脏体积形态大致正常,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不匀称,门脉直径约13mm,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脾肿大,长15.1cm,厚4.3cm,形态饱满,表面光滑,实质回声均匀。临床诊断为:诊断为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大,咐其停用一切药物,随改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煎服一次也可分为两次服用,早晚饭前服用为佳。经服用本发明药物60天后复诊,主述,能吃饭了,饭后不腹胀了。经查,腹部无胀气,两肋叩击无痛疼感,精神尚可、舌质淡红,面色红润、脉细。b超检查结果显示肝脏形态大小正常,回声不均匀,肝脏表明仍欠光滑,脾脏大小长13.1cm,厚3.3cm;门脉直径约10mm,肝功化验结果显示,谷丙、谷草转氨酶分别为28.0和26.0;总蛋白70.0;白蛋白为33.0;球蛋白30.0;直接胆红素3.2;间接胆红素14.2;总胆红素19.5;乙肝病毒检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余阴性,嘱咐其回去照旧维持量服药,维持量为1日1次,服法同上。90日后复查一切正常。病例3王某,男,39岁,2012年3月来诊,服用过保肝丸和恩替卡韦,检查乙肝病是大三阳、脾肿大始终不轻,吃饭少,食后腹胀、浑身乏力,消瘦、两肋胀痛。临床诊断为:右肋拒按有肿块,疼痛,肝掌、小便黄,舌紫暗,脉弦,化验肝功不正常,谷丙、谷草转氨酶分别为189.0和176.7;总蛋白59.0;白蛋白为31.0、球蛋白36.0;直接胆红素15.5、总胆红素36.5。乙肝病毒阳性,b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肝脏体积缩小,形态大致正常,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不匀称,门脉直径增宽走形欠规则,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脾肿大,厚4.7cm,长泾13.1cm,形态饱满,表面光滑,实质回声均匀,脾静脉内径0.8cm。临床诊断为:乙肝肝硬化,咐其停用一切药物,随改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煎服一次也可分为两次服用,早晚饭前服用为佳。恩替卡韦改为每天服2/3片,服7天后再改服半片,再服7天后再改服1/3片,服7天后停服恩替卡韦。经服用本发明药物30天后复诊,主述,能吃饭了,饭后不腹胀了、小便也不黄了。经查,腹部无胀气,两肋叩击无痛疼感,右肋下未扪及硬块,精神尚可、消瘦减轻、肝掌已好、舌质淡红,面色红润、脉细。90日后复查一切正常,脾脏长12.4cm,厚3.9cm,随访至今未复发。乙肝肝硬化诊疗标准:将临床症状为饮食减少、食后腹胀、恶心、精神疲倦、乏力,消瘦、两肋胀痛、右胁胀痛坚硬,肝手掌、小便黄,舌紫暗,脉弦,化验肝功不正常,乙肝病毒阳性,b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时肝、脾肿大,肝被膜增厚,肝脏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增强,粗糙不匀称,门脉直径增宽,腹水的诊断为乙肝肝硬化。显效:以上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有效:以上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无效:达不到显效及有效评定标准者。将累计200名乙肝患者服本发明所述药3个疗程后的诊疗效果进行统计,每日煎服一次,7日为一疗程。统计结果见表1治疗时间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治疗3疗程135(67.5)24(26.6)6(3)上述临床研究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临床治疗的200例乙肝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显效135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到94.1%。经治疗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也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未出现症状恶化者,且后期无复发。同时经临床观察本发明药物组合物未见毒副作用。综上所述,本发明在中药材选择和配伍上符合中医辨证理论,且配制方法简单,配伍后制成水煎剂或其它适宜服用的药剂,对急慢性乙肝炎,乙肝大小三阳,丙肝,肝硬化,肝腹水,肝脾肿大,门脉性肝硬化,酒精肝,且疗效好,见效快,标本兼治,且无毒副作用,达到了中药配伍中相辅相成的目的。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