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23931发布日期:2019-03-16 00:07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湿疹皮炎是常见的皮肤病,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湿疹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简单的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二者之间难分主次,通常是互相联系,协同作用。外因如化学制剂、化妆品、动物毒素、鱼虾、花粉、尘埃、日晒、搔抓等。内因包括遗传因素、精神因素、机体的免疫因素、代谢因素等。心理因素对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皮炎湿疹的发生还可能与饮食、生活规律、环境等有一定关系。现有的关于治疗皮炎的药物如下:申请号为200810040794.9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抗湿疹皮炎产品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该抗湿疹皮炎产品是抗过敏组分0.01%~20.0%,抗瘙痒组分0.1%~20.0%,抗感染组分0.1%~20.0%,果绿适量,溶剂加至1000ml;其中,所述的抗过敏组分是弱效糖皮质激素,所述的弱效糖皮质激素是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抗瘙痒组分是薄荷脑或地塞米松磷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抗感染组分是苯酚和硼酸。

专利cn201220281655.7公开了一种治疗人面部螨性皮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别适用于治疗酒渣鼻和青春痘。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方法制备,向带有加热和搅拌的容器中投入药用硅霜并进行加热和搅拌,加热温度为39-45℃,搅拌速度为50-70转/分钟,然后按顺序依次将薄荷脑、氧化锌、硼酸、升华硫磺、水杨酸、鸭胆子油、月桂氮酮、明矾甘油溶液投入装有药用硅霜的容器中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均匀后将其送入研磨机内进行研磨,研磨后将其送入乳化罐乳化成细腻软膏,其药用硅霜、薄荷脑、氧化锌、硼酸、升华硫磺、水杨酸、鸭胆子油、月桂氮酮、明矾甘油溶液的重量比是68-78∶1.5-2.7∶6.5-7.6∶1.5-2.7∶6.5-7.6∶0.5-1.8∶0.5-1.5∶0.5-1.5∶3.5-5.2。

但是,以上技术存在如下不足:1、长期使用激素类药会产生激素依赖症,导致皮肤粘膜的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全身的毒副作用;易造成细菌和真菌感染;

2、传统治疗湿疹的外用药物还常选择单纯中草药类外用药物,此法通常见效慢,易反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该外用制剂兼有抗过敏、抗瘙痒、抗红肿等多种防治作用,止痒效果明显,可用于湿疹、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银屑病等皮炎的消炎、止痒、杀菌等治疗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步骤简单简单,无体外细胞毒性,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它采用稀土元素、甘草酸、虾青素、β-环糊精、清凉剂为主要成分,具体的,该外用制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稀土元素0.01%-5%,甘草酸0.1%-5%,虾青素0.001-1.0%,β-环糊精0.05%-5%,清凉剂0.001%-1.0%,增稠剂0.1%-10%,余量为纯化水。

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称取虾青素、β-环糊精,加入占纯化水总重量30%-70%的纯化水,以20000hz~40000hz的超声频率进行超声分散,于45-150°c温度下搅拌溶解,得到溶液一,即虾青素-β-环糊精包合物溶液;

步骤2:称取清凉剂,倒入剩余的纯化水,加热至60-80℃溶解,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稀土元素,得到溶液二;

步骤3:将步骤1与步骤2得到的溶液混合搅拌,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

当该外用制剂制成凝胶时,步骤二中加入增稠剂;当该外用制剂制成喷剂时,无需加入增稠剂。

优选的,所述稀土元素为la、ce、pr、nd、pm、sm、eu、gd、tb、dy、ho、er、tm、yb、lu、y和sc中的至少一种。

更为优选的,所述稀土元素是由la和ce以重量比1-3:1组成的混合物;或者,所述稀土元素是由nd和sm以重量比0.5-1.5:1组成的混合物;或者,所述稀土元素是由pr、pm和eu以重量比0.8-1.2:1.4-2.2:1组成的混合物。

关于稀土元素作为抗炎、杀菌药物使用已有很多报道。60年代,人们发现钛铁试剂稀土或磺基水杨酸稀土是潜在的抗炎、杀菌药物。使用钛铁试剂、钕、钐化合物治疗湿疹皮肤炎、过敏性皮肤炎、龈炎、静脉炎等,其疗效不次于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此外,稀土较易形成三元配合物,易溶于水,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的抑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其对白色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的抑菌效果甚至鼻氯霉素、青霉素作用还好。稀土元素的治疗性药理作用是由于稀土离子与细胞磷脂和肽链上的羧基有较强的亲和力,因此能稳定在细胞膜及溶酶体上,从而抑制溶酶体释放炎症物质;稀土元素不含抗菌素和激素,用于治疗接触性、过敏性皮炎,大部分为局部外用药,长期使用无副作用。

甘草酸是甘草的有效成分,其选择性诱导成熟的t淋巴细胞凋亡,调节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纠正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紊乱,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的药理作用;其机制为抑制抗体(igg、ige)生成,多靶点地抑制补体系统,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生成,以及对抗炎症介质的致炎作用。

虾青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界的类胡萝卜素。在虾青素分子中,包含很长的共轭双键,其末端有不饱和酮和羟基,又构成α-羟基酮,这些结构具有活泼的电子效应,能与自由基反应起到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从而达到抗氧化的目的。虾青素能够刺激淋巴细胞的扩增,提高人体免疫球蛋白的产量,增强天然杀死细胞毒素的活性,有效减轻dna损伤,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人体的免疫功能。利用超声技术可将虾青素分子进入β-环糊精的空腔中,利于虾青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形成,提高了虾青素的稳定性与抗氧化性,

清凉剂作用于皮肤或者粘膜上时,有清凉止痒作用,可以有效缓解因皮炎引起的瘙痒、红肿等症状。

优选的,所述清凉剂为薄荷酯、薄荷酰胺、薄荷醇、薄荷酮、薄荷油、薄荷脑、桉叶油、菊花精、清凉醇和冰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薄荷酯为3-羟基丁酸薄荷酯、琥珀酸薄荷酯、乳酸薄荷酯、戊二酸薄荷酯和乙酸薄荷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薄荷酰胺为n-(乙氧羰基甲基)-对薄荷烷-3-甲酰胺、n-乙基-对薄荷基-3-甲酰胺、n-(4-氰基甲基苯基)对-薄荷酰胺、2-异丙基-5-甲基-n-(2-(吡啶-4-基)乙基)环己烷甲酰胺和2-异丙基-n,2,3-三甲基丁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更为优选的,所述清凉剂是由菊花精、薄荷脑和清凉醇以重量比2-4:1-2:1组成的混合物;或者,所述清凉剂是由薄荷醇、乳酸薄荷酯、2-异丙基-5-甲基-n-(2-(吡啶-4-基)乙基)环己烷甲酰胺以重量比1-2:0.5-1.5:1组成的混合物。清凉剂作用于皮肤或者粘膜上时,有清凉止痒作用,可以有效缓解因皮炎引起的瘙痒、红肿等症状。

优选的,所述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丙二醇酯、卡波姆、淀粉磷酸酯钠、甲壳素、罗望子胶和羟丙基淀粉醚中的至少一种。更为优选的,所述增稠剂是由羧甲基纤维素钠、卡波姆和甲壳素以重量比1.5-2.5:0.5-1.5:1组成的混合物;或者,所述增稠剂是由羟乙基纤维素、海藻酸丙二醇酯和羟丙基淀粉醚以重量比0.4-0.8:0.8-1.2:1组成的混合物。

该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还包括中药提取物1%-5%,所述中药提取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土茯苓10-20份、大黄5-15份、槐胶5-15份、菝葜1-3份、乌梢蛇4-8份、黄芩1-3份、金银花1-3份、苦参3-5份,皂刺1-3份、赤芍8-12份,艾叶4-8份、苍耳1-3份、甘草3-7份和紫草1-5份。本发明的中药提取物通过采用上述中药配伍,配方合理,各药味相辅相成,对湿疹、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银屑病等皮炎具有消炎、止痒、杀菌等治疗作用,还可以防止复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外用制剂采用稀土元素、甘草酸、虾青素、β-环糊精、清凉剂为主要成分,稀土元素中的三价稀土离子与细胞磷脂有较强的亲和力,它能稳定在溶酶体上,通过稳定细胞膜及溶酶体膜,抑制酶体的分泌,从而达到抗炎的目的。甘草酸选择性诱导成熟的t淋巴细胞凋亡,调节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纠正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紊乱;甘草酸抑制抗体生成,多靶点地抑制补体系统,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生成。用β-环糊精包合虾青素再加入到配方中,可解决虾青素易氧化而失去活性的问题,同时β-环糊精还能包结皮肤中渗出的多不饱和脂肪酸,防止其氧化变质,抑制自由基形成,减少皮肤感染和炎症,清凉剂具有清新的凉气,能缓解皮炎而引起的红肿、瘙痒症状。本发明各成分起到协同效果,不仅有效发挥稀土元素、甘草酸治疗皮炎的效果,稳定发挥虾青素的抗氧化效果,还有透皮效率高,剂型稳定等优势。本发明的外用制剂兼有抗过敏、抗瘙痒、抗红肿等多种防治作用,止痒效果明显,可用于湿疹、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银屑病等皮炎的消炎、止痒、杀菌等治疗作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无体外细胞毒性,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所述外用制剂为喷雾剂,喷雾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稀土元素0.01%、甘草酸0.1%,虾青素0.001%,β-环糊精0.05%、清凉剂0.001%,纯化水余量;

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称取虾青素、β-环糊精,加入占纯化水总重量30%的纯化水,以40000hz的超声频率进行超声分散,于45°c温度下搅拌溶解,得到溶液一,即虾青素-β-环糊精包合物溶液;

步骤2:称取清凉剂,倒入剩余的纯化水,加热至60℃溶解,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稀土元素,得到溶液二;

步骤3:将步骤1与步骤2得到的溶液混合搅拌,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

所述稀土元素为la、ce、pr、nd、pm、sm或eu。

所述清凉剂为薄荷酯。所述薄荷酯为3-羟基丁酸薄荷酯、琥珀酸薄荷酯、乳酸薄荷酯、戊二酸薄荷酯或乙酸薄荷酯。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所述外用制剂为喷雾剂,喷雾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稀土元素0.1%、甘草酸2%、虾青素0.05%、β-环糊精2%、清凉剂0.01%,纯化水余量;

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称取虾青素、β-环糊精,加入占纯化水总重量50%的纯化水,以30000hz的超声频率进行超声分散,于100°c温度下搅拌溶解,得到溶液一,即虾青素-β-环糊精包合物溶液;

步骤2:称取清凉剂,倒入剩余的纯化水,加热至70℃溶解,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稀土元素,得到溶液二;

步骤3:将步骤1与步骤2得到的溶液混合搅拌,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

所述稀土元素为gd、tb、dy、ho、er、tm、yb、lu、y或sc。

所述清凉剂为薄荷酰胺。所述薄荷酰胺为n-(乙氧羰基甲基)-对薄荷烷-3-甲酰胺、n-乙基-对薄荷基-3-甲酰胺、n-(4-氰基甲基苯基)对-薄荷酰胺、2-异丙基-5-甲基-n-(2-(吡啶-4-基)乙基)环己烷甲酰胺或2-异丙基-n,2,3-三甲基丁酰胺。

实施例3

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所述外用制剂为喷雾剂,喷雾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稀土元素0.5%、甘草酸5%,虾青素1.0%,β-环糊精5%、清凉剂0.5%,纯化水余量;

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称取虾青素、β-环糊精,加入占纯化水总重量70%的纯化水,以20000hz的超声频率进行超声分散,于150°c温度下搅拌溶解,得到溶液一,即虾青素-β-环糊精包合物溶液;

步骤2:称取清凉剂,倒入剩余的纯化水,加热至80℃溶解,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稀土元素,得到溶液二;

步骤3:将步骤1与步骤2得到的溶液混合搅拌,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

所述稀土元素是由la和ce以重量比1-3: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清凉剂为薄荷醇、薄荷酮、薄荷油、薄荷脑、桉叶油、菊花精、清凉醇或冰片。

实施例4

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所述外用制剂为喷雾剂,喷雾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稀土元素0.8%、甘草酸2%、虾青素1.0%、β-环糊精3%、清凉剂0.8%,纯化水余量;

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称取虾青素、β-环糊精,加入占纯化水总重量65%的纯化水,以30000hz的超声频率进行超声分散,于120°c温度下搅拌溶解,得到溶液一,即虾青素-β-环糊精包合物溶液;

步骤2:称取清凉剂,倒入剩余的纯化水,加热至70℃溶解,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稀土元素,得到溶液二;

步骤3:将步骤1与步骤2得到的溶液混合搅拌,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

所述稀土元素是由nd和sm以重量比1: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清凉剂是由菊花精、薄荷脑和清凉醇以重量比3:1.5:1组成的混合物。

实施例5

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所述外用制剂为喷雾剂,喷雾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稀土元素1%、甘草酸4%、虾青素0.8%、β-环糊精1%、清凉剂1.0%,纯化水余量;

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称取虾青素、β-环糊精,加入占纯化水总重量48%的纯化水,以30000hz的超声频率进行超声分散,于100°c温度下搅拌溶解,得到溶液一,即虾青素-β-环糊精包合物溶液;

步骤2:称取清凉剂,倒入剩余的纯化水,加热至75℃溶解,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稀土元素,得到溶液二;

步骤3:将步骤1与步骤2得到的溶液混合搅拌,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

所述稀土元素是由pr、pm和eu以重量比1:1.8: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清凉剂是由薄荷醇、乳酸薄荷酯、2-异丙基-5-甲基-n-(2-(吡啶-4-基)乙基)环己烷甲酰胺以重量比1.5:1:1组成的混合物。

实施例6

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所述外用制剂为凝胶剂,凝胶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稀土元素0.01%、增稠剂0.1%、甘草酸0.1%%、虾青素0.009%、β-环糊精0.09%、清凉剂0.001%,纯化水余量。

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称取虾青素、β-环糊精,加入占纯化水总重量70%的纯化水,以40000hz的超声频率进行超声分散,于50°c温度下搅拌溶解,得到溶液一,即虾青素-β-环糊精包合物溶液;

步骤2:称取清凉剂,倒入剩余的纯化水,加热至80℃溶解,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稀土元素、增稠剂,得到溶液二;

步骤3:将步骤1与步骤2得到的溶液混合搅拌,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

所述稀土元素为la、ce、pr、nd、pm、sm或eu。

所述清凉剂为薄荷酯。所述薄荷酯为3-羟基丁酸薄荷酯、琥珀酸薄荷酯、乳酸薄荷酯、戊二酸薄荷酯或乙酸薄荷酯。

所述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

实施例7

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所述外用制剂为凝胶剂,凝胶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稀土元素0.1%、增稠剂1%、甘草酸2%、虾青素0.07%、β-环糊精2%、清凉剂0.01%,纯化水余量。

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称取虾青素、β-环糊精,加入占纯化水总重量60%的的纯化水,以30000hz的超声频率进行超声分散,于90°c温度下搅拌溶解,得到溶液一,即虾青素-β-环糊精包合物溶液;

步骤2:称取清凉剂,倒入剩余的纯化水,加热至80℃溶解,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稀土元素、增稠剂,得到溶液二;

步骤3:将步骤1与步骤2得到的溶液混合搅拌,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

所述稀土元素为gd、tb、dy、ho、er、tm、yb、lu、y或sc。

所述清凉剂为薄荷酰胺。所述薄荷酰胺为n-(乙氧羰基甲基)-对薄荷烷-3-甲酰胺、n-乙基-对薄荷基-3-甲酰胺、n-(4-氰基甲基苯基)对-薄荷酰胺、2-异丙基-5-甲基-n-(2-(吡啶-4-基)乙基)环己烷甲酰胺和2-异丙基-n,2,3-三甲基丁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增稠剂为海藻酸丙二醇酯、卡波姆或淀粉磷酸酯钠。

实施例8

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所述外用制剂为凝胶剂,凝胶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稀土元素1.5%、增稠剂5%、甘草酸5%、虾青素1.0%、β-环糊精4%、清凉剂0.5%,纯化水余量。

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称取虾青素、β-环糊精,加入占纯化水总重量60%的的纯化水,以30000hz的超声频率进行超声分散,于120°c温度下搅拌溶解,得到溶液一,即虾青素-β-环糊精包合物溶液;

步骤2:称取清凉剂,倒入剩余的纯化水,加热至70℃溶解,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稀土元素、增稠剂,得到溶液二;

步骤3:将步骤1与步骤2得到的溶液混合搅拌,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

所述稀土元素是由la和ce以重量比1-3: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清凉剂为薄荷醇、薄荷酮、薄荷油、薄荷脑、桉叶油、菊花精、清凉醇或冰片。

所述增稠剂为甲壳素、罗望子胶或羟丙基淀粉醚。

实施例9

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所述外用制剂为凝胶剂,凝胶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稀土元素2%、增稠剂8%、甘草酸0.5%、虾青素0.6%、β-环糊精3%、清凉剂0.8%,纯化水余量。

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称取虾青素、β-环糊精,加入占纯化水总重量50%的的纯化水,以30000hz的超声频率进行超声分散,于130°c温度下搅拌溶解,得到溶液一,即虾青素-β-环糊精包合物溶液;

步骤2:称取清凉剂,倒入剩余的纯化水,加热至65℃溶解,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稀土元素、增稠剂,得到溶液二;

步骤3:将步骤1与步骤2得到的溶液混合搅拌,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

所述稀土元素是由nd和sm以重量比1: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清凉剂是由菊花精、薄荷脑和清凉醇以重量比3:1.5: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增稠剂是由羧甲基纤维素钠、卡波姆和甲壳素以重量比2:1:1组成的混合物

实施例10

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所述外用制剂为凝胶剂,凝胶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稀土元素0.9%、增稠剂3%、甘草酸2%、虾青素0.05%、β-环糊精1.5%、清凉剂0.04%,纯化水余量。

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称取虾青素、β-环糊精,加入占纯化水总重量70%的的纯化水,以20000hz的超声频率进行超声分散,于150°c温度下搅拌溶解,得到溶液一,即虾青素-β-环糊精包合物溶液;

步骤2:称取清凉剂,倒入剩余的纯化水,加热至80℃溶解,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稀土元素、增稠剂,得到溶液二;

步骤3:将步骤1与步骤2得到的溶液混合搅拌,一种治疗湿疹皮炎的外用制剂。

所述稀土元素是由pr、pm和eu以重量比1:1.8: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清凉剂是由薄荷醇、乳酸薄荷酯、2-异丙基-5-甲基-n-(2-(吡啶-4-基)乙基)环己烷甲酰胺以重量比1.5:1: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增稠剂是由羟乙基纤维素、海藻酸丙二醇酯和羟丙基淀粉醚以重量比0.6:1:1组成的混合物。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喷雾剂还包括硼酸0.5%、中药提取物1%,所述中药提取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槐胶5份、菝葜1份、乌梢蛇4份、黄芩1份、黄连1.5份、黄柏2份、五倍子1.5份、蛇床子4份、蒲公英2份、瑞连草2份、五除叶4份、忍冬藤8份、紫荆皮6份、大血藤5份、徐长卿3份、博落回2份、金银花1份、苦参3份,皂刺1份、赤芍8份,艾叶4份、苍耳1份、甘草3份和紫草1份。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喷雾剂还包括纳米银0.01%,中药提取物2%,所述中药提取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土茯苓12份、大黄8份、槐胶8份、菝葜1.5份、乌梢蛇5份、黄芩1.5份、黄连2份、黄柏3份、皂刺1.5份、赤芍9份,艾叶5份、苍耳1.5份、甘草4份和紫草2份。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喷雾剂还包括纳米银0.01%、硼酸0.5%、中药提取物3%,所述中药提取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土茯苓15份、黄连2.5份、黄柏4份、五倍子2.5份、蛇床子6份、地肤子6份、地锦草4份、马齿苋2份、蒲公英3份、瑞连草4份、五除叶6份、忍冬藤10份、紫荆皮8份、大血藤10份、徐长卿5份、博落回3份、金银花2份、苦参4份,皂刺2份、赤芍10份,艾叶6份、苍耳2份、甘草5份和紫草3份。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喷雾剂还包括纳米银0.01%、海藻糖0.002%、石墨烯0.001%。

试验结果表明实施例11到实施例14效果较好,特别是实施例13和14效果明显,但成本偏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生产。

本发明制得的喷雾剂和凝胶剂临床使用一周后,显愈率可以达到85.4%(总病例48例,痊愈26例,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3例),与对照组外涂皮炎平霜适当治疗显愈率58.3%(总病例48例,痊愈17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15例)相比,总有效率高出27.1%,疗效显著,且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显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治疗总例数×100%,具体治疗标准和方法参见专利zl201310473278.6。

以下是本发明试用时的几个典型病例,用量大小依创面而定:

1、黄某:年龄6个月,女性

尿布湿疹,用喷雾剂一个星期后症状全部消失。

2、赵某:年龄38岁,男性

过敏性皮炎,用凝胶剂一个星期后症状全部消失。

3、张某:年龄25岁,女性

接触性皮炎,用喷雾剂一个星期后症状明显减轻,二周后完全消失。

4、刘某:年龄42岁,男性

银屑病,用凝胶剂一个星期后皮损大部分消退,症状明显减轻。

综上,本发明的外用制剂兼有抗过敏、抗瘙痒、抗红肿等多种防治作用,止痒效果明显,可用于湿疹、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银屑病等皮炎的消炎、止痒、杀菌等治疗作用。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