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基因大数据的治疗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53883发布日期:2019-03-30 09:1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基于基因大数据的治疗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涉及基于基因大数据的治疗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基因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环境和遗传的互相依赖,演绎着生命的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生物体的生、长、衰、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故而,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对于基因的研究也越加的重视。

在基因测序与重组领域中,基因测序是一种新型基因检测技术,能够从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测定基因全序列,预测罹患多种疾病的可能性,个体的行为特征及行为合理。基因测序技术能锁定个人病变基因,提前预防和治疗;基因重组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然而,目前的基因测序与重组领域只针对基因本身进行研究,在应用到不同的个体上容易出现偏差,无法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基于基因大数据的治疗方法及系统,将传统基因技术和代表个体差异的大数据技术进行融合,以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基于基因大数据的治疗方法,包括步骤:

s1、客户端获取基因数据,根据所述基因数据得到疾病的风险预警;

s2、客户端获取个体差异数据,根据所述个体差异数据和所述风险预警得到所述疾病的治疗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基于基因大数据的治疗系统,包括客户端,所述客户端包括第一存储器、第一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一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一处理器上运行的第一计算机程序,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一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s1、获取基因数据,根据所述基因数据得到疾病的风险预警;

s2、获取个体差异数据,根据所述个体差异数据和所述风险预警得到所述疾病的治疗方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基于基因大数据的治疗方法及系统,客户端先获取基因数据,得到疾病的风险预警,再将风险预警和个体差异数据进行结合以得到疾病的治疗方案;即本发明借助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将传统基因技术与大数据技术融合,并考虑到了个体的差异情况,从而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同时,将复杂的基因工程产业化,使其转化成庞大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基因工程研发的良性循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基因大数据的治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基因大数据的治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基于基因大数据的治疗系统;2、客户端;3、第一处理器;4、第一存储器;5、平台端;6、第二处理器;7、第二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将基因数据得到的风险预警与个体差异数据相结合。

请参照图1,基于基因大数据的治疗方法,包括步骤:

s1、客户端获取基因数据,根据所述基因数据得到疾病的风险预警;

s2、客户端获取个体差异数据,根据所述个体差异数据和所述风险预警得到所述疾病的治疗方案。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客户端先获取基因数据,得到疾病的风险预警,再将风险预警和个体差异数据进行结合以得到疾病的治疗方案;即本发明借助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将传统基因技术与大数据技术融合,并考虑到了个体的差异情况,从而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同时,将复杂的基因工程产业化,使其转化成庞大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基因工程研发的良性循环。

进一步地,形成所述步骤s2中的个体差异数据的步骤为:

s21、客户端从所述健康档案信息中提取与所述疾病相匹配的个体差异数据,所述健康档案信息包括用户运动数据、医疗数据以及饮食营养信息,所述用户运动数据包括运动量以及心率,所述医疗数据包括个人体检数据、个人用药信息、就医记录、家族病史以及个人近期健康状况,所述点餐信息通过点餐软件中点餐信息中来得到。

从上述描述可知,考虑到个体差异情况,采集到的用户运动数据、医疗数据以及饮食营养信息是一个动态连续且全画的记录过程,从而通过其中详细完整的健康记录为每个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进一步地,所述疾病为肿瘤,所述个体差异数据为个人用药信息、就医记录、家族病史以及个人近期健康状况;

得到所述家族病史的步骤为:

s211、平台端获取所述健康档案信息中用户区分不同用户的唯一身份标识信息,根据所述唯一身份标识信息得到家族成员信息,查询所述家族成员信息的个人用药信息以及就医记录,根据所述家族成员信息的个人用药信息以及就医记录判断是否存在家族病史,若是,则将所述家族病史添加至医疗数据。

从上述描述可知,家族病史是指某种疾病在患者的家族成员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家族病史有遗传倾向,但不一定会立即发生,通过查询整个家族的发病情况,从而找到发病率远高于正常情况的家族疾病,以及时预防。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

s01、平台端将所述基因数据转化为格式为二进制的基因字节流,所述基因数据中的四种碱基对采用两位二进制数表示且互不相同,每个基因字节流包括四个碱基对;

s02、平台端生成随机截取序列,所述截取序列的奇数位为截取位置,偶数位为截取长度,根据所述截取序列从基因字节流中依次截取片段以形成基因片段;

s03、平台端将所述基因片段、唯一身份标识信息以及随机截取序列转化为二维码数据,以形成基因二维码,所述基因片段、唯一身份标识信息以及随机截取序列的总字节不超过1108个字节。

从上述描述可知,用户的基因数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转化成基因二维码,提高提取基因数据的便携性。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03之后还包括步骤:

s041、客户端扫描所述基因二维码,获取所述基因片段、唯一身份标识信息以及随机截取序列,将登陆账号、基因片段、唯一身份标识信息以及随机截取序列发送至平台端;

s042、平台端判断所述登陆账号是否合法,若合法,则判断所述登陆账号是否为所述唯一身份标识信息的授权用户,若是,则执行步骤s043,若所述登陆账号为不合法或是所述登陆账号不是为所述唯一身份标识信息的授权用户,则执行步骤s044;

s043、平台端获取与所述唯一身份标识信息匹配的基因数据,按照所述随机截取序列对所述基因数据进行截取以形成对比片段,判断所述基因片段与所述对比片段是否一致,若是,则将所述基因数据返回至客户端;

s044、平台端返回获取基因数据失败信息至客户端。

其中授权用户可以为其他用户在获取时,平台端向与唯一身份标识信息相关联的客户端发送授权验证请求,若收到该客户端的授权确认信息,则将登陆账号登记为该唯一身份标识信息的授权用户。

从上述描述可知,用户的基因数据属于用户的个人隐私,基因二维码提高了便携性的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对于登陆账号、登陆账号与该基因数据的关系以及基因二维码的三重验证,从而保证了基因二维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如图2所示,基于基因大数据的治疗系统,包括客户端,所述客户端包括第一存储器、第一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一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一处理器上运行的第一计算机程序,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一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s1、获取基因数据,根据所述基因数据得到疾病的风险预警;

s2、获取个体差异数据,根据所述个体差异数据和所述风险预警得到所述疾病的治疗方案。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客户端先获取基因数据,得到疾病的风险预警,再将风险预警和个体差异数据进行结合以得到疾病的治疗方案;即本发明借助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将传统基因技术与大数据技术融合,并考虑到了个体的差异情况,从而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同时,将复杂的基因工程产业化,使其转化成庞大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基因工程研发的良性循环。

进一步地,形成所述步骤s2中的个体差异数据时,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一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s21、从所述健康档案信息中提取与所述疾病相匹配的个体差异数据,所述健康档案信息包括用户运动数据、医疗数据以及饮食营养信息,所述用户运动数据包括运动量以及心率,所述医疗数据包括个人体检数据、个人用药信息、就医记录、家族病史以及个人近期健康状况,所述点餐信息通过点餐软件中点餐信息中来得到。

从上述描述可知,考虑到个体差异情况,采集到的用户运动数据、医疗数据以及饮食营养信息是一个动态连续且全画的记录过程,从而通过其中详细完整的健康记录为每个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进一步地,还包括平台端,所述平台端包括第二存储器、第二处理器及存储在第二存储器上并可在第二处理器上运行的第二计算机程序,所述疾病为肿瘤,所述个体差异数据为个人用药信息、就医记录、家族病史以及个人近期健康状况;

得到所述家族病史时,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s211、获取所述健康档案信息中用户区分不同用户的唯一身份标识信息,根据所述唯一身份标识信息得到家族成员信息,查询所述家族成员信息的个人用药信息以及就医记录,根据所述家族成员信息的个人用药信息以及就医记录判断是否存在家族病史,若是,则将所述家族病史添加至医疗数据。

从上述描述可知,家族病史是指某种疾病在患者的家族成员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家族病史有遗传倾向,但不一定会立即发生,通过查询整个家族的发病情况,从而找到发病率远高于正常情况的家族疾病,以及时预防。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s01、将所述基因数据转化为格式为二进制的基因字节流,所述基因数据中的四种碱基对采用两位二进制数表示且互不相同,每个基因字节流包括四个碱基对;

s02、生成随机截取序列,所述截取序列的奇数位为截取位置,偶数位为截取长度,根据所述截取序列从基因字节流中依次截取片段以形成基因片段;

s03、将所述基因片段、唯一身份标识信息以及随机截取序列转化为二维码数据,以形成基因二维码,所述基因片段、唯一身份标识信息以及随机截取序列的总字节不超过1108个字节。

从上述描述可知,用户的基因数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转化成基因二维码,提高提取基因数据的便携性。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03之后,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一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s041、扫描所述基因二维码,获取所述基因片段、唯一身份标识信息以及随机截取序列,将登陆账号、基因片段、唯一身份标识信息以及随机截取序列发送至平台端;

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所述第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s042、判断所述登陆账号是否合法,若合法,则判断所述登陆账号是否为所述唯一身份标识信息的授权用户,若是,则执行步骤s043,若所述登陆账号为不合法或是所述登陆账号不是为所述唯一身份标识信息的授权用户,则执行步骤s044;

s043、获取与所述唯一身份标识信息匹配的基因数据,按照所述随机截取序列对所述基因数据进行截取以形成对比片段,判断所述基因片段与所述对比片段是否一致,若是,则将所述基因数据返回至客户端;

s044、返回获取基因数据失败信息至客户端。

从上述描述可知,用户的基因数据属于用户的个人隐私,基因二维码提高了便携性的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对于登陆账号、登陆账号与该基因数据的关系以及基因二维码的三重验证,从而保证了基因二维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请参照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

基于基因大数据的治疗方法,包括步骤:

s1、客户端获取基因数据,根据基因数据得到疾病的风险预警,在本实施例中,疾病为肿瘤;

s2、客户端获取个体差异数据,根据个体差异数据和风险预警得到疾病的治疗方案,在本实施例中,个体差异数据为个人用药信息、就医记录、家族病史以及个人近期健康状况。

其中,形成步骤s2中的个体差异数据的步骤为:

s21、客户端从健康档案信息中提取与疾病相匹配的个体差异数据,健康档案信息包括用户运动数据、医疗数据以及饮食营养信息,用户运动数据包括运动量以及心率,医疗数据包括个人体检数据、个人用药信息、就医记录、家族病史以及个人近期健康状况,点餐信息通过点餐软件中点餐信息中来得到。

其中,得到家族病史的步骤为:

s211、平台端获取健康档案信息中用户区分不同用户的唯一身份标识信息,根据唯一身份标识信息得到家族成员信息,查询家族成员信息的个人用药信息以及就医记录,根据家族成员信息的个人用药信息以及就医记录判断是否存在家族病史,若是,则将家族病史添加至医疗数据。

请参照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为:

基于基因大数据的治疗方法,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步骤:

s01、平台端将基因数据转化为格式为二进制的基因字节流,基因数据中的四种碱基对采用两位二进制数表示且互不相同,每个基因字节流包括四个碱基对;

s02、平台端生成随机截取序列,截取序列的奇数位为截取位置,偶数位为截取长度,根据截取序列从基因字节流中依次截取片段以形成基因片段;

s03、平台端将基因片段、唯一身份标识信息以及随机截取序列转化为二维码数据,以形成基因二维码,基因片段、唯一身份标识信息以及随机截取序列的总字节不超过1108个字节。

其中,步骤s03之后还包括步骤:

s041、客户端扫描基因二维码,获取基因片段、唯一身份标识信息以及随机截取序列,将登陆账号、基因片段、唯一身份标识信息以及随机截取序列发送至平台端;

s042、平台端判断登陆账号是否合法,若合法,则判断登陆账号是否为唯一身份标识信息的授权用户,若是,则执行步骤s043,若登陆账号为不合法或是登陆账号不是为唯一身份标识信息的授权用户,则执行步骤s044;

s043、平台端获取与唯一身份标识信息匹配的基因数据,按照随机截取序列对基因数据进行截取以形成对比片段,判断基因片段与对比片段是否一致,若是,则将基因数据返回至客户端;

s044、平台端返回获取基因数据失败信息至客户端。

请参照图2,本发明的实施例三为:

基于基因大数据的治疗系统1,包括客户端2和平台端5,客户端2包括第一存储器4、第一处理器3及存储在第一存储器4上并可在第一处理器3上运行的第一计算机程序,平台端5包括第二存储器7、第二处理器6及存储在第二存储器7上并可在第二处理器6上运行的第二计算机程序,第一处理器3执行第一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一的步骤s1、步骤s2以及步骤s21,第二处理器6执行第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一的步骤s211。

其中,对于平台端5来说,以模块来分的话,分为登录模块、大数据基因数据存储和管理模块、大数据基因分析工具使用模块以及大数据基因分析工具配置模块,大数据基因数据存储和管理模块布置在远程服务器上,通过通信网络接入全球互联网。

其中,登录模块用于登陆账号。

其中,大数据基因数据存储和管理模块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病人的健康档案信息、医疗服务单位信息以及药品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信息。病人的基本信息包括病人在数据库中的个人身份信息:身份证号码、出生年月、性别、个人联系电话、血型、药物过敏信息、既往病史、生活住址、职业以及工作单位等等,该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全球任何地方进行即时查询与更新。病人的健康档案信息收集存储的档案信息包括病人的接种免疫记录、体检记录、门诊记录、住院医疗记录等其它医疗保健记录。医疗服务单位信息包括单位的基本信息和单位在岗医师的信息,单位信息如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国家管理部门授权的医疗服务证明、服务项目、项目的价格以及单位介绍等等,在岗医师信息包括医师在数据库中的身份识别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码、年龄、学历、职业资格证、职称、工作单位、联系方式以及个人介绍等等;医疗单位信息还包括医疗机构或医师对疾病的研究成果报告。药品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信息包括企业的基本信息以及药品与医疗器械的信息。至于基因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将在肿瘤的风险预警、早期诊断、个体化用药、疗效监控等方面为合作伙伴提供更全面优质的解决方案。是一个动态连续且全画的记录过程,通过其中详细完整的健康记录为每个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其中,大数据基因分析工具使用模块用于统计和分析大数据基因数据存储和管理模块储存的健康档案信息,并将统计和分析结果导出。

其中,大数据基因分析工具配置模块用于在考虑到个体差异情况后对系统进行配置,以达到精准分析的目的。

请参照图2,本发明的实施例四为:

基于基因大数据的治疗系统1,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一处理器3执行第一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二的步骤s1、步骤s2、步骤s21以及步骤s041,第二处理器6执行第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二的步骤s211、步骤s01、步骤s02、步骤s03、步骤s042、步骤s043以及步骤s044。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基因大数据的治疗方法及系统,客户端先获取基因数据,得到疾病的风险预警,再将风险预警和个体差异数据进行结合以得到疾病的治疗方案;即本发明借助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将传统基因技术与大数据技术融合,并考虑到了个体的差异情况,从而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同时,将复杂的基因工程产业化,使其转化成庞大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基因工程研发的良性循环;用户的基因数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转化成基因二维码,提高提取基因数据的便携性;通过对登陆账号、登陆账号与该基因数据的关系以及基因二维码的三重验证,从而保证了基因二维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