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缬草挥发油部位的包合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79507发布日期:2019-03-09 00:05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缬草挥发油部位的包合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中药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缬草挥发油部位的包合工艺。



背景技术:

复方缬草方是一种用于治疗失眠的经验方。处方由缬草、夏枯草、枣仁、茯神、半夏、灯心草、炒栀子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补心养肝、养血安神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心肝血虚引起的头晕、心烦、失眠等症。

有研究表明复方缬草中的缬草含有大量挥发油成分,具有一定的镇静催眠活性,但是传统的煎煮法会使挥发油部分大量挥发和分解造成浪费。主要起到药效的部位为缬草挥发油的部位,但是没有包合的挥发油流失严重,吸湿率高,较难直接制成胶囊,为制得胶囊所需求的吸湿过程长,费用花费增加得不偿失,包合过后药效保留稳定。本发明再一个目的是目前没有针对缬草挥发油部位一个比较简便,有效适合在实验室操作的包合技术。

另外,传统的复方缬草胶囊属经验方,在患者使用时有诸多缺陷,特别是缬草属败酱科植物,味道难闻,且传统的煎煮法用药,导致患者的用药量较多,用药顺应性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结合现代中医药发展的思路和方法,拟对复方缬草挥发油部位的药效和物质基础进行研究,通过对处方挥发油部位包合工艺优化,使得制成的复方缬草胶囊药效更容易发挥,疗效更加明显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缬草挥发油部位的包合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β-环糊精(β-cd)在40℃下的溶解度加入纯化水,体系升温至40℃搅拌,使β-环糊精完全溶解;向其中滴加缬草挥发油乙醇(eo)溶液,得β-cd-eo混合体系;

2)恒温搅拌一段时间后将体系冷却,在5℃冷藏储存24h;

3)抽滤所得沉淀经过水洗与石油醚洗后于35℃下烘干,研碎即得。

按上述方案,β-环糊精与缬草挥发油的质量比为3:1。

按上述方案,步骤1中缬草挥发油乙醇溶液的浓度为50wt%。

按上述方案,步骤2中搅拌速率为400r·min-1

按上述方案,步骤2搅拌时间为1h。

β-cd由于其空间结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与包合技术中,小分子物质通过进入β-cd内腔而被包合。不但可以增加内镶物的稳定性,让一些易分解易氧化物质减少与外界接触。同时还可以掩盖内镶物的特征如不良气味等。又可以使液态内镶物通过被包合变成β-cd包合物粉末,这给新型药物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性。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药效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包合工艺使得缬草难闻的气味影响变小,且有效部位包合后再进行胶囊制备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在煎煮法时需要大量用药的问题,患者更加方便,用药顺应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缬草挥发油气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进一步阐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在挥发油部分物质基础的研究方面,通过gc与gc-ms法对挥发油部分进行分离与鉴定。共检测到明显的离子峰67个,根据离子峰信号鉴定出缬草挥发油成分共64种,其中萜烯类、酯类、烯类、醇类和醚类为主,其中以bornylacetate(乙酸龙脑酯)、1h-cycloprop-azulene-decahydro-1,1,7-trimethyl-4-methylene-,(1ar,4ar,7r,7ar,7bs)-(+)-(香橙烯)、camphene(莰烯)为主要物质。乙酸龙脑酯分子式为c12h20o2,相对分子质量为196,占挥发油总量的21.813%。香橙稀的分子式为c15h24,相对分子质量为204,占挥发油总量的18.645%。莰烯的分子式为c10h16,相对分子质量为136,占挥发油总量的7.585%。缬草挥发油气相色谱图见附图1所示,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本次实验中我们经水蒸气蒸馏法进行实验,得到的处方挥发油部分共分离鉴定得到化合物64种,总含量占整方挥发油部位的96.90%。其中以bornylacetate(乙酸龙脑酯)、1h-cycloprop[e]azulene,decahydro-1,1,7-trimethyl-4-methylene-,(1ar,4ar,7r,7ar,7bs)-(+)-(香橙烯)、camphene(莰烯)为主要成分其百分含量较高,后续中以乙酸龙脑酯做主要指标做参考。

本发明选用因素a挥发油乙醇溶液浓度、b质量比(β-环糊精与缬草挥发油的质量比)、c搅拌时间(h)、d搅拌速度(r·min-1)作为考察因素(因素水平表见表2)建立l9(34)型实验进行研究。以挥发油包合率作为指标性因素对各方法进行考量,最终经过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得到最优的包合工艺并加以验证。

表2

表2中各组实验样品分别进行实验与检测,实验数据统计表与方差分析数据表见表3和表4所示:

表4

表5

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各因素r值分别为1.42、4.64、1.53、10.37,rd>rb>rc>ra,故各因素对包合率影响程度的重要性为d>b>c>a。根据表4-25中方差分析结果f值情况可知因素d具有显著性,而a、b、c三个因素没有。包合率为正向优势数据因此同一因素中k值较大代表条件为优。经分析知a2b3c2d3为最佳条件。根据方差分析数据,因素水平a1b1c1d3从减少辅料和有机溶剂的加入,减少能源的消耗的角度出发相较a2b3c2d3更优,即向饱和β-cd体系滴加挥发油40%乙醇(eo)溶液,得β-cd-eo混合体系。恒温搅拌(400r·min-1)1小时进行后续操作作为最佳包合工艺。在水溶液搅拌法的基础上挥发油包合率提升超过15%。

将上述工艺制得的挥发油和挥发油包合物分别放置于高温、高湿度和光照的条件下进行稳定实验,用gc法测定乙酸龙脑酯含量。通过各组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

结果与分析:

a组代表挥发油组,b组代表经过制备的包合物组。各组实验结果如表6所示,其中数据为各组实验乙酸龙脑酯保留率的平均值。

表6

实验结果表明用β-环糊精包合复方缬草胶囊挥发油部位可以明显增加挥发油成分的稳定性,使其可以稳定的作为药物的组成成分加入到药剂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