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9812发布日期:2019-02-26 19:24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由真菌引起的疾病统称为“真菌病”,其中以皮肤癣菌病的发病率最高,可发生在身体各部位,如会阴、手、足等处。真菌喜温暖潮湿,浅部真菌最适宜的温度10为22°c〜28°c:,过于干燥亦不利于真菌的生长。因此夏季发病率高,尤其我国南方地区更高。此外,局部皮肤情况也是决定是否发生癣病的重要因素。例如经常穿胶鞋或皮鞋的人,由于透气性差,脚部的湿度和温度增高,在这种情况下真菌极易生长而发生癣病。

但是,到目前为止,各种治疗因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的药物疗效都不是很确15切。有的药物虽然疗效确切,但是有毒副作用,刺激人体皮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疗效不确切以及存在毒副作用等缺陷,提供一种疗效确切、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的治疗皮肤病的药物。20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其药效成分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

哈西奈德0.2—1.6;

醋酸强的松2—10;

盐酸苯海拉明0.1—0.6;

氯霉素80—160;

灰黄霉素30—120;

硫磺100—260;

地塞米松0.5—1.0。

作为优化方案,本发明所提供的治疗皮肤病的药物还包含有适量的薄荷粉和樟脑粉。

作为优化方案,本发明所提供的治疗皮肤病的药物还包含有苯甲酸钠0.01-10份,作为防腐剂。

5本发明还提供所述治疗皮肤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所述量的原料药粉碎后,混合后加入药学上可以接受的溶剂调制成膏状。所述的溶剂是水或者酒精。

用法与用量:先用淡盐水或淡醋水清洗局部,晾干后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涂抹患处,一日2—3次,晚睡前涂抹一次。症状消失后继续使用一周以巩固疗效。10本发明产品系广谱抗菌药,其药理作用是抑制细胞膜的合成,特别是对癣真菌、念珠菌、霉菌、厌氧菌等具有杀灭作用。本发明产品适应于各种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如牛皮癣、脚癣、体癣、股癣、手癣、花斑癣及各种皮炎等,可促进皮肤细胞蛋白合成,促使愈合。临床应用观察数据表明本发明产品治疗率达95%,有效率100%,未发现有毒副作用,而且疗效确切,起效快捷,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值15得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20本实施例所釆用的配方如下:

地塞米松0.75。制作工艺:将所述量的原料药粉碎,混合后加水,调制成膏状。用法与用量:先用淡盐水或淡醋水清洗局部,晾干后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涂

抹患处,一日2-3次,晚睡前涂抹一次。症状消失后继续使用一周以巩固疗效。应用情况说明:

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治疗皮肤病患者60人,其中,牛皮癣20人,片状湿疹15人,体癣21人,其他4人。按上述用法用量使用本发明所提供药物,皆痊愈,本发明产品系广谱抗菌药,其药理作用是抑制细胞膜的合成,特别是对癣真菌、念珠菌、霉菌、厌氧菌等具有杀灭作用。本发明产品适应于各种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如牛皮癣、脚癣、体癣、股癣、手癣、花斑癣及各种皮炎等,可促进皮肤细胞蛋白合成,促使愈合。临床应用观察数据表明本发明产品治疗率达95%,有效率10100%,未发现有毒副作用,而且疗效确切,起效快捷,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值得推广使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釆用的配方如下:

制作工艺:将所述量的原料药粉碎,混合后加水,调制成膏状。用法与用量:先用淡盐水或淡醋水清洗局部,晾干后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涂抹患处,一日2—3次,晚睡前涂抹一次。症状消失后继续使用一周以巩固疗效。应用情况说明:

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治疗皮肤病患者62人,其中,牛皮癣20人,片状湿疹15人,体癣22人,其他5人。按上述用法用量使用本发明所提供药物,皆痊愈,且未见复发。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其药效成分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哈西奈德0.2‑1.6;醋酸强的松2‑10;盐酸苯海拉明0.1‑0.6;氯霉素80‑160;灰黄霉素30‑120;硫磺100‑260;地塞米松0.5‑1.0。本发明还提供所述治疗皮肤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产品适应于各种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可促进皮肤细胞蛋白合成,促使愈合。临床应用观察数据表明本发明产品治疗率达95%,有效率100%。

技术研发人员:吴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定
技术研发日:2018.12.18
技术公布日:2019.02.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