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积液吸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58093发布日期:2019-03-20 00:16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肿瘤积液吸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肿瘤积液吸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肿瘤科临床中,经常会出现胸腔积液或者腹腔积液的情况,积液会导致患者不适,目前临床治疗需要对积液进行排出处理,传统的积液排出方式是使用较大规格的注射器通过胶管连接穿刺针进行抽取,但是这种抽取方式排液效率低。

因此,现阶段还通过穿刺套件对积液进行抽取,然而当前所采用的抽吸穿刺套件存在如下缺点:穿刺管进入胸腔或腹腔的部分为直管,容易从内滑脱,且进入胸腔或腹腔的直管一般只有管口部分开口,从管口抽吸积液,这种套管效率洗液效率低,容易从胸腔或腹腔内脱落,且直管容易操作不当刺破胸腔壁或腹腔壁,对患者造成伤害,增加了并发症发生的机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肿瘤积液吸取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肿瘤积液吸取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弹性塑料导管、引导穿刺针和操作部,所述弹性塑料导管的头部弯曲成一圆形结构,所述弹性塑料导管在圆形结构部分均匀的开设有多个吸液侧孔,所述弹性塑料导管的头部开口,且所述弹性塑料导管的头部呈逐渐变细的圆锥形,所述弹性塑料导管的尾部与所述操作部连接,

所述操作部为硬质塑料制成的中空圆锥形部件,所述操作部的侧壁上连接有一分支管,所述分支管与所述操作部的内腔连通,所述分支管的开口设有分支管帽,所述操作部的开口设有操作部帽;

所述引导穿刺针为金属制成,所述引导穿刺针的外径不大于所述弹性塑料导管的内径,所述引导穿刺针的头端为与所述弹性塑料导管的头端形状一致的圆锥形,所述弹性塑料导管头部开口直径小于所述引导穿刺针的直径。

引导穿刺针从操作部的空腔插入弹性塑料导管内,引导穿刺针的头端与弹性塑料导管的头端相重合,由于引导穿刺针的头端与弹性塑料导管的头端均呈圆锥形,弹性塑料导管头部开口直径小于引导穿刺针的直径,因此,引导穿刺针与软质塑料管紧密相连,避免引导穿刺针插入胸腔或腹腔内而弹性塑料导管没有插入胸腔或腹腔的现象;弹性塑料导管插入胸腔或腹腔,引导穿刺针抽出后,弹性塑料导管的头部没有引导穿刺针的支撑,自动卷曲呈圆形结构,可以避免弹性塑料导管从胸腔或腹腔内滑落,同时圆形结构上分布的吸液侧孔可以很好的将胸腔或腹腔内的积液将弹性塑料导管排出体外。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保持弹性塑料导管头部的弯曲形状,所述弹性塑料导管的管壁内设有维持所述弹性塑料导管形状的呈螺旋状的不锈钢丝。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引导穿刺针顺利插入弹性塑料导管内,并顺利刺破胸腔或腹腔插入胸腔或腹腔内,所述引导穿刺针的尾部设有便于操作的呈圆台状的把持部。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观察引导穿刺针插入弹性塑料导管的情况和排液情况,所述弹性塑料导管和所述操作部均透明状。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塑料导管的长度为20-30mm。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把握弹性塑料导管插入胸腔或腹腔内的长度,所述弹性塑料导管上均匀的设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设置在所述弹性塑料导管的除头部以为的部分。

进一步地,为了使引导穿刺针带动弹性塑料导管插入胸腔或腹腔内,所述引导穿刺针的长度不小于所述软质塑料管的长度。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把握引导穿刺针插入弹性塑料导管的长度,所述引导穿刺针上设有刻度线。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引导穿刺针过度插入弹性塑料导管内,所述引导穿刺针上设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为套设在所述引导穿刺针上的圆形橡胶圈。通过调整定位套在引导穿刺针上的位置,当引导穿刺针到达弹性塑料导管头端后,操作部的开口对定位套形成阻挡,防止引导穿刺针过度插入到弹性塑料导管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肿瘤积液吸取装置,引导穿刺针从操作部的空腔插入弹性塑料导管内,引导穿刺针的头端与弹性塑料导管的头端相重合,由于引导穿刺针的头端与弹性塑料导管的头端均呈圆锥形,弹性塑料导管头部开口直径小于引导穿刺针的直径,因此,引导穿刺针与软质塑料管紧密相连,避免引导穿刺针插入胸腔或腹腔内而弹性塑料导管没有插入胸腔或腹腔的现象;弹性塑料导管插入胸腔或腹腔,引导穿刺针抽出后,弹性塑料导管的头部没有引导穿刺针的支撑,自动卷曲呈圆形结构,可以避免弹性塑料导管从胸腔或腹腔内滑落,同时圆形结构上分布的吸液侧孔可以很好的将胸腔或腹腔内的积液将弹性塑料导管排出体外。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肿瘤积液吸取装置,弹性塑料导管的管壁内设有维持弹性塑料导管形状的呈螺旋状的不锈钢丝,更好的保持弹性塑料导管头部的弯曲形状;引导穿刺针的尾部设有便于操作的呈圆台状的把持部,方便引导穿刺针顺利插入弹性塑料导管内,并顺利刺破胸腔或腹腔插入胸腔或腹腔内。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肿瘤积液吸取装置,通过调整定位套在引导穿刺针上的位置,当引导穿刺针到达弹性塑料导管头端后,操作部的开口对定位套形成阻挡,防止引导穿刺针过度插入到弹性塑料导管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弹性塑料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引导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操作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弹性塑料导管管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弹性塑料导管,101-头部,102-吸液侧孔,103-开口,104-尾部,2-引导穿刺针,3-操作部,4-不锈钢丝,5-分支管,6-分支管帽,7-操作部帽,8-把持部,9-刻度线,10-定位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及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肿瘤积液吸取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弹性塑料导管1、引导穿刺针2和操作部3,弹性塑料导管1的长度为20-30mm,弹性塑料导管1的头部101弯曲成一圆形结构,为了更好的保持弹性塑料导管1头部的弯曲形状,弹性塑料导管1的管壁内设有维持弹性塑料导管1形状的呈螺旋状的不锈钢丝4。

弹性塑料导管1在圆形结构部分均匀的开设有多个吸液侧孔102,弹性塑料导管1的头部101开设有开口103,且弹性塑料导管1的头部101呈逐渐变细的圆锥形,弹性塑料导管1的尾部104与操作部3连接,

操作部3为硬质塑料制成的中空圆锥形部件,操作部3的侧壁上连接有一分支管5,通过分支管5可以向胸腔或腹腔内注射药物。分支管5与操作部3的内腔连通,分支管5的开口设有分支管帽6,操作部3的开口设有操作部帽7;为了方便观察引导穿刺针插入弹性塑料导管1的情况和排液情况,弹性塑料导管1和操作部3均透明状。

引导穿刺针2为金属制成,引导穿刺针2的外径不大于弹性塑料导管1的内径,引导穿刺针1的头端为与弹性塑料导管1的头端形状一致的圆锥形,弹性塑料导管1头部开口直径小于引导穿刺针2的直径。为了方便引导穿刺针2顺利插入弹性塑料导管1内,并顺利刺破胸腔或腹腔插入胸腔或腹腔内,引导穿刺针2的尾部设有便于操作的呈圆台状的把持部8。

为了便于把握弹性塑料导管1插入胸腔或腹腔内的长度,弹性塑料导管1上均匀的设有刻度线9,刻度线9设置在弹性塑料导管1的除头部101以为的部分。为了方便把握引导穿刺针2插入弹性塑料导管1的长度,引导穿刺针2上也设有刻度线9。

为了使引导穿刺针2带动弹性塑料导管1插入胸腔或腹腔内,引导穿刺针2的长度不小于软质塑料管1的长度。

为了防止引导穿刺针2过度插入弹性塑料导管1内,引导穿刺针2上设有定位套10,定位套10为套设在引导穿刺针2上的圆形橡胶圈。通过调整定位套10在引导穿刺针2上的位置,当引导穿刺针2到达弹性塑料导管1头端后,操作部3的开口对定位套10形成阻挡,防止引导穿刺针2过度插入到弹性塑料导管1内。

使用时,引导穿刺针2从操作部3的空腔插入弹性塑料导管1内,引导穿刺针2的头端与弹性塑料导管1的头端相重合,由于引导穿刺针2的头端与弹性塑料导管1的头端均呈圆锥形,弹性塑料导管1头部开口直径小于引导穿刺针2的直径,因此,引导穿刺针2与软质塑料管1紧密相连,避免引导穿刺针2插入胸腔或腹腔内而弹性塑料导管1没有插入胸腔或腹腔的现象;弹性塑料导管1插入胸腔或腹腔,引导穿刺针2抽出后,弹性塑料导管1的头部101没有引导穿刺针2的支撑,自动卷曲呈圆形结构,可以避免弹性塑料导管1从胸腔或腹腔内滑落,同时圆形结构上分布的吸液侧孔102可以很好的将胸腔或腹腔内的积液将弹性塑料导管1排出体外。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