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多糖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56229发布日期:2019-03-20 00:02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日化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多糖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中国自古以白为美,俗话说“一白遮百丑”,皮肤白皙是众女士的毕生追求。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白皙的肌肤更加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的目标,女性都希望自己的肌肤能白里透红,对于爱美女性来说,美白更是一生的“事业”,但是由于空气污染和阳光照射等原因往往不能如愿。

肤色的黑白虽然是由遗传决定的,但后天的努力是可以使肤色得到改善的。人体皮肤的颜色主要取决于黑色素的含量与分布,而黑色素细胞的结构功能和数量直接影响皮肤中黑色素的含量。黑色素细胞存在于人体表皮的基底层,在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在黑色素小体中合成。酪氨酸被酪氨酸酶氧化为多巴醌,并继续氧化脱羧形成二羟吲哚后转变为黑色素。常用美白制剂的主要作用在于影响酪氨酸酶、黑色素细胞及黑色素的新陈代谢等。由于酪氨酸酶是黑色素合成的主要限速酶,因此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成为衡量美白剂功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市场上存在很多以化学合成物质为主要美白功效成分的产品,但其安全性受到消费者的质疑。氯化汞、碘化汞会干扰皮肤中氨基酸类黑色素的正常酶转化。因此很多美白化妆品中都有毒重金属汞,甚至有些化妆品还含有砷。这些物质都具有极高的毒性。化妆品中的铅、砷、汞含量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特别是抑制生殖细胞的形成,影响年轻人的生育。

另外,目前市场上还有很多以中草药为主要美白成分的美白产品,但现有的具有美白功效的植物天然成分,存在使用时美白效果不明显的缺陷。因此,从天然植物成分中寻找具有更好美白效果的美白组合物,会具有很好的市场潜力。

多糖是由10个以上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聚糖,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组成高等植物、动物细胞膜及微生物细胞壁的天然大分子物质。有研究发现松茸多糖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而且能够减少黑色素的含量。启发人们寻找更多具有美白功效的植物多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植物多糖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相比各组分单独使用时具有更好的皮肤美白的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植物多糖组合物,由玉米多糖、茯苓多糖、褐藻多糖和灵芝多糖组成,所述玉米多糖与茯苓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的质量比为(0.1~0.8):(0.2~0.6):(0.1~1):(0.5~1)。

所述玉米多糖、茯苓多糖、褐藻多糖和灵芝多糖按一定配比组合得到植物多糖组合物,对皮肤美白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的植物多糖组合物中,所述玉米多糖与茯苓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的质量比为(0.1~0.8):(0.2~0.6):(0.1~1):(0.5~1)。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植物多糖组合物中所述玉米多糖与茯苓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的质量比为0.1:0.2:1:0.7。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植物多糖组合物中所述玉米多糖与茯苓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的质量比为0.3:0.6:0.1:1。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植物多糖组合物中所述玉米多糖与茯苓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的质量比为0.8:0.5:0.2:0.5。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植物多糖组合物还包括猴头菇多糖。

在上述植物多糖组合物种添加猴头菇多糖,所述玉米多糖、茯苓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和猴头菇多糖按一定配比组合得到植物多糖组合物,对皮肤美白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的植物多糖组合物中,所述玉米多糖与茯苓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猴头菇多糖的质量比为(0.06~0.72):(0.12~0.48):(0.08~0.6):(0.42~0.8):(0.2~0.8)。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植物多糖组合物中,所述玉米多糖与茯苓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猴头菇多糖的质量比为3:6:1:10:5。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植物多糖组合物中所述玉米多糖与茯苓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猴头菇多糖的质量比为0.06:0.12:0.6:0.42:0.8。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植物多糖组合物中所述玉米多糖与茯苓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猴头菇多糖的质量比为0.24:0.48:0.08:0.8:0.4。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植物多糖组合物中所述玉米多糖与茯苓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猴头菇多糖的质量比为0.72:0.45:0.18:0.45:0.2。

本发明所述的植物多糖组合物中,所述玉米多糖、茯苓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和猴头菇多糖可以为植物提取制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玉米多糖、茯苓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和猴头菇多糖,分别是以玉米、茯苓、褐藻、灵芝孢子粉和猴头菇子实体为原料提取得到的多糖成分,所述玉米多糖、茯苓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和猴头菇多糖中的多糖含量均≥90%。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玉米多糖中的多糖含量是≥91%、≥92%、≥93%、≥94%、≥95%、≥96%、≥97%、≥98%、或≥99%。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茯苓多糖中的多糖含量是≥91%、≥92%、≥93%、≥94%、≥95%、≥96%、≥97%、≥98%、或≥99%。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褐藻多糖中的多糖含量是≥91%、≥92%、≥93%、≥94%、≥95%、≥96%、≥97%、≥98%、或≥99%。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灵芝多糖中的多糖含量是≥91%、≥92%、≥93%、≥94%、≥95%、≥96%、≥97%、≥98%、或≥99%。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猴头菇多糖中的多糖含量可以是≥90%、≥91%、≥92%、≥93%、≥94%、≥95%、≥96%、≥97%、≥98%、或≥99%。

优选的,所述玉米多糖、茯苓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中的多糖含量均≥95%;更优选的,所述玉米多糖、茯苓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中的多糖含量均≥98%。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玉米多糖的制备方法为:玉米去除杂质后晒干、打碎过60目筛。加入95%乙醇浸提脱脂12h,抽滤,滤饼烘干,准确称取脱脂后玉米放入大圆底烧瓶中,加入蒸馏水料液比为1:30,90℃水浴提取1h,用尼龙布粗率得滤液,第二次提取,料液比为1:15,合并滤液后65℃水浴浓缩至1/5体积,加入95%乙醇,静置过夜;离心抽滤,沉淀物经丙酮、乙醚洗涤,冷冻干燥即得玉米粗多糖。通过大孔树脂ab-8脱色,将过滤液浓缩,醇沉,冷冻干燥sevage法脱蛋白,常温下将多糖装入透析袋用蒸馏水流动透析12h进行纯化。浓缩冷冻干燥,得到玉米纯化多糖,经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为98%。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茯苓多糖的制备方法为:粉碎的茯苓粉过60目筛,加入蒸馏水料液比为1:50,超声30min后,放入100℃恒温水浴中反应4h。在提取的茯苓多糖液体中加入三氯甲烷:正丁醇(5:1)60ml,振摇30min,静置过夜,弃去有机层,收集水层,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浓缩至1/10左右,加入95%乙醇至乙醇浓度达到85%,4℃过夜,弃去上清液,挥去乙醇,冷冻干燥,即得茯苓多糖,经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为98%。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褐藻多糖的制备方法为:清水浸泡海带,去除表面杂质,50℃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后用粉碎机粉碎,过100目筛,备用。称取适量海带粉,在恒温水浴锅中,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4h,料液比为1:25,溶液为蒸馏水,提取次数为2次,加ph=2.5的hcl溶液,操作完毕后离心。取上清液,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加入60%乙醇醇析,抽滤,用无水乙醇洗涤滤饼,真空干燥得褐藻粗多糖。取上述粗多糖溶解于蒸馏水中,加入cacl2和乙醇至cacl2终浓度为0.05mol/l、乙醇含量20%,室温放置过夜使沉淀完全,离心,弃去粗多糖中的褐藻酸钙沉淀,取上清液加入终浓度为70%的乙醇,室温放置24h,使沉淀完全,离心20min,收集沉淀,再分别用丙酮、乙醚洗涤沉淀,真空干燥得褐藻多糖,经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为98%。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灵芝多糖的制备方法为:称取一定重量灵芝孢子粉,第一次加入15倍水,90℃提取2h,过滤后加入10倍水90℃提取1h,抽滤,浓缩合并。加95%乙醇4℃静置过夜,离心收集沉淀,应用sevage法除蛋白,deae-52纤维柱层析线性梯度洗脱,最后经葡聚糖凝胶层析,浓缩并冻干,经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为98%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猴头菇多糖的制备方法为:将猴头菇子实体样品粉碎,过60目筛,固定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果胶酶的加酶量质量浓度各为0.50%,在ph4及50℃水浴条件下酶解90min。然后加热灭酶,冷却,再使固定料液比为1:30,溶液为蒸馏水,超声40min。离心后得上清液。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1/4,sevage法脱蛋白,加入5倍体积的95%乙醇进行醇沉,4℃静置12h。离心,收集沉淀,并加水溶解。用d315大孔树脂脱色。加入1/3溶液体积的d315大孔树脂,磁转子搅拌4h,过滤后取滤液,把滤液转移至3000da的透析袋中进行透析,4℃的蒸馏水中透析48h,每4-5h换一次蒸馏水,再次浓缩,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猴头菇多糖,经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为98%。

本发明经研究发现,本发明中所用植物多糖在低浓度时就展现出良好的抑制b16黑色素瘤细胞黑色素合成的功效,玉米多糖、褐藻多糖、茯苓多糖、灵芝多糖四种按一定比例联用能够协同增加其美白功效,能够很好地替代熊果苷,可安全的应用于美白产品。

本发明还发现猴头菇多糖具有显著的美白功效。其中,所述猴头菇多糖是以猴头菇子实体为原料提取得到的多糖成分。所述多糖含量≥90%。

本发明提供的植物多糖组合物能减少皮肤色素生成、转移,减少自由基生成、延缓皮肤衰老,快速有效的达到美白效果,比其他类型的美白剂更安全、更有效。

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植物多糖组合物在制备具有美白作用的化妆品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化妆品,包含前述的植物多糖组合物,作为美白功能成分。

本发明所述的化妆品是按照一定剂型要求制成的制剂,主要是指通过涂抹于皮肤表面或者通过其他方式作用于生物体以使皮肤获得美白效果。所述的化妆品可以为凝胶、洁面乳、面霜、乳液等,但不局限于此。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的化妆品除了含有前述的植物多糖组合物作为美白功能成分之外,还含有化妆品中常用的基质和添加剂。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质由卡波姆、苯氧乙醇和水组成;所述添加剂为ph调节剂,比如,ph调节剂为质量分数1%naoh溶液。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植物多糖组合物除了可以单独使用外,还可以与其他功效成分或化妆品辅料复配后使用,获得既具有美白功能,又同时具有其他功效成分。

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多糖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植物多糖组合物,由玉米多糖、茯苓多糖、褐藻多糖和灵芝多糖组成,所述玉米多糖与茯苓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的质量比为(0.1~0.8):(0.2~0.6):(0.1~1):(0.5~1)。本发明所述玉米多糖、茯苓多糖、褐藻多糖和灵芝多糖按一定配比组合得到植物多糖组合物,对皮肤美白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进一步的,在上述植物多糖组合物种添加猴头菇多糖,所述玉米多糖、茯苓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和猴头菇多糖按一定配比组合得到植物多糖组合物,对皮肤美白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可应用于凝胶、洁面乳、面霜、乳液等各种剂型的皮肤外用化妆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多糖组合物及其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产品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其中,本发明的植物多糖组合物中,玉米多糖、茯苓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猴头菇多糖可以通过自提制备。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植物多糖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玉米多糖的制备方法为:玉米去除杂质后晒干、剪碎过60目筛。加入95%乙醇浸提脱脂12h,抽滤,滤饼烘干,准确称取脱脂后玉米放入大圆底烧瓶中,加入蒸馏水料液比为1:30,90℃水浴提取1h,用尼龙布粗率得滤液,第二次提取,料液比为1:15,合并滤液后65℃水浴浓缩至1/5体积,加入95%乙醇,静置过夜;离心抽滤,沉淀物经丙酮、乙醚洗涤,冷冻干燥即得玉米粗多糖。通过大孔树脂ab-8脱色,将过滤液浓缩,醇沉,冷冻干燥sevage法脱蛋白,常温下将多糖装入透析袋用蒸馏水流动透析12h进行纯化。浓缩冷冻干燥,得到玉米纯化多糖,经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为98%。

茯苓多糖的制备方法为:粉碎的茯苓粉过60目筛,加入蒸馏水料液比为1:50,超声30min后,放入100℃恒温水浴中反应4h。在提取的茯苓多糖液体中加入三氯甲烷:正丁醇(5:1)60ml,振摇30min,静置过夜,弃去有机层,收集水层,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浓缩至1/10左右,加入95%乙醇至乙醇浓度达到85%,4℃过夜,弃去上清液,挥去乙醇,冷冻干燥,即得茯苓多糖,经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为98%。

褐藻多糖的制备方法为:清水浸泡海带,去除表面杂质,50℃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后用粉碎机粉碎,过100目筛,备用。称取适量海带粉,在恒温水浴锅中,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4h,料液比为1:25,溶液为蒸馏水,提取次数为2次,加ph=2.5的hcl溶液,操作完毕后离心。取上清液,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加入60%乙醇醇析,抽滤,用无水乙醇洗涤滤饼,真空干燥得褐藻粗多糖。取上述粗多糖溶解于蒸馏水中,加入cacl2和乙醇至cacl2终浓度为0.05mol/l、乙醇含量20%,室温放置过夜使沉淀完全,离心,弃去粗多糖中的褐藻酸钙沉淀,取上清液加入终浓度为70%的乙醇,室温放置24h,使沉淀完全,离心20min,收集沉淀,再分别用丙酮、乙醚洗涤沉淀,真空干燥得褐藻多糖,经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为98%。

灵芝多糖的制备方法为:称取一定重量灵芝孢子粉,第一次加入15倍水,90℃提取2h,过滤后加入10倍水90℃提取1h,抽滤,浓缩合并。加95%乙醇4℃静置过夜,离心收集沉淀,应用sevage法除蛋白,deae-52纤维柱层析线性梯度洗脱,最后经葡聚糖凝胶层析,浓缩并冻干,经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为98%

猴头菇多糖的制备方法为:将猴头菇子实体样品粉碎,过60目筛,固定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果胶酶的加酶量质量浓度各为0.50%,在ph4及50℃水浴条件下酶解90min。然后加热灭酶,冷却,再使固定料液比为1:30,溶液为蒸馏水,超声40min。离心后得上清液。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1/4,sevage法脱蛋白,加入5倍体积的95%乙醇进行醇沉,4℃静置12h。离心,收集沉淀,并加水溶解。用d315大孔树脂脱色。加入1/3溶液体积的d315大孔树脂,磁转子搅拌4h,过滤后取滤液,把滤液转移至3000da的透析袋中进行透析,4℃的蒸馏水中透析48h,每4-5h换一次蒸馏水,再次浓缩,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猴头菇多糖,经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为98%。

本发明所述植物多糖组合物可以用于制备成具有皮肤美白作用的各种化妆品等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提供制备成一种化妆品的具体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化妆品由以质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组成:

组分a:为植物多糖组合物,2%;包含玉米多糖、茯苓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猴头菇多糖;

组分b:为基质,包含卡波姆:0.4%,苯氧乙醇:0.8%,水:87%;

组分c:为添加剂,1%naoh:9.8%;

以上组合的重量百分比是相对于化妆品组合总重量的含量。

上述化妆品的制备步骤为:将组分b的各原料混合预溶,常温下300r/min搅拌,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组分a,搅拌均匀后缓慢加入组分c,然后制成剂型符合要求的制剂。

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多糖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植物多糖组合物,由玉米多糖、茯苓多糖、褐藻多糖和灵芝多糖组成,所述玉米多糖与茯苓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的质量比为(0.1~0.8):(0.2~0.6):(0.1~1):(0.5~1)。本发明所述玉米多糖、茯苓多糖、褐藻多糖和灵芝多糖按一定配比组合得到植物多糖组合物,对皮肤美白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进一步的,在上述植物多糖组合物种添加猴头菇多糖,所述玉米多糖、茯苓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和猴头菇多糖按一定配比组合得到植物多糖组合物,对皮肤美白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可应用于凝胶、洁面乳、面霜、乳液等各种剂型的皮肤外用化妆品。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试剂均为市售产品,均可以通过商业渠道购买获得。

实施例1-7及对比例1-4

各实施例及对比例中各植物多糖的重量份配比如表1所示。其中,实施例1-7是本发明所述植物多糖组合物。

表1、各实施例及对比例植物多糖的重量份配比

试验例:

试剂和仪器:

花色豚鼠,购自上海甲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α-melanocytesimulatinghormone(α-msh):购自sigma公司;四氮唑蓝(mtt):sigma公司生产;dmem培养液:wisent公司生产;d-hanks缓冲液:gibco生产;胎牛血清:panbiotech生产;青-链霉素:hyclone生产;熊果苷购自sigma公司。

uv-b型紫外辐照计,型号:sh-4b;购自上海希格玛高技术有限公司;色差仪,型号:nh310;购自深圳市三恩驰科技有限公司;酶标仪多功能酶标仪(thermo公司);co2培养箱(美国nuaire);倒置显微镜(德国leica);超净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超声波细胞破碎仪(新芝生物公司)。

(一)检测不同活性成分对b16黑色素瘤细胞黑色素合成的影响

实验用包含10%胎牛血清、100u/ml青霉素及100u/ml链霉素的dmem细胞培养液将b16黑色素细胞(购自上海复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密度调为2×104个/ml,以每孔3ml接种于6孔细胞培养板中,在37℃,5%co2条件下培养24h贴壁后,给予1μmα-msh和不同浓度待测样品。对照组不加入α-msh,模型组加入α-msh但不用受试物处理。作用72h后,取上清,然后用pbs洗涤,然后每孔加入0.5ml胰酶消化细胞3min,添加2ml细胞培养液终止消化反应,计数每组细胞。离心后弃上清,添加1mol/lnaoh溶液0.5ml,60℃煮沸30min后,1500r/min离心5min,分别取200μl移到96孔细胞培养板,酶标仪检测450nm的吸光度。计算黑色素含量,结果如表2所示。

黑色素含量=[(a/b)/(c/d)×100%;

其中,a为药物孔吸光度,b为药物孔细胞数,c对照孔吸光度,d为对照孔细胞数。

表2不同活性成分不同浓度对黑色素瘤细胞黑色素合成的影响(n=4,)

*,p<0.01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模型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

由表2数据可知,玉米多糖、茯苓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猴头菇多糖均具有降低b16细胞中及上清中黑色素含量的效果,并且随着各植物多糖浓度的上升,细胞中及上清中黑色素含量明显降低。在100μg/ml浓度下,各植物多糖抑制黑色素合成的效果均优于α-熊果苷,猴头菇多糖能够显著抑制b16黑色素瘤细胞的黑色素生成,与模型组相比细胞内黑色素含量降低23%;玉米多糖也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降低31.4%,灵芝多糖的抑制率为30%。

(二)检测不同活性成分对b16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用含10%胎牛血清、青霉素100u/ml及链霉素100u/mldmem细胞培养液将b16黑色素细胞密度调为1×105个/ml,以每孔3ml接种于6孔细胞培养板中,在37℃,5%co2条件下培养24h后添加待测样品,然后加入100nmα-msh,对照组不加入α-msh,模型组加入α-msh但不用受试物处理。药物作用3d后,弃除上清液,用pbs冲洗2遍。每孔添加180μl含1%tritonx-100的pbs溶液后,冰浴中超声破碎,每孔加入20μl10mmol/l/的l-dopa,37℃孵育60min,1500r/min/离心5min,分别取100μl移到96孔细胞培养板,酶标仪检测492nm吸光度值,计算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结果如表3所示。

酪氨酸酶活性=(a/b)×100%;

其中,a为药物组平均吸光度,b为对照组平均吸光度。

表3不同活性成分不同浓度对b16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n=4,)

*,p<0.01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模型组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

由表3据可知,玉米多糖、茯苓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均具有降低b16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的效果,并且随着各植物多糖浓度的上升,酪氨酸酶活性进一步降低。在100μg/ml浓度下,玉米多糖、灵芝多糖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效果均优于α-熊果苷。其中玉米多糖的抑制作用最明显,与模型组相比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降低36.0%,其次是灵芝多糖抑制率为28.5%。

由此可见,玉米多糖、茯苓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能够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抑制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的生成。而猴头菇多糖与模型组相比,不具备b16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的效果,也就是说,猴头菇多糖不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发挥抑制黑色素生成作用的。

(三)检测对比例1-4实施例1-7的植物多糖组合物对豚鼠皮肤亮度的影响

考察对比例1-4和实施例1-7的植物多糖组合物在uvb致豚鼠皮肤色素沉着模型上的作用效果。

健康雄性棕黄色豚鼠72只,10周龄,体重240~280g;适应性饲养一周,随机分成13组,每组6只。先用剪刀剪去豚鼠背部长毛,修剪区域面积6cm2×6cm2,接着用电动剃须刀剃尽短毛,uvb紫外灯照射豚鼠背部除毛区域,灯管距离背部15cm,紫外波长280~320nm,照射总量500mj/cm2,隔日1次,共3次。自第3次照射后1周开始外用药物,每隔三天在上药前剃毛一次,每日用药2次,分别于照射前和照射后1周,用药后4周时色差仪检测l值,4周后做组织活检并作镜下观察分析。

皮肤颜色测定:分别在uvb照射前、照射后1周和用药后4周时用色差仪测量豚鼠背部皮肤各区域的l值变化。l值变化值(△l)=照射前皮肤的l值-照射后皮肤的l值。植物多糖组合物对豚鼠皮肤颜色的影响的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

实验结束后取照射部位皮肤固定,进行fontanamasson染色,统计分析黑色素分布部位的灰度值。病理染色黑色素分布部位灰度值=分布部位灰度值-背景灰度值。植物多糖组合物对豚鼠皮肤黑色素分布部位灰度值的影响的实验结果如表5所示。

采用graphpadprism5.0医学绘图软件作图,sigmastat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有数据均以均值±标准差表示,△l采用重复测定双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snktest分析检验。

表4对比例1-4和实施例1-7对豚鼠皮肤颜色的影响(n=6,)

注:*,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

表5对比例1-4和实施例1-7对豚鼠皮肤黑色素分布部位灰度值的影响(n=6,)

注:*,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

由表4数据可知,玉米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茯苓多糖四者的组合能够显著降低皮肤黑色素。实施例1-3的美白效果优于对比例1-4和熊果苷,其中实施例3的效果最佳。实施例4猴头菇多糖单独使用表现出显著的美白功效,但效果弱于熊果苷,这一发现是首次提出猴头菇多糖具有美白功效。

实施例5-7为玉米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茯苓多糖与猴头菇多糖的组合,其美白功效均优于实施例1-3,同时也比熊果苷的作用效果更强。其中实施例6的美白效果最佳,使豚鼠皮肤提亮δl值为-3.39。实施例6玉米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茯苓多糖与猴头菇多糖的组合与实施例2相比较,添加猴头菇多糖后的组合物能够进一步降低△l值和提高抑制率,能进一步增强美白功效,说明猴头菇多糖与玉米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茯苓多糖四种多糖的组合之间还具有进一步协同增效的作用。

表5是对豚鼠皮肤黑色素分布部位灰度值的统计,由表5数据可知,实施例和对比例相比模型组均具有显著皮肤黑色素分布部位灰度值(p<0.05)的效果,具有皮肤美白的功效;但是,对比例1-4的降低灰度值的美白效果均是弱于剂量相同时的熊果苷组。实施例1-3中玉米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和茯苓多糖的组合能使黑色素分布部位灰度值明显降低,且优于熊果苷组和对比例1-4的美白效果,可见上述四种植物多糖的组合具有协同美白的功效。

实施例6中玉米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茯苓多糖与猴头菇多糖的组合于实施例2相比较,添加猴头菇多糖后的组合物能够进一步降低黑色素分布部位的灰度值,说明猴头菇多糖与玉米多糖、褐藻多糖、灵芝多糖、茯苓多糖四种多糖的组合之间还具有进一步的协同提升美白效果的作用。实施例5、7的美白效果与实施例6一致,都是优于实施例1、3和熊果苷组。

实施例8、一种化妆品:

由以质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组成:

组分a:实施例2所述植物多糖组合物,2%;

组分b:为基质,包含卡波姆:0.4%,苯氧乙醇:0.8%,水:87%;

组分c:为添加剂,1%naoh:9.8%;

以上组合的重量百分比是相对于化妆品组合总重量的含量。

制备方法为:将组分b的各原料混合预溶,常温下300r/min搅拌,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组分a,搅拌均匀后缓慢加入组分c,然后制成符合要求的乳液。

上述化妆品用于外涂皮肤美白。

实施例1、3、5、6、7所述植物多糖组合物可以按照上述配方及制备方法制成符合要求的洁面产品、乳液、膏霜、精华等。

综上所述,上述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皆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