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羟丙甲纤维素空心胶囊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84867发布日期:2019-06-22 00:20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羟丙甲纤维素空心胶囊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胶囊药物生产制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羟丙甲纤维素空心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羟丙甲纤维素空心胶囊在目前临床治疗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都需要进行药品抽样检测,使用现在的生产制备该药品的制造方法进行生产羟丙甲纤维素空心胶囊时,通常容易出现次品率较高,后期抽检的过程中存在大量残次品,导致整体的生产质量不高,同时整个加工生产的过程中需要频繁的转移中间生成物进入下一步的工序中,整个制备的工序和制造设备设置相对不合理、连贯性不够,从而使羟丙甲纤维素空心胶囊制备不能实现较优化的生产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羟丙甲纤维素空心胶囊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包括:

s1:溶胶;

s2:制坯;

s3:脱模;

脱模时,如发现毛坯过燥或过潮,操作人员应根据经验和标准参考数据对烘道温度等作适当调整,保证胶囊的质量;

s4:切割;

s5:半成品分检:半成品分检采用灯检方式;

灯检主要是检验汽泡、毛口、小尾巴等缺陷,控制次品,并将其检出,提高选取成品的成功率;

s6:半成品的抽检;

检验型号、色泽、颜色是否符合要求,长度、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抽检数量:按《药品抽样规程》进行;

抽检要求:灯检各种缺陷之和不得大于5%,理化检验应符合要求;

抽样对胶囊的质量进行部分理化检验(干燥失重、崩解时限、脆碎度等);

s7:真空去湿;

将检验好的半成品测定水份;具体的操作人员根据水份情况选择去湿时间;

真空抽湿机加温,开启真空泵,使其真空度达到9~10pa;

温度控制在40~50℃,时间25~30分钟;

具体操作时也可在烘干生产线上加装抽湿设备室,使其烘干后的胶囊迅速脱水干燥;

s8:套合:将抽真空后的胶囊移到现有的套合机上进行套合;

s9:包装:将检验合格的成品,按数量进行划批包装;

将已检的合格胶囊分别装入箱内,用点数板对各项胶囊进行抽样,计算100克胶囊粒数,并推算出装胶囊数量和重量,并称量;

在称量后的胶囊箱内放置质检部门出具的产品合格证,密封,贴装箱单;

包装要求;

内包装用低密度聚乙烯固体药用塑料袋;

纸箱用瓦楞箱,大箱外表面要求必须印刷厂名、产品名称、生产许可证号、注册商标、收货单位、到站、规格型号、数量、色别、生产批号及防潮、防湿、防压、向上标志等;

s10:入库:将包装密封好的胶囊成品贮存在阴凉干燥处;

仓库应控制温度为10~25℃,相对湿度为45~65%条件下保存贮藏;

s11:入库检验:对入库前的产品进行全检;

检验内容:

检查胶囊的性状(颜色、长度、松紧度、壁厚等)、干燥失重、脆碎度、崩解时限、灰分、重金属、二氧化硫及微生物限度等;

操作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和上报标准检验。

优选地,所述空心胶囊自动生产线为yy0255-1997空心胶囊自动生产线,直接购买市面上的产品安装后即可使用,关于该设备的具体使用操作可参照该产品的使用说明书,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s1步骤中具体操作如下:

取温水400g加入到溶胶储料装置中,然后加入hpmc,边加边搅拌,并进行加热,使温度升到60-80℃,搅拌30-40分钟使其分散均匀,溶解后将温度降至45-50℃,得溶液(1),待用,加热并搅拌均匀后通过操作人员观察温度计来控制加热时间以及断电的时间,保证温度控制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取温水100g加十二烷基硫酸钠至溶胶储料装置中溶解,然后加卡拉胶,边加边搅拌,使温度升到60-80℃,搅拌30-40分钟使其分散均匀,将温度降至45-50℃得溶液(2),加热并搅拌均匀后通过操作人员观察温度计来控制加热时间以及断电的时间,保证温度控制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取温水50g加吐温80、kci至溶胶储料装置中溶解,得溶液(3)待用,加热并搅拌均匀后通过操作人员观察温度计来控制加热时间以及断电的时间,保证温度控制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通过溶胶储料装置的球型混料仓将溶液(1)、溶液(2)、溶液(3)合并,搅拌均匀,测定溶液参数,放置12小时,待用;长时间放置后,气泡会向上运动后脱离溶胶,从而能够有效地去除溶液中的气泡,便后后续取用,提高溶胶的质量,减少产品内出现气泡的概率。

优选地,所述s2步骤中具体操作如下:

制坯车间应具备室温度20~24℃,相对湿度65%,烘干线温度控制在25~40℃,相对湿度,45-55%;将溶胶储料装置中的静置后的溶液输出至贮胶桶,贮胶桶温度40~50ºc,蘸胶盘水温40~55ºc,根据胶囊的厚度及头部厚度,调整好贮胶桶及胶液温度,调整好空心胶囊自动生产线运转速度,一般调整为:35cm/分;空心胶囊自动生产线开机,送入蘸胶盘上进行自动蘸胶,翻板烘干,翻板后检验胶囊的厚度和头厚度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空心胶囊自动生产线的具体生产过程中与目前的生产过程无异,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s4步骤中具体操作如下:

将制坯室脱模下的毛坯帽,根据型号,倒入相对应型号的帽切割机料斗中,开动切割机落料电机及主机,自动切下胶囊口;

用游标卡尺测量胶囊长度,如果达不到胶囊标准长度要求,调整切割机刀盘高度,使其达到胶囊标准长度要求。

优选地,所述溶胶储料装置包括若干个溶解搅拌筒,在各溶解搅拌筒内分别设有一搅拌件,在各溶解搅拌筒的上方设有一与地面固连的固定架,各搅拌件的转轴的上部分别活动穿过固定架上的各通孔并伸至固定架的上方,在各搅拌件的转轴的上部分别固连一传动齿轮,各相邻的传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在其中一个传动齿轮的上方设有一通过输出轴与其对应连接的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固连在固定架上,在各溶解搅拌筒的下方设有混料部件,所述混料部件的上部通过一多通管路与各溶解搅拌筒的底部内腔相连通,在多通管路的支管上分别设有一流量开关阀,所述混料部件通过送料管路与所述yy0255-1997空心胶囊自动生产线上的贮胶桶的入料口相连通,各传动齿轮的底部分别通过各卡接在其底部各凹槽内的支撑滚珠支撑在固定架顶部;通过设置多个的溶解搅拌筒,能够分别对多种溶液进行预先的溶解与搅拌,进而进行后续的二次溶和混料,从而实现溶胶的充分性,保证溶胶效果,使得溶解充分、混合均匀。

优选地,在送料管路上设有一输料泵,输料泵与外部的电源相串联连接,通过输料泵可以快速的将球型混料仓内混合好的物料输送至空心胶囊自动生产线的贮胶桶内。

优选地,所述混料部件包括一球型混料仓,在球型混料仓的腔体内设有一水平轴,在水平轴的中部外侧壁上固连若干个混料拨杆,所述水平轴的两端分别活动穿出球型混料仓两侧壁上的转孔,在各转孔处分别设有与水平轴外侧壁密封配合的密封圈,在球型混料仓的一侧固连一混料电机,所述混料电机通过输出轴与其对应位置处的水平轴固连,所述球型混料仓通过支架固连在地面上,所述球型混料仓的底部与所述送料管路的进口端相连通。将搅拌轴设置为水平轴,可以保证搅拌时实现竖直方向上的搅动内部的溶液,保证溶液搅拌的效率,提高搅拌效果。

优选地,在各溶解搅拌筒的腔体底部分别设有一第一加热片,各第一加热片的外部分别通过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一加热电源串联相连,在各第一导线上分别设有一第一开关;在球型混料仓的腔体的底部设有一第二加热片,第二加热片的外部通过第二导线与所述第二加热电源串联相连,在第二导线上分别设有一第二开关,通过向第一加热片、第二加热片供电能实现对溶液的加热,操作人员通过观察温度计能够控制溶液的温度。

优选地,在各溶解搅拌筒的腔体侧壁上、球型混料仓的腔体侧壁上分别设有一温度计,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内部的温度,通过控制加热与否来控制内部温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整个制备方法的各个工序全面,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品制作过程中的严密性,通过设置前期的合理的分次溶胶、放置,能够有效地减少熔胶过程中气泡的产生量,从而提高后期制坯、脱模时溶胶的质量,提高产品制造的成品率,降低后续抽检时的次品率;另外,本方法中设置的半成品分检、半成品的抽检、真空去湿等操作能够有效地去除生产过程中的次品,保证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溶解搅拌筒;2、搅拌件;3、固定架;4、传动齿轮;5、搅拌电机;6、多通管路;601、支管;7、流量开关阀;8、送料管路;9、支撑滚珠;10、输料泵;11、球型混料仓;12、水平轴;13、混料拨杆;14、密封圈;15、混料电机;16、支架;17、第一加热片;18、第一导线;19、第一加热电源;20、第一开关;21、第二加热片;22、第二导线;23、第二加热电源;24、第二开关;25、温度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中所示:

实施例1:全透明胶囊产品生产,其具体步骤包括:

s1:溶胶;

s2:制坯;

s3:脱模;

脱模时,如发现毛坯过燥或过潮,操作人员应根据经验和标准参考数据对烘道温度等作适当调整,保证胶囊的质量;

s4:切割;

s5:半成品分检:半成品分检采用灯检方式;

灯检主要是检验汽泡、毛口、小尾巴等缺陷,控制次品,并将其检出,提高选取成品的成功率;

s6:半成品的抽检;

检验型号、色泽、颜色是否符合要求,长度、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抽检数量:按《药品抽样规程》进行;

抽检要求:灯检各种缺陷之和不得大于5%,理化检验应符合要求;

抽样对胶囊的质量进行部分理化检验(干燥失重、崩解时限、脆碎度等);

s7:真空去湿;

将检验好的半成品测定水份;具体的操作人员根据水份情况选择去湿时间;

真空抽湿机加温,开启真空泵,使其真空度达到9~10pa;

温度控制在40~50℃,时间25~30分钟;

具体操作时也可在烘干生产线上加装抽湿设备室,使其烘干后的胶囊迅速脱水干燥;

s8:套合:将抽真空后的胶囊移到现有的套合机上进行套合;

s9:包装:将检验合格的成品,按数量进行划批包装;

将已检的合格胶囊分别装入箱内,用点数板对各项胶囊进行抽样,计算100克胶囊粒数,并推算出装胶囊数量和重量,并称量;

在称量后的胶囊箱内放置质检部门出具的产品合格证,密封,贴装箱单;

包装要求;

内包装用低密度聚乙烯固体药用塑料袋;

纸箱用瓦楞箱,大箱外表面要求必须印刷厂名、产品名称、生产许可证号、注册商标、收货单位、到站、规格型号、数量、色别、生产批号及防潮、防湿、防压、向上标志等;

s10:入库:将包装密封好的胶囊成品贮存在阴凉干燥处;

仓库应控制温度为10~25℃,相对湿度为45~65%条件下保存贮藏;

s11:入库检验:对入库前的产品进行全检;

检验内容:

检查胶囊的性状(颜色、长度、松紧度、壁厚等)、干燥失重、脆碎度、崩解时限、灰分、重金属、二氧化硫及微生物限度等;

操作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和上报标准检验。

优选地,所述空心胶囊自动生产线为yy0255-1997空心胶囊自动生产线,直接购买市面上的产品安装后即可使用,关于该设备的具体使用操作可参照该产品的使用说明书,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s1步骤中具体操作如下:

取温水400g加入到溶胶储料装置中,然后加入hpmc,边加边搅拌,并进行加热,使温度升到60-80℃,搅拌30-40分钟使其分散均匀,溶解后将温度降至45-50℃,得溶液(1),待用,加热并搅拌均匀后通过操作人员观察温度计25来控制加热时间以及断电的时间,保证温度控制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取温水100g加十二烷基硫酸钠至溶胶储料装置中溶解,然后加卡拉胶,边加边搅拌,使温度升到60-80℃,搅拌30-40分钟使其分散均匀,将温度降至45-50℃得溶液(2),加热并搅拌均匀后通过操作人员观察温度计25来控制加热时间以及断电的时间,保证温度控制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取温水50g加吐温80、kci至溶胶储料装置中溶解,得溶液(3)待用,加热并搅拌均匀后通过操作人员观察温度计25来控制加热时间以及断电的时间,保证温度控制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羟丙甲纤维素的黏度要求在0.005-0.020pa.s;卡拉胶为增稠剂,应选用120目精细度,黏度90-120mpa.s;tio2母液为tio2和水以质量比为1:10的比例研磨后的水溶液,为遮光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可直接用水溶解制成水溶液,为润滑剂;处方色素限度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以及各个国标中的规定进行操作:含柠檬黄不得过0.5%,苋菜红不得过0.09%,胭脂红不得过0.4%,柠檬黄不得过0.6%,亮蓝不得过0.4%,赤藓红不得过0.06%,诱惑红不得过0.5%,含色素总量不得过1.0%。本申请中所述的各组分的用量均需符合标准的处方用量,具体要求如表1所示:

通过溶胶储料装置的球型混料仓11将溶液(1)、溶液(2)、溶液(3)合并,搅拌均匀,测定溶液参数,放置12小时,待用;长时间放置后,气泡会向上运动后脱离溶胶,从而能够有效地去除溶液中的气泡,便后后续取用,提高溶胶的质量,减少产品内出现气泡的概率。

优选地,所述s2步骤中具体操作如下:

制坯车间应具备室温度20~24℃,相对湿度65%,烘干线温度控制在25~40℃,相对湿度,45-55%;将溶胶储料装置中的静置后的溶液输出至贮胶桶,贮胶桶温度40~50ºc,蘸胶盘水温40~55ºc,根据胶囊的厚度及头部厚度,调整好贮胶桶及胶液温度,调整好空心胶囊自动生产线运转速度,一般调整为:35cm/分;空心胶囊自动生产线开机,送入蘸胶盘上进行自动蘸胶,翻板烘干,翻板后检验胶囊的厚度和头厚度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空心胶囊自动生产线的具体生产过程中与目前的生产过程无异,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s4步骤中具体操作如下:

将制坯室脱模下的毛坯帽,根据型号,倒入市面上常用的相对应型号的帽切割机料斗中,开动切割机落料电机及主机,自动切下胶囊口;

用游标卡尺测量胶囊长度,如果达不到胶囊标准长度要求,调整切割机刀盘高度,使其达到胶囊标准长度要求。

优选地,所述溶胶储料装置包括若干个溶解搅拌筒1,在各溶解搅拌筒1内分别设有一搅拌件2,在各溶解搅拌筒1的上方设有一与地面固连的固定架3,各搅拌件2的转轴的上部分别活动穿过固定架3上的各通孔并伸至固定架3的上方,在各搅拌件2的转轴的上部分别固连一传动齿轮4,各相邻的传动齿轮4之间相互啮合,在其中一个传动齿轮4的上方设有一通过输出轴与其对应连接的搅拌电机5,所述搅拌电机5固连在固定架3上,在各溶解搅拌筒1的下方设有混料部件,所述混料部件的上部通过一多通管路6与各溶解搅拌筒1的底部内腔相连通,在多通管路6的支管601上分别设有一流量开关阀7,所述混料部件通过送料管路8与所述yy0255-1997空心胶囊自动生产线上的贮胶桶的入料口相连通,各传动齿轮4的底部分别通过各卡接在其底部各凹槽内的支撑滚珠9支撑在固定架3顶部;通过设置多个的溶解搅拌筒1,能够分别对多种溶液进行预先的溶解与搅拌,进而进行后续的二次溶和混料,从而实现溶胶的充分性,保证溶胶效果,使得溶解充分、混合均匀。

优选地,在送料管路8上设有一输料泵10,输料泵10与外部的电源相串联连接,通过输料泵10可以快速的将球型混料仓11内混合好的物料输送至空心胶囊自动生产线的贮胶桶内。

优选地,所述混料部件包括一球型混料仓11,在球型混料仓11的腔体内设有一水平轴12,在水平轴12的中部外侧壁上固连若干个混料拨杆13,所述水平轴12的两端分别活动穿出球型混料仓11两侧壁上的转孔,在各转孔处分别设有与水平轴12外侧壁密封配合的密封圈14,在球型混料仓11的一侧固连一混料电机15,所述混料电机15通过输出轴与其对应位置处的水平轴12固连,所述球型混料仓11通过支架16固连在地面上,所述球型混料仓11的底部与所述送料管路8的进口端相连通。将搅拌轴设置为水平轴12,可以保证搅拌时实现竖直方向上的搅动内部的溶液,保证溶液搅拌的效率,提高搅拌效果。

优选地,在各溶解搅拌筒1的腔体底部分别设有一第一加热片17,各第一加热片17的外部分别通过第一导线18与所述第一加热电源19串联相连,在各第一导线18上分别设有一第一开关20;在球型混料仓11的腔体的底部设有一第二加热片21,第二加热片21的外部通过第二导线22与所述第二加热电源23串联相连,在第二导线22上分别设有一第二开关24,通过向第一加热片17、第二加热片21供电能实现对溶液的加热,操作人员通过观察温度计25能够控制溶液的温度。

优选地,在各溶解搅拌筒1的腔体侧壁上、球型混料仓11的腔体侧壁上分别设有一温度计25,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内部的温度,通过控制加热与否来控制内部温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实施例2:蓝白色胶囊的生产,其具体步骤包括:

s0:二氧化钛(tio2)母液的配制:

称量:以注册批(批号)为例,称取tio21kg,纯化水10.0kg。

研磨:将tio2加水于研磨机内,在40~50ºc温度下转速为800转/分,研磨20分钟,将磨出的钛白粉液用250目蚕丝袋过滤,加80ºc纯化水适量,使至总液成10kg。

s1:溶胶;

s2:制坯;

s3:脱模;

脱模时,如发现毛坯过燥或过潮,操作人员应根据经验和标准参考数据对烘道温度等作适当调整,保证胶囊的质量;

s4:切割;

s5:半成品分检:半成品分检采用灯检方式;

灯检主要是检验汽泡、毛口、小尾巴等缺陷,控制次品,并将其检出,提高选取成品的成功率;

s6:半成品的抽检;

检验型号、色泽、颜色是否符合要求,长度、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抽检数量:按《药品抽样规程》进行;

抽检要求:灯检各种缺陷之和不得大于5%,理化检验应符合要求;

抽样对胶囊的质量进行部分理化检验(干燥失重、崩解时限、脆碎度等);

s7:真空去湿;

将检验好的半成品测定水份;具体的操作人员根据水份情况选择去湿时间;

真空抽湿机加温,开启真空泵,使其真空度达到9~10pa;

温度控制在40~50℃,时间25~30分钟;

具体操作时也可在烘干生产线上加装抽湿设备室,使其烘干后的胶囊迅速脱水干燥;

s8:套合:将抽真空后的胶囊移到现有的套合机上进行套合;

s9:包装:将检验合格的成品,按数量进行划批包装;

将已检的合格胶囊分别装入箱内,用点数板对各项胶囊进行抽样,计算100克胶囊粒数,并推算出装胶囊数量和重量,并称量;

在称量后的胶囊箱内放置质检部门出具的产品合格证,密封,贴装箱单;

包装要求;

内包装用低密度聚乙烯固体药用塑料袋;

纸箱用瓦楞箱,大箱外表面要求必须印刷厂名、产品名称、生产许可证号、注册商标、收货单位、到站、规格型号、数量、色别、生产批号及防潮、防湿、防压、向上标志等;

s10:入库:将包装密封好的胶囊成品贮存在阴凉干燥处;

仓库应控制温度为10~25℃,相对湿度为45~65%条件下保存贮藏;

s11:入库检验:对入库前的产品进行全检;

检验内容:

检查胶囊的性状(颜色、长度、松紧度、壁厚等)、干燥失重、脆碎度、崩解时限、灰分、重金属、二氧化硫及微生物限度等;

操作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和上报标准检验。

优选地,所述空心胶囊自动生产线为yy0255-1997空心胶囊自动生产线,直接购买市面上的产品安装后即可使用,关于该设备的具体使用操作可参照该产品的使用说明书,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s1步骤中具体操作如下:

取温水400g加入到溶胶储料装置中,然后加入hpmc,边加边搅拌,并进行加热,使温度升到60-80℃,搅拌30-40分钟使其分散均匀,溶解后将温度降至45-50℃,得溶液(1),待用,加热并搅拌均匀后通过操作人员观察温度计25来控制加热时间以及断电的时间,保证温度控制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取温水100g加十二烷基硫酸钠至溶胶储料装置中溶解,然后加卡拉胶,边加边搅拌,使温度升到60-80℃,搅拌30-40分钟使其分散均匀,将温度降至45-50℃得溶液(2),加热并搅拌均匀后通过操作人员观察温度计25来控制加热时间以及断电的时间,保证温度控制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取温水50g加吐温80、kci至溶胶储料装置中溶解,得溶液(3),加热并搅拌均匀后通过操作人员观察温度计25来控制加热时间以及断电的时间,保证温度控制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取亮蓝色素适量加纯化水20g溶解,得溶液(4)待用;

将溶液(1)、溶液(2)、溶液(3)、溶液(4)和二氧化钛(tio2)母液合并,搅拌均匀,测定溶液参数,放置12小时,待用。

羟丙甲纤维素的黏度要求在0.005-0.020pa.s;卡拉胶为增稠剂,应选用120目精细度,黏度90-120mpa.s;tio2母液为tio2和水以质量比为1:10的比例研磨后的水溶液,为遮光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可直接用水溶解制成水溶液,为润滑剂;处方色素限度:含柠檬黄不得过0.5%,苋菜红不得过0.09%,胭脂红不得过0.4%,柠檬黄不得过0.6%,亮蓝不得过0.4%,赤藓红不得过0.06%,诱惑红不得过0.5%,含色素总量不得过1.0%。

通过溶胶储料装置的球型混料仓11将溶液(1)、溶液(2)、溶液(3)和二氧化钛(tio2)母液合并,搅拌均匀,测定溶液参数,放置12小时,待用;长时间放置后,气泡会向上运动后脱离溶胶,从而能够有效地去除溶液中的气泡,便后后续取用,提高溶胶的质量,减少产品内出现气泡的概率。

优选地,所述s2步骤中具体操作如下:

制坯车间应具备室温度20~24℃,相对湿度65%,烘干线温度控制在25~40℃,相对湿度,45-55%;将溶胶储料装置中的静置后的溶液输出至贮胶桶,贮胶桶温度40~50ºc,蘸胶盘水温40~55ºc,根据胶囊的厚度及头部厚度,调整好贮胶桶及胶液温度,调整好空心胶囊自动生产线运转速度,一般调整为:35cm/分;空心胶囊自动生产线开机,送入蘸胶盘上进行自动蘸胶,翻板烘干,翻板后检验胶囊的厚度和头厚度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空心胶囊自动生产线的具体生产过程中与目前的生产过程无异,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s4步骤中具体操作如下:

将制坯室脱模下的毛坯帽,根据型号,倒入相对应型号的帽切割机料斗中,开动切割机落料电机及主机,自动切下胶囊口;

用游标卡尺测量胶囊长度,如果达不到胶囊标准长度要求,调整切割机刀盘高度,使其达到胶囊标准长度要求。

所述溶胶储料装置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相同。

实施例3:红黄色胶囊的生产,其具体步骤包括:

s0:二氧化钛(tio2)母液的配制:

称量:以注册批(批号)为例,称取tio21kg,纯化水10.0kg。

研磨:将tio2加水于研磨机内,在40~50ºc温度下转速为800转/分,研磨20分钟,将磨出的钛白粉液用250目蚕丝袋过滤,加80ºc纯化水适量,使至总液成10kg。

s1:溶胶;

s2:制坯;

s3:脱模;

脱模时,如发现毛坯过燥或过潮,操作人员应根据经验和标准参考数据对烘道温度等作适当调整,保证胶囊的质量;

s4:切割;

s5:半成品分检:半成品分检采用灯检方式;

灯检主要是检验汽泡、毛口、小尾巴等缺陷,控制次品,并将其检出,提高选取成品的成功率;

s6:半成品的抽检;

检验型号、色泽、颜色是否符合要求,长度、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抽检数量:按《药品抽样规程》进行;

抽检要求:灯检各种缺陷之和不得大于5%,理化检验应符合要求;

抽样对胶囊的质量进行部分理化检验(干燥失重、崩解时限、脆碎度等);

s7:真空去湿;

将检验好的半成品测定水份;具体的操作人员根据水份情况选择去湿时间;

真空抽湿机加温,开启真空泵,使其真空度达到9~10pa;

温度控制在40~50℃,时间25~30分钟;

具体操作时也可在烘干生产线上加装抽湿设备室,使其烘干后的胶囊迅速脱水干燥;

s8:套合:将抽真空后的胶囊移到现有的套合机上进行套合;

s9:包装:将检验合格的成品,按数量进行划批包装;

将已检的合格胶囊分别装入箱内,用点数板对各项胶囊进行抽样,计算100克胶囊粒数,并推算出装胶囊数量和重量,并称量;

在称量后的胶囊箱内放置质检部门出具的产品合格证,密封,贴装箱单;

包装要求;

内包装用低密度聚乙烯固体药用塑料袋;

纸箱用瓦楞箱,大箱外表面要求必须印刷厂名、产品名称、生产许可证号、注册商标、收货单位、到站、规格型号、数量、色别、生产批号及防潮、防湿、防压、向上标志等;

s10:入库:将包装密封好的胶囊成品贮存在阴凉干燥处;

仓库应控制温度为10~25℃,相对湿度为45~65%条件下保存贮藏;

s11:入库检验:对入库前的产品进行全检;

检验内容:

检查胶囊的性状(颜色、长度、松紧度、壁厚等)、干燥失重、脆碎度、崩解时限、灰分、重金属、二氧化硫及微生物限度等;

操作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和上报标准检验。

优选地,所述空心胶囊自动生产线为yy0255-1997空心胶囊自动生产线,直接购买市面上的产品安装后即可使用,关于该设备的具体使用操作可参照该产品的使用说明书,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s1步骤中具体操作如下:

取温水400g加入到溶胶储料装置中,然后加入hpmc,边加边搅拌,并进行加热,使温度升到60-80℃,搅拌30-40分钟使其分散均匀,溶解后将温度降至45-50℃,得溶液(1),待用,加热并搅拌均匀后通过操作人员观察温度计25来控制加热时间以及断电的时间,保证温度控制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取温水100g加十二烷基硫酸钠至溶胶储料装置中溶解,然后加卡拉胶,边加边搅拌,使温度升到60-80℃,搅拌30-40分钟使其分散均匀,将温度降至45-50℃得溶液(2),加热并搅拌均匀后通过操作人员观察温度计25来控制加热时间以及断电的时间,保证温度控制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取温水50g加吐温80、kci至溶胶储料装置中溶解,得溶液(3),加热并搅拌均匀后通过操作人员观察温度计25来控制加热时间以及断电的时间,保证温度控制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取苋菜红色素和柠檬黄色素适量加纯化水20g溶解,得溶液(4)待用;

将溶液(1)、溶液(2)、溶液(3)、溶液(4)和二氧化钛(tio2)母液合并,搅拌均匀,测定溶液参数,放置12小时,待用。

羟丙甲纤维素的黏度要求在0.005-0.020pa.s;卡拉胶为增稠剂,应选用120目精细度,黏度90-120mpa.s;tio2母液为tio2和水以质量比为1:10的比例研磨后的水溶液,为遮光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可直接用水溶解制成水溶液,为润滑剂;处方色素限度:含柠檬黄不得过0.5%,苋菜红不得过0.09%,胭脂红不得过0.4%,柠檬黄不得过0.6%,亮蓝不得过0.4%,赤藓红不得过0.06%,诱惑红不得过0.5%,含色素总量不得过1.0%。

通过溶胶储料装置的球型混料仓11将溶液(1)、溶液(2)、溶液(3)和二氧化钛(tio2)母液合并,搅拌均匀,测定溶液参数,放置12小时,待用;长时间放置后,气泡会向上运动后脱离溶胶,从而能够有效地去除溶液中的气泡,便后后续取用,提高溶胶的质量,减少产品内出现气泡的概率。

优选地,所述s2步骤中具体操作如下:

制坯车间应具备室温度20~24℃,相对湿度65%,烘干线温度控制在25~40℃,相对湿度,45-55%;将溶胶储料装置中的静置后的溶液输出至贮胶桶,贮胶桶温度40~50ºc,蘸胶盘水温40~55ºc,根据胶囊的厚度及头部厚度,调整好贮胶桶及胶液温度,调整好空心胶囊自动生产线运转速度,一般调整为:35cm/分;空心胶囊自动生产线开机,送入蘸胶盘上进行自动蘸胶,翻板烘干,翻板后检验胶囊的厚度和头厚度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空心胶囊自动生产线的具体生产过程中与目前的生产过程无异,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s4步骤中具体操作如下:

将制坯室脱模下的毛坯帽,根据型号,倒入相对应型号的帽切割机料斗中,开动切割机落料电机及主机,自动切下胶囊口;

用游标卡尺测量胶囊长度,如果达不到胶囊标准长度要求,调整切割机刀盘高度,使其达到胶囊标准长度要求。

所述溶胶储料装置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相同。

实施例4:白色胶囊的生产,其具体步骤包括:

s1:溶胶;

s2:制坯;

s3:脱模;

脱模时,如发现毛坯过燥或过潮,操作人员应根据经验和标准参考数据对烘道温度等作适当调整,保证胶囊的质量;

s4:切割;

s5:半成品分检:半成品分检采用灯检方式;

灯检主要是检验汽泡、毛口、小尾巴等缺陷,控制次品,并将其检出,提高选取成品的成功率;

s6:半成品的抽检;

检验型号、色泽、颜色是否符合要求,长度、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抽检数量:按《药品抽样规程》进行;

抽检要求:灯检各种缺陷之和不得大于5%,理化检验应符合要求;

抽样对胶囊的质量进行部分理化检验(干燥失重、崩解时限、脆碎度等);

s7:真空去湿;

将检验好的半成品测定水份;具体的操作人员根据水份情况选择去湿时间;

真空抽湿机加温,开启真空泵,使其真空度达到9~10pa;

温度控制在40~50℃,时间25~30分钟;

具体操作时也可在烘干生产线上加装抽湿设备室,使其烘干后的胶囊迅速脱水干燥;

s8:套合:将抽真空后的胶囊移到现有的套合机上进行套合;

s9:包装:将检验合格的成品,按数量进行划批包装;

将已检的合格胶囊分别装入箱内,用点数板对各项胶囊进行抽样,计算100克胶囊粒数,并推算出装胶囊数量和重量,并称量;

在称量后的胶囊箱内放置质检部门出具的产品合格证,密封,贴装箱单;

包装要求;

内包装用低密度聚乙烯固体药用塑料袋;

纸箱用瓦楞箱,大箱外表面要求必须印刷厂名、产品名称、生产许可证号、注册商标、收货单位、到站、规格型号、数量、色别、生产批号及防潮、防湿、防压、向上标志等;

s10:入库:将包装密封好的胶囊成品贮存在阴凉干燥处;

仓库应控制温度为10~25℃,相对湿度为45~65%条件下保存贮藏;

s11:入库检验:对入库前的产品进行全检;

检验内容:

检查胶囊的性状(颜色、长度、松紧度、壁厚等)、干燥失重、脆碎度、崩解时限、灰分、重金属、二氧化硫及微生物限度等;

操作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和上报标准检验。

优选地,所述空心胶囊自动生产线为yy0255-1997空心胶囊自动生产线,直接购买市面上的产品安装后即可使用,关于该设备的具体使用操作可参照该产品的使用说明书,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s1步骤中具体操作如下:

取温水400g加入到溶胶储料装置中,然后加入hpmc,边加边搅拌,并进行加热,使温度升到60-80℃,搅拌30-40分钟使其分散均匀,溶解后将温度降至45-50℃,得溶液(1),待用,加热并搅拌均匀后通过操作人员观察温度计25来控制加热时间以及断电的时间,保证温度控制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取温水100g加十二烷基硫酸钠至溶胶储料装置中溶解,然后加卡拉胶,边加边搅拌,使温度升到60-80℃,搅拌30-40分钟使其分散均匀,将温度降至45-50℃得溶液(2),加热并搅拌均匀后通过操作人员观察温度计25来控制加热时间以及断电的时间,保证温度控制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取温水50g加吐温80、kci至溶胶储料装置中溶解,得溶液(3),加热并搅拌均匀后通过操作人员观察温度计25来控制加热时间以及断电的时间,保证温度控制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取苋菜红色素和柠檬黄色素适量加纯化水20g溶解,得溶液(4)待用;

将溶液(1)、溶液(2)、溶液(3)、溶液(4)和二氧化钛(tio2)母液合并,搅拌均匀,测定溶液参数,放置12小时,待用。

羟丙甲纤维素的黏度要求在0.005-0.020pa.s;卡拉胶为增稠剂,应选用120目精细度,黏度90-120mpa.s;tio2母液为tio2和水以质量比为1:10的比例研磨后的水溶液,为遮光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可直接用水溶解制成水溶液,为润滑剂;处方色素限度:含柠檬黄不得过0.5%,苋菜红不得过0.09%,胭脂红不得过0.4%,柠檬黄不得过0.6%,亮蓝不得过0.4%,赤藓红不得过0.06%,诱惑红不得过0.5%,含色素总量不得过1.0%。

通过溶胶储料装置的球型混料仓11将溶液(1)、溶液(2)、溶液(3),二氧化钛(tio2)母液合并,搅拌均匀,测定溶液参数,放置12小时,待用;长时间放置后,气泡会向上运动后脱离溶胶,从而能够有效地去除溶液中的气泡,便后后续取用,提高溶胶的质量,减少产品内出现气泡的概率。

优选地,所述s2步骤中具体操作如下:

制坯车间应具备室温度20~24℃,相对湿度65%,烘干线温度控制在25~40℃,相对湿度,45-55%;将溶胶储料装置中的静置后的溶液输出至贮胶桶,贮胶桶温度40~50ºc,蘸胶盘水温40~55ºc,根据胶囊的厚度及头部厚度,调整好贮胶桶及胶液温度,调整好空心胶囊自动生产线运转速度,一般调整为:35cm/分;空心胶囊自动生产线开机,送入蘸胶盘上进行自动蘸胶,翻板烘干,翻板后检验胶囊的厚度和头厚度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空心胶囊自动生产线的具体生产过程中与目前的生产过程无异,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s4步骤中具体操作如下:

将制坯室脱模下的毛坯帽,根据型号,倒入相对应型号的帽切割机料斗中,开动切割机落料电机及主机,自动切下胶囊口;

用游标卡尺测量胶囊长度,如果达不到胶囊标准长度要求,调整切割机刀盘高度,使其达到胶囊标准长度要求。

所述溶胶储料装置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相同。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