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对激素抵抗性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61266发布日期:2019-03-30 09:40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低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对激素抵抗性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对激素抵抗性的药物。



背景技术:

肾病综合征(ns)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的一组临床症候群。ns最基本的特征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和高脂血症,即所谓的“三高一低”,及其他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大量蛋白尿是ns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也是肾病综合征的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机制。大量蛋白尿是指成人尿蛋白排出量>3.5g/d。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具有分子屏障及电荷屏障,致使原尿中蛋白含量增多,当远超过近曲小管回吸收量时,形成大量蛋白尿。在此基础上,凡增加肾小球内压力及导致高灌注、高滤过的因素(如高血压、高蛋白饮食或大量输注血浆蛋白)均可加重尿蛋白的排出。血浆白蛋白降至<30g/l。ns时大量白蛋白从尿中丢失,促进白蛋白肝脏代偿性合成和肾小管分解的增加。当肝脏白蛋白合成增加不足以克服丢失和分解时,则出现低白蛋白血症。此外,ns患者因胃肠道黏膜水肿导致饮食减退、蛋白质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丢失,也是加重低白蛋白血症的原因。除血浆白蛋白减少外,血浆的某些免疫球蛋白(如igg)和补体成分、抗凝及纤溶因子、金属结合蛋白及内分泌素结合蛋白也可减少,尤其是大量蛋白尿,肾小球病理损伤严重和非选择性蛋白尿时更为显著。患者易产生感染、高凝、微量元素缺乏、内分泌紊乱和免疫功能低下等并发症。然而,现有降低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对激素抵抗性的药物治愈率低;制备过程中使用乙醇纯度低;同时,使用的硬脂酸镁呈疏水性,通常会出现因过润滑效应引起的阻滞药物溶出及降低片剂硬度的不良现象;影响药物制备质量。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降低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对激素抵抗性的药物治愈率低;制备过程中使用乙醇纯度低;同时,使用的硬脂酸镁呈疏水性,通常会出现因过润滑效应引起的阻滞药物溶出及降低片剂硬度的不良现象;影响药物制备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对激素抵抗性的药物。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降低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对激素抵抗性的药物,所述降低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对激素抵抗性的药物按照质量份数由芭蕉心31~35份、鳖甲13~15份、小血藤6~8份、毛大丁草9~11份、延胡索10~12份、七叶莲12~16份、生麦芽9~13份、鸡血藤7~11份、枸杞子30~50份、蓝布正6~10份、党参14~20份、熟地黄24~30份、芡实29~35份、桑寄生30~32份、巴戟天30~34份、山茱萸18~20份、五加皮13~15份、南沙参16~20份、硬脂酸镁1~2份和乙醇16~20份组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降低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对激素抵抗性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所述降低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对激素抵抗性的药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芭蕉心、鳖甲、小血藤、毛大丁草、延胡索、七叶莲、生麦芽、鸡血藤、枸杞子、蓝布正、党参、熟地黄、芡实、桑寄生、巴戟天、山茱萸、五加皮、南沙参分别粉碎,过50目筛,按重量份送入混合机中搅拌混合均匀,获得混合物;

第二步,将混合药物加水煎煮4次,第一次煮沸后武火煎20分钟,第二次煮沸后文火煎40分钟,第三次煮沸后武火煎40分钟,第二次煮沸后武火煎120分钟;

第三步,合并煎液,制备第一干燥粉末、第二干燥粉末,备用;

第四步,制备胶囊剂:将第一粉末和第二粉末混合,获得的混合物与淀粉混合均匀,加醇浓度为25%的乙醇制粒,将颗粒干燥,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均匀,装入药用胶囊中,获得胶囊剂。

进一步,所述第三步中制备第一干燥粉末为:

将煎液装入渗漉筒中,每100g混合物加醇浓度为75%的乙醇600g,在26℃的条件下浸泡25小时,调节渗漉筒阀门,使白酒药液滴出,滴出速度为每分钟3ml,收集滴出液,得1l的渗漉液,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粉碎,获得第一干燥粉末。

进一步,所述第三步制备第二干燥粉末为:

(1)将余下各原料药组分分别粉碎,过50目筛,按重量份送入混合机中搅拌混合均匀;

(2)放入蒸馏锅中,加入水,浸泡6小时;

(3)进行蒸馏提取,收集蒸馏液,至蒸馏液完全提尽,获得蒸馏液,蒸馏液减压浓缩,获得干膏体,粉碎成第二干燥粉末。

进一步,所述第四步乙醇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淀粉原料粉碎以形成大颗粒淀粉质原料;

(2)向大颗粒淀粉质原料中加水及耐高温淀粉酶并混合搅拌以形成第一醪液;

(3)对所述第一醪液进行糊化处理以形成第二醪液;

(4)液化保温处理;

(5)对液化保温处理后的所述第二醪液进行糖化处理以形成第三醪液;

(6)对所述第三醪液进行发酵。

进一步,所述第四步硬脂酸镁的制备方法包括:

1)皂化反应:投入饮用水900kg开启加热,待温度稳定上升到50℃,按剂量比投入片碱15kg,搅拌加热至85℃,加入1865型硬脂酸90kg,边加边搅拌,皂化反应时间35min;

2)复分解反应:皂化反应结束后缓慢加入硫酸镁38kg,此时降温至78℃复分解反应时间28min;

3)洗涤干燥:纯化水洗涤物料至中性,采用闪蒸干燥至物料水分14%;

4)热熔挤出: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对物料进行热熔挤出操作,使物料在达到其熔距120℃时,发生晶型改变,形成白色透明颗粒状晶体;

5)对晶状物粉碎筛分即得不阻滞药物溶出和不降低片剂硬度的硬脂酸镁。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采用该药物制剂治疗肾病综合征可以减少激素使用的副作用,减轻激素使用后的反跳现象;且能减少激素的用药时间,提高肾病综合征激素的敏感性,预防感染,减少复发,提高了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治愈率;本发明制备的乙醇纯度高,提高药物制备质量;同时,本发明所制备的硬脂酸镁与普通硬脂酸镁相比又具备相当优良的流动性、抗粘性及助流性等优势;本发明制得的硬脂酸镁比容值低于1.5g/ml,休止角30°,与普通硬脂酸镁同比例使用在片剂中时,可有效提高片剂硬度达30%左右;并充分改善药物溶出;提高降低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对激素抵抗性的药物制备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提供的降低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对激素抵抗性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降低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对激素抵抗性的药物按照质量份数由芭蕉心31~35份、鳖甲13~15份、小血藤6~8份、毛大丁草9~11份、延胡索10~12份、七叶莲12~16份、生麦芽9~13份、鸡血藤7~11份、枸杞子30~50份、蓝布正6~10份、党参14~20份、熟地黄24~30份、芡实29~35份、桑寄生30~32份、巴戟天30~34份、山茱萸18~20份、五加皮13~15份、南沙参16~20份、硬脂酸镁1~2份和乙醇16~20份组成。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降低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对激素抵抗性的药物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芭蕉心、鳖甲、小血藤、毛大丁草、延胡索、七叶莲、生麦芽、鸡血藤、枸杞子、蓝布正、党参、熟地黄、芡实、桑寄生、巴戟天、山茱萸、五加皮、南沙参分别粉碎,过50目筛,按重量份送入混合机中搅拌混合均匀,获得混合物;

s102:将混合药物加水煎煮4次,第一次煮沸后武火煎20分钟,第二次煮沸后文火煎40分钟,第三次煮沸后武火煎40分钟,第二次煮沸后武火煎120分钟;

s103:合并煎液,制备第一干燥粉末、第二干燥粉末,备用;

s104:制备胶囊剂:将第一粉末和第二粉末混合,获得的混合物与淀粉混合均匀,加醇浓度为25%的乙醇制粒,将颗粒干燥,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均匀,装入药用胶囊中,获得胶囊剂。

步骤s103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第一干燥粉末为:

将煎液装入渗漉筒中,每100g混合物加醇浓度为75%的乙醇600g,在26℃的条件下浸泡25小时,调节渗漉筒阀门,使白酒药液慢慢滴出,滴出速度为每分钟3ml,收集滴出液,得1l的渗漉液,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粉碎,获得第一干燥粉末。

步骤s103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第二干燥粉末为:

(1)将余下各原料药组分分别粉碎,过50目筛,按重量份送入混合机中搅拌混合均匀;

(2)放入蒸馏锅中,加入水,浸泡6小时;

(3)进行蒸馏提取,收集蒸馏液,至蒸馏液完全提尽,获得蒸馏液,蒸馏液减压浓缩,获得干膏体,粉碎成第二干燥粉末。

步骤s103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入水的质量是混合物质量的4倍。

步骤s104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每100g混合产物加入的淀粉量为100g。

步骤s104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加入的乙醇的质量相当于混合产物与淀粉的混合物质量的0.2倍。

步骤s104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硬脂酸镁的重量相当于混合产物与淀粉的混合物质量的0.01倍。

步骤s104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乙醇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淀粉原料粉碎以形成大颗粒淀粉质原料;

(2)向大颗粒淀粉质原料中加水及耐高温淀粉酶并混合搅拌以形成第一醪液;

(3)对所述第一醪液进行糊化处理以形成第二醪液;

(4)液化保温处理;

(5)对液化保温处理后的所述第二醪液进行糖化处理以形成第三醪液;

(6)对所述第三醪液进行发酵。

步骤s104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乙醇制备方法还包括:

(1)在后熟器中实施所述液化保温处理;

(2)在真空冷却系统中进行降温;

(3)在糖化罐中实施所述糖化处理。

步骤s104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第一醪液进行糊化处理以形成第二醪液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1)实施一级喷射破碎细化;

(2)对所述大颗粒淀粉质原料进行降解;

(3)实施二级喷射破碎细化。

步骤s104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颗粒淀粉质原料的颗粒度为3.3mm。

步骤s104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第一醪液的粘度值在100mpa.s的范围内。

步骤s104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淀粉原料包括玉米和/或木薯。

步骤s104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硬脂酸镁的制备方法如下:

1)皂化反应:投入饮用水900kg开启加热,待温度稳定上升到50℃,按剂量比投入片碱15kg,搅拌加热至85℃,加入1865型硬脂酸90kg,边加边搅拌,皂化反应时间35min

2)复分解反应:皂化反应结束后缓慢加入硫酸镁38kg,此时降温至78℃复分解反应时间28min;

3)洗涤干燥:纯化水洗涤物料至中性,采用闪蒸干燥至物料水分14%;

4)热熔挤出: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对物料进行热熔挤出操作,使物料在达到其熔距120℃时,发生晶型改变,形成白色透明颗粒状晶体;

5)对晶状物粉碎筛分即得不阻滞药物溶出和不降低片剂硬度的硬脂酸镁。

下面结合具体药理学分析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进行进一步说明;

芭蕉心:归心、肝经;具有清热、利尿、解毒的功效。

鳖甲:性味咸,微寒;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用于阴虚发热,劳热骨蒸,虚风内动,经闭,癓瘕,久疟疟母。

小血藤:具有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的功效。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筋骨疼痛,痨伤吐血,经闭,腹胀,痈肿。

毛大丁草:具有宣肺,止咳,发汗,利水,行气,活血的功效。治伤风咳嗽,哮喘,水肿,胀满,小便不通,小儿食积,妇人经闭,跌打损伤,痈疽,疔疮,流注。

延胡索:性味辛、苦、温、无毒。归肝、胃、心、肺、脾经。主治活血、散瘀、理气、止痛。

七叶莲:性味苦、甘,温;主治止痛散瘀,消肿。

生麦芽:甘,平;归脾、胃经;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

鸡血藤:味苦微甘、性温,归肝、心、肾经;色赤入血,质润行散;具有活血舒筋,养血调经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经闭,白细胞减少症。有补肝肾、益精壮阳,止泻的功能。

枸杞子:性味甘,平;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蓝布正:味甘、微苦,性凉。归肝、脾、肺经。具有益气健脾,补血养阴,润肺化痰的功效。

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

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等功效。主治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症。

芡实: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效,主治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桑寄生:苦甘,平;归入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脚气,风寒湿痹,胎漏血崩,产后乳汁不下。

巴戟天:主治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山茱萸:收敛性补血剂及强壮剂;可健胃、补肝肾、治贫血、腰痛、神经及心脏衰弱等症。其性味酸涩、入肝、肾经。酸涩收敛,有滋肝补肾、固肾涩精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滑泄、眩晕耳鸣之症。为补血固精、补益肝肾、调气、补虚、明目和强身之药。

五加皮:性味辛、苦,温。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

南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具有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的功效。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降低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对激素抵抗性的药物按照质量份数由芭蕉心31份、鳖甲13份、小血藤6份、毛大丁草9份、延胡索10份、七叶莲12份、生麦芽9份、鸡血藤7份、枸杞子30份、蓝布正6份、党参14份、熟地黄24份、芡实29份、桑寄生30份、巴戟天30份、山茱萸18份、五加皮13份、南沙参16份、硬脂酸镁1份和乙醇16份组成。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降低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对激素抵抗性的药物按照质量份数由芭蕉心35份、鳖甲15份、小血藤8份、毛大丁草11份、延胡索12份、七叶莲16份、生麦芽13份、鸡血藤11份、枸杞子50份、蓝布正10份、党参20份、熟地黄30份、芡实35份、桑寄生32份、巴戟天34份、山茱萸20份、五加皮15份、南沙参20份、硬脂酸镁2份和乙醇20份组成。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降低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对激素抵抗性的药物按照质量份数由芭蕉心33份、鳖甲14份、小血藤7份、毛大丁草10份、延胡索11份、七叶莲14份、生麦芽11份、鸡血藤9份、枸杞子40份、蓝布正8份、党参17份、熟地黄27份、芡实32份、桑寄生31份、巴戟天32份、山茱萸19份、五加皮14份、南沙参18份、硬脂酸镁1.5份和乙醇18份组成。

下面结合具体案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选择符合srns诊断标准的患者,共200例。其中男性100例,女性100例;病程1~3年;年龄16~70岁;

全部患者在接受本发明药物治疗前均有规范激素治疗史。

在接受本发明药物治疗前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水肿、筋骨较弱、腰酸、畏寒、体质差等症状。

经过无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降低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对激素抵抗性的药物,1~2个月后,各种病症均有减轻,且病情轻缓者可达到康复标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