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L1蛋白在制备治疗热射病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80148发布日期:2019-03-09 00:09阅读:699来源:国知局
PD-L1蛋白在制备治疗热射病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pd-l1蛋白在制备治疗热射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热射病是重症中暑最严重的类型,多发生于在高温环境下进行重体力劳动的人群,是由于机体从外界热环境获得的热量和自身产热之和,超出了机体的最大散热效率,热量逐渐蓄积无法散失,导致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失能,机体核心体温被动升高,内脏血流大量向皮肤转移,各脏器功能紊乱,细胞发生缺血缺氧损伤,释放多种物质激活炎症相关信号通路,诱导急性系统性炎症的发生,而过度激烈的炎症反应的发生,又对脏器造成了更严重的损伤,以至于可进一步发展为多器官衰竭综合征,甚至导致死亡。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包括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谵妄、惊厥、昏迷),可伴发休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弥散性毛细血管内凝血(dic)、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症(mods),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死亡率可高达50%。

目前对于热射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降温、补液、持续监控并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给与抗凝、抗感染治疗。尽管近年有研究指出血液净化、血浆置换能够提高热射病患者的存活率,但相关调查研究的样本量较小,大多的文献为个案报导,并且即便在给与各种治疗的条件下,热射病的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

pd-l1属于b7家族,是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celldeath1,pd-1)的配体之一,在机体的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中均有表达。pd-l1相关的信号通路已被大量的研究证实在免疫反应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以及感染性疾病都有显著的影响,但是pd-l1对热射病作用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d-l1蛋白在制备治疗热射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pd-l1蛋白在制备治疗热射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pd-l1蛋白为重组pd-l1蛋白。

优选的,所述重组pd-l1蛋白使用等渗生理盐水进行溶解。

优选的,所述重组pd-l1蛋白通过注射或滴注方式注入早期热射病患者静脉。

优选的,所述重组pd-l1蛋白通过注射方式注入热射病患者腹腔。

优选的,所述重组pd-l1蛋白通过注射或口服方式注入热射病患者不同脏器或肌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pd-l1蛋白在制备治疗热射病的药物中的应用,经研究发现pd-l1蛋白或重组pd-l1蛋白静脉输入能够有效降低热射病模型小鼠的死亡率,并减轻存活热射病小鼠在肝脏、肺脏等脏器发生的急性炎症性病理损伤。因此可以使用pd-l1蛋白或重组pd-l1蛋白将会有效提高热射病患者的生存率,并且操作简便易行,不依赖于较高的医疗设备条件,为pd-l1蛋白或重组pd-l1蛋白提供了新的治疗用途,为治疗热射病方面,将有可能成为一种全新的、行之有效的策略。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热应激环境下150min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重组pd-l1蛋白组小鼠肝脏、肺脏组织切片he染色的400×光学显微镜下损伤对比(a:空白对照组小鼠肺组织切片he染色;b:pd-l1组小鼠肺组织切片he染色;c: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肺组织切片he染色;d:空白对照组小鼠肝组织切片he染色;e:pd-l1组小鼠肝组织切片he染色;f: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肝组织切片he染色);

图2为热应激环境下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重组pd-l1蛋白组两组小鼠的存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坐标轴0min为小鼠进入热环境模拟舱时间(使用软件为spss18.0,分析方法为生存分析kaplan-meier法);

图3为热应激环境下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重组pd-l1蛋白组肝脏、肺脏的脏器组织切片病理损伤评分结果,其中肝组织病理损伤采用suzuki评分标准,评价指标包括肝窦充血和细胞质空泡化(无此类病变为0分,可见极少此类病变为1分,可见轻度病变2分,可见中度病变3分,可见重度病变4分)、肝实质细胞坏死比例(无此类病变为0分,可见极少此类病变为1分,病变细胞数少于30%为2分,病变细胞数在30%-60%之间为3分,病变细胞多于60%为4分),肺组织损伤采用的常规的肺急性损伤评分标准,包括肺泡及肺间质水肿、炎症细胞浸润、肺泡结构紊乱三项指标(每项指标的评分标准均为:无此类病变为0分,可见轻度病变1分,可见中度病变2分,可见重度病变3分);

图4为热射病小鼠模型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重组pd-l1蛋白组死亡时间和死亡率结果,坐标轴0h为小被鼠测得直肠温度超过42℃并离开热环境模拟舱时间,存活时间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使用软件为spss18.0,分析方法为生存分析kaplan-meier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重组pd-l1蛋白静脉给药对小鼠在热应激环境下的保护作用

本实验使用10周龄c57bl/6小鼠20只,随机分成两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重组pd-l1蛋白组。本实施例中使用的重组pd-l1蛋白为商业途径购买,购自美国r&dsystems。使用生理盐水稀释重组pd-l1蛋白,使其最终浓度为50μg/ml。重组pd-l1蛋白组小鼠给予50μg/ml重组pd-l1蛋白,按照0.1ml/只给予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则通过尾静脉注射0.1ml生理盐水。3小时后,利用特定环境智能型模拟实验舱对两组小鼠同时进行热环境应激实验,热环境应激实验的具体方法如下:

(1)模拟实验舱开机后,设置舱室内温度43℃,湿度60%;

(2)等待舱室温度显示升高到设定温度后,使用温湿度计对实验舱内的温度湿度进行校准;

(3)确认准确无误后,将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重组pd-l1蛋白组小鼠同时放入实验舱;

(4)密切观察两组小鼠在150min内的存活情况,并记录死亡时间点;

(5)对于两组中在150min内未出现死亡的小鼠,取出实验舱后处死,固定于实验台上。

解剖取得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重组pd-l1蛋白组小鼠肝脏、肺脏后,以4%多聚甲醛固定24h,进行石蜡包埋,制作切片进行he染色,并取得未进行任何处理的小鼠肝脏、肺脏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如图1所示。对于生理盐水对照组、重组pd-l1蛋白组小鼠150分钟热应激后的肝脏、肺脏病理切片以及正常对照组肝脏、肺脏病理切片he染色,可见在热应激后,两组小鼠的肝细胞均存在点灶状坏死(图1,a-c)。比起重组pd-l1蛋白组小鼠,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肝脏点灶状坏死和炎细胞浸润更为严重;肺脏切片可见生理盐水对照组比重组pd-l1蛋白组小鼠的肺脏发生了更为明显的肺间隔增宽和血管扩张充血(图1,d-f)。

对于热环境应激实验下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重组pd-l1蛋白组两组小鼠的存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图2)。结果显示,重组pd-l1蛋白组小鼠在150分钟内的存活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

在不告知处理因素的情况下,由具有丰富经验的组织病理学工作人员对两组小鼠的肝、肺病理切片进行观察,在400×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切片并进行拍照,每个样本选取5个视野进行评分,结果显示重组pd-l1蛋白组小鼠的脏器损伤评分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图3,a、b)(**,p<0.01)。

实施例2、重组pd-l1蛋白静脉给药降低热射病小鼠死亡率

本实验使用10周龄c57bl/6小鼠6只,随机分成两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重组pd-l1蛋白输入组每组3只。本实施例中使用的重组pd-l1蛋白为商业途径购买,购自美国r&dsystems。使用生理盐水稀释重组pd-l1蛋白,使其最终浓度为50μg/ml。利用特定环境智能型模拟实验舱对两组小鼠同时进行热环境应激实验,热环境应激实验的具体方法与实施例1中相同。在热环境应激实验期间,每隔10分钟用肛温计测定一次小鼠的直肠温度。当直肠温度达到或超过42℃,立即从特定环境智能型模拟实验舱中取出小鼠,若该小鼠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则立即给予0.1ml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若该小鼠为重组pd-l1蛋白输入组,则立即给予0.1ml50μg/ml浓度的重组pd-l1蛋白溶液尾静脉注射,在室温下观察两组小鼠在出舱后的12小时内死亡情况并记录。以上实验重复4次,确保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重组pd-l1蛋白输入组小鼠样本量分别为12只,最后对于小鼠出舱后的死亡时间和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图4)。结果显示,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死亡率显著高于重组pd-l1蛋白输入组(p<0.05)。结果表明,重组pd-l1蛋白静脉给药能够提高热射病发生后的存活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