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水疗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85279发布日期:2019-05-03 21:15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水疗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疗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水疗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水疗属于养生保健的一种方式,水疗多以美容和保健为主要功用,很少直接作为治愈性的医疗手段进行使用,正常人都可以接受水疗疗法进行养生保健,水疗是利用不同温度、压力和溶质含量的水,以不同方式作用于人体以防病治病的方法,民间常见的有水疗浴桶、足浴桶等,尤其是足浴桶,由于人体脚掌底部分布有多个穴位,中医理论证实,经常对这些穴位进行热源刺激有助于保持人体身体健康,因此,随着现代人生活品质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足部水疗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然而现有的用于人体脚掌的水疗系统或水疗设备,普遍的存在一个智能化程度较低的问题,不能接受远程控制,亦不能响应语音指令,这使得人们在使用时,需要对水疗系统或水疗设备进行随时调节,使用不便,同时人们在使用足浴盆等设备时,往往无法进行正常的行动,轻便性不足,且因此也会给人们带来麻烦,即现有的足浴水疗设备无法进行人体穿戴,导致使用时,灵活性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水疗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水疗系统,包括主体机构、绑固机构、按摩机构、调水机构和智能盒子,所述主体机构的内部上方安置有绑固机构,所述主体机构的内部下方设置有按摩机构,所述主体机构的下方安置有调水机构,所述主体机构的侧方外壁固定有智能盒子,所述绑固机构由抬座、基座和橡胶折叠筒组成,所述抬座固定连接在橡胶折叠筒的上方,且橡胶折叠筒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外壁呈螺纹结构,且基座的下表面呈环状设置有图像识别模块,所述抬座的内壁呈环状均匀安置有记忆金属圈,且抬座的上方中间固定有弹力绑带,所述智能盒子的一侧等距设置有远程通讯串口,且远程通讯串口的下方固定有主控单元,所述智能盒子的另一侧下方安置有报警器,且报警器的上方固定有语音识别模块。

可选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筒身,且筒身的内壁上方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与基座的外壁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筒身的侧壁内部嵌入有加热层,且加热层靠近筒身中轴线的一面固定设置有透温壁层,并且透温壁层的内部呈矩形镂空结构。

可选的,所述筒身的内壁中段固定粘接有记忆棉层,且记忆棉层与透温壁层之间位置相对应,所述记忆棉层的内表面嵌入设置有红外探头,且红外探头的两侧均设置有安置槽,所述安置槽在记忆棉层的内表面均匀分布,且安置槽的内部等距排列有热灯珠。

可选的,所述按摩机构由透水棉构成,且透水棉与筒身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透水棉的下方左右两侧均伸入有压水管,且压水管从筒身的底部贯穿。

可选的,所述透水棉的内侧均匀分布有钢球,且钢球的外壁均匀固定有凸块,所述钢球的下方外壁焊接有传动杆,且传动杆的下方轴端连接有微型震动电机,所述微型震动电机安置在筒身的底面内部,且筒身的底部内部等距贯穿有透温孔。

可选的,所述调水机构由盛纳底座构成,且盛纳底座的内部中间设置有蓄水筒,所述蓄水筒的两侧均安置有渡水筒,且压水管的底端贯穿入渡水筒中。

可选的,所述渡水筒的外壁中间套固有加热圈,且加热圈的内部呈网状设置有电热层。

可选的,所述渡水筒的底部设置有入水管,所述蓄水筒的内部安置有微型泵机,且微型泵机的出水端与入水管连接。

可选的,所述蓄水筒的后方外壁开设有通水管,且通水管的外部安置有电磁阀。

一种智能水疗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该控制方法具体控制过程如下:

1)远程通讯串口用于远程信号的接入接出,远程通讯串口传递远程信号给主控单元,语音识别模块识别语音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递给主控单元,主控单元接受远程、语音和按键的三种操控方式;

2)主控单元控制开启电磁阀,向蓄水筒注水完成后,关闭电磁阀;

3)主控单元对红外探头下达工作指令,红外探头探测人体是否进入筒身中,若人体进入,则主控单元响应,使该系统设备各部分均接电,若人体未进入,则主控单元处于待机状态;

4)在人体进入到筒身中后,主控单元控制微型泵机开启,微型泵机将蓄水筒中的水泵入到渡水筒中,主控单元控制加热圈接电,加热圈产生的热量对渡水筒中的水进行预加热;

5)主控单元控制图像识别模块启动,并且利用图像识别模块检测人体是否低于水面,若是,主控单元将关闭或启动微型泵机进入抽水模式,必要时开启电磁阀,使水从蓄水筒中快速排出,在排水的过程中,报警器响应,发出排水报警,若水位处于正常范围,则设备内部各部分均正常工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水疗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智能水疗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绑固机构的设置,实现该水疗系统可以进行人体穿戴的使用目的,橡胶折叠筒采用橡胶材质,具有良好的结构弹性,能够适应人腿部的弯曲动作,方便行动,记忆金属圈在与人腿部接触后,因受到挤压而相应弯曲,从而可以紧固绑缚在人腿部周围,利用记忆金属圈与人腿部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使得抬座被牢牢的卡固在人腿外部,再利用弹力绑带的弹性,能够对抬座进行二次加牢,从而将绑固机构稳稳地穿戴在人腿上,该系统装置通过智能盒子对起主要控制作用的主控单元、远程通讯串口、语音识别模块和报警器提供安装固定基础,为系统的智能化实现打下结构基础。

2.该智能水疗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主体机构的结构设置,使整个系统装置具有确定的形状及结构,通过螺纹槽可以将基座螺旋固定在筒身上,继而实现主体机构与绑固机构之间的连接目的,在筒身中,给加热层通电,加热层的电热丝材质通电后产生热量,热量透过透温壁层的镂空结构传导至记忆棉层中,当人穿戴上该系统装置后,加热层所产生的热量会作用到人腿部,对人腿部进行热源疗法,祛除腿部寒气,更有助于提高水疗的效果,红外探头发出的红外光可以探测此时人体是否已经进入到筒身中,从而实现该系统装置智能控制的第一步,记忆棉层采用记忆棉材质,且记忆棉层在筒身的内部设置为向内突出的椭圆包状结构,能够更好地接触人腿部,并与人的腿部产生摩擦,从而提高筒身套在人腿外部的牢固程度,安置槽中均匀设置的热灯珠在通电后,会产生高温光线,从而在筒身内部再次形成一处热源环境,有利于对筒身内部的温度进行再次补充。

3.该智能水疗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按摩机构的设置,一方面起到按摩的作用,另一方面则能够保证水疗的正常进行,透水棉采用棉质材质,柔软且具有较强的吸水特性,水通过压水管被输入到透水棉中,逐渐浸润透水棉,并继续由透水棉向外渗出,使水逐渐充填到筒身中,最终水没过脚掌,从而实现了水疗的目的,同时压水管采用橡胶材质,且压水管设置为折叠管式结构,因此压水管可以在受到轴向压力的作用下,相应收缩,当脚用力踩在透水棉上时,透水棉内部的水被挤出,当脚放松时,透水棉随即膨胀,并利用压水管进行吸水,水被吸引至透水棉中,最后按照上述过程,逐渐充填入筒身中,启动微型震动电机,微型震动电机通过传动杆带动钢球震动,钢球利用其上均匀设置的凸块对人的脚底进行震动式按摩,在人脚挤水的过程中,对人脚部进行同时的按摩作用,从而提高水疗的效果,微型震动电机工作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透温孔向下传导至调水机构,从而对该热量进行利用。

4.该智能水疗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调水机构的设置,对该水疗系统装置供应所需水源,微型震动电机工作产生的热量被传导至蓄水筒上,蓄水筒内部蓄水,蓄水筒通过通水管灌入水源或进行换水,利用微型泵机的泵压作用,将水通过入水管泵入到渡水筒中,渡水筒作为水源的中转站,外部通过加热圈对其中的水源进行预先加热,电热层采用电热丝编织而成,因此具有通电后产热的物理特性,在电热层通电后,会产生热量,该热量作用到渡水筒上,可以对渡水筒中的水进行预加热,水在泵压的作用下,源源不断地进入到渡水筒中,并最终在液面上升的作用下,水源通过压水管被挤入到透水棉中,继而实现向筒身中注水的目的。

5.该智能水疗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中,远程通讯串口用于远程通讯,主控单元为整个系统的智能控制中心,语音识别模块用于鉴别和输入语音信息,通过远程通讯串口,可以对主控单元进行远程控制,通过语音识别模块可以进行语音输入,红外探头通过红外探测原理,探测人体是否进入筒身中,若人体进入,则主控单元响应,可使该设备各部分均接电,若人体未进入,则主控单元处于待机状态,主控单元可控制图像识别模块、报警器、微型泵机、微型震动电机、电磁阀、加热层、电热层或热灯珠处于工作状态,图像识别模块用于安全保护,利用图像识别模块检测人体是否低于水面,即筒身中水位是否过高,若是,主控单元将关闭或启动微型泵机进入抽水模式,必要时开启电磁阀,水通过通水管从蓄水筒中快速排出,在排水的过程中,报警器开启,发出排水报警,若水位处于正常范围,则设备内部各部分均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主体机构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绑固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按摩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调水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整体架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智能控制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中:1、主体机构;2、绑固机构;3、按摩机构;4、调水机构;5、智能盒子;6、筒身;7、螺纹槽;8、记忆棉层;9、红外探头;10、安置槽;11、热灯珠;12、加热层;13、透温壁层;14、抬座;15、基座;16、橡胶折叠筒;17、图像识别模块;18、记忆金属圈;19、弹力绑带;20、透水棉;21、压水管;22、微型震动电机;23、传动杆;24、钢球;25、凸块;26、透温孔;27、盛纳底座;28、蓄水筒;29、渡水筒;30、加热圈;31、电热层;32、入水管;33、微型泵机;34、通水管;35、电磁阀;36、远程通讯串口;37、主控单元;38、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水疗系统,包括主体机构1、绑固机构2、按摩机构3、调水机构4和智能盒子5,主体机构1的内部上方安置有绑固机构2,主体机构1的内部下方设置有按摩机构3,主体机构1的下方安置有调水机构4,主体机构1的侧方外壁固定有智能盒子5,绑固机构2由抬座14、基座15和橡胶折叠筒16组成,抬座14固定连接在橡胶折叠筒16的上方,且橡胶折叠筒16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基座15,基座15的外壁呈螺纹结构,且基座15的下表面呈环状设置有图像识别模块17,抬座14的内壁呈环状均匀安置有记忆金属圈18,且抬座14的上方中间固定有弹力绑带19,智能盒子5的一侧等距设置有远程通讯串口36,且远程通讯串口36的下方固定有主控单元37,智能盒子5的另一侧下方安置有报警器38,且报警器38的上方固定有语音识别模块39,橡胶折叠筒16采用橡胶材质,具有良好的结构弹性,能够适应人腿部的弯曲动作,方便行动,记忆金属圈18在与人腿部接触后,因受到挤压而相应弯曲,从而可以紧固绑缚在人腿部周围,利用记忆金属圈18与人腿部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使得抬座14被牢牢的卡固在人腿外部,再利用弹力绑带19的弹性,能够对抬座14进行二次加牢,从而将绑固机构2稳稳地穿戴在人腿上,该系统装置通过智能盒子5对起主要控制作用的主控单元37、远程通讯串口36、语音识别模块39和报警器38提供安装固定基础,为系统的智能化实现打下结构基础;

主体机构1包括筒身6,且筒身6的内壁上方开设有螺纹槽7,螺纹槽7与基座15的外壁之间为螺纹连接,筒身6的侧壁内部嵌入有加热层12,且加热层12靠近筒身6中轴线的一面固定设置有透温壁层13,并且透温壁层13的内部呈矩形镂空结构,通过螺纹槽7可以将基座15螺旋固定在筒身6上,继而实现主体机构1与绑固机构2之间的连接目的,在筒身6中,给加热层12通电,加热层12的电热丝材质通电后产生热量,热量透过透温壁层13的镂空结构传导至记忆棉层8中,当人穿戴上该系统装置后,加热层12所产生的热量会作用到人腿部,对人腿部进行热源疗法,祛除腿部寒气,更有助于提高水疗的效果,筒身6的内壁中段固定粘接有记忆棉层8,且记忆棉层8与透温壁层13之间位置相对应,记忆棉层8的内表面嵌入设置有红外探头9,且红外探头9的两侧均设置有安置槽10,安置槽10在记忆棉层8的内表面均匀分布,且安置槽10的内部等距排列有热灯珠11,红外探头9发出的红外光可以探测此时人体是否已经进入到筒身6中,从而实现该系统装置智能控制的第一步,记忆棉层8采用记忆棉材质,且记忆棉层8在筒身6的内部设置为向内突出的椭圆包状结构,能够更好地接触人腿部,并与人的腿部产生摩擦,从而提高筒身6套在人腿外部的牢固程度,安置槽10中均匀设置的热灯珠11在通电后,会产生高温光线,从而在筒身6内部再次形成一处热源环境,有利于对筒身6内部的温度进行再次补充;

按摩机构3由透水棉20构成,且透水棉20与筒身6之间为固定连接,透水棉20的下方左右两侧均伸入有压水管21,且压水管21从筒身6的底部贯穿,通过按摩机构3的设置,一方面起到按摩的作用,另一方面则能够保证水疗的正常进行,透水棉20采用棉质材质,柔软且具有较强的吸水特性,水通过压水管21被输入到透水棉20中,逐渐浸润透水棉20,并继续由透水棉20向外渗出,使水逐渐充填到筒身6中,最终水没过脚掌,从而实现了水疗的目的,同时压水管21采用橡胶材质,且压水管21设置为折叠管式结构,因此压水管21可以在受到轴向压力的作用下,相应收缩,当脚用力踩在透水棉20上时,透水棉20内部的水被挤出,当脚放松时,透水棉20随即膨胀,并利用压水管21进行吸水,水被吸引至透水棉20中,最后按照上述过程,逐渐充填入筒身6中,透水棉20的内侧均匀分布有钢球24,且钢球24的外壁均匀固定有凸块25,钢球24的下方外壁焊接有传动杆23,且传动杆23的下方轴端连接有微型震动电机22,微型震动电机22安置在筒身6的底面内部,且筒身6的底部内部等距贯穿有透温孔26,启动微型震动电机22,微型震动电机22通过传动杆23带动钢球24震动,钢球24利用其上均匀设置的凸块25对人的脚底进行震动式按摩,在人脚挤水的过程中,对人脚部进行同时的按摩作用,从而提高水疗的效果,微型震动电机22工作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透温孔26向下传导至调水机构4,从而对该热量进行利用;

调水机构4由盛纳底座27构成,且盛纳底座27的内部中间设置有蓄水筒28,蓄水筒28的两侧均安置有渡水筒29,且压水管21的底端贯穿入渡水筒29中,微型震动电机22工作产生的热量被传导至蓄水筒28上,蓄水筒28内部蓄水,渡水筒29的外壁中间套固有加热圈30,且加热圈30的内部呈网状设置有电热层31,渡水筒29作为水源的中转站,外部通过加热圈30对其中的水源进行预先加热,电热层31采用电热丝编织而成,因此具有通电后产热的物理特性,在电热层31通电后,会产生热量,该热量作用到渡水筒29上,可以对渡水筒29中的水进行预加热,渡水筒29的底部设置有入水管32,蓄水筒28的内部安置有微型泵机33,且微型泵机33的出水端与入水管32连接,利用微型泵机33的泵压作用,将水通过入水管32泵入到渡水筒29中,水在泵压的作用下,源源不断地进入到渡水筒29中,并最终在液面上升的作用下,水源通过压水管21被挤入到透水棉20中,继而实现向筒身6中注水的目的,蓄水筒28的后方外壁开设有通水管34,且通水管34的外部安置有电磁阀35,通过电磁阀35启闭通水管34,通过通水管34向蓄水筒28中注水或排水;

一种智能水疗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具体控制过程如下:

1)远程通讯串口36用于远程信号的接入接出,远程通讯串口36传递远程信号给主控单元37,语音识别模块39识别语音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递给主控单元37,主控单元37接受远程、语音和按键的三种操控方式;

2)主控单元37控制开启电磁阀35,向蓄水筒28注水完成后,关闭电磁阀35;

3)主控单元37对红外探头9下达工作指令,红外探头9探测人体是否进入筒身6中,若人体进入,则主控单元37响应,使该系统设备各部分均接电,若人体未进入,则主控单元37处于待机状态;

4)在人体进入到筒身6中后,主控单元37控制微型泵机33开启,微型泵机33将蓄水筒28中的水泵入到渡水筒29中,主控单元37控制加热圈30接电,加热圈30产生的热量对渡水筒29中的水进行预加热;

5)主控单元37控制图像识别模块17启动,并且利用图像识别模块17检测人体是否低于水面,若是,主控单元37将关闭或启动微型泵机33进入抽水模式,必要时开启电磁阀35,使水从蓄水筒28中快速排出,在排水的过程中,报警器38响应,发出排水报警,若水位处于正常范围,则设备内部各部分均正常工作;

远程通讯串口36用于远程通讯,主控单元37为整个系统的智能控制中心,语音识别模块39用于鉴别和输入语音信息,通过远程通讯串口36,可以对主控单元37进行远程控制,通过语音识别模块39可以进行语音输入,红外探头9通过红外探测原理,探测人体是否进入筒身6中,若人体进入,则主控单元37响应,可使该设备各部分均接电,若人体未进入,则主控单元37处于待机状态,主控单元37可控制图像识别模块17、报警器38、微型泵机33、微型震动电机22、电磁阀35、加热层12、电热层31或热灯珠11处于工作状态,图像识别模块17用于安全保护,利用图像识别模块17检测人体是否低于水面,即筒身6中水位是否过高,若是,主控单元37将关闭或启动微型泵机33进入抽水模式,必要时开启电磁阀35,水通过通水管34从蓄水筒28中快速排出,在排水的过程中,报警器38开启,发出排水报警,若水位处于正常范围,则设备内部各部分均正常工作。

综上,该智能水疗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使用时,将脚通过绑固机构2伸入到主体机构1中,橡胶折叠筒16采用橡胶材质,具有良好的结构弹性,能够适应人腿部的弯曲动作,方便行动,记忆金属圈18在与人腿部接触后,因受到挤压而相应弯曲,从而会紧紧压在人腿部周围,从而使得抬座14被牢牢的卡固在人腿外部,再利用弹力绑带19的弹性,对抬座14进行二次加牢,自此完成了该系统装置的穿戴,人的脚掌最终会与按摩机构3中的透水棉20接触,人的腿部在筒身6中会与记忆棉层8接触,并对记忆棉层8产生挤压作用力,使得记忆棉层8发生弹性收缩,从而能够使腿在筒身6中被再一次包住;

通过远程通讯串口36可以远程控制该系统装置,远程通讯串口36接受远程信号后,会反馈给主控单元37,主控单元37亦能够接受来自于语音识别模块39的语音信息,主控单元37开启后,整个系统设备处于待机状态,主控单元37首先开启型号为j011h-16c的电磁阀35,通过通水管34向蓄水筒28中注水,待注入一定量后,关闭电磁阀35,型号为ytmw8631的红外探头9接电后,会向外发出红外光线,通过红外探测原理,探测人体是否进入筒身6中,若人体进入,则主控单元37响应,可使该设备各部分均接电,若人体未进入,则主控单元37处于待机状态,在人体进入到筒身6中后,主控单元37控制图像识别模块17启动,并且主控单元37控制myp3103的微型泵机33开启,微型泵机33开始对蓄水筒28中的水加压,使水通过入水管32泵入到渡水筒29中,主控单元37控制渡水筒29外部的加热圈30接电,电热层31随即接电,电热层31采用电热丝编织而成,因此具有通电后产热的物理特性,在电热层31通电后,会产生热量,该热量作用到渡水筒29上,可以对渡水筒29中的水进行预加热,水在泵压的作用下,源源不断地进入到渡水筒29中,并最终在液面上升的作用下,水源通过压水管21被挤入到透水棉20中,待浸湿透水棉20后,逐渐充入筒身6中,此时人的脚掌逐渐被水淹没,可以进行水疗过程,利用图像识别模块17检测人体是否低于水面,即筒身6中水位是否过高,若是,主控单元37将关闭或启动微型泵机33进入抽水模式,必要时开启电磁阀35,水通过通水管34从蓄水筒28中快速排出,在排水的过程中,报警器38开启,发出排水报警,若水位处于正常范围,则设备内部各部分均正常工作;

在进行水疗时,人脚部可以向下发力,对透水棉20进行挤压,压水管21随即轴向收缩,且内部气压短期变大,使得透水棉20内部的水被由压水管21挤出,当脚放松时,透水棉20随即膨胀,压水管21随即伸开,其内部气压短期变小,可以进行吸水,水被吸引至透水棉20中,最后按照上述过程,逐渐充填入筒身6中,使筒身6中水位上升,从而更好地淹没人体脚步,给人脚步带来更为舒适的水浴享受,主控单元37控制型号为n20的微型震动电机22,微型震动电机22通过传动杆23带动钢球24震动,钢球24利用其上均匀设置的凸块25对人的脚底进行震动式按摩,在人脚挤水的过程中,对人脚部进行同时的按摩作用,从而提高水疗的效果,微型震动电机22工作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透温孔26向下传导至蓄水筒28上,对蓄水筒28中的水源进行预加热;

在水疗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祛湿防寒的水疗效果,可以通过主控单元37给加热层12通电,必要时,也可以将热灯珠11接入电路,加热层12通电后,加热层12的电热丝材质通电后产生热量,热量透过透温壁层13的镂空结构传导至记忆棉层8中,当人穿戴上该系统装置后,加热层12所产生的热量会作用到人腿部,对人腿部进行热源疗法,祛除腿部寒气,更有助于提高水疗的效果,热灯珠11在通电后,会产生高温光线,从而在筒身6内部再次形成一处热源环境,有利于对简身6内部的温度进行再次补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