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老年人使用的代步助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85226发布日期:2019-05-03 21:15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老年人使用的代步助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代步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老年人使用的代步助行车。



背景技术:

助行器,就是可以让通过器械的支撑,让腿脚不方便的老人病人等腿脚不灵活甚至失去行走能力的人能够自理,能够和正常人一样外出散步。中国专利cn206979761u公开了一种《具有刹车功能的助行器》,其具有轮子和刹车,老年人在出行是能够推行助行器,并跟着助行器。

该种结构下的助行器,不具有座椅,难以满足老年人在出行时需要休息的需求;再者助行器不能够满足老年人出行购物时的置物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满足休息和置物需求的基于老年人使用的代步助行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老年人使用的代步助行车,包括

车体,包括车架、形成于车架上的两握把和与车架相连的两撑架;

两车轮,两车轮之间设有转轴,该转轴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车架上;

座椅,设于两撑架之间,两撑架上分别具有与座椅相配合的连接件,上表面上设有座垫;

翻转部件,用于驱动该座椅相对撑架发生翻转动作,包括分别由座椅两端向外延伸形成的翻转轴、设于所述连接件上与该翻转轴相配合的槽口,该翻转轴可转动的设于该槽口内;

定位部件,用于在座椅翻转到位后对座椅的位置进行固定;

伸缩结构,设于所述座椅下表面上。

本发明中设置了座椅,能够满足使用者在出行时的休息需求,且设置了伸缩结构,并且将座椅设置为可翻转的结构,进而在将座椅翻转至伸缩结构朝上之后,伸缩结构能够被拉伸后形成一个置物篮,使用者在外出时购买的物品能够放置在该置物想内,无需手提物品,省力。

所述伸缩结构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中空的筒件和用于对筒件进行限位的限位部件,该筒件的纵向截面为波纹结构,筒件下部与所述座椅固连;形变能力好,能够形成的置物篮结构更大,限位部件能够在伸缩结构收缩之后对伸缩结构进行限位,有效避免置物篮在被翻转至朝下位置是出现伸长的情况。

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可转动的设于座椅上的l型限位杆、设于限位杆上的螺钉及设于座椅上与该螺钉相配合的螺孔。

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连接件上的锁定件和设于所述座椅端面上的锁紧孔,该锁定件与锁紧孔为螺接配合;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所述锁紧孔的端部为扩口结构设置;方斌螺钉插入至锁紧孔内。

还包括车速调控装置,与所述车轮相配合,用于在车轮的转速超过指定速度后控制车轮的转速降低至指定速度或指定速度以下;车速调控装置能自适应车轮的转速,在车轮的转速超过指定的速度之后(这里的指定速度指老年使用者能够跟上的速度),利用摩擦调速部件与调速座之间的摩擦配合实现对车轮的减速,调速及时迅速。

所述车速调控装置包括与该车轮相连的调速座、与该车轮相配合的摩擦调速部件、与该摩擦调速件相配合的传动部件及与所述车轮相配合的离心驱动部件;设置了离心驱动部件,从而将适应不同车轮转速下的离心力,通过离心力的变化实现摩擦调速部件与调速座之间的配合情况,从而保证车速不会超出指定值过多,减速也不会是迅速性的操作,从而不会出现一会车速过快、一会急停的情况,使用感更为良好,使用者基本不会感觉到过大的速度变化。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设置了座椅,能够满足使用者在出行时的休息需求,且设置了伸缩结构,并且将座椅设置为可翻转的结构,进而在将座椅翻转至伸缩结构朝上之后,伸缩结构能够被拉伸后形成一个置物篮,使用者在外出时购买的物品能够放置在该置物想内,无需手提物品,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6为图5中b-b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中车速调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车速调控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0所示,一种基于老年人使用的代步助行车,包括车体、两车轮2、翻转部件、定位部件、伸缩结构以及车速调控装置,所述车体包括车架11、直接形成于车架上的两握把15和与车架相连的两撑架12;两撑架倾斜的固连在车架上,撑架与车架的脚撑14之间呈交叉状,结构稳定,支撑效果良好;两撑架之间设有座椅13,两撑架上分别具有与座椅13相配合的连接件16,座椅13的上表面上设有座垫17;其中,连接件为设于撑架上的金属杆,所述座垫为粘接固连在座椅上的海绵垫,海绵垫外包覆有皮革;翻转部件用于驱动该座椅13相对撑架发生翻转动作,定位部件用于在座椅13翻转到位后对座椅的位置进行固定,伸缩结构设于所述座椅13下表面上;具体的,翻转部件包括分别由座椅两端向外延伸形成的翻转轴61、设于所述连接件上与该翻转轴相配合的槽口,槽口为柱形结构设置,该翻转轴61可转动的设于该槽口内,进而座椅能够相对连接件进行自由翻动;所述伸缩结构包括中空的筒件71和限位部件,该筒件71的纵向截面为波纹结构且由柔性材料制成,优选为橡胶制成,筒件71下部与所述座椅13固连;限位部件用于对筒件进行限位,具体包括l型限位杆81、螺钉82以及螺孔,l型限位杆81为金属或塑料制成,下部穿入至座椅内,且能够相对座椅发生转动,所述螺钉82设于限位杆上,所述螺孔设于座椅上,螺杆能够旋入至螺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连接件上的锁定件91和设于所述座椅端面上的锁紧孔,其中锁定件为螺栓,锁紧孔为螺孔,锁定件91与锁紧孔为螺接配合;为了方便锁定件插入至锁紧孔中,我们将锁紧孔的端部设置为了扩口结构。

所述两车轮之间设有转轴,所述车架的两个脚撑14下部均设有两个车轮2,所述转轴21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车架11上;所述车速调控装置设置为两组,分别对应于两个脚撑14上的车轮设置;具体的,该车速调控装置与所述车轮2相配合,用于在车轮2的转速超过指定速度后控制车轮2的转速降低至指定速度或指定速度以下;其中指定速度由实际需要进行指定,如常规为2-3km/h,优选为2.5km/h。

所述车速调控装置包括调速座31、摩擦调速部件、传动部件及离心驱动部件,所述调速座31固连在该转轴21上,与该转轴同步转动;所述摩擦调速部件与该车轮相配合,所述传动部件与该摩擦调速件相配合,所述离心驱动部件与所述车轮2相配合;具体的,所述离心驱动部件包括两定位盘41、两离心块42、弹性件43及滑动组件,所述两定位盘41直接与所述转轴一体成型制成,所述两离心块42设于两定位盘之间,两离心块通过所述弹性件固连,该弹性件为市面上采购得到的弹簧,弹簧设置为两个,两离心块为金属制成,且均为弧形结构,两离心块的端部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弹性件置于该间距内,且弹性件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离心块固连,另一端与另一个离心块固连;所述滑动组件用于实现所述离心块相对定位盘41的径向移动,当所述离心块42在离心力作用下沿定位盘41径向向外移动过程中,所述离心块42与所述传动部件通过止转结构实现止转配合;该种结构下,当车轮的速度超过指定值时,离心块所受到的离心力增大,从而将克服离心块的重量和弹性件的弹力,进而离心块能够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定位盘向外移动,进而两离心块与传动部件之前的距离缩近,保证止转结构能够实现两者之间的止转,保证传动部件驱动摩擦调速部件转动,对车轮进行减速;上述调速座、转轴、定位盘均为塑料制成。

具体的,所述滑动组件设置为两组,分别对应两个离心块42设置;且每组组件均包括滑块43和导向限位槽44,所述滑块43分别设于所述离心块两端,且滑块43的左右两端分别突出于所述离心块42的左右侧面设置,滑块具体可与离心块一体加工成型;所述导向限位槽44分别设于两定位盘41上,且导向限位槽44的位置对应于滑块的位置设置,导向限位槽44为沿定位盘的径向设置的封闭式槽口,所述滑块能够在该导向限位槽44内来回移动;离心块的移动稳定,在移动过程中不易发生翻动、卡死的情况,保证离心块与传动部件之间的良好止转,故障率低。

所述摩擦调速部件包括塑料制成的筒状的转动件32和可于该转动件转动过程中相对转动件移动的摩擦部件33,所述转动件32可转动的套设于该转轴外,且一端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壳体上;作为优选,所述转动件32和转轴21之间设有轴承件22,该轴承件22为市面上购买得到的普通轴承,结构不再赘述;所述转动件32转动的过程中,该摩擦部件33可沿转动件的径向向外移动;当车轮的转速超出指定速度时,转动件的转动速度所产生的离心力将会使得摩擦部件向外移动,摩擦部件即可与调速座发生接触,进而在调速座上施加摩擦力,降低调速座的转速,从而降低车轮的转速,使得车轮的速度降低至指定值;而当车轮的转速降低至指定值之后,转动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无法驱动摩擦部件向外移动,从而车轮的速度不会再继续减小,保证车轮不会出现刹停的情况;从而在下坡等情况下,既能够保证车轮能够在等于或小于指定车速的情况下移动,不会出现使用者无法跟上车体移动速度的情况,又能够保证车轮不会刹停,保证车轮与地面之间不会出现硬性摩擦,延长车轮的使用寿命;

且通过离心块和摩擦部件两组可径向移动的零部件的设置,使得车轮的减速为在两组离心作用的零部件配合下实现,对车轮的速度调控更为精准,需要两组离心作用的零部件均为离心作用下移动,才能够实现摩擦部件对车轮的减速操作;避免其中一组弹性件长期使用弹力降低后车轮未超出指定速度时,车轮就被摩擦部件作用进行减速,甚至于最后出现车轮仅能够缓慢转动或被刹停的情况。

具体的,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与所述脚撑固连的壳体56、齿圈51、第一传动齿轮52、第二传动齿轮53、变向齿轮54及驱动齿55,其中齿圈51、第一传动齿轮52、第二传动齿轮53、变向齿轮54及驱动齿55均设于壳体56内;上述壳体56、齿圈51、第一传动齿轮52、第二传动齿轮53、变向齿轮54均为塑料制成,重量较轻,第一传动齿轮52、第二传动齿轮53、变向齿轮54均为平齿轮;所述齿圈51围设于所述离心部件外,且齿圈的一端可转动的嵌入至所述脚撑14的下部,通过该脚撑14实现对齿圈的位置定位;所述第一传动齿轮52,与齿圈相啮合,第一传动齿轮52中心部向外突出形成有中轴521,该中轴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壳体和脚撑上,实现对第一传动齿轮52的定位;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3与第一传动齿轮同轴设置,具体为第二传动齿轮53固连在上述的中轴上;所述变向齿轮54一侧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3啮合,另一侧与所述驱动齿55相啮合;所述变向齿轮54中心部同样具有轴,该轴可转动的穿设于壳体上,实现对变向齿轮的定位;所述驱动齿55沿所述转动件的外表面一圈设置,具体为与转动件一体注塑成型;通过齿圈、齿轮之间的啮合实现传动,极大程度的降低了传动过程中转速减速的情况,保证了转动件的转速基本与车轮的转速一致,从而在车轮转速超出指定值之后,转动件具有足够的转速驱动摩擦部件向外移动,保证摩擦部件快速动作对车轮进行降速操作,反应速度快,车轮转速调控值浮动小,控制操作精准度高;变向齿轮的设置,使得转动件与车轮之间的转动方向相反,进而摩擦部件在与调速座接触时,才能够实现对调速座的良好减速,保证对车轮进行快速调速。

所述止转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离心块42上的止转件421和设于所述齿圈51内壁的抵触件511,其中,两个离心块的外表面上分别设有一个止转件421,该止转件42与离心块为一体成型制成;所述齿圈内表面上对称的设有两个止转件421,该止转件421与齿圈也为一体成型制成;所述止转件421和抵触件511的上端面均为弧面结构设置,具体为所述抵触件和止转件均的结构均设置为类似于棘齿的结构,当离心块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外移动时,止转件和抵触件之间侧面的竖直平面将会相互抵触,进而止转件与抵触件之间将会实现止转,使得离心块的转动带动传动齿圈转动;且由于弧面的设置,使得离心块向外移动距离越大的情况下,止转件与抵触件之间相互抵触的面积增大,从而止转件与抵触件之间的止转配合更为稳定,从而在车轮转速超过指定值较多的情况下,止转件与抵触件之间不会发生打滑的情况,从而将迅速对车轮的车速进行降速处理。

所述摩擦部件33设于所述调速座31内,该摩擦部件33包括两固定座331、扩张组件34及多个弹性减速件332,所述两固定座331为圆盘型结构,且两固定座331均固连在转动件上,优选可与转动件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所述扩张组件34设于两固定座之间,所述多个弹性减速件332设于扩张组件上,所述转动件转动的过程中,该扩张组件34的外径可扩大以使弹性减速件332与所述调速座31的内壁接触;弹性减速件具有一定的弹性浮动能力,进而能够实现对调速座的有效减速,同时由不会相对硬性配合那般磨损严重,使用寿命长,维修率低;该扩张组件34的结构与上述离心部件的结构相同,固定座的结构与上述定位座的结构相同,故不再赘述。

具体的,所述弹性减速件331包括塑料或金属制成的基块3311和设于该基块上表面的橡胶层3312,所述扩张组件外表面上沿圆周方向上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安装槽35,安装槽35的形状与基块相配适,所述基块置于该安装槽35内;基块的下部位于安装槽内,且通过弹簧36与安装槽相连,基块的上部部分穿出至扩张组件上表面,所述橡胶层3312通过胶水粘接在基块穿出扩张组件上表面的端面上,通过橡胶层增大弹性减速件与调速座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减速效果;且由于基块下部是位于安装槽内的,仅上部部分穿出至扩张组件上表面,橡胶层在与调速座接触的过程中能够发生轻微的位置移动,但不会过大程度的向下移动,对调速座保持良好的摩擦减速作用。

工作原理如下:车轮在下坡等路段行驶过程中,车轮的转速超出指定速度之后,离心块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克服弹簧拉力被向外甩出,两离心块相互张开,两离心块构成的外径增大,使得止转件与抵触件的竖直平面一侧相互抵触,带动齿圈转动,齿圈带动第一、第二传动齿轮转动,然后带动变向齿轮转动,变向齿轮驱动转动件与调速座反向转动,转动件转速超过指定速度之后,扩张组件克服弹簧的拉力向外张开,扩张组件的外径变大,摩擦组件与调速座的内表面相抵,通过摩擦力对调速座进行减速,进而使得车轮的转速降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