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西结合的免疫力提高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3443发布日期:2019-04-09 22:15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西结合的免疫力提高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中西结合的免疫力提高仪。



背景技术:

“免疫”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明代医书《免疫类方》,指的是“免除疫疠”,也就是防治传染病的意思。“免疫”一词也有身体抵抗病毒、恶劣外在环境的能力意思,也可指精神上的抵抗力。

免疫力是指机体抵抗外来侵袭,维护体内环境稳定性的能力。空气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微生物: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等。在人体免疫力不足的情况下,它们都可以成为赶早班的病原体。虽然人体对不同的病原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以抵御再次感染,但抗体具有专一性和时限性,比如,链球菌抗体只能在较短时期内保护机体不受链球菌的再次侵犯,也并不能抵御其他病毒的感染。

现代医学科学发现,免疫是一个与衰老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免疫功能减退是衰老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机体免疫系统的一些特殊细胞能将入侵体内的细菌、病毒和体内已衰老死亡的细胞、已突变的细胞以及引起变态反应的物质,统统地加以吞噬和消灭,从体内环境的稳定,保持机体健康。但机体免疫功能在30岁左右就开始减退,这种变化是悄然、缓慢、持续地进行。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需要被人们重视起来,这样才能减少疾病对人体的侵害。现代医学表明按摩可以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但是又缺少专门的提高免疫力的仪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中西结合的免疫力提高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西结合的免疫力提高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西结合的免疫力提高仪,包括:

圆筒壳体,其为内部中空且两端均设置有开口的筒体结构,所述圆筒壳体的外筒壁设置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圆筒壳体的一端开口处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一盖板,所述圆筒壳体的另一端开口处设置有第二盖板,所述圆筒壳体内容设有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均平行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圆筒壳体的内部空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隔板和所述第一盖板之间为所述第一腔室,所述隔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之间为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容设有电源舱,所述电源舱内设置有储能电源,所述第一盖板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三开关,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照明灯且其槽口设置有第一透明板,所述照明灯、所述第三开关和所述储能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盖板设置有通过孔;

驱动组件,其包括电机、转盘、转动杆、支架、往复杆以及条形框,所述电机容设在所述第二腔室内,并通过支座与所述圆筒壳体的内筒壁连接,所述电机、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储能电源电连接,所述转盘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转动杆垂直设置在所述转盘远离所述电机的表面,并且所述转动杆靠近所述转盘的边缘,所述往复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通过孔并延伸至所述转动杆活动连接,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支架包括套设在所述往复杆上的套环和两端与所述圆筒壳体的内筒壁连接且杆壁与所述套环的外表面连接的支撑杆,所述条形框容设在所述第二腔室内并且具有卡接所述转动杆的条形滑孔,所述条形框垂直设置在所述往复杆的一端且与所述转动杆滑动连接,所述条形滑孔的长度大于所述转盘的直径;

按压组件,其包括按压座板和按压工作板,所述按压座板设置在所述往复杆的另一端,所述按压座板远离所述圆筒壳体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按压工作板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按压工作板盖设在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所述按压工作板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垂直压杆和通气孔,所述第二凹槽的朝向其槽口的内底面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槽口设置有发热孔板,所述第三凹槽内容设有发热体,所述发热体、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储能电源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按压座板的侧壁设置有第四开关,所述按压工作板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多个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容设有红外线灯,并且所述第四凹槽的槽口设置有第二透明板,所述红外线灯、所述第四开关和所述储能电源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圆筒壳体的外筒体设置有防护纹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

防护盖,其盖设在所述按压工作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透明板设为钢化玻璃透明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红外线灯设为红外LED灯,所述第二透明板设为钢化玻璃透明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西结合的免疫力提高仪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而且造价成本低廉,并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西结合的免疫力提高仪通过设置驱动组件和按压组件,驱动组件驱动按压组件可以对人体进行按摩,并且还在按压工作板的外表面设置第四凹槽,第四凹槽内容设有红外灯,可以在对人体进行按摩的同时可以促进按摩的血液循环,有助于使用者提高免疫力。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中西结合的免疫力提高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中西结合的免疫力提高仪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中西结合的免疫力提高仪,包括:

圆筒壳体1,其为内部中空且两端均设置有开口的筒体结构,所述圆筒壳体1的外筒壁设置有第一开关2和第二开关3,所述圆筒壳体1的一端开口处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一盖板4,所述圆筒壳体1的另一端开口处设置有第二盖板5,所述圆筒壳体1内容设有与所述第一盖板4和所述第二盖板5均平行的隔板6,所述隔板6将所述圆筒壳体1的内部空腔分隔为第一腔室10和第二腔室11,所述隔板6和所述第一盖板4之间为所述第一腔室10,所述隔板6和所述第二盖板5之间为所述第二腔室11,所述第一腔室10内容设有电源舱12,所述电源舱12内设置有储能电源13,所述第一盖板4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14和第三开关15,所述第一凹槽14内设置有照明灯16且其槽口设置有第一透明板17,所述照明灯16、所述第三开关15和所述储能电源13电连接,所述第二盖板5设置有通过孔18;

驱动组件,其包括电机19、转盘20、转动杆21、支架22、往复杆23以及条形框24,所述电机19容设在所述第二腔室11内,并通过支座191与所述圆筒壳体1的内筒壁连接,所述电机19、所述第一开关2和所述储能电源13电连接,所述转盘20设置在所述电机19的输出端,所述转动杆21垂直设置在所述转盘20远离所述电机19的表面,并且所述转动杆21靠近所述转盘20的边缘,所述往复杆23的一端穿过所述通过孔18并延伸至所述转动杆21活动连接,所述支架22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11内,所述支架22包括套设在所述往复杆23上的套环221和两端与所述圆筒壳体1的内筒壁连接且杆壁与所述套环221的外表面连接的支撑杆222,所述条形框24容设在所述第二腔室11内并且具有卡接所述转动杆21的条形滑孔241,所述条形框24垂直设置在所述往复杆23的一端且与所述转动杆21滑动连接,所述条形滑孔241的长度大于所述转盘20的直径;

按压组件,其包括按压座板25和按压工作板26,所述按压座板25设置在所述往复杆23的另一端,所述按压座板25远离所述圆筒壳体1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按压工作板26相对应的第二凹槽28,所述按压工作板26盖设在所述第二凹槽28的槽口,所述按压工作板26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垂直压杆29和通气孔30,所述第二凹槽28的朝向其槽口的内底面设置有第三凹槽31,所述第三凹槽31的槽口设置有发热孔板32,所述第三凹槽31内容设有发热体33,所述发热体33、所述第二开关3和所述储能电源13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座板25的侧壁设置有第四开关34,所述按压工作板26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多个第四凹槽35,所述第四凹槽35内容设有红外线灯36,并且所述第四凹槽35的槽口设置有第二透明板37,所述红外线灯36、所述第四开关34和所述储能电源13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圆筒壳体1的外筒体设置有防护纹路(图中未示出)。

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护盖38,其盖设在所述按压工作板26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明板17设为钢化玻璃透明板。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线灯36设为红外LED灯,所述第二透明板37设为钢化玻璃透明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西结合的免疫力提高仪在使用时,使用者可有在第二凹槽28内放置中药药袋,启动第二开关3,储能电源13对加热体33进行加热,加热体33产生热量对中药药袋进行蒸热,中药药袋可以产生中药热气通过按压工作板26上的通气孔30可以散热出去;使用者使用时,将防护盖38取下,将按压组件按压在需要按摩的部位,启动第一开关2,启动电机19,电机19带动转盘20转动,转盘20带动转动杆21转动,转动杆21驱动条形框24进而驱动往复杆23进行往复的移动,往复杆23带动按压组件进行往复运动,按压工作板26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垂直压杆29,多个垂直压杆29对按压部位进行按摩,使用者可以打开第四开关34,启动红外线灯36,可以对按摩的部位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可以有助于使用者提高免疫力。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