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组织导管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4001发布日期:2019-07-19 22:30阅读:1785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使用组织导管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一次性使用组织导管扩张器,用于供临床颅内手术部位提供通道,扩展手术视野用。



背景技术:

在神经外科手术中,为了减少手术创伤,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痛苦,需要使用到内镜。手术时,只需在颅骨上开一个很小的孔,然后通过一个内镜导入装置将内镜导入颅腔实施手术。内镜的使用降低了大面积开颅带来的手术风险,也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另外,在脑水肿等病症的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将一个吸液装置导入颅腔以吸取水肿液。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专门的方便易用的内镜导入装置。目前的医生的常用做法是,选择一个大小合适的注射器,将注射器前端用于安装针头的接头去掉,以此作为内镜导入装置使用。这种装置需要由医生自行制作,使用不方便。并且,这种装置在插入颅腔时,由于前端开口过大,很容易损伤脑组织,给患者造成额外的痛苦,甚至造成严重的事故。另市面上有一些内镜导入装置,其结构组成过于简易,使用中极不方便,并不能给医生手术带来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组织导管扩张器,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功能多样的内镜导入装置。

一次性使用组织导管扩张器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次性使用组织导管扩张器包括两端开口的外套管、大蝶形手柄、小蝶形手柄和内套管。外套管的前端呈斜面圆锥状;所述的外套管后端通过螺纹与大蝶形手柄固定连接,其中大蝶形手柄与小蝶形手柄连接固定;所述外套管内还设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的前端也呈圆锥状;所述内套管的外径与所述外套管前端的开口内径相适应,滑动配合;所述内套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外套管的长度。

所述内套管的两端开口,其中,内套管后端的开口处设有注射器接头。

所述内套管中还设有内芯,内芯的前端呈弧形,所述内芯的外径与所述内套管前端的开口内径相适应,滑动配合。

所述外套管后端设置的大蝶形手柄,用于将外套管连接并固定在患者头部的手术切口处。与大蝶形手柄相连接的小蝶形手柄,用于固定内套管。

所述的外套管和内套管外部均标记有刻度值,用于医生方便的手术时测量及观察器械进入颅内深度。

一次性使用组织导管扩张器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使用方便,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组织导管扩张器,可以方便地将内镜或其它手术器械导入患者颅腔进行手术,不再需要进行大面积开颅,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和痛苦小,手术时间短,手术后患者恢复快。另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组织导管扩张器,可以实施多种手术,例如切除肿瘤,清除脑内积水等。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组织导管扩张器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组织导管扩张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组织导管扩张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组织导管扩张器内套管和内芯的分解示意图。

其中附图序号表示: 1、外套管,2、大蝶形手柄,3、小蝶形手柄,4、内套管,5、内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 、图2、图3和图4 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中,一次性使用组织导管扩张器包括两端开口的外套管1、大蝶形手柄2、小蝶形手柄3和内套管4。外套管1 的前端呈圆锥状;外套管1后端通过螺纹与大蝶形手柄2固定连接,其中大蝶形手柄2与小蝶形手柄3连接固定;外套管1 内还设有内套管4,内套管4 的前端也呈圆锥状,并且内套管4的外径与外套管1 前端的开口内径相适应,滑动配合,使内套管4可以从外套管1 前端的开口穿过,而内套管4的长度大于外套管1 的长度。内套管4的两端为开口设计,并且,在内套管4后端的开口处设置注射器接头。其中,如图4所示,注射器接头优选为设置在内套管4后端的一个锥形口4-1。注射器接头还可以是其它结构,例如一段软管等。内套管4中设置有一个内芯5,内芯5 的外径与内套管4前端的开口内径相适应,滑动配合,内芯5 的前端呈弧形。内芯5 的作用是在内套管4插入颅腔时堵住内套管4前端的开口,防止开口的内套管4损伤患者的脑组织。在插入到预定位置后,将内芯5 取出即可。因此,为了方便取出内芯5,内芯5 的长度应大于内套管4的长度。

在使用时,将外套管1 套在内套管4的外侧,使外套管1 前端的圆锥状外表面与内套管4前端的圆锥状外表面形成平滑过渡,然后将外套管1、内套管4 、内芯5一同从患者头部的手术切口中插入患者的颅腔,此时,内套管4的作用是堵住外套管1 前端的开口,防止开口的外套管1 损伤患者的脑组织。或者根据手术需要在使用时,可以先将内套管4插入患者颅腔,取出内芯5后,将注射器接到内套管4后端的注射器接头4-1上,以利用注射器吸取一部分颅内水肿液,降低颅腔压力。然后再将外套管1 从内套管4后端套在内套管4上,慢慢将外套管1 插入颅腔,从而大大减少患者的痛苦,并可以降低给患者造成的损伤和风险。待到达预定深度后,通过大蝶形手柄2将外套管1 固定,并将内套管4取出,即可通过外套管1导入内镜或其它手术器械进行手术了。内套管4的长度大于外套管1 的长度,是为便于取出内套管2。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