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牵引合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1485发布日期:2019-03-02 04:1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骨盆牵引合拢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盆牵引合拢器。



背景技术:

尿道上裂-膀胱外翻是泌尿生殖系统先天畸形中较为少见但非常严重的一类畸形,常合并耻骨联合分离,畸形涉及泌尿系统,生殖系统、骨骼肌系统、骨盆以及盆底和腹壁软组织,临床上治疗非常困难,对患者造成巨大的功能和形态障碍,常无法正常生活。

膀胱外翻的手术序列治疗包括功能性膀胱修复(耻骨联合分离矫正、闭合外翻的膀胱、膀胱颈紧缩成形)、腹壁软组织缺损修复和尿道缺损以及外生殖器修复重建。其中,先天性耻骨联合分离矫正是功能性膀胱修复的重要内容。

传统手术方式(骨盆截骨法即骨盆截骨后再缝合或渐进性合拢等)需要进行骨盆截骨牵引固定,手术创伤巨大,风险和并发症较多(其主要的并发症体现在大出血,骨不愈合,骨盆不对称,远期骨关节炎,坐骨神经麻痹、髋关节及下肢功能影响等)。很显然,传统技术其利用骨盆截骨钢丝内固定;上述截骨内固定的传统方式,其手术风险很高,有不愈合,出血等风险,同时其治疗效果也不一定好。

综上所述,如何克服传统技术中的上述技术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盆牵引合拢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盆牵引合拢器,包括左侧连接杆、右侧连接杆、调节器组件和两个牵引合拢臂组件、两个加压骨板组件;

两个所述加压骨板组件分别连接于左侧连接杆、右侧连接杆上的顶部位置处;

所述调节器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左侧连接杆、右侧连接杆上的中部位置处;

两个所述牵引合拢臂组件分别连接于左侧连接杆、右侧连接杆上的底部位置处;

其中,所述调节器组件包括套管和内螺杆、调节器;所述套管的内壁与所述内螺杆的外壁螺纹配合,所述调节器设置在所述套管与所述内螺杆之间;所述调节器用于调节所述内螺杆旋入于所述套管内壁的距离;

其中,每个所述牵引合拢臂组件包括骨针、第一针杆固定夹、连接杆、杆杆固定夹;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所述杆杆固定夹与左侧连接杆或右侧连接杆中的一个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针杆固定夹与所述骨针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调节器包括调节器本体、加压螺母、刻度螺套和紧固螺钉;

其中,所述加压螺母固定连接在所述套管的外圆周壁上;所述加压螺母与所述刻度螺套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紧固螺钉设置在所述调节器本体的顶部;所述紧固螺钉用于通过伸入所述调节器本体的距离而调节其紧固所述刻度螺套的挤压力。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加压螺母的表面处还设置有多个内六角孔;多个所述内六角孔沿着所述加压螺母的外圆周壁表面间隔分布。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加压螺母的表面处还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刻度螺套表面处设置有刻度线和数字。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调节器组件还包括第二针杆固定夹和开式针杆固定夹;所述第二针杆固定夹用于转动连接左侧连接杆与套管;所述开式针杆固定夹用于转动连接右侧连接杆与内螺杆。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每个所述加压骨板组件包括为片状结构的加压骨板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加压骨板本体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加压骨板本体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分别连接在左侧连接杆、右侧连接杆上的顶部处。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加压骨板组件还包括第三针杆固定夹;所述第三针杆固定夹用于具体转动连接左侧连接杆与支撑杆或者右侧连接杆与支撑杆。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加压骨板本体的内表面为内凹曲面形状。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加压骨板本体的内表面处还设置有多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加压骨板本体的内表面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骨盆牵引合拢器,分析上述骨盆牵引合拢器的主要结构可知:上述骨盆牵引合拢器,其主要由左侧连接杆、右侧连接杆、调节器组件和两个牵引合拢臂组件、两个加压骨板组件等结构部分组成;其中,两个所述加压骨板组件分别连接于左侧连接杆、右侧连接杆上的顶部位置处;

所述调节器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左侧连接杆、右侧连接杆上的中部位置处;两个所述牵引合拢臂组件分别连接于左侧连接杆、右侧连接杆上的底部位置处;

其中,所述调节器组件包括套管和内螺杆、调节器;所述套管的内壁与所述内螺杆的外壁螺纹配合,所述调节器设置在所述套管与所述内螺杆之间;所述调节器用于调节所述内螺杆旋入于所述套管内壁的距离;

其中,每个所述牵引合拢臂组件包括骨针、第一针杆固定夹、连接杆、杆杆固定夹;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所述杆杆固定夹与左侧连接杆或右侧连接杆中的一个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针杆固定夹与所述骨针连接。

在使用过程中,左侧连接杆、右侧连接杆设置在人体髋关节两侧(即位于左侧连接杆、右侧连接杆上部处的加压骨板组件用于夹持病人髂骨处),然后利用调节器组件进行调节操作,同时将牵引合拢臂组件中的骨针刺入病人耻骨处;在调节时,调节是调节所述内螺杆旋入于套管内壁的距离,主要由如下操作步骤构成:步骤1:加装开式针杆固定夹,防止加压时第二针杆固定夹沿着左侧连接杆滑动抵消加压作用力;步骤2:适当拧第二针杆固定夹上的A螺母,保证加压时第二针杆固定夹能够相对于左侧连接杆自由旋转;步骤3:用内六方扳手拧松调节器组件上的紧固螺钉;步骤4:手动调节调节器组件上加压螺母进行加压操作(在此过程中,如所需扭矩过大,可用内六方扳手插入加压螺母上的内六角孔,再拧内六方扳手实施加压);步骤5:加压完毕后依次拧紧调节器组件上的紧固螺钉和第二针杆固定夹上的螺母;步骤6:可拆除开式针杆固定夹以减轻整个装置的重量;

很显然,位于左侧连接杆、右侧连接杆上部处的加压骨板组件用于夹持病人髂骨处;同时,位于底部处的两个牵引合拢臂组件用于通过左侧两侧设置的骨针夹持病人耻骨处,然而该牵引合拢臂组件的牵引合拢作用力力矩等通过调节器组件实施调节作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骨盆牵引合拢器,其在实现加压后,压力将同时作用在牵引合拢臂组件结构上的骨针处以及加压骨板组件结构的加压骨板处;很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骨盆牵引合拢器,其可以通过医护人员操作帮助病人实现稳固可靠的骨盆牵引合拢辅助操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骨盆牵引合拢器,其实现了手术治疗目的;通过内外固定装置,不截骨利用牵引成骨技术进行骨盆牵引,闭合了膀胱外翻患者分离的耻骨联合,降低了手术风险,达到与截骨手术方式类似的术后效果,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治疗有效率。同时其防止了患者术后的畸形步态,保证了患者术后可以正常行走和控尿。

同时,上述骨盆牵引合拢器,其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功能完善,安全性强,可靠性高以及实用性强等诸多方面的技术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盆牵引合拢器的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盆牵引合拢器的一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盆牵引合拢器的另一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盆牵引合拢器中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盆牵引合拢器中加压骨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盆牵引合拢器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盆牵引合拢器中的调节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标号:

左侧连接杆1;

右侧连接杆2;

调节器组件3;套管31;内螺杆32;调节器33;加压螺母34;刻度螺套35;紧固螺钉36;第二针杆固定夹37;开式针杆固定夹38;

牵引合拢臂组件4;骨针41;第一针杆固定夹42;连接杆43;杆杆固定夹44;

加压骨板组件5;加压骨板本体51;支撑杆52;凸起部53;第三针杆固定夹5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某些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图3以及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骨盆牵引合拢器,包括左侧连接杆1、右侧连接杆2、调节器组件3和两个牵引合拢臂组件4、两个加压骨板组件5(另参见图5);

两个所述加压骨板组件5分别连接于左侧连接杆1、右侧连接杆2上的顶部位置处;

所述调节器组件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左侧连接杆1、右侧连接杆2上的中部位置处;

两个所述牵引合拢臂组件4分别连接于左侧连接杆1、右侧连接杆2上的底部位置处;

其中,所述调节器组件3包括套管31和内螺杆32、调节器33(另参见图4以及图7);所述套管31的内壁与所述内螺杆32的外壁螺纹配合,所述调节器33设置在所述套管31与所述内螺杆32之间;所述调节器33用于调节所述内螺杆32旋入于所述套管31内壁的距离;

其中,每个所述牵引合拢臂组件4包括骨针41、第一针杆固定夹42、连接杆43、杆杆固定夹44;所述连接杆43的一端通过所述杆杆固定夹44与左侧连接杆1或右侧连接杆2中的一个连接,所述连接杆4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针杆固定夹42与所述骨针41连接。

分析上述骨盆牵引合拢器的主要结构可知:上述骨盆牵引合拢器,其主要由左侧连接杆、右侧连接杆、调节器组件和两个牵引合拢臂组件、两个加压骨板组件等结构部分组成;其中,两个所述加压骨板组件分别连接于左侧连接杆、右侧连接杆上的顶部位置处;

所述调节器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左侧连接杆、右侧连接杆上的中部位置处;两个所述牵引合拢臂组件分别连接于左侧连接杆、右侧连接杆上的底部位置处;

其中,所述调节器组件包括套管和内螺杆、调节器;所述套管的内壁与所述内螺杆的外壁螺纹配合,所述调节器设置在所述套管与所述内螺杆之间;所述调节器用于调节所述内螺杆旋入于所述套管内壁的距离;

其中,每个所述牵引合拢臂组件包括骨针、第一针杆固定夹、连接杆、杆杆固定夹;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所述杆杆固定夹与左侧连接杆或右侧连接杆中的一个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针杆固定夹与所述骨针连接。

在使用过程中,左侧连接杆、右侧连接杆设置在人体髋关节两侧(即位于左侧连接杆、右侧连接杆上部处的加压骨板组件5用于夹持病人髂骨处),然后利用调节器组件进行调节操作,同时将牵引合拢臂组件中的骨针刺入病人耻骨处;在调节时,调节是调节所述内螺杆旋入于套管内壁的距离,主要由如下操作步骤构成:步骤1:加装开式针杆固定夹38,防止加压时第二针杆固定夹37沿着左侧连接杆1滑动抵消加压作用力;步骤2:适当拧第二针杆固定夹37上的A螺母,保证加压时第二针杆固定夹37能够相对于左侧连接杆1自由旋转;步骤3:用内六方扳手拧松调节器组件3上的紧固螺钉36;步骤4:手动调节调节器组件3上加压螺母34进行加压操作(在此过程中,如所需扭矩过大,可用内六方扳手插入加压螺母34上的内六角孔,再拧内六方扳手实施加压);步骤5:加压完毕后依次拧紧调节器组件3上的紧固螺钉36和第二针杆固定夹37上的螺母;步骤6:可拆除开式针杆固定夹38以减轻整个装置的重量;

很显然,位于左侧连接杆、右侧连接杆上部处的加压骨板组件5用于夹持病人髂骨处;同时,位于底部处的两个牵引合拢臂组件4用于通过左侧两侧设置的骨针41夹持病人耻骨处,然而该牵引合拢臂组件4的牵引合拢作用力力矩等通过调节器组件3实施调节作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骨盆牵引合拢器,其在实现加压后,压力将同时作用在牵引合拢臂组件结构上的骨针处以及加压骨板组件结构的加压骨板处;很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骨盆牵引合拢器,其可以通过医护人员操作帮助病人实现稳固可靠的骨盆牵引合拢辅助操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骨盆牵引合拢器,其实现了手术治疗目的,闭合了耻骨联合,防止患者术后的畸形步态,保证患者术后可以正常行走和控尿。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很显然,位于上部处的加压骨板组件5用于夹持病人髂骨处;同时,位于底部处的两个牵引合拢臂组件4用于通过左侧两侧设置的骨针41夹持病人耻骨处,然而该牵引合拢臂组件4的牵引合拢作用力力矩等通过调节器组件3实施调节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盆牵引合拢器,其提供了4个牵引作用力点,利用二维平面结合三维空间形成一个立体的牵引合拢机构,其显著增加了合拢器的稳定性;其中,髂嵴着力点:片状加压板,增加与髂骨表面的接触面积;通过操作调节器组件,并加压使耻骨联合向中线合拢,通过与之联动的耻骨支力点,使外翻的耻骨支向内闭合。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盆牵引合拢器的具体结构以及具体技术效果做一下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盆牵引合拢器的具体结构中,该第一针杆固定夹42、第二针杆固定夹37、第三针杆固定夹54虽然被转动连接对象不同的,但是其结构构造以及作用相同;上述针杆固定夹均由固定夹本体和两个螺母构成,其中一个螺母可以松紧被夹持的杆体,另一个螺母松紧可以调节被夹持杆体与另一个杆体之间的转动角度。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调节器33包括调节器本体(图中未标识)、加压螺母34、刻度螺套35和紧固螺钉36;

其中,所述加压螺母34固定连接在所述套管31的外圆周壁上;所述加压螺母34与所述刻度螺套35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紧固螺钉36设置在所述调节器本体的顶部;所述紧固螺钉36用于通过伸入所述调节器本体的距离而调节其紧固所述刻度螺套35的挤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上述调节器33主要是调节内螺杆32旋入套管31的距离,其实现的横向调节进而可以加压锁紧,进而对顶部的加压骨板组件5实现挤压以及底部的牵引合拢臂组件4牵引合拢,进而帮助病人手术处实现牵引合拢作用。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加压螺母34的表面处还设置有多个内六角孔;多个所述内六角孔沿着所述加压螺母34的外圆周壁表面间隔分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加压螺母34的表面处还设置有多个内六角孔;上述内六角孔是便于扳手操作的;在对加压螺母34旋拧的过程中,手部力量有限;在此过程中,如所需扭矩过大,可用内六方扳手插入加压螺母上的内六角孔,再拧内六方扳手实施加压,这样可以增强紧固性能;同时;多个所述内六角孔沿着所述加压螺母34的外圆周壁表面间隔分布(这样便于医护人员选择相应合适位置的内六角孔实施加压操作)。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加压螺母34的表面处还设置有防滑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上述加压螺母34的外表面还设置防滑纹,便于人工旋拧加压螺母操作,方便了医护人员使用。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刻度螺套35表面处设置有刻度线和数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内螺杆其是主要的活动部分,其可以在套管内旋入旋出;内螺杆可以被加工成螺距为1mm的螺杆,当内螺杆在套管的螺套中转动一周时,螺杆将前进或后退1毫米,刻度螺套35表面上有若干个分格。关于具体的前进距离(或称夹紧距离)其可以通过刻度螺套35表面上的刻度线去读数。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调节器组件3还包括第二针杆固定夹37和开式针杆固定夹38;所述第二针杆固定夹37用于转动连接左侧连接杆1与套管31;所述开式针杆固定夹38用于转动连接右侧连接杆2与内螺杆32。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上述调节器组件3还包括第二针杆固定夹37(其位于左侧连接杆1处安装)和开式针杆固定夹38(其位于右侧连接杆2处安装);第二针杆固定夹37用于实现对左侧连接杆1与调节器33之间的转动活动,开式针杆固定夹38实现对右侧连接杆2与调节器33之间的转动活动。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每个所述加压骨板组件5包括为片状结构的加压骨板本体51和设置在所述加压骨板本体51上的支撑杆52;所述支撑杆5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加压骨板本体51上,所述支撑杆52的另一端通过分别连接在左侧连接杆1、右侧连接杆2上的顶部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上述加压骨板组件5包括加压骨板本体51和支撑杆52;支撑杆52固定连接在加压骨板本体51上;上述片状结构的加压骨板本体51,其设计为片状结构,这样可以显著增加与髂骨表面的接触面积,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加压骨板组件5还包括第三针杆固定夹54;所述第三针杆固定夹54用于具体转动连接左侧连接杆1与支撑杆52或者右侧连接杆2与支撑杆52。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很显然,上述加压骨板组件5还需要使用第三针杆固定夹54进行配合,利用第三针杆固定夹54可将加压骨板组件5固定在左侧连接杆1或右侧连接杆2上。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加压骨板本体51的内表面为内凹曲面形状。所述加压骨板本体51的内表面处还设置有多个凸起部53;所述凸起部53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加压骨板本体51的内表面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上述加压骨板本体51的内表面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内凹曲面形状,其内凹表面与人体两侧髂骨表面更为贴合。

在此基础上,其还在加压骨板本体51的内表面处还设置有多个凸起部53;所述凸起部53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加压骨板本体51的内表面处。该凸起部53可以增加加压骨板本体51的内表面处的摩擦力,增强其抵押人体髋关节等处的作用力,避免其发生滑动。

关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盆牵引合拢器的技术研发说明:2005年以来,不需要截骨的骨盆牵引合拢在耻骨联合分离矫正中得以开展,我们团队从2008年起进行非截骨的骨盆牵引合拢研究和临床应用,经过不断改进,随着我方研发团队的深入研究和伴随着有关骨盆牵引合拢器的开发工作的深入开展;随着我方研发团队设计开发一种骨盆牵引合拢器,不进行截骨,以骶髂关节为旋转点,逐渐对抗骨盆关节和韧带拉力,通过一定时间持续性牵引,向内、向中线合拢,配合内固定或骨移植方式闭合耻骨联合;通过固定标本的测试,由于施加力量较大,只选择2个力点合拢器稳定性差(选取两侧髂前上棘为力点通过带弹簧的连接杆施加向中线的压力来完成闭合过程),可能引起髂前上棘撕脱骨折。由于上述第一代产品仍然存在缺陷,因此,我方随后研发了第二代产品以及第三代产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盆牵引合拢器(属于第三代产品),其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了住院时间、花费,相对安全,创伤小,效果肯定。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盆牵引合拢器(即第三代骨盆牵引合拢器),其主要具有如下方面的技术优势;1、延续了4个力点的位置及固定方式;2、将施力点改为分别连接4个力点的调节器;3、旋转加压螺母加压,螺母上有刻度,旋转一圈为1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盆牵引合拢器,其实现了矫正耻骨联合分离的目的,1其降低了腹壁张力,促进了愈合;2、其提高了控尿率;3、促进骨盆正常发育;4、维持髋关节稳定性;5、恢复阴茎形态。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骨盆牵引合拢器,力点选择合理;各联动装置稳定可靠;加压装置能达到预期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盆牵引合拢器具有如下方面的技术优势:

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盆牵引合拢器,其结构设计更合理;其左侧连接杆、右侧连接杆、调节器组件和两个牵引合拢臂组件、两个加压骨板组件等结构部分组成;很显然,左侧连接杆、右侧连接杆、调节器组件和两个牵引合拢臂组件、两个加压骨板组件等具体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位置关系都有合理的布局设计;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盆牵引合拢器,其技术构造更合理,且功能更加完善,实用性也更强。

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盆牵引合拢器,其在实现加压后,压力将同时作用在牵引合拢臂组件结构上的骨针处以及加压骨板组件结构的加压骨板处;很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骨盆牵引合拢器,其可以通过医护人员操作帮助病人实现稳固可靠的骨盆牵引合拢辅助操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骨盆牵引合拢器,其实现了手术治疗目的;通过内外固定装置,不截骨利用牵引成骨技术进行骨盆牵引,闭合了膀胱外翻患者分离的耻骨联合,降低了手术风险,达到与截骨手术方式类似的术后效果,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治疗有效率。同时其防止了患者术后的畸形步态,保证了患者术后可以正常行走和控尿。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很显然,位于上部处的加压骨板组件用于夹持病人髂骨处;同时,位于底部处的两个牵引合拢臂组件用于通过左侧两侧设置的骨针夹持病人耻骨处,然而该牵引合拢臂组件的牵引合拢作用力力矩等通过调节器组件实施调节作用。

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盆牵引合拢器,上述骨盆牵引合拢器避免了传统简易的结构构造;同时上述骨盆牵引合拢器,其还具有结构设计巧妙、操作方便,安全性强,可靠性高等诸多方面的技术优势。

基于以上诸多显著的技术优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盆牵引合拢器必将带来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