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9381发布日期:2019-03-19 21:18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托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托架,特别涉及一种下颚托架。



背景技术:

在进行如眼底检查时,通常需要使用托架将被检查者的头部进行简单固定,防止在检查过程中被检查者头部出现动作,现有的托架通常需要使用手动调节位置,并固定位置,使得调节和固定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必要提供一种托架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托架,所述的托架包括托板、提升架、底板以及设置在提升架与底板之间的提升装置,所述的托板设置在提升架上,所述的提升装置包括提升丝杠及与丝杠匹配的提升螺母,所述的提升螺母设置在提升架上,一电机与提升丝杠连接,用于驱动提升丝杠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提升丝杠为梯形丝杠,且所述提升丝杠升角小于等于4°30′。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机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的提升架与底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导向装置,所述的第一导向装置包括第一导柱及第一导孔,所述的第一导柱一端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沿竖直方向向远离底板方向延伸,所述的第一导孔设在提升架上,所述的第一导柱穿设在第一导孔内。

进一步的,在托板与提升架之间还设置有微调装置,所述的微调装置包括微调丝杠及微调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的微调螺母设置在提升架上,所述的微调丝杠转动的设置在托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微调丝杠上还设置有手轮。

进一步的,所述的托板与提升架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导向装置,所述的第二导向装置包括第二导柱及第二导孔,所述的第二导柱一端固定在托板上,另一端沿竖直方向向远离托板方向延伸,所述的第二导柱穿设在第二导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托板上还设置有减震垫层,所述的减震垫层为海绵垫、橡胶垫、布垫、棉垫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托板为弧面板。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托架,包括托板、提升架、底板以及设置在提升架与底板之间的提升装置,托板设置在提升架上,提升装置包括提升丝杠及与丝杠匹配的提升螺母,所述的提升螺母设置在提升架上,一电机与提升丝杠连接,用于驱动提升丝杠转动,通过电机驱动丝杠转动,从而快速使得提升架沿丝杠轴线运动,快速调节托架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托架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托板 11

提升架 12

提升丝杠 13

传动装置 14

电机 15

底板 16

第一导柱 17

微调丝杠 18

手轮 19

第二导柱 2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托架,用于承托使用者下颚,辅助进行如眼底等部位的检查,所述的托架包括托板11、提升架12、底板16及提升装置。

所述的托板11大致呈板状,用于承托使用者下颚,优选的,所述的托板11为弧面板,以使得使用者更好的被托板11承托。

进一步的,所述的托板11为软质材料或弹性材料制作,如橡胶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的托板11上还设置有减震垫层,以使得当托置使用者下颚时,使得使用者更为舒适,所述的减震垫层可以为海绵垫、橡胶垫、布垫、棉垫等。

另外,所述的托板11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以能舒适的托置使用者下颚。

所述的提升架12与托板1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托板11设置在提升架12上方,当提升架12运动时,所述的托板11随同运动。所述的提升架12呈一筒状,包括侧壁及连接侧壁的顶壁和底壁。

所述的底板16设置在提升架12下方,在提升架12与底板16之间还设置有提升装置,所述的提升装置包括提升丝杠13及与提升丝杠13匹配的提升螺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提升丝杠13转动的设置在底板16上,且所述的提升丝杠13轴线平行于竖直方向,所述的提升螺母设置在提升架12上,具体的,所述的提升螺母设置在提升架12底壁上,且所述的提升螺母轴线与提升架12轴线共线,以使得所述的提升架12均匀受力,在被提升过程中,稳定的沿竖直方向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提升丝杠13为梯形丝杠或矩形丝杠。

更进一步,所述的提升丝杠13为梯形丝杠,且所述提升丝杠13升角小于等于4°30′,使得所述的提升丝杠13可以自锁,防止提升架12从丝杠上滑落。

一电机15与提升丝杠13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的提升丝杠13转动,可以理解的,当提升丝杠13转动时,所述的提升螺母沿提升丝杠13轴线上下运动,从而使得与提升螺母连接的提升架12沿提升丝杠13轴线上下运动。

进一步的,在电机15与提升丝杠13之间还设置有传动装置14,用于使得电机15更稳定的驱动提升丝杠13转动,所述的传动装置14可以为齿轮传动装置14、皮带传动装置14、链条传动装置14或轴传动装置14。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机15为步进电机15或伺服电机15,以使得所述的电机15驱动提升丝杠13转动预定的角度,从而精确的调整提升架12在提升丝杠13上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传动装置14为谐波减速器,以使得所述的电机15与提升丝杠13传动过程中,保持高精度。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所述的提升架12沿竖直方向运动,同时避免提升丝杠13转动时,提升架12随同提升丝杠13转动,所述的提升架12与底板16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导向装置,具体的,所述的第一导向装置包括第一导柱17及第一导孔,所述的第一导柱17一端固定在底板16上,另一端沿竖直方向向远离底板16方向延伸,使得所述的第一导柱17轴线平行于竖直方向,所述的第一导孔设在提升架12上,所述的第一导柱17穿设在第一导孔内,当提升丝杠13转动时,所述的提升架12沿第一导柱17轴线方向运动。

进一步的,为了更准确的调节托板11的位置,在托板11与提升架12之间还设置有微调装置,所述的微调装置包括微调丝杠18与微调螺母,所述的微调螺母与所述的微调丝杠18匹配,所述的微调螺母设置在提升架12顶壁上,所述的微调丝杠18转动的设置在托板11上,当微调丝杠18转动时,所述的托板11及微调丝杠18沿微调丝杠18轴线运动,从而调节托板11高度。可以理解的,所述的微调丝杠18螺距小于提升丝杠13螺距。

进一步的,所述的微调丝杠18上还设置有手轮19,用于方便使用者转动微调丝杠18。当然,进一步的,所述的手轮19上还可以设置有增加摩擦力的装置,用于方便使用者转动手轮19,如在手轮19上设置有凸点、凹槽等。

进一步的,所述的托板11与提升架12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导向装置,所述的第二导向装置,包括第二导柱20及第二导孔,所述的第二导柱20一端固定在托板11上,另一端沿竖直方向向远离托板11方向延伸,使得所述的第二导柱20轴线平行于竖直方向,所述的第二导柱20穿设在第二导孔内,当微调丝杠18转动时,使得所述的托板11更稳定的沿竖直方向运动。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