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齿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7687发布日期:2019-06-19 01:00阅读:718来源:国知局
义齿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义齿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义齿模具及其3D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义齿就是人们常说的“假牙”。就像把“假腿”、“假肢”称为“义肢”一样,“义齿”的意思就是指为人类尽“义务”的牙齿。医学上是对上、下颌牙部分或全部牙齿缺失后制作的修复体的总称。义齿分为可摘与固定两种。固定义齿是不能由患者自己取戴的,而可摘义齿可以由患者方便地取戴。

传统义齿的制造方法为:医生采用硅橡胶取印模;翻制石膏模型,设计填充倒凹,翻制耐火模型;使用蜡在耐火模型上制作蜡型融模支架,并落铸道;蜡型包埋,待包埋圈干后置入灰化炉,高温灰化蜡型;取金属,置入离心铸造机坩埚中,将包埋圈装入离心铸造机夹具,高温融化铸造,完成后取出包埋圈,冷却;取出铸造好的支架,喷砂去除支架表面氧化层;打磨支架,使之就位与石膏模型上,完成后对支架进行抛光处理。

但是,传统的义齿制造方法硅橡胶取印模、翻制石膏模型,此两步会对模型造成二次精度误差,严重者甚至取模变形,在此模型上制作的活动支架将无法顺利戴入患者口中;使用蜡型制作支架,因蜡是一种易受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形的材质,若蜡型支架变形,铸造后将很难就位于模型,较为严重则返工重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义齿模具及其3D打印装置,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义齿制造精度较低,使用蜡型铸造容易发生形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义齿模具,包括支架主体和义齿主体;支架主体和义齿主体连接,义齿主体通过支架主体放置于患者口腔内;支架主体和义齿主体均由3D打印成型。

进一步的,支架主体包括底座、连接部和拿取部;拿取部和连接部均与底座连接,义齿主体通过连接部与底座连接,以通过底座放置于患者口腔内;

拿取部用于患者取戴义齿主体。

进一步的,连接部设置为一个或多个;义齿主体通过多个连接部与底座连接。

进一步的,底座包括底座主体和固位网;底座主体和固位网连接,固位网用于覆盖患者牙齿缺失位置处。

进一步的,支架主体还包括支托;支托与底座连接,支托用于分散患者对义齿主体的咬合力,以防止义齿主体下沉。

进一步的,支托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支托均与底座连接。

进一步的,拿取部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拿取部均与底座连接。

进一步的,拿取部设置为导平板。

进一步的,连接部设置为卡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义齿模具,包括支架主体和义齿主体;支架主体和义齿主体连接,义齿主体通过支架主体放置于患者口腔内;支架主体和义齿主体均由3D打印成型。通过设置支架主体,利用支架主体将义齿主体佩戴在患者口腔内,且3D打印成型的义齿主体和支架主体强度更大,更加不易形变,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蜡型铸造容易发生形变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义齿模型中的支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义齿模型中的支架主体带有底座主体和固位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义齿模型中的支架主体带有支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义齿模具的3D打印制造工艺的流程图。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义齿模具的3D打印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标:100-支架主体;110-底座;111-底座主体;112-固位网; 120-连接部;130-拿取部;140-支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义齿模型中的支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 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义齿模型中的支架主体带有底座主体和固位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义齿模型中的支架主体带有支托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义齿模具的3D打印制造工艺的流程图;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义齿模具的3D打印装置的结构框图。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义齿模具,包括支架主体100和义齿主体;支架主体100和义齿主体连接,义齿主体通过支架主体 100放置于患者口腔内;支架主体100和义齿主体均由3D打印成型。

其中,在为患者佩戴的过程中,将支架主体100连接在义齿主体上,义齿主体通过支架主体100放置在患者口腔内,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提供的义齿模具,包括支架主体100和义齿主体;支架主体100和义齿主体连接,义齿主体通过支架主体100放置于患者口腔内;支架主体100和义齿主体均由3D打印成型。通过设置支架主体100,利用支架主体100将义齿主体佩戴在患者口腔内,且3D打印成型的义齿主体和支架主体100强度更大,更加不易形变,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蜡型铸造容易发生形变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义齿模具中的支架主体100包括底座110、连接部120和拿取部130;拿取部130 和连接部120均与底座110连接,义齿主体通过连接部120与底座 110连接,以通过底座110放置于患者口腔内;拿取部130用于患者取戴义齿主体。

进一步的,拿取部130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拿取部130均与底座110连接。

进一步的,拿取部130设置为导平板。

进一步的,连接部120设置为一个或多个;义齿主体通过多个连接部120与底座110连接。

进一步的,连接部120设置为卡环。

其中,义齿主体通过连接部120与底座110连接,连接部120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数量的连接部120,保证义齿主体和底座110之间的连接牢固即可。

同时,在底座110上设置拿取部130,在佩戴义齿主体和从患者口腔取下义齿主体时,均通过底座110上的拿取部130将义齿主体佩戴或取下,便于使用者自行佩戴或摘下义齿主体,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的,底座110包括底座主体111和固位网112;底座主体 111和固位网112连接,固位网112用于覆盖患者牙齿缺失位置处。

其中,底座主体111上设置固位网112,固位网112覆盖在患者牙齿缺失的位置处,用于树脂基托固位。

进一步的,支架主体100还包括支托140;支托140与底座110 连接,支托140用于分散患者对义齿主体的咬合力,以防止义齿主体下沉。

进一步的,支托140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支托140均与底座 110连接。

在底座110上设置支托140,当患者咬合牙齿时,支托140分散患者口腔对义齿主体的咬合力,防止义齿主体下沉,提高义齿主体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提供的义齿模型,通过连接部120,将义齿主体和底座 110连接,同时设置拿取部130,便于患者自行拿取义齿主体;通过在底座110上设置支托140,分散义齿主体上的咬合力,防止因咬合力造成义齿主体下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义齿模具的3D打印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患者口腔的3D数据;步骤二:根据患者口腔的3D数据,设计虚拟支架主体100和虚拟义齿主体;步骤三:利用3D打印装置400打印成型,以得到支架主体100和义齿主体;步骤四:将支架主体100与义齿主体连接,形成可佩戴的活动义齿。

首先,扫描患者口腔,以得到患者口腔3D数据,根据患者口腔 3D数据,利用绘制软件设计出虚拟支架主体100和虚拟义齿主体,并利用打印装置将支架主体100和义齿主体打印成型,将打印成型后的支架主体100和义齿主体连接,形成可佩戴的活动义齿,并佩戴在患者口腔内。

进一步的,步骤一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获取:通过扫描装置200扫描患者口腔,并记录患者口腔的3D数据;步骤102、传输:通过数据传输装置300将扫描装置200记录的患者口腔3D数据传输至3D打印装置400中。

其中,通过扫描装置200对患者口腔进行扫描,记录并传输患者口腔的3D数据至3D打印装置400中。

另外,在3D打印装置400中,使用绘制软件对患者口腔3D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患者可使用的虚拟支架主体100和虚拟义齿主体模型。

进一步的,步骤三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01、支架打印:通过3D 打印装置400根据虚拟支架主体100打印成型,以在成型板上形成支架主体100;步骤302、支架退火:将打印成型后的支架主体100连同成型板共同进行高温退火;步骤303、支架切割:使用锯床,将高温退火后的支架主体100与成型板分离,以得到支架主体100;步骤 304、义齿打印:通过3D打印装置400根据虚拟义齿主体打印成型,以在打印板上形成义齿主体;步骤305、义齿固化:将打印成型后的义齿主体从打印板上取下,使用酒精清洗表面残余打印树脂液体,清洗完毕后吹干义齿主体模型表面,放入光固化机中进行固化。

其中,使用3D打印装置400在成型板上将支架主体100打印成型,打印成型后,将成型板和支架主体100一同放入到高温退火炉中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支架上的残余应力,预防变形;退火处理后,使用锯床,将支架主体100从成型板上据下,并喷砂处理。

使用3D打印装置400在打印板上将义齿主体打印成型,将打印好的义齿主体从打印板取下,使用酒精清洗表面残余打印树脂液体,清洗完毕后吹干义齿主体表面,并放入光固化机中进行固化,。

进一步的,步骤四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401、支架打磨:使用打磨机打磨支架主体100表面,使支架主体100光滑平顺;步骤402、支架电解:电解处理支架主体100,使支架主体100消除氧化层,以使支架主体100表面光亮;步骤403、连接:将支架主体100连接于义齿主体,形成患者可佩戴的活动义齿。

本实施例提供的义齿模具的3D打印制造工艺,通过扫描-设计- 打印-佩戴,方便快捷的制造患者可使用的活动义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