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钉及其安装工具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7680发布日期:2019-06-19 00:59阅读:1818来源:国知局
膜钉及其安装工具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钉(membrane pin)及其安装工具箱,更加具体地,涉及用于植牙手术的膜钉以及膜钉安装工具箱,膜钉安装工具箱包括膜钉和用于设置膜钉的钉设置机构。



背景技术:

植牙手术是在牙齿受损部位或拔牙位置的骨骼种植牙,使其起到与天然牙齿相同功能的技术。如果种植牙的部位的骨骼不够充分,则同时进行骨移植术(Bone Grafting)或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等。其中,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是通过在骨骼不足部位涂布骨移植剂,并利用膜覆盖,之后利用牙龈覆盖膜的过程而进行的。这时,膜利用钉固定于牙槽骨,在牙龈覆盖膜时,钉防止牙龈内部可能发生的创伤,并且为了减少患者的异物感,钉的头部形成为厚度较薄只有约0.5至1[mm]左右。

另一方面,利用与其头部的外周面结合的单独的钉设置机构来设置上述钉,如上所述,头部形成为较薄,所以存在与钉设置机构的结合力降低的问题。这是因为在钉贯通膜后充分地插入至牙槽骨之前,脱离钉设置机构,由此无法将膜钉以期望的方向设置在牙槽骨的期望的位置上。尤其是,牙槽骨不平整时,这样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并且,钉的较薄头部还带来在随后结束骨骼形成后去除钉时难以找到其位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钉安装工具箱,在牙槽骨设置膜钉时,尤其是在不平整的牙槽骨设置膜钉时,能够维持膜钉与钉设置机构之间的结合直至膜钉充分地插入牙槽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钉,在随后去除膜钉时,能够容易找到其位置。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膜钉可以包括:插入部,贯通膜而插入牙槽骨;头部,以板形状配置在横穿所述插入部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所述头部的一面与所述插入部的一端结合;以及突起,形成于所述头部的另一面。

另一方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膜钉安装工具箱包括:膜钉,所述膜钉包括:插入部,贯通膜而插入牙槽骨;头部,以板形状配置在横穿所述插入部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所述头部的一面与所述插入部的一端结合;以及突起,形成于所述头部的另一面;以及钉设置机构,所述钉设置机构具备:头部结合部,以与所述膜钉的头部对应的形状与所述头部的外周面接触,从而与所述头部结合;以及突起结合部,以与所述膜钉的突起对应的形状与所述突起的外周面接触,从而与所述突起结合。

这时,所述膜钉的头部与所述钉设置机构的头部结合部能够以彼此插入配合的方式结合。

并且,所述膜钉的突起与所述钉设置机构的突起结合部能够以彼此插入配合的方式结合。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膜钉安装工具箱,在膜钉的头部形成突起,并且在钉设置机构形成突起结合部,在膜钉和钉设置机构彼此结合时,膜钉的头部与钉设置机构的头部结合部彼此结合,膜钉的突起与钉设置机构的突起结合部彼此结合,由此实现双重结合,提高结合力,从而维持膜钉与钉设置机构之间的结合直至膜钉充分地插入牙槽骨时,从而能够将膜钉以期望的方向设置在牙槽骨中期望的位置。

并且,通过形成在膜钉头部的突起,在随后去除膜钉时,能够容易找到其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膜钉的正面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膜钉安装工具箱中的钉设置机构的立体图。

图3是放大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膜钉安装工具箱中膜钉与钉设置机构彼此结合状态的简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膜钉安装工具箱。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膜钉10的正面图。

参照图1,膜钉10包括插入部11、头部12以及突起13。

插入部11贯通膜,并且插入牙槽骨中,从而起到将膜固定于牙槽骨的作用。从而,为了容易贯通膜,并且容易插入牙槽骨中,插入部11的一端11a可以形成为尖头状。并且,为了提高插入于牙槽骨的状态下的固定力,插入部11的外周面可以突出形成节11b。

头部12大致呈板形状,头部的一面与插入部11的另一端连接。并且,头部12配置在横穿插入部11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起到防止插入部11过度插入牙槽骨的作用。并且,如后述,头部12的外周面与钉设置机构20的头部结合部21结合。

突起13突出形成在头部12的另一面。如后述,突起13的外周面与钉设置机构20的突起结合部22结合,从而起到在头部12与钉设置机构20的头部结合部21之间的结合力的基础上,加强膜钉10与钉设置机构20之间的整体结合力的作用。并且,在随后去除膜钉10时,突起还起到容易找到其位置的作用。这样的突起13的截面可以是圆形,以便能够在任意方向与钉设置机构20结合,并且其截面还可以是三角形或四边形等多边形,以便在与钉设置机构20结合的状态下能够防止旋转。并且,如图1示出,突起13可以形成为一个,还可以是与此不同地形成为两个以上。这时,突起13在头部12的另一面上相对于头部12中心对称形成。

图2是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膜钉安装工具箱中示出钉设置机构20的立体图,图3是放大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参照图2及图3,钉设置机构20具备头部结合部21以及突起结合部22。

头部结合部21形成为其内周面与膜钉10的头部12的外周面对应的形状,与头部12的外周面接触,从而与头部12结合。这时,头部结合部21的内径小于头部12外径,头部结合部21和头部12能够以彼此插入配合的方式结合。并且,头部结合部21在圆周方向上划分形成多个,从而在与头部12插入配合时,所划分的各头部结合部21之间的间隔向彼此远离的方向伸展,从而容许为了与头部12插入配合的弹性变形。

突起结合部22形成为其内周面与膜钉10的突起13的外周面对应的形状,与突起13的外周面接触,从而与突起13结合。与头部结合部21相同,突起结合部22的内径小于突起13的外径,从而突起结合部22与突起13能够以彼此插入配合的方式结合。并且,突起结合部22也在其圆周方向划分成多个,在与突起13插入配合时,所划分的各突起结合部22之间的间隔向彼此远离的方向伸展,从而容许为了与突起13插入配合的弹性变形。

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膜钉安装工具箱中膜钉10与钉设置机构20彼此结合状态的截面图。

参照图4,如上所述,膜钉10的头部12的外周面与钉设置机构20的头部结合部21彼此接触,头部12与头部结合部21彼此结合。并且,膜钉10的突起13的外周面与钉设置机构20的突起结合部22彼此接触,突起13与突起结合部22彼此结合。根据这样的膜钉10和钉设置机构20,头部12与头部结合部21彼此结合,突起13与突起结合部22彼此结合,实现双重结合,从而提高彼此之间的结合力。因此,在不平整的牙槽骨设置膜钉10时,维持膜钉10与钉设置机构20之间的结合直至膜钉10充分地插入牙槽骨时,从而能够将膜钉10以期望的方向设置在牙槽骨中的期望的位置。

上述说明且附图中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应该解释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基于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内容限定,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进行各种变更。因此,如果这样的改善以及变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内容,则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