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艾灸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9469发布日期:2019-02-26 17:59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膝关节艾灸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设备与设施,具体涉及一种膝关节艾灸治疗仪。



背景技术:

膝退行性骨关节炎(DegenerativeOsteoarthritis,以下简称膝O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软骨损害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慢性疼痛和膝关节功能障碍。目前对本病的治疗方法很多,但该病确切病因、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各种疗法的治疗效果不肯定,远期疗效差。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疗法,多项研究证实,艾灸治疗膝OA效果确切。但是艾灸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操作较为复杂,对操作者要求较高,因而限制了这种治疗方法的普及。因此,发明一种新的治疗工具以便于推广这项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膝关节艾灸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膝关节艾灸治疗仪,包括挤压装置,挤压装置左右两端各连接一组连接装置,挤压装置上下两端各连接一组翻折装置,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魔术贴、连接带、固定座、艾灸器及调节带,所述的挤压装置与调节带一端连接,调节带另一端与艾灸器连接,艾灸器与固定座连接,固定座与连接带一端连接,连接带另一端上设有魔术贴,所述的翻折装置包括定位座及艾灸盒B,所述的定位座与挤压装置连接,定位座上设有艾灸盒B。

所述的艾灸器包括艾灸盒安装座及艾灸盒A,所述的艾灸盒安装座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固定座及调节带连接,艾灸盒安装座上设有艾灸盒A。

所述的挤压装置包括艾灸装置及充气装置,所述的艾灸装置与充气装置连接。

所述的充气装置包括充气嘴、连接管、腔体A、隔膜、壳体、腔体固定座、连接端子及腔体B,所述的壳体为底部开有圆形孔的中空长方体,壳体底部开圆孔位置设有隔膜,隔膜与艾灸装置连接,隔膜与连接端子连接,连接端子与腔体B连接,腔体B通过腔体固定座安装在壳体内壁上,腔体B与充气嘴连接,腔体B与连接管一端连接,连接管另一端与腔体A连接,腔体A与隔膜通过连接端子连接。

所述的隔膜为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

所述的腔体A与腔体B的形状均为半圆形。

所述的艾灸装置包括固定针、上盖、连接座A、磁石A、磁石B、连接座B、定位座及滑动座,所述的定位座位于充气装置中心位置,定位座内部设有滑动座且两者之间为滑动连接,滑动座底部与充气装置连接,滑动座顶部设有连接座B,连接座B内部设有磁石B,连接座B与连接座A相接触,连接座A内部设有磁石A,磁石A与磁石B位置相对应,连接座A与上盖外壁连接,上盖插于滑动座内部,上盖内部设有固定针。

所述的磁石A与磁石B为相反的磁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装置可以实现在坐姿的状态下对膝关节进行艾灸,同时也可以实现在躺着状态下对膝关节进行艾灸,通过两种不同的艾灸形式,使对膝关节的艾灸达到最佳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挤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参照各图,一种膝关节艾灸治疗仪,包括挤压装置10,挤压装置10左右两端各连接一组连接装置,挤压装置10上下两端各连接一组翻折装置,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魔术贴1、连接带2、固定座3、艾灸器及调节带6,所述的挤压装置10与调节带6一端连接,调节带6另一端与艾灸器连接,艾灸器与固定座3连接,固定座3与连接带2一端连接,连接带2另一端上设有魔术贴1,所述的翻折装置包括定位座7及艾灸盒B8,所述的定位座7与挤压装置10连接,定位座7上设有艾灸盒B8。

所述的艾灸器包括艾灸盒安装座5及艾灸盒A4,所述的艾灸盒安装座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固定座3及调节带6连接,艾灸盒安装座5上设有艾灸盒A4。

所述的挤压装置10包括艾灸装置及充气装置,所述的艾灸装置与充气装置连接。

所述的充气装置包括充气嘴11、连接管101、腔体A102、隔膜103、壳体104、腔体固定座105、连接端子106及腔体B107,所述的壳体104为底部开有圆形孔的中空长方体,壳体104底部开圆孔位置设有隔膜103,隔膜103与艾灸装置连接,隔膜103与连接端子106连接,连接端子106与腔体B107连接,腔体B107通过腔体固定座安装105在壳体104内壁上,腔体B107与充气嘴11连接,腔体B107与连接管101一端连接,连接管101另一端与腔体A102连接,腔体A102与隔膜103通过连接端子106连接。

所述的隔膜103为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

所述的腔体A102与腔体B107的形状均为半圆形。

所述的艾灸装置包括固定针901、上盖902、连接座A903、磁石A904、磁石B905、连接座B906、定位座907及滑动座908,所述的定位座907位于充气装置中心位置,定位座907内部设有滑动座908且两者之间为滑动连接,滑动座908底部与充气装置连接,滑动座908顶部设有连接座B906,连接座B906内部设有磁石B905,连接座B906与连接座A903相接触,连接座A903内部设有磁石A904,磁石A904与磁石B905位置相对应,连接座A903与上盖902外壁连接,上盖902插于滑动座908内部,上盖902内部设有固定针901。艾灸装置的具体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先将上盖902取下,将点燃的艾柱插入到位于上盖902内部的固定针901中,然后将上盖902插入到滑动座908中,并通过位于连接座A902及连接座B906中的磁石A904及磁石B905进行快速连接,同时通过隔膜103的移动,来带动滑动座908进行上下移动,并通过定位座907进行导向,使滑动座908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

所述的磁石A904与磁石B905为相反的磁极。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在使用的过程中,将充气嘴11连接到空气压缩机上,并将空气压缩机处于开启状态,先将挤压装置10放置到膝盖位置,然后通过两组连接装置进行绑紧固定,通过将位于艾灸器上的艾灸盒A4进行点燃,然后将翻折装置中的艾灸盒B8进行点燃,并将其固定在定位座7上,最后将点燃一根艾柱,并将其插入到艾灸装置内部的固定针901上,当需要坐着对膝关节进行艾灸时,充气嘴11处于抽气状态,使腔体B107及腔体A102处于收缩状态,当腔体A102及腔体B107处于收缩状态时,两个腔体会带动隔膜103处于收缩状态,同时艾灸装置会随隔膜103处于收缩状态中缩回,此时膝盖位置处于隔膜103位置,此时就可以处于对坐立状态对膝关节进行艾灸;当需要处于躺着艾灸时,只需要通过充气嘴11对腔体B107及腔体A102进行充气,两个腔体会在充气的状态下发生膨胀,同时对隔膜103进行挤压,待挤压到隔膜103与膝盖处于接触状态时停止,此时隔膜103会带动艾灸装置进行运动,使艾灸装置可以紧贴膝盖位置,从而达到对膝关节进行躺着艾灸的目的,此装置可以实现在坐姿的状态下对膝关节进行艾灸,同时也可以实现在躺着状态下对膝关节进行艾灸,通过两种不同的艾灸形式,使对膝关节的艾灸达到最佳的状态。

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