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肠外科患者用热敷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2431发布日期:2019-04-29 12:26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胃肠外科患者用热敷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胃肠外科患者用热敷袋。



背景技术:

俗话说“十个胃病九个寒”,秋冬季养胃首先应注意保暖,目前,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症、慢性胃炎等胃肠疾病,属于多发病,而且目前治疗大都需要药物治疗,而且还不易完全康复,身旁若无药物,患者经常使用玻璃瓶或者热水袋装上热水进行热敷调节,同时,传统热敷袋内均注入液态热水或通过液态水进行加热以实现热敷,但注入液态水的热敷袋较重,携带不便,液态热水很容易洒出来,容易烫伤皮肤,当然也有使用充满铜丝的热敷袋,但是铜丝经常折叠使用容易导致损伤和氧化断裂,很容易漏电,而且不易更换铜丝,很难修理,使用不便,适用性较弱,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胃肠外科患者用热敷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胃肠外科患者用热敷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胃肠外科患者用热敷袋,包括热敷兜,所述热敷兜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左连接带和右连接带,所述热敷兜上端固定连接套头圈,所述热敷兜前端安装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前端安装有透明盖,所述透明盖右前端安装有卡扣,所述固定圈内腔前端固定连接USB插口,所述固定圈内腔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圈后端固定连接隔热棉层,所述USB插口连接USB接口,所述USB接口安装在热敷袋的右下端,所述固定块末端连接热敷袋,所述热敷袋内腔前端侧壁中部通过导电杆固定连接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发热块和插钉,所述发热块夹层安装有发热棒,所述发热块上端面开有透气孔,所述插钉通过夹孔插接在发热块间,所述发热棒上缠绕连接软丝,所述热敷袋后侧设有药用甘草层,所述药用甘草层后端粘有隔热棉层,所述药用甘草层和隔热棉层上下两端均连接挡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圈通过卡钉固定连接在热敷兜前端,且卡钉至少设有个,均匀排列在固定圈的侧边。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设有若干,均匀排列在固定圈内侧壁。

优选的,所述隔热棉层后侧面为弧形。

优选的,所述散热装置呈椭圆性。

优选的,所述发热块至少设有4个,发热块均匀分布在导电杆的外侧壁,且每个发热块夹层至少设有3个发热棒。

优选的,所述发热棒电性连接导电杆。

优选的,所述透气孔设有若干,均匀排列在发热块的前端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胃肠外科患者用热敷袋,通过设置固定块、卡钉和挡板,能够固定热敷袋、隔热棉层和药用甘草层,热敷袋整体结构更加稳定,防止因活动热敷袋掉落的情况发生,提高热敷袋的稳固性;通过发热块、插钉、夹孔、发热棒、透气孔、软丝和导电杆的相互配合,固定软丝和发热棒的结构,能够扩大散热面积,防止软丝因存放时折叠而导致损伤或断裂的情况发生,确保软丝的使用寿命,避免漏电或跑电的情况发生;通过设置隔热棉层和药用甘草层,既能够帮助病患早日恢复健康,又能够避免热敷袋直接触肤而烫伤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圈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发热棒和蓄电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敷兜、2右连接带、3套头圈、4左连接带、5固定圈、51固定块、52USB插口、6卡钉、7卡扣、8透明盖、9USB接口、10散热装置、101发热块、102插钉、103夹孔、104发热棒、105透气孔、106软丝、11导电杆、12挡板、13隔热棉层、14药用甘草层、15热敷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胃肠外科患者用热敷袋,包括热敷兜1,所述热敷兜1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左连接带4和右连接带2,通过左连接带4和右连接带2粘接固定热敷兜1,所述热敷兜1上端固定连接套头圈3,所述热敷兜1前端安装有固定圈5,所述固定圈5通过卡钉6固定连接在热敷兜1前端,且卡钉6至少设有6个,均匀排列在固定圈5的侧边,所述固定圈5前端安装有透明盖8,所述透明盖8右前端安装有卡扣7,所述固定圈5内腔前端固定连接USB插口52,所述固定圈5内腔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块51,所述固定块51设有若干,均匀排列在固定圈5内侧壁,通过设置固定块51和卡钉6,能够固定热敷袋15、隔热棉层13和药用甘草层14,热敷袋15整体结构更加稳定,防止因活动热敷袋15掉落的情况发生,提高热敷袋15的稳固性,所述固定圈5后端固定连接隔热棉层13,所述隔热棉层13后侧面为弧形,弧形更加贴近皮肤,所述USB插口52连接USB接口9,所述USB接口9安装在热敷袋15的右下端,所述固定块51末端连接热敷袋15,所述热敷袋15内腔前端侧壁中部通过导电杆11固定连接散热装置10,所述散热装置10呈椭圆性,所述散热装置10包括发热块101和插钉102,所述发热块101夹层安装有发热棒104,所述发热块101至少设有4个,发热块101均匀分布在导电杆11的外侧壁,且每个发热块101夹层至少设有3个发热棒104,所述发热块101上端面开有透气孔105,所述透气孔105设有若干,均匀排列在发热块101的前端面,所述发热棒104电性连接导电杆11,所述插钉102通过夹孔103插接在发热块101间,所述发热棒14上缠绕连接软丝106,通过发热块101、插钉102、夹孔103、发热棒104、透气孔105、软丝106和导电杆11的相互配合,固定软丝106和发热棒104的结构,能够扩大散热面积,防止软丝106因存放时折叠而导致损伤或断裂的情况发生,确保软丝106的使用寿命,避免漏电或跑电的情况发生,所述热敷袋15后侧设有药用甘草层14,所述药用甘草层14后端粘有隔热棉层13,通过设置隔热棉层14和药用甘草层13,既能够帮助病患早日恢复健康,又能够避免热敷袋15直接触肤而烫伤的情况发生,所述药用甘草层14和隔热棉层13上下两端均连接挡板12,通过挡板13固定药用甘草层14和隔热棉层13,使的结构更加稳定。

工作原理:使用时,打开卡扣7将热敷袋15放进固定圈5内,将USB插口52和USB接口9连接,热敷袋15通过导电杆11连接发热棒104,待发热棒104将热量传递到药用甘草层14和隔热棉层13,用手触摸隔热棉层13温度适宜,病患将热敷兜1经过套头圈3和左连接带4、右连接带2粘性连接固定热敷兜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