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式艾柱座及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6545发布日期:2019-11-15 21:39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旋式艾柱座及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艾柱的艾灸器械。



背景技术:

现有艾灸装置艾柱通常被固定在一个艾柱座上进行燃烧,但在艾灸过程中随着艾柱的燃烧长度的变短,艾柱座本身并不可调,艾柱燃烧的位置不能变化。采用这样的艾柱座带来的问题是,为了保证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气能够有效传达到人体艾灸部位,供艾柱燃烧的空间不能太大,这就限制了艾柱整体长度不能设置太长,因为热气输出的路径太长会影响热气输出,否则就会无法保证艾柱燃烧后期时的艾灸效果,因此艾柱只能设置较短的燃烧段,使用时为保证足够的艾灸时间就需要频繁的换艾柱,且只能将整个艾灸座甚至整个艾灸装置从人体上移开才能更换,不但操作麻烦,也造成上一次艾柱产生的余气和热量被散失掉,造成能量浪费并影响艾灸效果和艾柱的有效利用,使用者成本加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针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燃尽艾柱且操作方便还能方便艾柱更换、降低成本、提高艾灸效果的艾柱座及使用该艾柱座的艾灸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旋式艾柱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装设在筒体内且可相对筒体旋进/旋出的座体,艾柱被可装卸地支撑在所述座体的内底面上随所述座体旋进/旋出。

一种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艾柱座,还包括一帽体,所述帽体与所述筒体可拆卸地上下结合在一起。

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筒体为顶端开放式。

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座体外壁面与所述筒体内壁面螺纹配合在一起。

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座体的底部设有便于操作座体旋进/旋出的手持部优选的,所述手持部可穿过筒体底部向外伸出。

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帽体和筒体两者以旋合或插合的方式结合在一起。

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筒体和帽体的结合处,筒体筒壁上形成多个第一开口,所述帽体的帽壁对应地形成有多个第二开口,两者配合形成通风口面积大小可调的可调通风口。

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帽体第二开口的最低位置低于或等于所述筒体第一开口的最低位置,第二开口的最高位置低于第一开口的最高位置。

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帽体的第二开口高度小于所述筒体的第一开口高度。

上述方案优选的,在所述帽体的顶部形成有艾灸热气输出口,靠近所述帽体顶部热气输出口的帽壁处,周向地形成有多个固定通风口。

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热气输出口处设置一防止灸柱灰烬漏下去的灰罩,所述灰罩可拆卸地扣合在所述帽体顶部的热气输出口上方。

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帽体顶部形成一可用于固定艾灸装置的周向凸缘或由所述灰罩一体形成一可用于固定艾灸装置的周向凸缘。

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艾灸装置由于其设有的艾柱座是由座体和筒体构成的可旋式组合结构,用户在艾灸操作时可根据艾柱燃烧状况将座体从筒体中旋出或向筒体中旋进使艾柱在筒体中的燃烧位置、燃烧室温度得到调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艾灸装置还优选在筒体上设置一帽体,不但筒体和座体可相对调整,帽体与筒体之间也可相对调整。由此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不但可以根据艾柱燃烧情况通过座体与筒体之间的配合还可以通过筒体与帽体的配合灵活的调整艾柱在燃烧室内的位置及燃烧状况、热气输出温度,同时还可以在不整体拆卸艾灸装置的情况下,方便地通过座体更换艾柱,使艾灸热量散失少,提高艾柱的有效燃烧和利用并降低成本。进一步地,帽体顶部设有灰罩,可以阻挡艾灰烫到使用者,使用安全性和舒适度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1的艾灸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1帽体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的艾灸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1为例展示筒体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座体向下拔出一段距离后的艾灸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2帽体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的艾灸装置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3的艾灸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以优选实施例3为例展示座体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的结构示意图图;

图中,10--筒体;12--第一开口;20--座体;22--艾柱;30--帽体;31--第二开口;32--艾灸热气输出口;33--固定通风口;40—灰罩;50—凸缘;60--结合处;磁性元件70;磁性元件8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图1~图6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施例优选的可旋式艾柱座,包括筒体10,和嵌装在筒体10下部且可相对筒体10旋进/旋出的座体20,一艾柱22被可装卸地支撑在座体20的内底面上,优选的,艾柱的底部被可拆卸地插装在座体20上或通过磁性元件70、80被磁吸在座体20上,可随座体旋进/旋出。

优选的,所述座体20外壁面与所述筒体10内壁面紧密贴合在一起(保证座体不滑落)。或优选的,座体与筒体采用螺纹配合将座体如口红一样旋进旋出(如图1-6所示)。

优选的,所述座体20的底部设有便于操作座体旋进/旋出的手持部。优选的,所述手持部可穿过筒体10底部向外伸出。

优选的,所述筒体10上部设有开口,以便于艾热气的输出。优选的,所述筒体为顶端开放式。

使用时,将艾柱22固定在座体20的内底面。根据艾柱燃烧及热气温度调整需要,将座体20向筒体10旋进或将座体20从筒体10向外旋出灵活进行调整。

上述座体可调的艾柱座用来改进现有的艾灸装置更凸显技术优势:

本申请,还优选地提供一设有上述艾柱座的艾灸装置,该艾灸装置不但包括上述艾灸座,还包括一帽体30该帽体与艾柱座的筒体10可拆卸地上下结合在一起,使得整体装置从外观上变得更加美观简洁。

优选的,所述帽体30和筒体10两者以可相对套合或旋合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由此本实用新型不但座体20与筒体10之间可调,帽体30与筒体10之间也可调,无论是控制燃烧还是控制热气温度还是更换艾柱还是降低艾灸成本乃至人工智能化考虑都具有明显优势。

具体地,帽体30和筒体10可通过光滑配合插合在一起或通过螺纹配合旋合在一起,当然其他插合方式或旋合方式也可以。采用滑面配合方式在一起时,可选择进一步优选全面光滑配合,不但可将座体轴向旋进旋出,还可以周向转动。

无论帽体30和筒体10是滑面贴合配合还是螺纹配合,都优选在筒体10和帽体30的结合处60,筒体10筒壁上形成多个第一开口12,所述帽体30的帽壁对应地形成有多个第二开口31,两者配合形成通风口面积大小可调的可调通风口。优选的是,帽体第二开口31的最低位置最好低于或等于所述筒体第一开口12的最低位置,第二开口31的最高位置低于第一开口12的最高位置。更为优选的是,帽体30的第二开口31高度小于所述筒体10的第一开口高度12。这样的效果在于:使用时可以如图3所示将座体20向外拔出一距离,如此可以允许较长的艾柱使用和扩大燃烧空间,解决了艾柱过短必须频繁更换的问题,并随着艾柱燃烧变短,将座体如图4、如图6所示将座体20向筒体10内推入,使艾柱燃烧位置靠近人体艾灸位置,保证一定温度的热气输出,当然如果艾灸客户感觉温度热时,可向外拔出一些距离进行温度调节。最后到艾柱燃尽时,还可直接将座体20从筒体10下部拔下来进行艾柱更换,而不必将整个装置从艾灸部位卸下,防止热量热气流失。

对于本实用新型艾柱座设计,进一步结合可调通风口设计可实现多方式调整,如通过如图3-5所示帽体与筒体上下相对运动使可调风口高度改变,还可以简单地周向转动座体20或筒体10,使可调通风口宽度改变,多种渠道灵活地调整通风量和内部热气温度,保证艾柱燃效效果及热气输出温度和艾灸的舒适度。

优选的,固定通风口和可调通风口可做成多排多列。

优选的,为进一步保证艾柱燃烧效果,在所述帽体30的顶部形成有艾灸热气输出口32,靠近所述帽体顶部热气输出口的帽壁处,周向地形成有多个固定通风口33,以保证艾柱的燃烧,使热气顺利向外输出。

无论帽体30和筒体10是滑面贴合配合还是螺纹配合,都优选在筒体和帽体的结合处60,筒体10筒壁上形成多个第一开口12,所述帽体30的帽壁对应地形成有多个第二开口31,两者配合形成通风口面积大小可调的可调通风口,该通风口与外界空气相通。优选的是,帽体第二开口31的最低位置最好低于或等于所述筒体第一开口12的最低位置,第二开口31的最高位置低于第一开口12的最高位置。更为优选的是,帽体的第二开口31高度小于所述筒体的第一开口12高度。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多个第一开口12和多个第二开口31可是一行多列,也可以是多行多列。

这样的效果在于:使用时可以将座体20向外旋出一距离,如此可以允许较长的艾柱使用和扩大燃烧空间,解决了艾柱过短必须频繁更换的问题,并随着艾柱燃烧变短,将座体20沿筒体10内壁向内旋入,使艾柱燃烧位置靠近人体艾灸位置,保证一定温度的热气输出,当然如果艾灸客户感觉温度热时,可向外旋出一些距离进行温度调节。最后到艾柱燃尽时,还可直接将座体20从筒体10下部拿下来进行艾柱更换,而不必将整个装置从艾灸部位卸下,防止热量热气流失。

对于上述可调通风口设计,不但可通过帽体30与筒体10上下相对运动使可调风口高度改变,还可以简单地周向转动座体20或筒体10,使可调通风口宽度改变,多种渠道灵活地调整通风量和内部热气温度,保证艾柱燃效效果及热气输出温度和艾灸的舒适度。

对于可调通风口的构成方式还可优选的是,上述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31的形状可以根据帽体30和筒体10的配合方式作出适应性设计,比如当两者螺纹配合时,第一、第二开口方向可适应螺纹方向设计成螺旋形状的开口。

优选的,为进一步保证艾柱燃烧效果,在所述帽体的顶部形成有艾灸热气输出口32,靠近所述帽体30顶部热气输出口的帽壁处,周向地形成有多个固定通风口33,以保证艾柱的燃烧,使热气顺利向外输出。

优选的,热气输出口处还设置一防止灸柱灰烬漏下去的灰罩40,该灰罩40可拆卸地扣合在所述帽体30顶部的热气输出口上方,由此不但解决现有技术没有灰罩容易造成艾柱灰烫伤弄脏人的问题,同时还使灰罩的拆装及灰分的处理变得简单容易。

优选的,为方便艾灸装置固定在人体上,艾灸装置还在帽体30顶部形成有一周向凸缘50。如图2所示,该凸缘50可如图1/2由帽体30顶部一体形成或由可如图3/4所述灰罩40一体形成,使用时,胶布套在凸缘50上,通过胶布将艾灸装置固定在人的皮肤上。当然,还可以利用真空吸附效应将艾灸装置吸附在人的皮肤上。

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艾灸装置由于其设有的艾柱座是由座体和筒体构成的可旋式组合结构,用户在艾灸操作时可根据艾柱燃烧状况将座体从筒体中旋出或向筒体中旋进调整艾柱在筒体中的燃烧位置及燃烧室温度,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艾灸装置还优选在筒体上设置一帽体合,该帽体与筒体之间不但可相对运动,还形成可调通风口。使得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通过座体与筒体配合调整艾柱燃烧位置和燃尽程度,还可以通过帽体与筒体配合调整艾柱燃烧状况及热气输出温度,同时还可以在不整体拆卸艾灸装置的情况下,方便地通过座体更换艾柱,而不必将整个艾灸装置从人体上拆下来,艾灸热量散失少,有效利用高和降低成本。进一步地,帽体顶部设有灰罩,可以阻挡艾灰烫到使用者,使用安全性和舒适度更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