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熬制设备的推进式倒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0572发布日期:2019-05-24 21:38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熬制设备的推进式倒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熬制设备的推进式倒料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中医药物的生产设备中,用于生产药膏类药品的熬制设备采用与电饭煲相似的结构设计,包括加热装置、盛放器皿、外壳、搅拌器等结构。盛放器皿设置于外壳内并整体竖直摆置,加热装置作用于盛放器皿内,通过加热装置将盛放器皿内的原料加热,并通过搅拌器对原料进行混合搅拌,之后人工将熬制完成的药汁从盛放器皿中盛出。

现有的熬制设备中,在所熬制出来的药汁的粘稠度较高时,药汁取出困难,并且器皿内的残留量较多,同时随着残留的药汁固化,器皿的清洁难度加大,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将药汁从器皿底部推至顶部的熬制设备的推进式倒料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熬制设备的推进式倒料结构,包括一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内设置有上端开口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安装有上端开口的器皿,所述主体外壳内对应器皿设置有加热装置和搅拌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可对器皿进行加热,所述搅拌装置延伸于器皿内,以用于对器皿内的原料进行搅拌,所述主体外壳内于器皿的底部设置有推进装置,所述推进装置包括设置于器皿底部的推动机构和控制推动机构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推进装置通过推动机构的运动而可将药汁从器皿底部顶升至器皿上端。

优选的,所述器皿包括筒壁和底座,所述底座滑动安装于筒壁内,所述筒壁的下端对应底座设置有限位结构,通过限位结构的作用而避免底座从筒壁下端滑出,所述底座与筒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筒壁在安装于收容腔内时相对于主体外壳固定,所述底座形成推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丝杆、推板和若干推杆,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沿底座的滑动方向设置并使其输出端朝向底座,所述丝杆同轴安装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推板穿设于丝杆上,所述推杆安装于推板上,且所述主体外壳内对应推板设置有导向结构,所述推板在丝杆的转动牵引和导向结构的导向作用下而可沿丝杆轴向运动,进而可带动推杆抵接底座并推动底座滑动。

优选的,所述底座对应推杆设置有配合凹位,所述推杆的末端插接于配合凹位内并与配合凹位通过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保持相对锁紧。

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穿设于器皿底部的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延伸于器皿内并设置有与器皿适配的顶板,所述顶板与器皿之间保持密封。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对应顶杆设置于主体外壳内的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对接顶杆,以推动顶板上升。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设置有电热辐射管,所述电热辐射管与器皿之间保留有一定间隙。

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安装头和搅拌头,所述安装头可拆卸地安装于主体外壳上,其内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搅拌头安装于安装头上并延伸于器皿内,同时传动连接第二驱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主体外壳的下端设置有可拆卸底盖,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可拆卸底盖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药汁熬制完成后,可在出料时将药汁从器皿底部推出而从器皿上端倒出,取出方便,生产效率高,并且残留量少,便于清洁,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主体外壳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熬制设备的推进式倒料结构,包括一主体外壳1,所述主体外壳1内设置有上端开口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安装有上端开口的器皿2,所述主体外壳1内对应器皿2设置有加热装置4和搅拌装置3,所述加热装置4可对器皿2进行加热,所述搅拌装置3延伸于器皿2内,以用于对器皿2内的原料进行搅拌,所述主体外壳1内于器皿2的底部设置有推进装置,所述推进装置包括设置于器皿2底部的推动机构和控制推动机构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推进装置通过推动机构的运动而可将药汁从器皿2底部顶升至器皿2上端。

作为本实施例中推进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器皿2包括筒壁11和底座5,所述底座5滑动安装于筒壁11内,所述筒壁11的下端对应底座5设置有限位结构,通过限位结构的作用而避免底座5从筒壁11下端滑出,所述底座5与筒壁1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6,所述筒壁11在安装于收容腔内时相对于主体外壳1固定,所述底座5形成推动机构。具体的,筒壁11下端对应底座5周向设置多个凸位,底座5通过凸位的承接而无法从筒壁11下端穿出。与之对应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7、丝杆10、推板8和若干推杆9,所述第一驱动电机7沿底座5的滑动方向设置并使其输出端朝向底座5,所述丝杆10同轴安装于第一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所述推板8穿设于丝杆10上,所述推杆9安装于推板8上,且所述主体外壳1内对应推板8设置有导向结构,所述推板8在丝杆10的转动牵引和导向结构的导向作用下而可沿丝杆10轴向运动,进而可带动推杆9抵接底座5并推动底座5滑动。主体外壳1内设置若干沿底座5滑动方向的肋板,推板8上对应肋板设置安装让位而使推板8滑动安装于肋板上,以此形成导向结构。这样,在药汁熬制完成后,控制第一驱动电机7转动,从而带动推杆9推动底座5上升,将药汁从器皿2底部推至上段位置,不需要将工具伸入器皿2底部进行药汁的取出,取出方便,并且避免了因器皿2高温而发生烫伤事故的发生,更为安全可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用性强,此外,更可以通过底座5的滑动而直接将药汁倒出。由于底座5与筒壁11之间通过密封圈6保持密封,因此在推动过程中,筒壁11上的药汁会被底座5及密封圈6推出,残留量少,设备在使用完之后,可以将底座5拆出进行清洗,清洗更彻底、更容易。进一步的,为了避免在设置多根推杆9时,部分推杆9的上端未贴合底座5而导致在推动的过程中底座5倾斜,优选的,所述底座5对应推杆9设置有配合凹位,所述推杆9的末端插接于配合凹位内并与配合凹位通过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保持相对锁紧。这样,推杆9可通过与配合凹位侧壁的锁紧作用而起到推动的作用,无需全部与底座5下端贴合,可以减小对尺寸公差的要求,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本实施例中推进装置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穿设于器皿2底部的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延伸于器皿2内并设置有与器皿2适配的顶板,所述顶板与器皿2之间保持密封。具体的,所述顶板的上端面设置一尺寸大于器皿2的耐高温塑胶膜,在顶板于器皿2内上下滑动时,塑胶膜的边沿始终向上翘起,通过自身弹力而与器皿2之间保持密封。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对应顶杆设置于主体外壳1内的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对接顶杆,以推动顶板上升。

考虑到无论是上述第一优选实施方式还是第二优选实施方式,器皿2一般而言均需要取出进行清洗,有鉴于此,加热装置4优选设置为不接触而进行加热的方式,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4设置有电热辐射管,所述电热辐射管与器皿2之间保留有一定间隙。此外,加热装置4也可采用电磁加热或接触导热加热的方式。

如图所示,搅拌装置3包括安装头和搅拌头,所述安装头可拆卸地安装于主体外壳1上,其内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搅拌头安装于安装头上并延伸于器皿2内,同时传动连接第二驱动电机。而为了便于推进装置的安装,优选的,所述主体外壳1的下端设置有可拆卸底盖,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可拆卸底盖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药汁熬制完成后,可在出料时将药汁从器皿2底部推出而从器皿2上端倒出,取出方便,生产效率高,并且残留量少,便于清洁,实用性强。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