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取样的流化床底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0550发布日期:2019-05-24 21:3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线取样的流化床底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化床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线取样的流化床底喷装置。



背景技术:

流化床是指将大量固体颗粒悬浮于运动的流体之中,从而使颗粒具有流体的某些表观特征。这种流固接触状态称为固体流态化,即流化床。其具有散式流化态与聚式流化态两类流化状态。流化床的包衣工艺越来越多的被用于药物制剂生产中,用于粒状制剂(颗粒、小丸和结晶等),也称作为颗粒的包衣。

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177804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过程取样的高温流化床装置。其包括高温流化床反应器及其上固接的进气管与加料器;高温流化床反应器下部设过程取样枪,过程取样枪取样端口位于高温流化床反应器进气管与加料器之间。在流化床工作时,将取样枪插入到样品中,进行取样。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取样较为方便快捷的取样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线取样的流化床底喷装置, 其优点是取样较为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在线取样的流化床底喷装置,包括扩散筒、设置在扩散筒内部的导流筒以及在扩散筒底部的包衣装置,在扩散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取样装置,取样装置包括与扩散筒连通的第三管道、固接在第三管道下侧且与第三管道连通的第四管道,第三管道和扩散筒的连通处形成有出料孔,第三管道内滑移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延伸出第三管道,另一端固接有和出料孔插接配合的塞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取样时,通过活塞杆将塞子从出料孔中拔出,出料孔打开,物料经过出料孔进入第四管道,之后收集,取样较为方便快捷。

较佳的,第四管道向远离扩散筒一侧倾斜且与第三管道之间形成有锐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能够较为流畅的进入第四管道中。

较佳的,塞子为圆柱状,在塞子的外侧固接有凸起,塞子与凸起之间形成台阶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起,限制塞子的塞入程度,同时密封更加的充分。

较佳的,活塞杆位于第三管道外的一端固接有圆柱帽,在圆柱帽与第三管道端口之间设置有始终处于拉伸状态的弹簧,弹簧一端与第三管道固接,另一端与圆柱帽固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塞子堵塞出料孔时更加的稳定,同时,在取样完成后塞子能自动堵住出料孔。

较佳的,活塞杆表面沿活塞杆长度方向固接有限位柱,第三管道的端口上开设有与限位柱相匹配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取样时,限位柱从凹槽中脱出第三管道,在活塞杆转动一定角度后,限位柱能卡在第三管道的端口处,使得出料孔持续出料,较为方便省力。

较佳的,在塞子堵住出料孔的情况下,限位柱的一端延伸至凹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限位柱对准凹槽,限位柱向外滑移时不容易卡住。

较佳的,在第三管道的端口内表面和活塞杆的外表面均设置相互匹配的螺纹,第三管道的端口与活塞杆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纹传动带动塞子向后运动,也较为方便快捷。

较佳的,第四管道与第三管道连接一端相对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样品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样品瓶的安装,方便对样品进行收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取样较为方便快捷;

2、堵塞较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一用于体现气流分布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用于体现取样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扩散筒;11、导流筒;12、气流分布板;121、中央区;122、外围区;13、气流孔;14、出料孔;15、连接板;2、包衣装置;21、第一管道;211进气口;22、第二管道;23、喷嘴;3、取样装置;31、第三管道;311、活塞杆;312、塞子;313、凸起;314、圆柱帽;315、弹簧;32、第四管道;321、螺纹;322、样品瓶;33、锐角;4、出风筒;5、限位柱;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和图2 所示,一种在线取样的流化床底喷装置,包括呈中空倒锥桶装状的扩散筒1以及设置在扩散筒1底部的包衣装置2。在扩散筒1中部设置有中空圆筒状的导流筒11,导流筒11通过连接板15与扩散筒1内壁连接,连接板15垂直设置,导流筒11与连接板15一侧垂直固接,连接板15另一侧固接在扩散筒1内壁。在导流筒11的底部设置有气流分布板12,气流分布板12的中心轴线与导流筒11的中线轴线相互重合,导流筒11与气流分布板12之间留有间距,气流分布板12固接在扩散筒1的底面,

在扩散筒1的底面固接有中空的出风筒4,包衣装置2设置在出风筒4内。包衣装置2包括垂直气流分布板12的第一管道21,第一管道21设置为L形,从出风筒4的侧壁穿出,第一管道21的一端固接喷嘴23,喷嘴23以向上喷淋的方式固接在扩散筒1的底部,喷嘴23的中心轴线与导流筒11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并穿过气流分布板12伸入到扩散筒1内;第一管道21的另一端设置为进气口211,图中箭头为气流方向,进气口211位于出气筒4外部。在第一管道21靠近进气口211的上侧壁垂直设置有第二管道22,第一管道21与第二管道22为连通状态,第二管道22用于引入包衣液。

如图3所示,在气流分布板12上设置气流孔13,气流分布板12以导流筒11的筒壁为分界分为中央区121和外围区122,中央区121的气流孔13密度大于外围区122的气流孔13密度,使得中央区121的气流孔13的直径比外围区122的气流孔13的直径大。处于扩散筒1底部中央区121的颗粒随高速气流经导流筒11向上快速运动,进入扩散筒1后由于气体压力较小,便向四周散开,然后受重力作用,逆低速气流落入导流筒11外侧的扩散筒1内。这些落下来的颗粒受到流经气流分布板12外围区122的气流孔13的上推力,悬浮在扩散筒1与导流筒11之间。由于中央区121的气流流速较大,使得中央区121的气压低于外围区122的气压,吸引周围颗粒流向中央区121。下层颗粒被吸进到中央区121,上层颗粒不断向下移动填补,从而形成循环。

如图4所示,在扩散筒1的外表面设置取样装置3,对扩散筒1内的原料进行取样。取样装置3包括第三管道31,第三管道31固接在扩散筒1的外表面,并且与扩散筒1连通。在第三管道31下表面固接有与第三管道31连通的第四管道32,第三管道31靠近扩散筒1的侧壁,并与第三管道31形成锐角33,方便原料从第四管道32流出。

在第三管道31内滑移设置有活塞杆311,活塞杆311的一端固接有塞子312,另一端固接圆柱帽314,圆柱帽314能够方便人操作活塞杆311。塞子312为圆柱状,并在塞子312的外侧固接有凸起313。塞子312与凸起313形成台阶状,塞子312与第三管道31相适配。在第三管道31内部的扩散筒1设置与凸起313相适配的出料孔14。在不需要取样工作时,凸起313堵住出料孔,而塞子312堵在扩散筒1的外壁,能够进一步堵住出料孔14。

在圆柱帽314与第三管道31端口之间设置有始终处于拉伸状态的弹簧315,弹簧315一端固接在第三管道31端口处,另一端固接在圆柱帽314表面。弹簧315使得塞子312与扩散筒1贴合的更紧密,在进行包衣作业时,防止原料吹出到第三管道31内;弹簧315也方便工作人员拉出活塞杆311,进行原料取样后,弹簧315的弹力使得活塞杆311自动回复取样前的状态。

在第四管道32端口连接有样品瓶322,在第四管道32端口内表面设置有螺纹321,与样品瓶322螺纹321连接。

工作人员进行作业时,原料加入到扩散筒1内,原料受到风力作用,在扩散筒1内被吹起,喷嘴23喷出包衣液,进行包衣作业。进行取样工作时,工作人员用手拉出活塞杆311,使得塞子312与通孔分离,原料从第四管道32流入到样品瓶322中。之后工作人员松开活塞杆311,由于弹簧315作用,使得塞子312再次堵住出料孔14。工作人员取下样品瓶322,行样品分析。

实施例二:

如5图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在活塞杆311表面沿活塞杆长度方向固接有限位柱5,并且限位柱5的长度长于第三管道31端口的厚度。在第三管道31端口内表面设置与限位柱5相匹配的凹槽6,在活塞杆311堵住出料孔14(参见图5)时,限位柱5的一端位于凹槽6内。工作人员进行取样工作时,将活塞杆311拉出,使得塞子312与出料孔14分离。再旋转活塞杆311,让限位柱5与凹槽6错位,活塞杆311受到弹簧315弹力使得第三管道31端口卡住限位柱5,对活塞杆311进行水平方向限位,塞子312与出料孔14始终处于分离状态,出料孔14持续打开,能够进行持续的取样工作。取样结束后,旋转回活塞杆311,使得限位柱5通过凹槽6回到第三管道31内,塞子312靠弹簧315弹力再次堵住出料孔14。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三管道31端口内表面和活塞杆311的外表面均设置相互匹配的螺纹321,通过旋转活塞杆311实现塞子312与扩散筒1的贴合与分离,进行样品取样。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