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用煎熬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7389发布日期:2019-07-17 05:56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用煎熬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药用煎熬罐。



背景技术:

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因其中药的特殊性,中药在服用前需要对中药进行煎熬,从而提高中药的药效,煎药罐在中药煎熬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用煎熬罐,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用煎熬罐,包括煎药罐、副罐、第一永磁铁、下管、上管,所述煎药罐的顶部设有罐盖,煎药罐的上开设有两个圆孔,两个圆孔上下设置,下管及上管的一端均与煎药罐螺纹连接,上管及下管的另一端与副罐螺纹连接,上管向副罐内延伸至副罐的中下部,所述副罐上镶嵌有透明观察窗,所述煎药罐内设有弧形罩,弧形罩的顶部与上管连接,弧形罩的两端设有螺钉安装的弹簧,弹簧的末端设有螺钉安装的第二永磁铁,第二永磁铁与第一永磁铁的位置相对应,第一永磁铁位于煎药罐的外侧,第一永磁铁能进行360°旋转。

优选的,所述上管及下管上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第一永磁铁及第二永磁铁均被分割成N极和S极。

优选的,所述煎药罐上设有出药口及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煎药罐在加热过程,煎药锅内的液体发生膨胀向上涌动,弧形罩能将液体导流至副罐内,避免煎药罐内液体出现溢出的情况;若煎药过程中需要向煎药罐内加水时,通过副罐及下管向煎药罐内进行添加,避免通过煎药罐顶部加水造成烫伤;当需要对弧形罩进行固定时,将第一永磁铁的N极与第二永磁铁的S极相对应,磁铁在异性相吸的作用下对弧形罩进行固定,需要对弧形罩拆下时,将第一永磁铁的N极与第二永磁铁的N极相对应,磁铁在同性相斥的作用下将弧形罩进行拆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药用煎熬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药用煎熬罐的煎药罐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药用煎熬罐的弧形罩示意图。

图中:1、罐盖,2、第一永磁铁,3、煎药罐,4、下管,5、副罐,6、上管,7、弹簧,8、第二永磁铁,9、弧形罩,10、透明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3所示,一种中药用煎熬罐,包括煎药罐3、副罐5、第一永磁铁2、下管4、上管6,所述煎药罐3的顶部设有罐盖1,煎药罐上设有出药口及把手,煎药罐3的上开设有两个圆孔,两个圆孔上下设置,下管1及上管6的一端均与煎药罐3螺纹连接,上管1及下管6的另一端与副罐5螺纹连接,上管及下管上安装有阀门,上管6向副罐5内延伸至副罐5的中下部,所述副罐5上镶嵌有透明观察窗10,所述煎药罐3内设有弧形罩9,弧形罩9的顶部与上管1连接,弧形罩9的两端设有螺钉安装的弹簧7,弹簧7的末端设有螺钉安装的第二永磁铁8,第二永磁铁8与第一永磁铁2的位置相对应,第一永磁铁及第二永磁铁均被分割成N极和S极,第一永磁铁2位于煎药罐3的外侧,第一永磁铁2能进行360°旋转。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煎药罐3在加热过程,煎药罐3内的液体发生膨胀向上涌动,弧形罩9能将液体导流至副罐5内,避免煎药罐3内液体出现溢出的情况,若煎药过程中需要向煎药罐3内加水时,通过副罐5及下管4向煎药罐3内进行添加,避免通过煎药罐3顶部的罐盖1加水造成烫伤,当需要对弧形罩9进行固定时,将第一永磁铁2的N极与第二永磁铁8的S极相对应,磁铁在异性相吸的作用下将弹簧7伸缩从而对弧形罩9进行固定,需要对弧形罩9拆下时,将第一永磁铁2的N极与第二永磁铁8的N极相对应,磁铁在同性相斥的作用下将弧形罩9进行拆下。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